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Yiqi Jianpi plus anticancer herbs on spleen deficiency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anti-tumor role 被引量:4
1
作者 Li-Ran Fu Sheng-Wei Guo Xian-Hui Liu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5期378-381,共4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iqi Jianpi plus anticancer herbs on spleen deficiency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anti-tumor role.Methods:Human intestinal cancer cell HT29 xenograft of nude mice model was establi...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iqi Jianpi plus anticancer herbs on spleen deficiency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anti-tumor role.Methods:Human intestinal cancer cell HT29 xenograft of nude mice model was established.The expression of ECF,VEGF,gastric cancer tumor growth in mice were observed.Results:Protein kinase C expression in in the Yiqi Jianpi group and Yiqi Jianpi anti-tumo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model group(P<0.01,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ly more apoptotic cells in Yiqi Jianpi anti-tumor group than Yiqi Jianpi group and model group(P<0.01).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Yiqi Jianpi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Yiqi Jianpi group and model group(P<0.05).Conclusions:Tumor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KC inhibition.Yiqi Jianpi and anticancer treatment can reduce this inhibition.Besides this treatment can also inhibit expression of tumor related genes such 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qi Jianpi ANTI-CANCER treatment Intestinal cancer spleen-qi deficiency
下载PDF
从阴阳气化探讨糖尿病“郁热虚损”四期病机转化规律
2
作者 王倩 吉学群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39-41,共3页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血糖属人体精微物质,阴阳气化高度概括了机体物质、能量的转化方式,具体运动方式是“阳化气,阴成形”,只有阴阳气化的运动相协调,血糖才能正常代谢,否则余而为害,逐渐发展为糖尿病。“郁、热、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血糖属人体精微物质,阴阳气化高度概括了机体物质、能量的转化方式,具体运动方式是“阳化气,阴成形”,只有阴阳气化的运动相协调,血糖才能正常代谢,否则余而为害,逐渐发展为糖尿病。“郁、热、虚、损”是对糖尿病全过程中医病机的概括总结,笔者试从阴阳气化的角度探讨糖尿病全程的病机转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阴阳气化 郁热虚损 病机转化
下载PDF
基于气阴两虚夹瘀运用五参汤治疗肺癌术后发热浅析
3
作者 徐鸿飞 李晶 朱建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180-184,共5页
肺癌术后发热有非感染性发热与感染性发热之分,在气虚、阴虚、瘀血阻滞病理状态下形成热蕴状态,是为非感染性发热;而术中感染或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则形成感染性发热表现。其基本病机均可概括为气阴两虚夹瘀。五参汤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 肺癌术后发热有非感染性发热与感染性发热之分,在气虚、阴虚、瘀血阻滞病理状态下形成热蕴状态,是为非感染性发热;而术中感染或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则形成感染性发热表现。其基本病机均可概括为气阴两虚夹瘀。五参汤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为证属正气亏虚、外感邪毒者而设,用于肺癌术后发热契合其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肺癌术后 气阴两虚夹瘀 五参汤 益气养阴 活血清热
下载PDF
癌性发热病因病机及论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习弯弯 谷宁 +1 位作者 徐羽 李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7-1202,共6页
基于大量中西医文献研究,癌性发热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癌组织本身释放的多种病理因子所致的非感染性发热,病情演变与肿瘤的消长相关,控癌是治疗的关键。中医病机为郁、虚、毒、瘀等或交织为病,郁多为气郁、湿郁,前者治以调... 基于大量中西医文献研究,癌性发热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癌组织本身释放的多种病理因子所致的非感染性发热,病情演变与肿瘤的消长相关,控癌是治疗的关键。中医病机为郁、虚、毒、瘀等或交织为病,郁多为气郁、湿郁,前者治以调畅肝气、清热泻火;后者结合虚实清热利湿、通腑泻浊或健脾升阳、化浊除湿。因虚发热,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多见,治以甘温除热、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正虚内生癌毒,侵袭流注、耗伤正气,湿、瘀互结成痰形成实质肿块,脏腑功能失调蒸酿而成痰毒,毒邪内蕴,耗气伤血损津,“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手术、化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外邪”与癌毒相裹挟,加重毒聚之势,耗正气伤精血,治以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瘀分虚实,实则气血瘀滞于经脉化热,治以活血祛瘀清热;虚则阴血亏虚,瘀滞经脉,治以养阴化瘀退热。基于病机辨证也可辅以针刺、中药穴位贴敷等疗法,控制热势后要着眼于癌病本身以防病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论治 进展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基于阴火理论辨治癌性发热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石智尧 房致永 +3 位作者 郭雨西 杨丽莉 郭智 王晞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69-2174,共6页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与肿瘤直接相关或因肿瘤治疗而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认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为癌性发热之关键病机,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当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与肿瘤直接相关或因肿瘤治疗而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认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为癌性发热之关键病机,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当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清泻阴火为首要治则;同时应重视“土木关系”,通过养血解郁、疏肝散火之法以调和肝脾;并通过滋阴清热、引火归元之法阻断阴火的传变。王晞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化裁创制补中调肝汤(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子、陈皮、蜈蚣、石见穿、八月札、炙甘草等),通过益中气、补肝血、调肝气、消癥散结,以调和人体寒热阴阳,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癌性发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阴火理论 脾胃气虚 阴火上冲 补中调肝汤 国医大师 王晞星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李东垣血虚发热论治
6
作者 代金成 付强 +1 位作者 王天浩 李冀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本文认为李东垣所述血虚发热应是血虚之人于暑令之时血不和气,气欲亡散而发热,即血虚为内因,暑令为外因,两因相合始成白虎汤证象的血虚发热。因气欲亡散,故以当归补血汤固摄气机。而从后世医家有关血虚发热病因、证候的不同阐述及治疗... 本文认为李东垣所述血虚发热应是血虚之人于暑令之时血不和气,气欲亡散而发热,即血虚为内因,暑令为外因,两因相合始成白虎汤证象的血虚发热。因气欲亡散,故以当归补血汤固摄气机。而从后世医家有关血虚发热病因、证候的不同阐述及治疗血虚发热的不同方剂来看,血虚发热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故笔者通过整理医家选方方义倒推病机,将血虚发热大致分为三种:因暑令而气机浮越之发热、因失血而血脱阳浮之发热、因耗血而血虚阳亢之发热,以期抛砖析理、裨补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发热 当归补血汤 方证病机 时令气机 天人相应
下载PDF
甘温除大热的临床应用分析
7
作者 贺晨 吴乾 +1 位作者 杨婉 张黎昕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甘温除大热是由金元时期李杲(号东垣)首创,运用味甘性温的方药治疗虚损劳倦引起的发热的一种方法。其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损伤,元气虚弱,邪毒(李杲称阴火)内生或邪气内侵,邪正相争所致的热证。甘温除热法自提出以来在... 甘温除大热是由金元时期李杲(号东垣)首创,运用味甘性温的方药治疗虚损劳倦引起的发热的一种方法。其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损伤,元气虚弱,邪毒(李杲称阴火)内生或邪气内侵,邪正相争所致的热证。甘温除热法自提出以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创立了当归补血汤、归脾汤、人参养荣汤等治疗气虚发热或血虚发热。目的:吴乾医师在临床中应用甘温除热之法治疗癌性发热有其独到的体会,今选其治验3则并浅析体会,探讨“甘温除热”在治疗癌性发热中的应用,以此论证中医内伤发热学说,为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内伤发热诸证,尤其癌性发热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病案分析癌性发热的本质与内涵、中医对癌性发热的认识,探索癌性发热与虚症发热的相通性。结果:癌性发热多以气血虚为基本病机,甘温除热法是以补气温阳、扶正散火为主的治疗方法,癌性发热在辨治上与其有相通之处。结论:癌症多为各种致癌因子长期作用于人体导致。病机多属气血亏虚,邪气亢盛。气血虚则无以敛阳,阳气无所附,虚阳亢奋而致发热。故应立足于虚热之本,以甘温药物补充中阳之气,辅助以补血之品,补虚敛阳,以收除热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温除热 肿瘤 阳虚发热 虚热
下载PDF
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及特点研究
8
作者 邹丹容 康燕能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84-788,共5页
目的 研究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探索不同证候之间的表达差异,同时探究CHB患者细胞因子在不同肝组织病理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福建中... 目的 研究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探索不同证候之间的表达差异,同时探究CHB患者细胞因子在不同肝组织病理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住院的CHB患者共13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同步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获取组织病理情况,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肝胆湿热证型和肝郁脾虚证型,不同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期的CHB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差异。结果 IL-6及IL-17在肝胆湿热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郁脾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5),而IL-10及TGF-β1则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胆湿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5)。根据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138例CHB患者中肝脏炎症活动度G1~G4分别有31、84、20、3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在炎症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38例CHB患者中肝纤维化分期S1~S4分别有106、26、4、2例,CHB患者中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在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中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之间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炎症活动程度具有差异性,有助于识别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或可为临床评判病情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个性化方法与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细胞因子 肝胆湿热证 肝郁脾虚证 病理 表达差异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对气虚发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进娜 张婵娟 李娜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调控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STAT3)/STAT3信号通路对气虚发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每组10只。气虚发热模...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调控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STAT3)/STAT3信号通路对气虚发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每组10只。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用于建立气虚发热模型,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给予补中益气汤灌胃治疗5 d,气虚发热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ELISA法检测CD4^(+)、CD8^(+)、补体C3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放免法测定乙酰胆碱(Ach)、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疣微菌门、互养菌门菌落减少,螺旋体门、埃普西隆杆菌门菌落增多情况(P<0.05)。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血清CD4^(+)、C3、IgM、IgG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清CD8^(+)水平升高(P<0.05)。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Ach、cAMP水平以及cAMP/cGMP降低,cGMP水平升高(P<0.05)。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能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负性调控p-JAK2、p-STAT3蛋白表达,改善气虚发热大鼠的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JAK2/STAT3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神经功能 气虚发热证
下载PDF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王兵 钟发明 +2 位作者 付文红 熊朋朋 吴睿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第36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 目的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青蒿鳖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失眠多梦、心烦盗汗、五心发热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中医理论思想 青蒿鳖甲汤 阴虚发热
下载PDF
刘茂才治疗登革热后继发痉证的经验
11
作者 张佛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789-1792,共4页
介绍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教授诊治登革热后继发痉证的经验。刘茂才教授认为,登革热患者出现高热、腹泻等症状,经治疗后热退,但逐渐出现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痉证表现,此时气阴两虚兼有痰湿、瘀血等留滞络脉,已成虚实夹... 介绍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教授诊治登革热后继发痉证的经验。刘茂才教授认为,登革热患者出现高热、腹泻等症状,经治疗后热退,但逐渐出现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痉证表现,此时气阴两虚兼有痰湿、瘀血等留滞络脉,已成虚实夹杂之证,其病机之根本为阴虚风动;治疗以滋水涵木、养阴熄风为原则,在养阴熄风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灵活处方,同时不忘泻下通腑。养阴熄风临证用药可选钩藤、羚羊角、白芍、玄参、生地黄、麦冬、沙参、山茱萸肉等,通腑可用承气汤类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证 登革热 阴虚风动 养阴熄风 通腑 刘茂才
下载PDF
重构本草——黄柏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传玺 张伟 +1 位作者 马凯乐 赵林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59-361,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黄柏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症靶为足趾肿痛、湿热瘙痒、黄带、阴虚发热。标靶待进...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黄柏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症靶为足趾肿痛、湿热瘙痒、黄带、阴虚发热。标靶待进一步研究。现代药理发现,黄柏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降糖、抗痛风、降低血压、抗肿瘤、增强免疫、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等作用。本品无毒,凡脾胃虚寒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3~45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黄柏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外用剂量为9~3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症靶 标靶 足趾肿胀和疼痛 湿热瘙痒 黄带 阴虚发热 临床回归
下载PDF
罕见病研究:GPAA1基因突变导致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缺陷15型
13
作者 陈秋蓉 张朕杰 +2 位作者 卢一岫 袁孙碧歆 李冀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6-1281,共6页
6岁男性患儿,因发育迟缓6年,反复发热、抽搐5年就诊。患儿3月龄时发现精神运动发育落后,1岁起出现反复发热、抽搐,伴间断口腔溃疡及扁桃体化脓,发热期间查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热退后正常,脑电图提示癫痫,基因检... 6岁男性患儿,因发育迟缓6年,反复发热、抽搐5年就诊。患儿3月龄时发现精神运动发育落后,1岁起出现反复发热、抽搐,伴间断口腔溃疡及扁桃体化脓,发热期间查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热退后正常,脑电图提示癫痫,基因检测提示GPAA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最终该患儿诊断为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缺陷15型(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biosynthesis deficiency 15,GPIBD15)、周期性发热。该患儿抗癫痫效果不佳,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发热有效。该文报道了中国首例GPAA1基因突变导致GPIBD15患儿,对该病基因、临床特点、诊疗等进行归纳总结,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缺陷15型 GPAA1基因 癫痫 周期性发热 儿童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联合针灸治疗对剖宫产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曹文娇 欧阳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方联合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超声监测下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阴虚发热患者分为对照Ⅰ组(33例)、对照Ⅱ组...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方联合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超声监测下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阴虚发热患者分为对照Ⅰ组(33例)、对照Ⅱ组(33例)与治疗组(34例)。对照Ⅰ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Ⅱ组给予常规西医+益气养阴方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益气养阴方+针灸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康复时间、治疗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变化,随访至术后42 d,对比3组超声监测下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与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0%)较对照组Ⅰ组(81.82%)、对照Ⅱ组(93.94%)高(P<0.05)。(2)生化指标:治疗3 d后3组WBC、CRP及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低,对照Ⅱ组较对照Ⅰ组低(P<0.05)。(3)康复时间:治疗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短,且对照Ⅱ组较对照Ⅰ组短(P<0.05)。(4)超声监测指标:治疗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100.0%)较对照Ⅰ组(87.88%)高,子宫复旧良好率(97.06%)较对照Ⅰ组(84.85%)高(P<0.05)。(5)安全性: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养阴方联合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阴虚发热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缩短退热与住院时间,促进子宫切口愈合与子宫复旧,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发热 益气养阴方 切口愈合程度 子宫复旧
下载PDF
“培土生金”法在肺癌癌性发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晓静 杨婕 +3 位作者 张誉华 李文逸 周立捷 孙韬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在肺癌癌性发热中的应用,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基于“肺脾相关”理论,从“培土生金”的释义、脾虚致病的不同机制方面分析肺癌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不同证型的肺癌癌...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在肺癌癌性发热中的应用,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基于“肺脾相关”理论,从“培土生金”的释义、脾虚致病的不同机制方面分析肺癌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不同证型的肺癌癌性发热中的选方和用药,并列举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肺癌癌性发热的不同证型均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胃亏虚,气血两伤,内生虚热;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滋生湿热;肺脾失和,气机升降失调,内生阴火;内外合邪,阴分伏热。在治疗上应以“培土生金”为基本大法,根据病性虚实和辨证分型化裁出多种补脾之法,给予肺脾同治、补中培元、健脾化湿、调畅气机等药物。验案中患者为晚期肺癌,化疗后出现癌性发热,结合患者症状,综观脉证,考虑病机为肺病及脾、肺脾两虚,故治以补气健脾、培土生金,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甘温除热,获得较好疗效。[结论]肺癌癌性发热的病机与“肺脾相关”理论相契合,“培土生金”法对该病的诊疗意义重大,临证应根据不同证型和病性特点辨证施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癌性发热 培土生金 肺脾相关 虚则补其母 中医药 理论探讨 验案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血虚发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沈阳市骨科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发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口服...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沈阳市骨科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发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口服。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数值。结果 2组患者的HGB、HCT均提升,且治疗组提升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0%,19/20)高于对照组(85.00%,1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血虚发热的患者,口服当归补血汤可以显著地改善临床症状,升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改善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当归补血汤 血虚发热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周平安治疗内伤发热经验介绍
17
作者 王玮 焦扬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8期211-214,共4页
介绍周平安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的临床经验。周平安教授认为,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在于正气虚弱,在此基础上出现气、血、阴、阳、郁、湿、瘀等,故治疗上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补虚泻实,以及汗、清、透的方法,同时时刻不忘顾护卫气,以达到“和”... 介绍周平安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的临床经验。周平安教授认为,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在于正气虚弱,在此基础上出现气、血、阴、阳、郁、湿、瘀等,故治疗上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补虚泻实,以及汗、清、透的方法,同时时刻不忘顾护卫气,以达到“和”的目的,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发热 正气虚弱 汗法 清法 透法 周平安
下载PDF
从“肺脾二统”探讨癌热消方治疗阴虚型癌性发热
18
作者 吴蓓 王昊(指导)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1期84-86,共3页
癌性发热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肺脾二统”理论出自明代医家汪绮石所著《理虚元鉴》,其中“阴虚之治统于肺”对阴虚型癌性发热治疗具有指导价值。癌热消方为王昊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经验方,主治癌性发热属阴虚内伤发热、虚劳... 癌性发热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肺脾二统”理论出自明代医家汪绮石所著《理虚元鉴》,其中“阴虚之治统于肺”对阴虚型癌性发热治疗具有指导价值。癌热消方为王昊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经验方,主治癌性发热属阴虚内伤发热、虚劳内热范畴,从清金、养荣、疏邪、润燥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对改善癌性发热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发热 癌热消方 阴虚 虚劳内热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治疗化疗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机制
19
作者 殷雷 辛然 +2 位作者 齐燕 苗鑫 李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1期2217-2220,共4页
骨髓抑制为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为骨髓抑制的常见表现与并发症。粒缺伴发热为临床危急病症,中医药的论治研究现代临床报道较少。此文从血虚发热的证治理论与粒缺伴发热的中医认识入手,探讨二者的相关性。血虚发热与粒... 骨髓抑制为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为骨髓抑制的常见表现与并发症。粒缺伴发热为临床危急病症,中医药的论治研究现代临床报道较少。此文从血虚发热的证治理论与粒缺伴发热的中医认识入手,探讨二者的相关性。血虚发热与粒缺伴发热均以血虚为主,均可因感受外邪而出现发热表现,当归补血汤可以保护骨髓、改善外周血象、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以当归补血汤辨治粒缺伴发热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对于粒缺伴发热的危急病症,中医药当积极参与,寻求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骨髓抑制 粒细胞缺乏 血虚发热 化疗反应
下载PDF
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治疗的效果
20
作者 司徒健瑜 张湘兰 徐伟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2期8-11,共4页
目的:探究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采用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究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采用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泊芬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病原菌清除率、退热率及生存率、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真菌病理转阴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退热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毒副作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中采用卡泊芬净联合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退热率、病原菌清除率和生存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伊曲康唑 卡泊芬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