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ylprednisolone injection following the surgical extraction of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A split-mouth study
1
作者 Jorge Chaurand-Lara Jose Alfredo Facio-Umana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intramuscular masseter administr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using a split-mouth design, as a single 20-mg dose, after removal of impacted lower th...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intramuscular masseter administr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using a split-mouth design, as a single 20-mg dose, after removal of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Patients and Methods: A non-blind, cross-over, comparative,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as planned. The sample was composed of 32 patients requiring extraction under local anesthesia of two lower bony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The difficulty of extraction was similar in all cases. The patients received 20 mg of methylprednisolone injected into the masseter muscle via the intrabuccal approach, immediately after suturing of the surgical wound on the right side. The left side received no intramuscular corticoid. Evaluations were made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swelling. Results: A total of 32 subjects requiring surgical removal of two 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 under local anesthesia we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atients administered methylprednisolone showed superior results after surgery in terms of pain and facial swelling parameters using self-evalua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versus the control-side (p < 0.05).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20 mg of methylprednisolone injected into the masseter muscle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reduces swelling and pain. Conclusions: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is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reduce swelling and pain after surgical removal of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It offers a simple, safe, painless, noninvasive, and cost effective therapeutic option for moderate and sever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YLPREDNISOLONE Third Molar Surgery split-mouth Study
下载PDF
清除儿童外源性牙面黑色素两种方法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丁慧 周庆 +3 位作者 冯汝舟 周妮 张石楠 刘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33-138,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赤藓糖醇喷砂法和矽粒子旋转抛光法治疗儿童外源性牙面黑色素沉着(extrinsic black tooth stain,EBS)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3~12岁儿童48名,通过改良Lobene色斑指数记录色素水平,采用自身半口对照,随机将左右... 目的比较采用赤藓糖醇喷砂法和矽粒子旋转抛光法治疗儿童外源性牙面黑色素沉着(extrinsic black tooth stain,EBS)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3~12岁儿童48名,通过改良Lobene色斑指数记录色素水平,采用自身半口对照,随机将左右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赤藓糖醇喷砂法,对照组用矽粒子旋转抛光法清除牙齿唇颊面EBS,记录操作时间,进行治疗感受评分,评价治疗安全性,采用“色素积分(score)除以操作时间(second)”计算清洁效率(S/s),随访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色素再附着水平,通过SPSS23.0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前唇颊面左右两侧色素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腭面色素得分大于唇颊面,牙面不同分区的色素得分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效率高于对照组[(0.06±0.05)S/s vs(0.04±0.02)S/s,P<0.001]。8例(16.7%)研究对象对喷砂治疗感到紧张,7例(14.6%)研究对象喷砂治疗过程中出现牙龈出血。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色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赤藓糖醇喷砂更容易导致牙龈出血,使儿童紧张,但其清除色素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面黑色素 自身半口对照 赤藓糖醇 喷砂 矽粒子
下载PDF
既有运营车站狭小空间大直径泥水盾构分体始发技术研究
3
作者 魏哲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14期39-42,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的大幅增长快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和建设。城市轨道建设中最常用的盾构法施工,对场地面积要求相对较高,而城区轨道交通建设中临时用地的征用、交通导改压力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的大幅增长快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和建设。城市轨道建设中最常用的盾构法施工,对场地面积要求相对较高,而城区轨道交通建设中临时用地的征用、交通导改压力较大,文章结合穗莞深城际铁路机场站—固戍工作区间9 m级泥水盾构机的组装、分体始发施工,阐述泥水盾构分体始发施工中的洞门密封、负环拼装、始发建仓、洞门二次封堵、管线延伸、管片及同步砂浆的运输以及掘进参数的设定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要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车站 分体始发 管线延伸 洞门密封 负环拼装拆除
下载PDF
低摩擦抗敏牙膏与非抗敏牙膏菌斑清除效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春亮 胡新月 +2 位作者 黄月华 范兴宇 唐晓琳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00-803,共4页
目的评价低摩擦抗敏牙膏与非抗敏牙膏在控制菌斑方面的效果。方法本试验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名受试者,每位受试者随机选取左右一侧使用1号牙膏,另一侧使用2号牙膏,后期揭盲1号牙膏为含8%精氨酸的低摩擦抗敏牙... 目的评价低摩擦抗敏牙膏与非抗敏牙膏在控制菌斑方面的效果。方法本试验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名受试者,每位受试者随机选取左右一侧使用1号牙膏,另一侧使用2号牙膏,后期揭盲1号牙膏为含8%精氨酸的低摩擦抗敏牙膏,2号牙膏为非抗敏牙膏。记录左右侧分别刷牙15 s、30 s、60 s、120 s时的左右半口牙菌斑指数,统计分析使用2种牙膏后的菌斑指数,评价低摩擦抗敏牙膏在控制菌斑方面的效果。结果在单侧刷牙60 s内非抗敏牙膏菌斑清除效率高于低摩擦抗敏牙膏,但在120 s后两者菌斑清除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低摩擦抗敏牙膏刷牙超过120 s,可以达到与非抗敏牙膏相同的菌斑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半口对照 抗敏牙膏 牙菌斑
下载PDF
驳口长度对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红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36-42,共7页
从影响翻驳领造型的诸多因素中,选取翻驳领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驳口长度作为出发点,在5种驳口长度下,结合服装面料性能、领部造型,研究驳口长度对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得出在驳口长度不断变化时,用8种常用面料制作翻驳... 从影响翻驳领造型的诸多因素中,选取翻驳领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驳口长度作为出发点,在5种驳口长度下,结合服装面料性能、领部造型,研究驳口长度对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得出在驳口长度不断变化时,用8种常用面料制作翻驳领时的倒伏量的最佳值,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面料性能参数中拉伸回弹性、滞后矩、压缩回弹性对倒伏量的影响较大.当面料的拉伸回弹性RT和压缩回弹性RC越大,滞后矩越小时,倒伏量随着驳口长度的不断增加而相应的变小,反之,就变大.该研究结果对翻驳领样板设计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驳口长度 面料性能 翻驳领 倒伏量
下载PDF
高温后混凝土的裂缝张开位移 被引量:1
6
作者 俞可权 商兴艳 陆洲导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53-1657,1766,共6页
进行了高温后混凝土楔入劈拉法断裂试验,研究裂缝扩展全过程中裂缝口张开位移与裂缝尖端张开位移之间的关系.根据裂缝口张开位移-裂缝尖端张开位移曲线判断起裂荷载,并与采用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判断的起裂荷载进行比较,两者能较好吻合... 进行了高温后混凝土楔入劈拉法断裂试验,研究裂缝扩展全过程中裂缝口张开位移与裂缝尖端张开位移之间的关系.根据裂缝口张开位移-裂缝尖端张开位移曲线判断起裂荷载,并与采用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判断的起裂荷载进行比较,两者能较好吻合.采用两参数和铰链模型由实测裂缝口张开位移值计算裂缝尖端张开位移,并与试验尖端张开位移值进行比较,发现两参数模型更为准确.确定高温后混凝土楔入劈拉试件裂缝尖端张开位移与裂缝扩展长度的关系,两者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混凝土 楔入劈拉法 裂缝尖端张开位移 裂缝口张开位移 起裂荷载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肌功能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7
作者 邹虹 张华 +3 位作者 李雪美 彭郁林 李丽 吴迪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术后肌功能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60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系统治疗和肌功能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术后肌功能康复训练中的作用。方法:60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系统治疗和肌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测量术前、术后2、4周的张口度;术前、术后4、8周的焦虑自评评分和力。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时张口度已接近术前水平,术后8周时力接近术前水平,焦虑情绪改善,实验组各方面参数相比对照组都有明显提高。结论:系统地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使焦虑情绪得以改善,医患配合度提高,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肌功能康复训练 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术 张口度 力力 焦虑
下载PDF
超声龈下清创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乐 王宪娥 +6 位作者 詹雅琳 苗莉莉 韩烨 张楚人 岳兆国 胡文杰 侯建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比较超声龈下清创术和超声龈下清创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超声龈下清创术后实施手工根面平整术的临床必要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 目的:比较超声龈下清创术和超声龈下清创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超声龈下清创术后实施手工根面平整术的临床必要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分口设计的方法,洁治后进行基线检查及随机分组,上、下颌各有一个象限为试验组,单纯采用超声龈下清创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治疗,另两个象限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超声龈下清创术治疗,每位患者分上、下半口两次完成治疗,间隔1周,在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随访,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的变化。结果:基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及B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试验组PD减少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2.13±1.31)mm vs.(1.79±1.33)mm,P<0.01;3个月:(2.46±1.33)mm vs.(2.17±1.38)mm,P<0.01],试验组CAL减少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1.89±2.03)mm vs.(1.65±1.93)mm,P<0.01;3个月:(2.03±2.05)mm vs.(1.83±1.97)mm,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PD减少量为(2.52±1.40)mm,对照组PD减少量为(2.35±1.37)mm,试验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CAL分别减少了(1.89±2.14)mm和(1.77±2.0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及6个月两组的BI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龈下清创术相比,超声龈下清创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能更有效地降低牙周袋深度及减少临床附着丧失,临床上有必要在超声龈下清创后使用手工器械进行根面平整,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超声龈下清创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术 超声龈下清创术 分口对照
下载PDF
渗透树脂在正畸邻面去釉后的防龋效果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哲 周洲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在正畸邻面去釉后的防龋效果。方法使用渗透树脂(ICON)和氟化物分别对邻面去釉后的牙釉质进行处理。采用半口对照试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将试验组渗透树脂应用在患者口腔1、3象限,将对照组氟化物应用在患者口腔2、...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在正畸邻面去釉后的防龋效果。方法使用渗透树脂(ICON)和氟化物分别对邻面去釉后的牙釉质进行处理。采用半口对照试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将试验组渗透树脂应用在患者口腔1、3象限,将对照组氟化物应用在患者口腔2、4象限;B组将渗透树脂应用在患者口腔2、4象限,将氟化物应用在患者口腔1、3象限。术后在第3、6、9、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外观观察和放射检查两种方法进行评估,观察渗透树脂与氟化物在不同时间段的防龋效果。结果两处理组在术后3、6、9个月的ICDAS-Ⅱ分级和放射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ICON组的ICDAS-Ⅱ评分及放射检查评分均显著小于3M Clinpro^TM White Varn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ON渗透树脂可以很好地预防邻面去釉后的釉质发生龋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树脂 邻面去釉 龋病预防 半口对照试验 氟化物
下载PDF
时移测井饱和度拟合方法及其在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伍文明 张伟 +2 位作者 李伟 王亚会 孙更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5,共5页
NHB油田是珠江口盆地(东部)一个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小型多层砂岩油田,油层厚度较薄,主要采用大斜度井多层合采,由于大斜度井作业困难,油田无生产测井、分层测试资料,常规历史拟合的多解性对剩余油分布研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了采用... NHB油田是珠江口盆地(东部)一个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小型多层砂岩油田,油层厚度较薄,主要采用大斜度井多层合采,由于大斜度井作业困难,油田无生产测井、分层测试资料,常规历史拟合的多解性对剩余油分布研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提出了采用时移测井饱和度拟合指导油藏模型校正的新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将随钻测井解释饱和度作为拟合参数,通过拟合模型饱和度和对应时间同一位置随钻测井解释含油饱和度实现对地质模型的迭代修改,再结合常规历史拟合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分析,使模型逐渐接近油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生产数据和时移测井饱和度双参数拟合方法显著降低了油藏模型多解性,为油田精细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测井 饱和度拟合 油田开发调整 剩余油分布 分层劈产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Er:YAG+Nd:YAG激光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朕哲 李飞来 +1 位作者 林丹萍 韩阳平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12期59-63,共5页
目的分别采用超声+手工牙周治疗和Er:YAG+Nd:YAG激光联合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对比两种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探讨Er:YAG+Nd:YAG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9月-2020年05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目的分别采用超声+手工牙周治疗和Er:YAG+Nd:YAG激光联合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对比两种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探讨Er:YAG+Nd:YAG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9月-2020年05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取随机半口对照设计方案,试验组采用Er:YAG+Nd:YAG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手工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记录牙周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探诊出血、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统计数据。结果试验组GI在1个月、3个月时较对照组降低(P_(1)=0.029,P_(2)=0.049),两组间PI、BOP%在12个月内没有显著差异。PD=3-6mm时两组PD、CAL在治疗后12个月内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当PD>6mm时,试验组PD、CAL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较对照组降低(P_(1)=0.029,P_(2)=0.023,P_(3)=0.006;P_(4)=0.034,P_(5)=0.029,P_(6)=0.011)。结论相比SRP,联合应用Er:YAG、Nd:YAG激光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短期内更利于牙龈炎症的恢复,能显著降低深牙周袋患牙的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ER:YAG激光 ND:YAG激光 随机分口实验
下载PDF
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中裂尖张开口位移(CTOD)与裂缝嘴张开口位移(CMOD)的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世烺 张秀芳 卜丹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70,共7页
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CTOD)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CMOD)是衡量裂缝张开程度的两个指标。该文进行了楔入式紧凑拉伸混凝土断裂试验,研究了在裂缝扩展的整个过程中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之间的关系。发现,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 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CTOD)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CMOD)是衡量裂缝张开程度的两个指标。该文进行了楔入式紧凑拉伸混凝土断裂试验,研究了在裂缝扩展的整个过程中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之间的关系。发现,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关系曲线可以用三线性模型来描述,两个转折点与裂缝的起裂和临界失稳扩展相对应。讨论了高度对起裂时和失稳时对应的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和裂缝嘴张开口位移的影响规律。根据铰链模型,给出了计算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CTOD)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入式紧凑拉伸试件 裂缝尖端张开口位移 裂缝嘴张开口位移 裂缝扩展过程 混凝土
原文传递
口底癌的手术治疗
13
作者 贾玉林 邵明 朱钧一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25-328,共4页
尽管口底癌的综合序列治疗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无实质性提高,手术仍然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式。较小的早期病变可直接手术切除。下颌-唇劈开术是局部晚期口底癌的常用手术径路,术野暴露充分,然而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 尽管口底癌的综合序列治疗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无实质性提高,手术仍然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式。较小的早期病变可直接手术切除。下颌-唇劈开术是局部晚期口底癌的常用手术径路,术野暴露充分,然而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拉通术有助于保存口底癌患者的下颌骨和咀嚼功能。间室切除作为舌/口底癌原发灶根治切除的一种术式,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而对于下颌骨有浅层侵犯的口底癌,则可采用边缘性下颌骨切除术或改良下颌骨切除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手术治疗 下颌-唇劈开术 拉通术 间室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