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多糖蛋白对辐射诱发小鼠PCE微核率及白细胞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阮继红 郭宝江 苏亮衡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0-213,共4页
本试验通过对NIH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分析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表明,螺旋藻多糖蛋白能显著减轻辐射对小鼠PCE微核率及白细胞数的影响。故螺旋藻多糖蛋白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天然辐射防护剂。
关键词 螺旋藻 多糖蛋白 PCE微核率 白细胞
下载PDF
螺旋藻粘多糖的分离及其免疫学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惠 于志浩 +3 位作者 苏富强 蒋定文 沈先荣 贾福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2-74,共3页
螺旋藻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其中有些是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4.6%,且含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螺旋藻经80℃热水提取,Sevag法去蛋白,透析,95%乙醇沉淀,脱水干燥,得灰白色粉多糖.经SephadexG100柱层析,真空干燥得... 螺旋藻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其中有些是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4.6%,且含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螺旋藻经80℃热水提取,Sevag法去蛋白,透析,95%乙醇沉淀,脱水干燥,得灰白色粉多糖.经SephadexG100柱层析,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状多糖精品,蒽酮法测得其多糖含量为77.63%,其多糖精品能够非常明显地促进小鼠脾细胞对丝裂原ConA的增殖反应,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能明显提高受5Gyγ-照射小鼠的脾重量、脾淋巴细胞数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粘多糖 分离 微量元素 免疫学作用
下载PDF
不同的脱蛋白方法用于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马丽 覃小林 +1 位作者 刘雄民 邓润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对比了两种不同的脱蛋白方法(酶+Sevage法和三氯醋酸法)在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除蛋白方法不仅影响蛋白质的去除率和多糖的得率,而且所得到的螺旋藻多糖在组分、分子大小及单糖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脱蛋白方法 螺旋藻多糖 提取工艺 酶+Sevage法 三氯醋酸法 得率
下载PDF
螺旋藻及其多糖、多糖蛋白提取物抗疲劳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以芳 刘旭川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9-91,共3页
用螺旋藻藻粉及其多糖、多糖蛋白提取物进行小鼠抗疲劳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多糖及多糖蛋白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运动耐力时间和降低血清尿素氮(BUN)增量,表明多糖是螺旋藻发挥抗疲劳作用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关键词 螺旋藻 多糖 多糖蛋白 血清尿素氮 抗疲劳 食品
下载PDF
螺旋藻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与分离研究
5
作者 晏荣军 林溪 +2 位作者 胡佳扬 裘俊红 陆向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8,共5页
使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钝顶螺旋藻粉进行萃取与分离,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优条件为压力20Mpa,夹带剂使用量100mL/100g,温度50℃,萃取时间2h;利用凯氏定氮法及气相色谱法分别对超临界萃取处理过的螺旋藻中蛋白质和多糖进行研究... 使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钝顶螺旋藻粉进行萃取与分离,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优条件为压力20Mpa,夹带剂使用量100mL/100g,温度50℃,萃取时间2h;利用凯氏定氮法及气相色谱法分别对超临界萃取处理过的螺旋藻中蛋白质和多糖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螺旋藻粉中蛋白质含量为49.39%,螺旋藻多糖中的单糖含量占多糖粗品的9.25%,主要组成为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超临界CO2萃取 蛋白质 多糖
下载PDF
固定化培养中氮磷浓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其代谢产物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岩 刘海燕 +2 位作者 李武阳 王丽娟 罗光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该研究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对象,探究培养基中不同氮浓度(5、15、30、45 mmol·L^(-1))和磷浓度(0.5、1.5、3.0、4.5 mmol·L^(-1))对固定化生物膜培养模式下螺旋藻生长及其代谢产物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生产实际中规模化... 该研究以钝顶螺旋藻为实验对象,探究培养基中不同氮浓度(5、15、30、45 mmol·L^(-1))和磷浓度(0.5、1.5、3.0、4.5 mmol·L^(-1))对固定化生物膜培养模式下螺旋藻生长及其代谢产物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生产实际中规模化高效培养螺旋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氮、磷浓度的升高,螺旋藻的生物量密度和产率先增高后降低,并在30 mmol·L^(-1)氮和3.0 mmol·L^(-1)磷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低氮、低磷条件会影响螺旋藻的藻体结构,表现为单细胞藻丝变短,螺旋变少,导致生物膜细胞密度降低。(2)与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螺旋藻光合色素含量随着培养基中氮、磷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30 mmol·L^(-1)氮或者3.0 mmol·L^(-1)磷条件下达到最大值。(3)培养基中磷浓度固定时,螺旋藻的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 v/F 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氮浓度增加而增大,氮的缺乏会影响光合色素的合成,进而削弱螺旋藻光合作用;培养基中氮浓度固定时,螺旋藻的F v/F m和ETR随着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4)低氮、低磷条件下虽不利于可溶性蛋白的增加,却可以刺激可溶性多糖的积累,并且磷源限制程度越严重,螺旋藻蛋白质含量越低,多糖含量越高。研究认为,调节营养液中氮、磷浓度可定向诱导螺旋藻蛋白和多糖等高值化产物的合成,生产中可通过调控氮、磷浓度来促进相应目标产物的合成积累;螺旋藻生物膜对氮浓度的耐受程度较磷浓度更强,螺旋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在高氮(45 mmol·L^(-1))培养下均较高,同时生物质产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氮磷浓度 生物量 光合色素 叶绿素荧光 蛋白质 多糖
下载PDF
磷浓度对海水钝顶螺旋藻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浩 杨冰洁 +3 位作者 李涛 吴华莲 吴后波 向文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10,共8页
磷元素对微藻的生长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磷源浓度调控海水螺旋藻主要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可行性。以改良的Zarrouk海水培养基为基础,通过设置5种K2HPO3浓度(0.005-0.04g/L),分析不同磷浓度对海水螺旋藻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 磷元素对微藻的生长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磷源浓度调控海水螺旋藻主要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可行性。以改良的Zarrouk海水培养基为基础,通过设置5种K2HPO3浓度(0.005-0.04g/L),分析不同磷浓度对海水螺旋藻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螺旋藻生物质浓度和蛋白质含量随着磷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0.04g/L处理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48±0.02g/L和59.23±0.61%DW;总多糖含量随着磷源浓度增加先显著下降,0.005g/L处理组含量最高(25.96±1.61%DW);C-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总藻胆蛋白含量随着磷源浓度增加,先升后降,0.03g/L处理组含量最高,分别为14.56±0.99%DW、4.21±0.19%DW和18.77±0.39%DW;叶绿素a与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磷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含量分别为1.01±0.01%DW和0.35±0.02%DW;而磷源浓度的变化对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总体上无显著影响(P>0.05)。低磷源浓度有利于多糖积累,高磷源浓度则促进蛋白质和藻蓝蛋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通过磷源调节可有效定向诱导海水螺旋藻主要高值化产物的合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螺旋藻 生长 蛋白质 多糖 藻蓝蛋白
下载PDF
螺旋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崔俊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4年第4期80-84,共5页
通过对螺旋藻的形态特征、产地、发展史、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以及其开发应用等情况的论述,阐明了螺旋藻作为一种新的蛋白质资源及药用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并且也对螺旋藻这种新资源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螺旋藻 多糖 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