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柳浩然 杨长虹 +6 位作者 高俊玮 刘劲芳 罗湘颖 卢明 伍军 陈风华 方加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视神经受损SD大鼠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N组(NSCs移植组)和C组(对照组),均使用精确校准方法在右眼造成部分视神经损伤,左眼作为正常对照。从胚胎SD大鼠海马分...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视神经受损SD大鼠视网膜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N组(NSCs移植组)和C组(对照组),均使用精确校准方法在右眼造成部分视神经损伤,左眼作为正常对照。从胚胎SD大鼠海马分离NSCs,利用细胞培养和体内移植技术,将培养后的NSCs注入N组大鼠右眼玻璃体内,C组大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入同等体积的PBS,处死前3d在双上丘注射3%快蓝逆行标记双眼RGCs。将大鼠分别于注射NSCs或PBS后7d、14d、21d、28d处死,各分为4组,每组6只,分离视网膜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摄影输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计数RGC,计算RGC标识率。另取6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作NSCs移植,分别于移植后7d、28d处死,每时间段3只,通过视网膜免疫荧光切片观察NSCs在视网膜的存活、整合情况。结果N组大鼠各时间段RGCs标识率与C组同时间段比较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N组与C组RGCs标识率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前后段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N组降低速度明显慢于C组。NSCs移植7d后部分移植细胞迁移进入视网膜的内网层和节细胞层,28d后可见移植细胞广泛整合至宿主视网膜内。结论NSCs移植入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后可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对受损的节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大鼠 spmgue-dawley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450的影响及其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丽华 李中南 +3 位作者 马超 刘珊珊 熊园园 张帆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30-633,680,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450的影响及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取大鼠55只,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DJC)高、低剂量组,吡格列酮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 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链...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450的影响及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取大鼠55只,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丹蛭降糖胶囊(DJC)高、低剂量组,吡格列酮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35 mg/kg,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1次,造模成功后,DJC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8 g·kg^(-1)·d^(-1)、0.54 g·kg^(-1)·d^(-1),吡格列酮组给予10 mg·kg^(-1)·d^(-1),模型组、健康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均连续灌胃8周,留取肝脏,逆转录反应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β-actin、P450,取血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450表达明显升高(P<0.01),予DJC后显著抑制了P450的过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造模后血糖、血脂(TG)、HbA1c明显升高(P<0.01),予DJC后,高、低两组血糖、血脂(TG)、HbA1c显著下降(P<0.01或P<0.05),疗效与吡格列酮近似。P450与血糖、HbA1c相关分析显示,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P450与血脂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同时肝脏P450含量与血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益气养阴 益气活血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大鼠 spmgue-dawley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颜润 俞雷 +1 位作者 朱春玲 张义雄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中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手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在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中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手术后第9天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部位、表达水平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M 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PDGF-B,α-SMA,PCN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霉酚酸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PDGF-B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870,P<0.01),α-SMA(r=0.956,P<0.01),PCNA(r=0.881,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DGF-B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霉酚酸酯则可能通过下调PDGF-B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spmgue-dawley 霉酚酸酯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