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ruFUSE^(█) Lumbar Facet Fusion System
1
作者 Joseph C.Maroon Jeff W.Bost +3 位作者 Darren B.LePere Stephanie M.Bost Louis Williams Austin S.Amos 《Surgical Science》 2013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Introduction: The TruFUSE lumbar facet fusion system is a unique allograft milled bone dowel used to fuse facet joints. We evaluated subjects undergoing TruFUSE fusion for stable grade I spondylolisthesis and stenosis... Introduction: The TruFUSE lumbar facet fusion system is a unique allograft milled bone dowel used to fuse facet joints. We evaluated subjects undergoing TruFUSE fusion for stable grade I spondylolisthesis and stenosis comparing operative time, length of stay, blood loss and outcome to a similar literature-based cohor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edicle screw fusion (PSF). Methods: From 2009 to 2011, 41 subjects (17 M,24 F, aver. age 69.5 yr) underwent TruFUSE facet fusion along with transverse process bone fusion and laminectomy. Length of stay,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and outcomes were compared to eight literature-based cohort that analyzed similar parameters following pedicle screw fusion. Results: The 41 subjects’ mean operative time for laminectomy, transverse process fusion and TruFUSE facet fusion was 106 min, with a mean blood loss of145 cm3, and a mean hospital stay of 1.7 days (77% one day). A follow-up at average six months, 33 (80%) subjects reported subjective outcomes of “excellent” or “somewhat improved”, four (10%) “unchanged” and four (10%) “worse”. Flexion and extension radiographs showed 39 of the 41 patients (95%) had spinal stability at an average six months post-op and all (100%) had signs of early fusion. Discussion: TruFUSE subjects had significantly (p - 19 days range). Mean estimated blood loss (EB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3 compared to321 cm3 and1082 cm3 range for PSF). Subjective outcome and radiographic stability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 This comparison using the TruFUSE lumbar facet fusion system demonstrates improvements in length of stay, surgical blood loss, and operative time in our selected patient population compared to several published lumbar pedicle screw fusion systems outcomes. There may be potential economic benefits as a result of these impr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ECTOMY pedicle screw fusion spondylolisthesis TruFUSE^(█)
下载PDF
RF与圆柱状自体骨块椎间融合治疗脊椎滑脱 被引量:32
2
作者 时述山 李亚非 +2 位作者 李放 王仁润 张龙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与圆柱状自体骨块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椎滑脱的方法。方法:对23例脊椎滑脱症患者的神经受压部位针对性地彻底减压,并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的脊椎进行复位固定,恢复脊椎的正常解剖结构,自髂嵴后... 目的: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与圆柱状自体骨块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椎滑脱的方法。方法:对23例脊椎滑脱症患者的神经受压部位针对性地彻底减压,并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的脊椎进行复位固定,恢复脊椎的正常解剖结构,自髂嵴后部取圆柱状骨块嵌入椎间植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8个月,平均3年6个月;滑脱复位80%~100%;4个月后均达骨性愈合,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结论:RF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与圆柱状自体骨块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椎滑脱可有效减少固定螺钉松动、折断及再滑脱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 治疗
下载PDF
RF-Ⅱ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41
3
作者 邵水霖 海涌 +3 位作者 邹德威 马华松 彭军 章纯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总结RF-Ⅱ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接受RF-Ⅱ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3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就患者的疼痛、功能状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获得3~9年(平均5年8个月)随访,... 目的:总结RF-Ⅱ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接受RF-Ⅱ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3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就患者的疼痛、功能状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获得3~9年(平均5年8个月)随访,按疼痛、体征和功能状况评价,优良率为92.8%,患者满意率为 67.8%。9.4%的椎弓根螺钉弯曲或折断,6.2%的钉杆角度减小,但均未出现复位丢失现象,仅有椎间隙高度和角度的不同程度改变。结论:应用RF-Ⅱ治疗腰椎滑脱症长期疗效肯定,维持复位好;椎间植骨融合可能是进一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Ⅱ系统 治疗 腰椎滑脱症 远期疗效
下载PDF
RF-Ⅱ椎弓根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6
4
作者 徐荣华 杨善华 +2 位作者 王涛 毛昕 熊传芝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RF-Ⅱ椎弓根系统伴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RF-Ⅱ椎弓根系统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3例。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根据Amundsenetal评定标准: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3%。无感染及神... 目的探讨RF-Ⅱ椎弓根系统伴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RF-Ⅱ椎弓根系统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3例。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根据Amundsenetal评定标准:优3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5.3%。无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治疗腰椎滑脱症行彻底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RF-Ⅱ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RF椎弓根系统加后路减压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7
5
作者 宋磊 林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RF椎弓根系统加后路减压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3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其中退变性腰椎滑脱2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7例,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 目的探讨RF椎弓根系统加后路减压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3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其中退变性腰椎滑脱2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7例,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9例。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X线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超过6个月。退变性腰椎滑脱及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1.8%和82.3%;脊柱活动改善率分别为86.4%和88.2%;腰背痛改善率分别为86.4%和88.2%;下肢疼痛改善率分别为90.9%和94.1%;椎体复位满意率分别为90.9%和88.2%。出现并发症共6例,其中术中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7.7%;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7.7%。结论RF椎弓根螺钉系统能使腰椎滑脱得到较为确实的复位和固定,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内固定器 腰椎滑脱症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滑移:以RF-Ⅱ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的持骨力及相关因素研究
6
作者 许文根 黄宏前 +2 位作者 泮兵 朱萍 蔡海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4-816,共3页
目的:分析以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滑移椎体后,在特定时间内该系统对病椎维持复位的稳定性,及影响该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5年4月~1999年12月间共86例,均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行复位固定术。根据融合部位... 目的:分析以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滑移椎体后,在特定时间内该系统对病椎维持复位的稳定性,及影响该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5年4月~1999年12月间共86例,均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行复位固定术。根据融合部位不同分成两组:椎间植骨组和峡部植骨组。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通过标准X线片测量术前及术后各时点病椎滑移度数,并设定和量化4个相关因素即:术前滑移度数,螺钉植入准确度及术后初始滑移度数和术后活动量。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术后复位丢失与时间的关系,两组间的差别及与各相关因素的相关度。结果:术后6个月内复位有缓慢丢失倾向,但总体丢失率不大,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丢失率与两因素(术后初始滑移度和螺钉植入准确率)的相关性在椎间植骨组要明显大于峡部植骨组。结论:(1)该系统具有较强持骨力;(2)植骨在6个月时初步达到骨性融合;(3)在椎间植骨组,更强调植入螺钉的准确度和病椎尽量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移 椎弓峡部裂 峡部植骨 椎间植骨
下载PDF
RF-Ⅱ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滑脱腰椎的持骨力及相关因素研究
7
作者 许文根 黄宏前 +1 位作者 朱萍 蔡海燕 《东南国防医药》 2005年第1期15-16,20,共3页
目的 分析以 RF- 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滑移椎体后 ,在特定时间内该系统对病椎维持复位的稳定性及影响该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 1995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间共 86例 ,均采用 RF- 型椎弓根螺钉行复位固定术。... 目的 分析以 RF- 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滑移椎体后 ,在特定时间内该系统对病椎维持复位的稳定性及影响该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 1995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间共 86例 ,均采用 RF- 型椎弓根螺钉行复位固定术。根据融合部位不同分成两组 :椎间植骨组和峡部植骨组。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 ,通过标准 X片测量术前及术后各时点病椎滑移度数 ,并设定和量化四个相关因素即 :术前滑移度数 ,螺钉植入准确度及术后初始滑移度数和术后活动量。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术后复位丢失与时间的关系 ,两组间的差异及与各相关因素的相关度。结果 术后 6个月内复位有缓慢丢失倾向 ,但总体丢失率不大 ,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丢失率与 2个因素 (术后初始滑移度和螺钉植入准确率 )的相关性要明显大于峡部植骨组。结论  1该系统具有较强持骨力 ;2植骨在 6个月时初步达到骨性融合 ;3在椎间植骨组 ,更强调植入螺钉的准确度和病椎尽量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位固定 rf-Ⅱ 术后 植入 椎弓根螺钉 相关因素 椎间植骨 部位
下载PDF
RF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8
作者 余勤武 李锋 刘继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RF提位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003年元月~2005年12月收治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症37例,均在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提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随访时,观察固定节段的椎体间有无移位,滑脱... 目的探讨RF提位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003年元月~2005年12月收治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症37例,均在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提拉复位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随访时,观察固定节段的椎体间有无移位,滑脱是否复发,植骨是否融合,术前症状是否残留或加重。结果随访5~41个月,平均25个月,按侯树勋等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94.6%。8例Ⅰ度腰椎滑脱患者和29例Ⅱ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且全部融合,无滑脱复发。结论使用RF提拉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术后断钉和滑脱复发的问题,且术后症状缓解较彻底,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内寄存定系统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RF-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9
作者 徐慰凯 陈芒 +5 位作者 周敏 宋晓斌 李运忠 黄宾 詹海鹏 林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RF-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优17例,良8例,... 目的:探讨RF-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优17例,良8例,可2例。本组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Ⅱ椎弓根系统 腰椎滑脱症 椎管减压 椎体间植骨融合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加元 郭延章 +3 位作者 常文欣 李耀胜 李新福 张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8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9~48个月,...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RF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8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应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随访9~48个月,临床优良率89.7%,腰椎滑脱复位率96.7%,6~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椎体间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结论:RF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骨移植 内固定
下载PDF
RF器械复位加融合术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
11
作者 张丙磊 于洪波 +3 位作者 张强 陈西民 余枫 林晖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28-429,共2页
目的 :探讨 RF器械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对 2 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彻底的神经减压 ,用 RF器械对滑椎复位固定 ,自髂嵴后部取圆柱状骨块嵌入椎间植骨 ,或行 TFC椎体间融合 ,或行后外侧横突间... 目的 :探讨 RF器械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对 2 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彻底的神经减压 ,用 RF器械对滑椎复位固定 ,自髂嵴后部取圆柱状骨块嵌入椎间植骨 ,或行 TFC椎体间融合 ,或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6年 5个月 ,平均 3年 9个月 ,按 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 ,腰痛改善率为 93%,滑脱复位率 84%~ 1 0 0 %。短时神经根功能障碍 1例 ,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结论 :RF器械复位、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腰椎融合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脊柱机器人辅助系统在MIS-TLIF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作者 刘洋 刘道阔 +5 位作者 李长宽 王志伟 赵冲 王艳 胡思斌 王玥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机器人辅助系统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而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传统MISTLIF组(A组,41例)与机器人MIS-TLIF组(B... 目的研究脊柱机器人辅助系统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而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传统MISTLIF组(A组,41例)与机器人MIS-TLIF组(B组,37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透视次数),术后CT检查结果(螺钉置钉准确度、螺钉外展角),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正外科学会(JOA)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少于A组,切口长度短于A组(P<0.05)。A组植入164枚螺钉,B组植入148枚,B组可接受螺钉显著多于A组(P<0.05)。A组螺钉外展角为18.12°±7.50°,B组为23.56°±6.64°,B组外展角度大于A组(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JOA评分上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情况;A组3例定位错误、2例硬膜囊撕裂,经对应治疗均恢复;B组无早期并发症。B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脊柱机器人辅助系统能缩短MIS-TLIF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机器人辅助系统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置入准确度
下载PDF
沿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电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王欢 黄相鹏 +5 位作者 孙金星 张翔 王凤 宋钦鹏 刘海军 侯海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究沿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电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19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5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Cage椎间融合... 目的探究沿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电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19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5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2 d、2周、3个月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清炎症因子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ckin,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d、2周、3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2 d、2周、3个月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MMP-3、CRP、IL-1β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MMP-3、CRP、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沿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进行电针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 电针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孔融合术
下载PDF
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怀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36-3539,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后路植骨融合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丢失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eaujon功能评分(BFS)、椎间隙高度和滑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复位丢失率低(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低、BFS评分高(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椎间隙高度高、滑脱率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5/48)]与对照组[6.25%(3/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虽然操作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但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恢复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复位丢失率和滑脱率,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路植骨融合术 椎弓根固定术
下载PDF
PLIF手术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5
15
作者 聂林 侯勇 +3 位作者 张庆国 程雷 司萌 丛木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几种形式的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根据融合方式分成A(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B(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自体植骨)、C(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Cage)三组,使用ODI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情况进... 目的:探讨比较几种形式的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根据融合方式分成A(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B(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自体植骨)、C(椎弓根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Cage)三组,使用ODI评分方法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情况进行评估,使用VA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使用SUK标准对术前术后的正侧位片及Bending片进行融合的评估.结果:三组病例42例获得随访,随访1~2年.B、C两组在腰椎稳定性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A组,C组在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方面均优于A、B两组.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方人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飚 林宏生 +4 位作者 郑力恒 吴昊 张国威 冯浩 张大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方法: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3~58岁,平均52.5岁,均为L4、5椎体滑脱,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方法: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3~58岁,平均52.5岁,均为L4、5椎体滑脱,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术前、术后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 I)问卷调查表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滑脱恢复情况、椎间孔高度、植骨融合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2个月,VAS评分术后(1.0±1.0)分及末次随访(1.0±0.5)分,较术前(8.0±1.5)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OD I术后(22.13±13.40)及末次随访(20.31±13.27),较术前(64.80±15.68)均有显著差异(P〈0.005)。术后椎间隙、椎间孔高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断棒;所有病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融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腰椎滑脱 椎弓根钉 椎间融合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郑之和 董军峰 +2 位作者 卢国强 曾勇 李兵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6年3月,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39~69岁。滑脱部位:L33例,L423例,L511例。根据Meyerding滑脱程... 目的分析椎弓根螺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6年3月,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39~69岁。滑脱部位:L33例,L423例,L511例。根据Meyerding滑脱程度分级标准,度滑脱12例,度滑脱20例,度滑脱5例。观察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随访时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37例患者术后均获3~36个月随访。术前与术后2周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腰椎生理前凸角、滑脱角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术后3个月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邹德威评分标准,优2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4.6%。患者术后3~8个月植骨均融合,平均3.9个月。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cage融合器位置、形态正常。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和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可起到协同作用,能提供理想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提高脊柱的融合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系统 CAGE融合器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18
作者 翟明玉 陈金华 +3 位作者 刘春枝 母心灵 王春萍 李兴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12-514,共3页
目的 :观察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融合器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椎体间融合器BAK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 1年~ 4年 3个月 (平均 2年 4个月 ) ,椎体间骨性融合率 1年 89.6%... 目的 :观察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融合器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椎体间融合器BAK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 1年~ 4年 3个月 (平均 2年 4个月 ) ,椎体间骨性融合率 1年 89.6% ,2年 2个月 10 0 % ,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 92 %。结论 :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融合器固定 ,可使滑脱失稳的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 ,保证脊柱骨性融合 ,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下腰椎失稳 腰椎管狭窄症 椎弓根螺钉 椎体间融合器
下载PDF
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应用于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曾忠友 汤永华 +4 位作者 陈国军 严卫峰 吴鹏 张建乔 金才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后行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51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无严重...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后行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51例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无严重不稳。其中26例在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A组),25例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病变部位、疾病严重程度和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19.5个月,随访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无严重不稳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相当,但相对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健 欧云生 +5 位作者 李开庭 蒋电明 权正学 杨博 罗小辑 刘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合并严重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3月,后路应用椎问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患者共26例。纳入标...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合并严重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3月,后路应用椎问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患者共26例。纳入标准:①胸腰椎单一节段骨折脱位,骨折椎体上份骨结构压缩或者爆裂程度〈ID,椎体中下份骨结构基本正常;②合并损伤节段的椎间盘损伤。评估患者的临床资料:AO分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Moguescale,VAS)、Bfidwell椎间融合、伤椎后凸角、伤椎椎体高度。结果:AO分型:B型骨折20例,c型骨折6例。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除16例A级损伤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1-2级的恢复。VAS由术前(9.00±0.76)改善至术后1周(5.18±1.43),末次随访为(0.74±0.57)。23例患者椎间植骨达到I级愈合,另3例在末次随访时达到Ⅱ级愈合。术前伤椎高度为(84.27±5.27)%,恢复至术后1周(97.38±1.20)%,末次随访为(97.04±0.96)%。术前伤椎后凸Cobb角为(22.50±6.20)°,矫正至术后1周(2.60±1.86)°,末次随访为(3.50±2.65)°。术后4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无切口感染,未见明显椎间融合器沉陷,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后路切除损伤的椎间盘、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合并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椎间盘损伤 胸腰椎骨折 脱位 椎弓根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