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杯叶海绵Phyllospongia sp.的甾体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康永锋 段松 +1 位作者 张红军 甘建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2053-2058,共6页
利用溶剂分步萃取、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多种柱色谱手段对中国南海杯叶海绵Phyllospongia sp.化学成分分离;通过多种现代波谱学手段结合文献对照,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其石油醚和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 利用溶剂分步萃取、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多种柱色谱手段对中国南海杯叶海绵Phyllospongia sp.化学成分分离;通过多种现代波谱学手段结合文献对照,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其石油醚和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甾体类化合物:cholesta-5,7-dien-3β-ol(1)、ergosta-5,7,24(28)-trien-3β-ol(2)、ergosta-5,7-dien-3β-ol(3)、(24E)-stigmasta-5,7,24(28)-trien-3β-ol(4)、stigmasta-5,7-dien-3β-ol(5)、5α,6α-epoxystigmasta-7,22-dien-3β-ol(6)、5α,6α-epoxycholest-7,22-dien-3β-ol(7)、5α,6α-epoxycholest-7-en-3β-ol(8),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属海绵分离。测试了所有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2和7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显著,IC_(50)分别为8.8、10.3和3.9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llospongia sp. 化学成分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中国南海海绵Spheciospongia sp.中的甾体化合物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东 林文瀚 +1 位作者 邓志威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海绵Spheciospongi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国南海海绵Spheciospongia sp.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甾体类化合物:胆甾醇(cholest...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海绵Spheciospongi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国南海海绵Spheciospongia sp.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甾体类化合物:胆甾醇(cholesterol,1),胆甾-4-稀-3-酮(cho-lest-4-en-3-one,2),胆甾-3,6-二酮(cholest-3,6-dione,3),3β-羟基-胆甾-5-稀-7-酮(3β-hydroxy-cholest-5-en-7-one,4),6β-羟基-胆甾-4-稀-3-酮(6β-hydroxy-cholest-4-en-3-one,5),胆甾-3β,5α,6β-三醇(cholest-3β,5α,6β-triol,6)。结论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spheciospongia sp. 甾体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中国广西涠洲岛海域海绵Callyspongi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徐宝娟 王世玉 +1 位作者 唐生安 王雪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对采自中国广西涠洲岛海域海绵Callyspongi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柱色谱、凝胶渗透色谱LH-20,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采自中国广西涠洲岛海域海绵Callyspongia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分离,... 目的:对采自中国广西涠洲岛海域海绵Callyspongi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柱色谱、凝胶渗透色谱LH-20,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采自中国广西涠洲岛海域海绵Callyspongia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谱(1D、2D NMR)、质谱(ESI-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牛磺酸(1)、乙酰牛磺酸(2)、N-甲基吡啶-2-羧酸盐(3)、zooanemonin(4)、N-丁基乙酰胺(5)、尿嘧啶(6)、3-甲基尿嘧啶(7)、苯甲酸(8)。结论:化合物1-5和7-8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yspongia sp 色谱分离
下载PDF
锉海绵属海绵Xestospongia sp.甾体类成分研究
4
作者 雷衍虎 韦霞 +5 位作者 陈颖楠 何育佩 樊浩 周逢国 司徒美霞 张翠仙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60,共6页
目的对广西涠洲岛北部湾海域来源的锉海绵属(Xestospongia)海绵中获得的结构新颖、活性良好的甾体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根据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利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通过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NMR)和旋... 目的对广西涠洲岛北部湾海域来源的锉海绵属(Xestospongia)海绵中获得的结构新颖、活性良好的甾体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根据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利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通过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NMR)和旋光(ORD)等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锉海绵属海绵中分离得到9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7-ketocholesterol(1)、3β-Hydroxy-24-methylene-5-cholesten-7-one(2)、(22E)-3β-Hydroxychoiesta-5,22-dien-7-one(3)、(22E)-3β-Hydroxychiest-5,22-diene-7,24-dione(4)、dictyopterisin G(5)、dictyopterisins D(6)、dictyopterisins E(7)、antrocarine E(8)和fucosterol(9)。结论化合物6和7母核上C-7位为少见的甲氧基,8是首次从海绵中分离得到5-OH和7羰基的甾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2~8对HCT 116、MCF 7、Huh 7、Hepa 1-6、4T 1、B 16和F 10等肿瘤细胞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Xestospongia sp. 甾体
原文传递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5
作者 万程 牟临杰 +4 位作者 张兴逵 李俊君 李智高 王向鹏 汤志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sp 研究生 神经外科 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 自我感知能力
下载PDF
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
6
作者 王珺 吉凯 +2 位作者 高波 刘琳 杨婷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组采用iRoot SP冷侧法。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效果、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咀嚼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根管充填效果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4.13±0.79)vs.(5.11±0.98)]及1个月[(2.45±0.37)vs.(3.11±0.67)]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咬合力[(131.25±11.21)lbs vs.(120.34±14.09)lbs]及咀嚼效率[(90.12±4.13)%vs.(78.98±7.4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中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充填效果和疗效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基本相同,但iRoot SP冷侧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根管治疗 iRoot sp冷侧法 垂直加压法 咀嚼 疼痛
下载PDF
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视角
7
作者 董银果 吴宇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利用2022年中国对157个国家(地区)出口50种果蔬类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视角,实证分析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监管差异抑制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的二元... 利用2022年中国对157个国家(地区)出口50种果蔬类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视角,实证分析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监管差异抑制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即贸易成本效应大于竞争优势效应,贸易成本效应抑制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而竞争优势效应仅促进集约边际;SPS监管差异对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以及对蔬菜农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更大;杀菌剂监管差异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具有抑制作用,而杀虫剂监管差异仅抑制集约边际。据此,提出对标国际高标准SPS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克服技术难关、宣传食品安全理念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监管差异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果蔬类农产品 出口二元边际
下载PDF
退火对SP-700合金板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8
作者 赵天章 杨震 +3 位作者 王珏 韩颖杰 付和国 庾雅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811,共15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构类型基本不变;当退火温度为860℃时,初生α相向次生α相的转变形成了新的织构;经900℃退火后,组织类型转变为网篮组织,织构类型为棱锥织构和R型织构。α相的棱锥织构取向是造成原始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原因;晶内亚结构在变形初期对滑移系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板材在不同方向上的室温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内亚结构的消除和新的织构取向的产生导致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增强。此外,晶粒形貌和相含量的差异也会导致各向异性的变化。原始板材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且不同方向的断口特征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sp-700合金板材 微观组织 织构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基于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教学特点探讨PBL联合SP教学法在针灸临床学的应用
9
作者 罗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针对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开设针灸临床学这门综合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的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模拟问题,培养学生实际临证思辨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的衔接能力,增强学生的针灸综合临证思辨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针灸临床学 PBL教学法 sp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爱民 梁月秀 +2 位作者 归楠楠 潘重免 潘含义 《科技风》 2024年第9期87-89,共3页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4名妇科见习生,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名)以及观察组(42名)。对照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教...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84名妇科见习生,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2名)以及观察组(42名)。对照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式,观察组见习生接受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比较两组见习生以下指标: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满意程度。结果:对比两组见习生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见习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见习生教学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妇科见习教学中实行情景模拟案例结合SP教学法,能显著提升见习生实践成绩与理论成绩,能提升见习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并能促使见习生对教师教学工作满意度提升,故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案例 sp教学法 产科 见习教学
下载PDF
SP联合PBL教学法对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11
作者 李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168-0171,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明确标准化病人(SP)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 研究期间从2021年1月开始,直至2023年3月结束,研究主体选择:在我院的70名护理实习护生。根据是否实施SP联合PBL教学法的情况将护生分为... 本研究旨在评估明确标准化病人(SP)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 研究期间从2021年1月开始,直至2023年3月结束,研究主体选择:在我院的70名护理实习护生。根据是否实施SP联合PBL教学法的情况将护生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旨在了解SP联合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影响。结果 分析:探究组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为(89.73±5.13)分,对照组为(82.34±5.76)分,t值为5.599,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信息能力为(94.43±4.82)分,对照组为(88.79±5.04)分,t值为4.784,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学习合作能力为(86.27±5.01)分,对照组为(80.12±5.82)分,t值为4.737,P值为0.000,探究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价值(P<0.05)。探究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95.12±4.62)分,对照组为(89.73±5.76)分,t值为4.318,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实践成绩为(93.24±5.73)分,对照组为(88.12±6.42)分,t值为3.520,P值为0.000实习考核理论与实践成绩探究组护生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探究组教学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7.14%,卡方值为4.200,P值为0.040,探究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选用SP与PBL联合教学法,可以良好提升护理教学质量,表现在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实习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三方面,可见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 PBL 护理带教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2
作者 全苗苗 马青云 +4 位作者 杨理 谢晴宜 戴好富 郝玉娥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 对海洋真菌Phaeosphaeriopsis sp. ZYX-Z-811发酵液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向C18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核磁及红外和紫外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4-epi-lignicol(1)、lignicol(2)、6-demethylkigelin(3)、6,8-dihydroxy-3,4,7-trimethylisocoumarin(4)、6,7-dimethoxymellein(5)、musaone A(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3-吲哚甲醛(8)、吲哚-3-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其中化合物1为未发表的化合物,文章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stat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对这些化合物分别进行抗氧化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0有弱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Phaeosphaeriopsis sp.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13
作者 齐鑫 陈伟豪 +3 位作者 林秀萍 肖姣 王俊锋 刘永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 目的对西沙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马尾藻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YPUF41304的液体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最终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吲哚-3-甲醛(1H-indole-3-carboxaldehyde)(1)、吲哚-3-乙酸甲酯(methyl indole-3-acetate)(2)、环(L-脯氨酸-L-缬氨酸)(cyclo-L-prolyl-L-valine)(3)、brevianamide F(4)、asperterreusine A(5)、talaisocoumarin A(6)、3-甲基-6-羟基-8甲氧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yl-6-hydroxy-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7)、3-甲氧基-6,8-二羟基-3-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3-methoxy-6,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oumarin)(8)、4-hydroxykigelin(9)和de-O-methyldiaporthin(10)。结论化合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合物4~8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在4 mg·mL^(-1)浓度下,均未显示出抗细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共附生真菌 Aspergillus sp. 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石榴蔗糖代谢相关酶SPS和INV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14
作者 冯立娟 李英朋 +3 位作者 王传增 尹燕雷 郭琳 谭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INV)是蔗糖代谢的关键调控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鉴定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石榴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SPS基因和11个INV基因,其编码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家族成员间特征motif数量和种类大致相同,蛋白结构高度保守;这些蛋白不均匀地分布在染色体上,均定位于叶绿体中,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石榴SPS和INV基因家族成员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与巨桉同源性较高;不同SPS和INV基因在石榴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PgINV3在9月15日(果实增大期)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本研究结果对解析石榴果实中蔗糖代谢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spS基因 INV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金刚纂内生真菌Irpex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5
作者 黄磊 邱仕瑜 +3 位作者 鲁松梅 陈世伟 韦霁芮 周敏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5-59,68,共6页
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 L.)内生真菌Irpex sp.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与分离,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IrpexIacteC(1)、IrpexIacteD(2)、5-(4-Oxopentyl)furan-2-carbaldehyde(3)... 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 L.)内生真菌Irpex sp.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提取与分离,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IrpexIacteC(1)、IrpexIacteD(2)、5-(4-Oxopentyl)furan-2-carbaldehyde(3)、22-tetraen-3-one(4)、IrlactinL(5)、IrlactinK(6)、IrlactinI(7)、Davotremulane B(8)、(+)-(1R,6S,7S)-Tremul-2-ene-12(11)-lactone(9),其中,3个为呋喃衍生物,5个为倍半萜化合物,1个为甾醇类化合物;化合物3,4,8,9为首次从耙齿菌属Irpex sp.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纂 内生真菌 Irpex sp. 倍半萜
下载PDF
一株溶藻菌 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6
作者 马双慧 白洁 +4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登宇 相壮壮 李辉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抑藻途径为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间接溶藻,72 h的溶藻率高达91%。溶藻过程中藻细胞壁破损,叶绿素a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藻细胞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溶藻物质对藻细胞造成的强烈氧化损伤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热休克蛋白基因(HSP)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溶藻物质激发藻细胞产生的ROS在激活抗氧化系统的同时诱导产生HSP70,二者联合清除ROS以减缓藻细胞受应激损伤的程度;A.pacificum的网格蛋白基因(Clathrin)表达量显著上调,表示由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说明为减轻光合营养功能受损造成的影响,藻细胞的异养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诠释菌藻关系,更为探究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亚历山大藻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怀山药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7
作者 盛蒙珂 赵莹菲 +3 位作者 田若丹 文春南 刘淼 麻兵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2-985,962,共5页
以一株怀山药内生毛壳菌Chaetomium sp.L-45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对毛壳菌进行大米发酵,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分离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利用NMR、HR-ESI-MS等... 以一株怀山药内生毛壳菌Chaetomium sp.L-45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对毛壳菌进行大米发酵,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分离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利用NMR、HR-ESI-MS等波谱解析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从目标菌株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5-羟基-6-丙基-苯甲酸(1)、5-异戊烯基-吲哚-3-羧酸(2)、lecanorin(3)和麦角甾醇(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系首次从毛壳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壳菌 次生代谢产物 提取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氯自由基介导的光催化芳基醚C(sp^(3))−H氧化生成酯
18
作者 刘玉庭 聂贝黎 +2 位作者 李宁 刘慧芳 王峰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饱和的碳氢键氧化是合成化学和化学工业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然而,饱和C(sp^(3))−H键离解能(BDEs)较高、极性较弱,导致了底物难以活化和催化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C(sp^(3))−H键的定向活化转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中,关于... 饱和的碳氢键氧化是合成化学和化学工业中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然而,饱和C(sp^(3))−H键离解能(BDEs)较高、极性较弱,导致了底物难以活化和催化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C(sp^(3))−H键的定向活化转化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中,关于C(sp^(3))−H键催化氧化的研究主要涉及一些键能低的、预活化的C−H键,包括苄基型、亚甲基型、脂肪族X−CH_(2)(X=O,N)和甲苯等,含有未活化C(sp^(3))−H键的复杂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仍具有挑战性.例如,芳基醚C(sp^(3))−H键功能化通常采用计量的过氧化物氧化剂,或者通过单电子氧化和碱促进的去质子化进一步构建C−C/C−N键,产物选择性较低,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环境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发高效、温和的芳基醚C(sp^(3))−H键选择氧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开发.近年来,光催化C(sp^(3))−H键氧化因其操作简便、氧化还原中性等优点,已发展成为一种有用且多样的催化研究工具.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氧气作为氧化剂,在可见光驱动下选择性地将芳基醚C(sp^(3))−H键氧化成为甲酸苯酯类产物的新方法.使用Mes-10-phenyl-Acr^(+)−BF_(4)^(-)光催化剂,高效活化多种氯源(如盐酸、无机氯盐和有机氯化物)得到氯自由基,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2.03 V vs.SCE)和对氢原子的亲和力,能够通过氢原子转移过程活化芳基醚C(sp^(3))−键,攫取氢自由基得到相应的烷基碳自由基(•CH_(2)OPh)中间体,进一步被分子氧选择氧化得到酯类目标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链状芳基醚和不同取代(如给电子基和吸电子基)芳基醚均可发生氧化反应,高收率地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丰富的甲酸苯酯类化合物.本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耐受性好以及可规模化放大等优点,并且少量的水对反应没有明显影响.机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芳基醚C(sp^(3))−H键的断裂是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氯离子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底物,并且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反应体系中存在氯自由基和烷基碳自由基物种,表明反应经历自由基路径.此外,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存在单线态氧物种,可能是激发态的光催化剂直接与氧气发生能量转移得到;同位素实验(18O)揭示了甲酸苯酯类化合物氧的来源.综上,本文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光催化芳基醚C(sp^(3))−H键选择氧化反应,高收率合成了一系列甲酸苯酯类化合物.该方法避免了化学计量的过氧化物和碱等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底物的过度氧化,阐明了催化反应机制,为其他醚类化合物的C(sp^(3))−H键氧化功能化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化学合成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自由基 光催化 C(sp^(3))−H键 催化氧化 芳基醚
下载PDF
SP27浸渍器锁环组件结构分析与优化
19
作者 黄馀坤 邓伟健 +5 位作者 杨里华 梁锐泉 李桂青 赖学祥 邓广浩 陈文远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SP27浸渍器是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作为一种快开门齿啮式压力容器,其上、下盖门开启与关闭的过程中,盖门法兰、筒体法兰与锁环接触面处均会产生磨损,致使密封尺寸改变而产生泄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文章通过分析SP27浸渍... SP27浸渍器是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作为一种快开门齿啮式压力容器,其上、下盖门开启与关闭的过程中,盖门法兰、筒体法兰与锁环接触面处均会产生磨损,致使密封尺寸改变而产生泄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文章通过分析SP27浸渍器锁环组件结构,找出产生磨损的原因,并对锁环组件进行优化改进,以降低磨损,延长锁环寿命。该技术有利于提高膨胀烟丝的生产质量,并为膨胀烟丝生产线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27 膨胀烟丝 浸渍器 锁环组件 结构分析 优化
下载PDF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糖尿病患者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20
作者 刘惠 陈艳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究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数字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AHPl... 目的:探究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数字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AH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根管充填时间、充填后1 d、3 d、5 d和7 d的疼痛VAS评分,充填前后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充填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充填前后患者红色美学指数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评分(White esthetic score,WES),充填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对照组充填单位根管时间较观察组长,充填后1周内观察组患者PAI指数低于对照组,且充填后1 d、3 d、5 d、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充填后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前,两组患者PES和W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PES和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LI、PD及SB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AH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iRoot SP单尖法充填治疗糖尿病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充填效率更高,充填后疼痛感更轻,成功率更高,美学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单尖法 根管充填 糖尿病 慢性根尖周炎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