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志成 刘桉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本虚标实 脾虚 痰浊 血瘀 调理脾胃 健脾养心 李延
下载PDF
杨家林教授从调节卵泡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微
2
作者 邓琳雯 杨翼 唐英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所致月经稀发、肥胖、流产、不孕等严重影响到女性生殖健康。杨家林教授从医60余年,认为该病发病责之于脾肾亏虚,痰浊、水湿、瘀血各自或交互为...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所致月经稀发、肥胖、流产、不孕等严重影响到女性生殖健康。杨家林教授从医60余年,认为该病发病责之于脾肾亏虚,痰浊、水湿、瘀血各自或交互为病,导致巢肿卵多,卵滞巢中,排卵无序。杨老在继承古人经方基础上,博采众长,拾遗补漏,创制了治疗PCOS的经验方,临床疗效肯定。本文探微杨家林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杨家林教授 脾肾亏虚 痰湿瘀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张艳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
3
作者 张楠 张艳 +1 位作者 何晓腾 刘翔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化痰祛湿。该文章将张艳教授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总结作出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从脾论治 虚痰瘀 名医经验 张艳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论治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碧莲 霍晶晶 于世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糖尿病肾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其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相互搏结,损伤肾络为患,“痰瘀互结”是病机关键。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运化失职,肾脏封藏失司,脾肾亏虚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摄纳,使水液潴留,化液成痰,痰阻气血,血... 糖尿病肾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其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相互搏结,损伤肾络为患,“痰瘀互结”是病机关键。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运化失职,肾脏封藏失司,脾肾亏虚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摄纳,使水液潴留,化液成痰,痰阻气血,血气郁结,痰瘀互结。而痰瘀内生,壅滞经络,会加重脾络肾络受损,可见痰瘀互结与脾肾亏虚又互为因果。故以“培补脾肾,通络化痰,活血化瘀”之中医治法论治糖尿病肾病,同时强调“标本兼治,补虚泄实”来使正气恢复,邪气散出,以期在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痰瘀互结 脾肾两虚 中医治法
下载PDF
基于中医“虚、痰瘀、毒”理论探讨铜稳态失调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作用
5
作者 王谢 谢道俊 +4 位作者 张笑颜 张娟 陈宏 常泽 黄晓峰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中医核心病机为“虚、痰瘀、毒”。铜稳态失调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包括多种生物学途径,在W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也是WD“虚、痰瘀、毒”中医病机的微观体现。...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中医核心病机为“虚、痰瘀、毒”。铜稳态失调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包括多种生物学途径,在W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也是WD“虚、痰瘀、毒”中医病机的微观体现。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补脾益肾治其本,化痰祛瘀,解毒通络治其标”为治则,从铜稳态失调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机制出发,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WD的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WD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虚、痰瘀、毒” 铜稳态失调 调节性细胞死亡 补脾益肾 化痰祛瘀
下载PDF
从中医病机探析肺癌肿瘤微环境
6
作者 梁帅 尹怡 +5 位作者 王俊涛 蒋立峰 龙云凯 任振杰 骆文龙 王祥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7,共8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 肺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现代医学对肺癌的治疗基本经历了3场变革——传统的放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来监视并杀伤肿瘤细胞,当下热门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正是通过增强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达到抗癌的目的。而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ME)的一部分,可见,干预TME已然成为攻克癌症的着眼点。根据中医取类比象思维推测肺癌TME,并将其病机归纳为:免疫逃逸类似营卫失和、肺卫不固;缺氧微环境类似肺脾肾气虚;酸性微环境类似痰湿阻肺;炎性微环境类似痰瘀癌毒积聚。提示以肺癌TME与中医病机契合点为指导,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遣方用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逃逸 酸性微环境 炎性微环境 中医病机 营卫失和 肺脾肾气虚 痰瘀癌毒积聚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紊乱与炎症反应从“脾虚失运、痰瘀阻滞”论治糖尿病前期
7
作者 周莹 刘军彤 +3 位作者 王安娜 李嘉鑫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93-196,共4页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向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前期,延缓或防止其进展为糖尿病期至关重要。糖尿病前期归属于中医学“脾瘅”范畴,文章通过梳理古代经典医家典籍理论及现代医...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向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前期,延缓或防止其进展为糖尿病期至关重要。糖尿病前期归属于中医学“脾瘅”范畴,文章通过梳理古代经典医家典籍理论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等,分析探讨糖尿病前期的病机演变过程,将其总结概括为“脾虚失运,痰瘀阻滞”。结合现代临床与基础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平衡稳定状态是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体现,脾虚可影响肠道菌群稳态。脾虚日久,引发水饮与血液的停聚,痰瘀互结,会进一步加重脾虚。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体内存在轻微的炎症反应,且在病理、病机等方面痰瘀互结又与炎症反应存在着紧密联系。故基于以上理论,归纳出脾虚失运-肠道菌群紊乱为致病之本,痰瘀阻滞-炎症浸润为疾病迁延之由。在此病机基础上总结出健脾气助运化,化痰祛瘀并用的治法,以期为糖尿病前期的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痰瘀 糖尿病前期 病机 肠道菌群紊乱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脾虚致消”理论探讨消渴心病的病机与治疗
8
作者 张爽 杨宇峰 石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基于“脾虚致消”理论对消渴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心病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心病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脾虚 痰瘀 从脾论治 病因 病机 益糖康
下载PDF
李国徽基于脾虚湿盛分期论治梅尼埃病经验
9
作者 李婷婷 李国徽 +1 位作者 马晓东 李龙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67-871,共5页
李国徽教授认为,“痰”为梅尼埃病主要致病物质,脾虚湿盛为主要病因,治疗重点为“补虚泄实”,即补“脾虚”泄“痰实”,以“化痰通窍”为治疗总则,分“饮”“痰”“瘀”三期论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早期治“饮”,祛湿健脾;中期治“痰”,... 李国徽教授认为,“痰”为梅尼埃病主要致病物质,脾虚湿盛为主要病因,治疗重点为“补虚泄实”,即补“脾虚”泄“痰实”,以“化痰通窍”为治疗总则,分“饮”“痰”“瘀”三期论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早期治“饮”,祛湿健脾;中期治“痰”,温脾化痰;晚期治“瘀”,祛瘀化痰。李教授自拟定眩方为基础方治疗该病,在早期治“饮”,可以加山药、薏苡仁、砂仁以增强祛湿健脾之功效;中期治“痰”,可以加天南星、白附子、旋覆花等加强燥湿化痰的功效;后期治“瘀”,可以加白芥子、山慈菇、海浮石等加强祛瘀化痰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脾虚湿盛 分期论治 “饮” “痰” “瘀” 定眩方 李国徽
下载PDF
芪术化积方治疗肝细胞癌癌前病变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麟 孙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2,347,共9页
背景肝细胞癌(HCC)存在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率,对其防治具有显著意义。现代医学对于HCC癌前病变的治疗存在干预时机难以把握、治疗手段单一等问题,中医药防治HCC癌前病变... 背景肝细胞癌(HCC)存在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率,对其防治具有显著意义。现代医学对于HCC癌前病变的治疗存在干预时机难以把握、治疗手段单一等问题,中医药防治HCC癌前病变或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新途径。目的观察芪术化积方治疗HCC癌前病变(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威海市中医院、泰安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医且符合中医证型“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的HCC癌前病变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乙型病毒性肝炎(HBV)后肝硬化史、HCC家族史、10年以上饮酒史],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标志物指标[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影像学指标(病灶类型、病灶性质、病灶长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且完成研究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抗病毒、抗炎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芪术化积方治疗。疗程为48周,停药后随访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及随访周期中HCC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指标、影像学指标(病灶长径、病灶稳定率、病灶改善率)、安全性指标(安全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TBIL、GGT、ALP、AFP-L3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CP值、病灶长径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AST、ALP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63.3%)(P<0.05);观察组病灶改善率(35.3%)和病灶稳定率(50.0%)与对照组(20.0%,4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周期结束后观察组HCC发生率(8.8%)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8.8%)低于对照组(30.0%)(P<0.05)。安全性指标方面,观察组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安全性指标异常,观察组安全率(94.1%)与对照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化积方治疗HCC癌前病变(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在改善中医证候、改善肝功能、缩小病灶结节、降低远期HCC发生率及减少肝硬化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芪术化积方 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虚痰浊瘀论治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
11
作者 李艳 翁思颖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当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已成为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虚、痰、浊、瘀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患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以脾虚为发病内在基础,由此而生的痰浊、血瘀既是疾病发展中的病理产物,... 当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已成为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虚、痰、浊、瘀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患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以脾虚为发病内在基础,由此而生的痰浊、血瘀既是疾病发展中的病理产物,亦是加速疾病进展的病理因素,随着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直接或间接损伤机体。基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虚-痰-浊-瘀”的疾病发展过程,提出“补虚健脾化痰”“清热化痰降浊”“化浊祛瘀除湿”等相应对策,为中医药辨治肥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湿 痰瘀互结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下载PDF
童安荣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临证经验
12
作者 张婷 童安荣(指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3期65-67,75,共4页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常常会有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在临床用药中受到一定局限,而中医药治疗具有廉价、副作用小、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等优势。文章总结了童安荣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童安荣教授...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常常会有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在临床用药中受到一定局限,而中医药治疗具有廉价、副作用小、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等优势。文章总结了童安荣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童安荣教授运用健脾补肾泄浊法治疗本病,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针对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自拟健脾补肾泄浊汤,以健脾化痰、补肾泄浊为法,辅以利湿祛瘀,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取得显著疗效。同时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高尿酸血症,做到安其未病、截断传变、防止复发,加强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以预防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脾肾亏虚 痰瘀互结 治未病思想
下载PDF
探讨哮喘之宿根
13
作者 张雪琳 王培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哮喘是一种由气道挛急所致的气喘痰鸣疾患,中医认为哮喘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根本与其“宿根”未除密切相关。作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总结出哮喘宿根有“痰”“瘀血”“痰瘀”“肺脾肾虚”“肝风”“客邪”“湿邪”等,创新性地提出哮喘... 哮喘是一种由气道挛急所致的气喘痰鸣疾患,中医认为哮喘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根本与其“宿根”未除密切相关。作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总结出哮喘宿根有“痰”“瘀血”“痰瘀”“肺脾肾虚”“肝风”“客邪”“湿邪”等,创新性地提出哮喘各宿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为临床上多角度、多层次辨治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哮喘 宿根 肺脾肾虚证
下载PDF
化浊散结除痹方及其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14
作者 郭洁梅 张英杰 +2 位作者 肖艳 陈鹏 苏友新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3期4-7,12,共5页
目的 观察化浊散结除痹方、别嘌醇及其二者联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CGA)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就诊的169例男性CG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56例、中药... 目的 观察化浊散结除痹方、别嘌醇及其二者联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CGA)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就诊的169例男性CG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56例、中药组56例和联合组57例。西药组给予别嘌醇口服,中药组给予化浊散结除痹方口服,联合组同时口服别嘌醇加化浊散结除痹方,3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西药组脱落6例、中药组脱落4例、联合组脱落7例,最终完成研究152例,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50、52、50例。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4、8周后血尿酸(UA)、肌酐(Cr)、血沉(ESR)水平;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单项症状评分;治疗期间痛风发作次数,并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后3组UA、Cr、ESR均降低(P<0.05),中药组与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中医证候单项评分降低(P<0.05)。治疗4周后,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UA水平升高,ESR水平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中医证候单项症状评分、治疗期间痛风发作次数减少(P<0.05)。结论 化浊散结除痹方及其联合别嘌醇治疗可显著降低CGA患者血UA、Cr、ESR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减少治疗期间痛风发作次数。化浊散结除痹方及其联合别嘌醇治疗在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中医证候表现以及减少治疗期间痛风发作次数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别嘌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化浊散结除痹方 脾虚湿浊 痰瘀互结证
下载PDF
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5
作者 雷自红 陈冬妮 +2 位作者 郭叙喜 张越 叶仁群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芪丹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腹围(A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血清NF-κB、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LD-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能改善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下调血清NF-κB、TNF-α水平,改善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脾虚痰瘀型 芪丹颗粒 盐酸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疗效研究
16
作者 邓碧祎 饶克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44-1151,共8页
【目的】观察肾衰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竹茹、巴戟天、积雪草、大黄等中药组成)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肾衰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竹茹、巴戟天、积雪草、大黄等中药组成)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CKD常规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肾衰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ysC)、血尿酸(UA)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共纳入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59.38%(19/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Scr、BUN、CysC、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Scr、BUN、CysC、UA水平的下降作用及对eGFR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粪便常规+潜血、肝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方面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肾衰方在治疗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方面疗效确切,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Scr、BUN、CysC、UA水平,提高eGFR水平,改善肾功能,并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延缓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方 慢性肾脏病(CKD) 脾肾气虚 浊瘀内蕴证 肾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7
作者 黄钟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9-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治疗时间≤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及停药6个月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病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χ^(2)=5.741,P=0.016);2组治疗后胃脘部胀痛、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及两肋胀满评分,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血清三叶因子3水平,大便溏泄、食欲减退、舌诊脉象、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腹部喜按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vs.16.00%,χ^(2)=4.396,P=0.036);试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70.00%,χ^(2)=11.977,P=0.001),病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00%vs.16.00%,χ^(2)=4.396,P=0.036)。结论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可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降低病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 理中通络化浊汤 脐灸 胃肠功能 炎性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孙桂芝治疗食管癌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秀伟 王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7-50,共4页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亏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阴亏虚为主,标实以痰热阻遏,气血运行不畅,阻滞食管气机,日久而为瘀,痰浊瘀热日久化毒,结于食管,形成噎膈。孙教授常以理气化痰活血,调和肝脾,益气健...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亏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阴亏虚为主,标实以痰热阻遏,气血运行不畅,阻滞食管气机,日久而为瘀,痰浊瘀热日久化毒,结于食管,形成噎膈。孙教授常以理气化痰活血,调和肝脾,益气健脾,温补脾肾,养阴清肺,软坚解毒抗癌等为治疗原则,配方选药,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桂芝 食管癌 经验 脾气亏虚 肝脾不和 脾肾阳虚 肺阴亏虚 痰浊瘀热
下载PDF
王秀娟教授从“滞、虚、邪”论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斐 王玉菡 +1 位作者 武亚平 王秀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王秀娟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病机演变规律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即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胃虚损,以致气滞、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内生,损伤胃络,久而形成微癥瘕。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而气... 王秀娟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病机演变规律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即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胃虚损,以致气滞、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内生,损伤胃络,久而形成微癥瘕。脾胃虚弱为致病之本,而气滞、痰瘀、浊毒为发病之标。治疗上祛邪兼以扶正,在祛痰、散浊、解毒的基础上,健脾纳运,培本固源,以改善患者症状,延缓微癥瘕发展进程。辨证治疗,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胃黏膜状态,控制甚至逆转萎缩、肠化生、非典型增生,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PLG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脾胃虚损 痰瘀 浊毒 微癥瘕 王秀娟
下载PDF
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怡然 董宏裕 +1 位作者 高敏 崔向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肾虚血瘀型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肾虚血瘀型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益肾化痰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外周血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5-羟色胺(5-HT)、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内皮素(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虚血瘀型VD主症及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100β、ET-1、TNF-ɑ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HT、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化痰方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提高肾虚血瘀型VD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和内皮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肾虚血瘀型 健脾益肾化痰方 疗效 内皮细胞功能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