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Cultural Utilization to Cultural Understanding:Two Phases of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s Re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s
1
作者 Lyu Shisheng Yuan Fang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4期60-71,共12页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s,performances and the re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from the mid-and-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We found that th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s,performances and the re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from the mid-and-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We found that the reception underwent two phases featuring self-centered and multicultural respectively.In the first phase,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acknowledged the moral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s but it did not accept their aesthetic values while in the second phase,aesthetic values became the focus and were received through translations,studies and performances.The two phas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The first phas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itial contacts 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plays and the English culture as well as obvious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During the second phase,moral and aesthetic values were gradually accepted.Text translations,theatrical studies and performances were flourishing while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decreased remarkably.The two stages demonstrate the general result of the Chinese culture’s historical process of“going global”.The reception of Chinese culture by other cultures often started with cultural utilization,accompanied by obvious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With the deepening of contacts 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however,the host culture began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insic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refore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decreased.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are an inevitable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experience during its“going global”.With continuing and expanded exposures,the intrinsic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will continue to manifest themse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s drama translation reception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culture understanding culture misunderstanding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生成机理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3
2
作者 孟国正 王启迪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价值、生成机理,并提出行动路向。价值:深化思想教育,积淀精神追求;坚定文化自信,造就身心并育;赓续华夏文脉,秉持知行合一。生成机理:筑牢共同基础,打造强劲...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价值、生成机理,并提出行动路向。价值:深化思想教育,积淀精神追求;坚定文化自信,造就身心并育;赓续华夏文脉,秉持知行合一。生成机理:筑牢共同基础,打造强劲引擎,拉紧共同纽带,永葆高度品质。行动路向:凝聚国家认同的主体机制,弘扬核心价值;深化学生认知的客体机制,培养受众群体;挖掘网络媒介的传播机制,搭建传播平台;构建信息反馈的保障机制,营造传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体育精神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五位一体”交互模式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播
3
作者 张颖 于睿 +7 位作者 王华文 杨虎霖 于游 张欢 段盈竹 郭鹤 左欣蕾 黄文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02-106,共5页
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中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天地人三才一体整体观、以人为本医德观、未病先防治养观等思想都是对中医药内涵的科学诠释。在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可以从中医药文化入手,将中医药传播到社会的... 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中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天地人三才一体整体观、以人为本医德观、未病先防治养观等思想都是对中医药内涵的科学诠释。在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可以从中医药文化入手,将中医药传播到社会的更多人群。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其中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随着媒介的发展与进步,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模式,构建“学校-医院-社区-机构-社会”交互模式,以满足社会全层次人群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激发全社会不同人群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认同,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普及以及健康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健康中国 传播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之源探析
4
作者 吴传毅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和合思维、天下情怀、责任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炼就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自强品格、斗争精神、统战本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拓宽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世界眼光、思维空间、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创新
5
作者 董雷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46-50,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民族记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文化育人是国家教育之根,而高校是文化育人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时代,高校依托作为流行文化现象的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图文、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民族记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文化育人是国家教育之根,而高校是文化育人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时代,高校依托作为流行文化现象的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受众,提高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够让更多学生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和互动,高校可以激发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创新思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基于此,该文主要解析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索科学合理的创新路径,旨在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 创新 传承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在越南传播的历程、价值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桑骏凯 何艳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文化符号。越南是汉字文化圈内的重要国家,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具有其独特性和典型性。根据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过程及特点的不同,将其分为接触与显现、...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文化符号。越南是汉字文化圈内的重要国家,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具有其独特性和典型性。根据中医药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过程及特点的不同,将其分为接触与显现、选择与采纳、转型与发展、融合与繁荣四个历史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越传播具有持续推动文明互鉴的文化价值、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价值、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价值和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价值。从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顶层设计,提炼文化传播故事,创新文化传播路径,夯实文化传播队伍四方面着手发力,推进中华文化在越南高质量传播,助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稳步推广和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国际传播 越南 汉字文化圈 中华文化
下载PDF
“天下为公”思想的历史考察、逻辑展开及当代价值
7
作者 庄晓鹏 徐国亮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5期83-90,共8页
“天下为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价值追求。从纵向的时空维度来看,“天下为公”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治世理想之中,发展于帝制时代巩固王朝统治的实践之中,成熟于... “天下为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价值追求。从纵向的时空维度来看,“天下为公”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治世理想之中,发展于帝制时代巩固王朝统治的实践之中,成熟于近代以来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之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在各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复杂嬗变,但是其恒久不变的是其内在的哲学意蕴。从横向的逻辑层次来看,“天下为公”将“以民为本”作为自己的价值内核、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重要保障,实现大同社会理想作为最终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天下为公”的三重内涵在新时代发生了新的转化,分别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造福于民、维护公平正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坚持胸怀天下以实现命运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为公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曾茜 张晨睿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6,26,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和平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基因,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国情现状,着眼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 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和平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发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基因,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国情现状,着眼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路径选择和目标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平发展道路,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历史发展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世界历史发展原则,构建人类命运与共的世界历史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维护世界和平;树立全球视野,扩大开放交往;强化问题意识,展现大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和平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天下观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发展——基于习近平用典的分析
9
作者 李新芝 李子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用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修辞手法和言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通过用典的方式,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天下一家”整体主义世界观、“天下大同”政治理想、“和而不同”核心理念和“计利当计天下利”政治伦理的... 用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修辞手法和言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通过用典的方式,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天下一家”整体主义世界观、“天下大同”政治理想、“和而不同”核心理念和“计利当计天下利”政治伦理的基础上,从人民主体地位的全面凸显、“共同体意识”的全新扩展、“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全新解读、全球视野的多维拓新等方面,赋予中国传统天下观新时代的新内涵,成功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天下观对中国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用典 天下观 全球治理 传承发展
下载PDF
国际孙子学的历史脉络、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10
作者 王淇铭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83-189,共7页
《孙子兵法》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军事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止戈为武、崇尚和平的特质。伴随着《孙子兵法》在全球广泛传播,国际孙子学应运而生。发端于先秦的中国孙子学为国际孙子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前近代形成的东亚孙子学初步具... 《孙子兵法》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军事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文明止戈为武、崇尚和平的特质。伴随着《孙子兵法》在全球广泛传播,国际孙子学应运而生。发端于先秦的中国孙子学为国际孙子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前近代形成的东亚孙子学初步具有国际意义,近代以来中国兵学文化“东学西传”标志着整体意义上的国际孙子学正式形成。国际孙子学能为研究中国文化域外传播提供方向、为突破研究瓶颈提供世界历史视野、为推动区域国别研究提供重要素材。积极开展国际孙子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展现和平基因、推动文明互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孙子学 域外传播 文化自信 文明互鉴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契合性
11
作者 陈淑宁 赵长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集中体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层面。二者通过“第二个结合”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践行文化传承使命,巩固了新时...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集中体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层面。二者通过“第二个结合”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践行文化传承使命,巩固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促进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 宇宙观 天下观 社会观 道德观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郭婧潭 王旭东 陆凯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9期216-220,共5页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新时期如何利用新技术弘扬中医药文化,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院校相继建设科技场馆,积极应用AR、VR等虚拟仿真技术,为加速中医药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新时期如何利用新技术弘扬中医药文化,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院校相继建设科技场馆,积极应用AR、VR等虚拟仿真技术,为加速中医药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新闻、报纸等传统宣传方式,依靠视频、图片、文字等呈现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受众接受度不高,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模拟现实场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观察药物生长过程、体验诊治技巧等。随机选取50名志愿者,依次参观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云康复训练中心为实验组,随机选取50名志愿者参观文化长廊为对照组,经过1 d参观后,发放中医药知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及格率为90%,优秀率为80%,远高于对照组的6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开放参观浏览,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科技场馆,与传统的文化长廊相比,中医药知识的趣味性更高,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中医药文化 传播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例
13
作者 秦平 张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116-120,共5页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部的多语种碑文、多语种匾额等文化元素直观地展现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为中华文化符号的景观。该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部的多语种碑文、多语种匾额等文化元素直观地展现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为中华文化符号的景观。该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多语种文献进行梳理,实地调研多语种碑文和匾额等文化景观,探索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高校实践基地的价值与可行性,并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融入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和融入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高校与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合作,定会带来双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基地 路径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 多语种碑文 多语种匾额
下载PDF
中医孔子学院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洪雷 张宗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8-719,共2页
中医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平台,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应强化中医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和传播模式,改进教学和传播方法,深化教学和传播内容;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关键词 中医孔子学院 中医药文化 传播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资源现代转化的可能性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原丽红 朝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72,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蕴的丰富的生态思想本应成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但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它是否还有活力,能否完成现代转化却有待确认;对它现代转化可能性的追问过程实际是寻求、辨析实现路径的过程;它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在于世...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蕴的丰富的生态思想本应成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但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它是否还有活力,能否完成现代转化却有待确认;对它现代转化可能性的追问过程实际是寻求、辨析实现路径的过程;它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在于世界现代化进入新阶段,中国生态现实的逼仄和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恢复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思想资源 生态文明 现代转化 可能性分析 世界现代化 生态危机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新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1,共4页
世界文化应该是多元的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侵蚀 ,中国民族音乐更应奋起抗争 ,保持自己的特色 。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世界音乐 中国音乐 文化传统 民族音乐学
下载PDF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庆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共8页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是"新批评"的"细读",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这种阐释不采用某一种特定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它是一种生命体验...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是"新批评"的"细读",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这种阐释不采用某一种特定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它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并重的跨文化阐释模式。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的并重一方面使得理性分析有了更多的感性内容和具体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感性体悟具备了充分展开的空间。宇文所安的跨文化阐释模式是与美国汉学发展的新方向相一致的。它可以突破"区域研究"的限定,使汉学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它能够使中国文学产生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并有可能被更广泛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 宇文所安 美国汉学 中国文学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子宁 项馨 韩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5期141-144,共4页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利于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基础上,提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因地制宜融入中医药文化;突破语言障碍...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利于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基础上,提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因地制宜融入中医药文化;突破语言障碍,打造中医药文化交流新表述;规范道地药材管理,从源头把握中医药疗效;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借助新媒体作为传播平台,增加英语交流模式。目前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任重道远,新媒体作为科技时代的趋势。中医药文化交流需迎合发展,寻找新媒体国际传播的突破口,传播养生、治未病等特色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大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国际传播 语言 新媒体 人才
下载PDF
世界银行新旧营商环境评估规则及方法比较——兼论优化营商环境的道与术 被引量:33
19
作者 罗培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12,共13页
世界银行推出了新的营商环境评估BR体系,从监管框架完备性、公共服务可及性、企业办事便利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贯穿着环境可持续、推广数字技术运用及性别平等的理念。与原DB体系相比,BR删除了“环节”评估,在项目名称、指标内容、评估... 世界银行推出了新的营商环境评估BR体系,从监管框架完备性、公共服务可及性、企业办事便利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贯穿着环境可持续、推广数字技术运用及性别平等的理念。与原DB体系相比,BR删除了“环节”评估,在项目名称、指标内容、评估范围、评估维度、数据采集、注重规则的实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变化。世界银行将营商环境定义为企业无法控制的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对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行为有着重大影响。优化营商环境的要义在于,正确处理公共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依归。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折腾”的智慧,本着道在日常、道法自然、道术合一的理念,确立优化营商环境的规则价值体系,为企业营造厚重宁静、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律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银行 营商环境评估 评估维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行方法论 法律政策环境
下载PDF
“天下观”与“文化中国”的历史建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永吉 徐长安 《河北学刊》 2002年第6期140-144,共5页
自中华文明产生之初 ,它就逐步形成了一种融宇宙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思想”。“天”与“礼”是中国古代“天下观”中的两个核心理念。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 ,“天”被构建成为王朝政权合法性的来源 ,“礼”则成为“夷夏”... 自中华文明产生之初 ,它就逐步形成了一种融宇宙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思想”。“天”与“礼”是中国古代“天下观”中的两个核心理念。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 ,“天”被构建成为王朝政权合法性的来源 ,“礼”则成为“夷夏”之间相分相融的主要标准。正是对“天”的推崇和对“礼”的主动认同 ,使中原之“中国”和周边之“四夷”都以正统的中华自居 ,从而共同构建了一个“文化中国”。在近代以前 ,“文化中国”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 ,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观 文化中国 历史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