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of winter-spring snow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in Yangtze River
1
作者 ZhuoGa TaoChen +2 位作者 LaBa PuBuCiRen BaS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7年第1期20-28,共9页
The distribution of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Valley (MLYRV) during 2003-2013 have been ... The distribution of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Valley (MLYRV) during 2003-2013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th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 Terra data (MOD10A2) and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snow cover percentage (SCP) remains approximately 20%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n tails off to below 5% with warmer temperature and snow melt in summer. The lower and highest percentages present a declining tendency while the middle SCP exhibits an opposite variation. The maximum value appears from the middle of October to March and the minimum emerges from July to August. The annual and winter-spring SCPs present a decreasing tendency. Snow cover is mainly situate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plateau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and less snow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lateau, basin and valley areas in view of snow cover frequency (SCF) over the TP. Whatever annual or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they all have remarkable declining tendency during 2003-2013, and annual snow cover presents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TP and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TP. Hie multi-year averaged eight-day SCP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mean precipitation in the MLYRV. Spring SCP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while winter SCP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most parts of the MLYRV. Hence, the influence of winter snow cover on precipitation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spring on the basi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oscillation of SCF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over the TP corresponds well to the beginning,development and cessation of the rain belt in ea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Tibetan Plateau RELATIONSHIP summer precipitation Yangtze River Valley MODIS Reprojection Tool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资料分析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79
2
作者 韦志刚 罗四维 +1 位作者 董文杰 李培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0-47,共8页
该文对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1958~1992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1966~1990年)和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积雪水当量(1979~1987年)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资料能较好地反映青... 该文对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1958~1992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1966~1990年)和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积雪水当量(1979~1987年)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资料能较好地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量的年际变化.青藏高原地面站前冬春积雪量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前冬春积雪量的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显著水平平均达到0.05.7、8两月长江流域为正相关区,其南北两侧为两大片负相关区;9月整个相关区系统地南移约5个纬距;4、5两月长江以南,尤其东南沿海附近为正相关区,长江以北为负相关区;6月转变为7月相关型,但显著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资料 前冬春积雪量 夏季降水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多、少年中低层环流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红玉 李锡福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0-1196,共7页
利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68个气象测站1961-2007年逐日积雪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春季积雪日数变化及其异常偏多、偏少年的环流特征,还深入分析了春季积雪的多少对北半球夏季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原春季积雪日数偏多、少年,在500 hPa... 利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68个气象测站1961-2007年逐日积雪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春季积雪日数变化及其异常偏多、偏少年的环流特征,还深入分析了春季积雪的多少对北半球夏季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原春季积雪日数偏多、少年,在500 hPa高度场上欧亚(东半球)地区中高纬度虽然均表现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但积雪日数偏多、少年槽脊的位置和强弱明显不同。同期春季,当高原春季积雪日数偏多(少)时,500 hPa环流场上冰岛低压偏强(弱)、蒙古高压偏强(弱)、印度低压偏弱(强)。高原春季积雪与夏季北半球的主要大气活动中心和影响中国夏季气候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当高原春季积雪日数偏多(少)时,夏季500 hPa环流场上东亚地区易(不易)形成阻塞高压,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易(不易)偏南。这种关系说明高原春季积雪有一定前兆意义,对中国短期气候预测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春季积雪 500 hPa环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及东侧地区低值系统与高原积雪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敬华 李国平 +2 位作者 石磊 郝丽萍 周莉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在普查青藏高原东部1960—1998年6~8月700hPa天气图上低值系统出现次数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多种组合,将组合的资料与青藏高原冬春积雪资料进行同步相关分析,再将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1检验的几组资料,用墨西哥帽子波进行计算。对比这些... 在普查青藏高原东部1960—1998年6~8月700hPa天气图上低值系统出现次数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多种组合,将组合的资料与青藏高原冬春积雪资料进行同步相关分析,再将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1检验的几组资料,用墨西哥帽子波进行计算。对比这些不同时间尺度的子波系数,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它反映出低值系统与高原积雪间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天气图 子波系数 切变线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积雪 长江流域 气候效应
下载PDF
欧亚大陆积雪与2010年中国春末夏初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许立言 武炳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6-714,共9页
利用欧亚大陆地区的积雪覆盖日数资料、中国160个台站逐月降水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和数值试验研究了欧亚大陆2-4月积雪与后期5-6月中国降水的关系。结合2010... 利用欧亚大陆地区的积雪覆盖日数资料、中国160个台站逐月降水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和数值试验研究了欧亚大陆2-4月积雪与后期5-6月中国降水的关系。结合2010年积雪和降水的分布特征可以发现,SVD第二模态基本反映了2010年积雪异常与降水异常的时滞耦合关系。欧亚大陆积雪在欧洲、青藏高原东部和东亚地区异常偏多时,我国华南降水增多,长江中下游降水减少,欧亚大陆东、西部积雪异常偏多与后期中国华南降水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统计分析得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积雪参数的观测数据,选用大气环流模式CAM3.1进行数值试验,模拟结果与统计分析结果比较一致。积雪异常通过反照率效应和水文效应引起地表及其上的大气热力状况异常,进而引起位势高度场、风场等各个大气环流要素场的调整,导致后期华南降水异常偏多。欧亚大陆积雪异常很可能是2010年春末夏初华南降水异常的一个重要诱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积雪 中国春末夏初降水 SVD分析 数值试验
下载PDF
黄河上游春季径流的特征 被引量:17
6
作者 蓝永超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3-391,共9页
本文指出,在唐乃亥以上的黄河上游干流融雪径流是3月下旬至6月上旬期间径流量的主要成份,所占比例在40%以上。据此,对NOAA/TIROS气象卫星云图的积雪遥感信息应用于黄河上游春季融雪径流预报进行了尝试。根据1987年龙羊峡水库实测资料验... 本文指出,在唐乃亥以上的黄河上游干流融雪径流是3月下旬至6月上旬期间径流量的主要成份,所占比例在40%以上。据此,对NOAA/TIROS气象卫星云图的积雪遥感信息应用于黄河上游春季融雪径流预报进行了尝试。根据1987年龙羊峡水库实测资料验证,预报精度在80%以上,基本符合业务预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径流 春季 融雪 雪盖
下载PDF
欧亚大陆积雪两种物理效应对2010年春末夏初华南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许立言 武炳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本文基于欧亚大陆积雪深度资料和中国台站降水资料的奇异值分析(SVD)结果,使用大气环流模式(CAM3.1)分别进行三组集合试验来研究欧亚大陆积雪的反照率效应和水文效应对2010年5~6月华南降水的影响:第一组试验综合考虑积雪的两种物理效应... 本文基于欧亚大陆积雪深度资料和中国台站降水资料的奇异值分析(SVD)结果,使用大气环流模式(CAM3.1)分别进行三组集合试验来研究欧亚大陆积雪的反照率效应和水文效应对2010年5~6月华南降水的影响:第一组试验综合考虑积雪的两种物理效应,既有反照率效应又有水文效应;第二组试验仅考虑积雪反照率效应,忽略水文效应;第三组试验只考虑积雪水文效应,忽略反照率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积雪的两种物理效应都会对后期华南降水产生影响,但是三组试验中积雪不同物理效应所导致的异常幅度和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积雪水文效应比反照率效应引起的变化幅度大。当两种效应共同作用时产生的异常与统计分析结果最为接近,变化幅度也最大,但是并不等于单纯反照率效应和单纯水文效应作用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积雪 华南降水 数值试验 积雪反照率效应 积雪水文效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浩 唐红玉 程炳岩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4-1151,共8页
选取1961-2007年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日数资料和西南地区夏季降水资料,对高原积雪和降水作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表明:冬春季高原积雪对西南地区夏季旱涝有重要的影响.冬、春季高原积雪的不同分布将造成后期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分布出... 选取1961-2007年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日数资料和西南地区夏季降水资料,对高原积雪和降水作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表明:冬春季高原积雪对西南地区夏季旱涝有重要的影响.冬、春季高原积雪的不同分布将造成后期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分布出现差异.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对冬季高原积雪异常最敏感的区域主要是四川东北部、重庆、西藏中西部,对春季积雪异常最敏感的区域主要位于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东北部,以及西藏中东部.与降水敏感区相对应的冬季高原积雪分布的关键区是西藏中西部和青海中南部至四川西北部地区,春季则转变为西藏西部和青海部分地区.总的来说,冬季高原积雪的异常变化比春季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前期青藏高原积雪是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预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对夏季西南地区降水有一定的指示和预测意义;冬季高原积雪日数尤其具有预报指示意义,可作为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冬春季积雪异常 西南地区夏季降水 奇异值分解(SVD) 预测指标
下载PDF
黄河源区积雪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季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晓娇 陈仁升 +3 位作者 刘俊峰 王希强 张宝贵 刘国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基于1978-2016年积雪、气象和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线性分析法及敏感性公式,分析了黄河源区积雪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季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表现出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积雪期缩短和积雪日数减少趋势,其中,... 基于1978-2016年积雪、气象和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线性分析法及敏感性公式,分析了黄河源区积雪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季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表现出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积雪期缩短和积雪日数减少趋势,其中,积雪初日、终日与积雪期分别通过了p<0.05、p<0.05及p<0.01的显著性检验。(2)年均雪深1978-2016年无明显变化趋势,但自21世纪以来呈显著上升趋势,且通过了p<0.1的显著性检验。(3)黄河源区积雪日数对春季径流的影响较积雪深度显著。积雪日数、积雪深度平均变化1%,将分别引起春季径流变化0.60%和0.25%。因4月和5月份平均气温升高,积雪大量融化,故4月和5月径流对积雪变化敏感性较3月径流大。(4)降水和温度的不同组合引起积雪变化,导致春季径流的不同响应。气候变暖环境下,黄河源区融雪径流提前,表现为3月径流呈上升趋势,4月和5月径流呈下降趋势,但同时也因区域大气水汽含量变化,导致春季各月径流及春季径流自21世纪以来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积雪变化 春季径流 积雪日数 积雪深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爱华 严华生 +1 位作者 李跃清 夏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6,共10页
在参考前人对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年的划分成果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出1957—2003年的典型积雪异常年。采用NCEP提供的全球144×73个格点1957—2003年前一年12月至当年5月100 hPa和500 hPa的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大... 在参考前人对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年的划分成果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出1957—2003年的典型积雪异常年。采用NCEP提供的全球144×73个格点1957—2003年前一年12月至当年5月100 hPa和500 hPa的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大气环流异常影响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可能的天气气候成因机制;应用三因子最优子集二级判别,建立了判别青藏高原积雪多雪年/少雪年的判别方程,作为客观、定量判断高原积雪异常的指标;结合初步确定的典型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年,用得到的最优判别方程进行划分,并经反复论证后,确定出1957—2003年青藏高原积雪正常略多年和正常略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冬春积雪异常 高度场 判别方程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薇 宋燕 +1 位作者 王式功 李智才 《气象科技》 2019年第6期941-951,共11页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地面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数据,以及NOAA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对1961-2013年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高原整体、高原东部、高原西部进行了年际和年代际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整体冬、...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地面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数据,以及NOAA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对1961-2013年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高原整体、高原东部、高原西部进行了年际和年代际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整体冬、春季积雪的变化趋势一致,雪深呈现“少雪-多雪-少雪-多雪”的变化趋势,积雪日数呈现“少雪-多雪-少雪”的变化趋势。高原东(西)部积雪在20世纪60-70年代均明显增加,20世纪80-90年代均减少,20世纪90年代末东部春季和冬季积雪减少更为显著,而西部地区除了春季积雪日数变化不大,春、冬季积雪雪深和冬季积雪日数均明显增加。其次,对青藏高原东、西部地区多(少)雪年的划分,发现高原东部和西部地区积雪异常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势也存在差异。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积雪异常年环流形势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发现高原东(西)部积雪异常年时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将高原积雪作为气候预测因子的时候,应当考虑东部和西部积雪异常不同所产生影响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积雪 冬春季积雪异常 中国夏季降水 合成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冬春季雪深异常对云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12
作者 周彬彬 王有香 +6 位作者 陈红 林朝晖 张贺 吴成来 蒋燕 陈凯 张聪通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6-686,共11页
基于中国区域长时间序列雪深资料和CN05中国区域格点降水资料,利用奇异向量分解和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云南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青藏高原雪深的联系。结果表明,冬、春季高原中西部雪深偏多对应云南大部夏季降水的偏多,特别是云南北部金沙... 基于中国区域长时间序列雪深资料和CN05中国区域格点降水资料,利用奇异向量分解和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了云南地区夏季降水与前期青藏高原雪深的联系。结果表明,冬、春季高原中西部雪深偏多对应云南大部夏季降水的偏多,特别是云南北部金沙江流域和西南部区域降水偏多显著;且这种影响关系独立于ENSO对云南夏季降水的影响。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进一步揭示了高原关键区雪深异常对云南夏季降水的影响机制,指出前期高原中西部关键区积雪偏多时,通过积雪的反照率效应可导致春季高原中西部及附近区域近地面气温偏低,有利于南亚夏季风爆发偏晚,南亚夏季风偏弱,对应南亚季风低压偏弱,高原南侧为异常西风,有利于云南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此外,高原关键区前期积雪偏多还可激发高低空波列,影响到东亚及我国西南的大气环流异常,其中高层200 hPa波列沿中高纬西风急流传播,自高原西部经蒙古到达东北亚呈现明显的“负—正—负”位势高度异常传播,东北亚为气旋性环流异常,气旋性环流西侧的偏北气流有利于中高纬冷空气南下;850 hPa低层波列自高原西南侧往南海传播,南海为异常反气旋环流。高原南侧西风和南海反气旋西北侧的西南风在云南上空形成低空切变,有利于云南地区夏季降水;同时冷空气南下到云南地区,与暖湿气流汇合,也有利云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积雪 冬春季雪深 夏季降水 青藏高原 云南降水
下载PDF
新疆冬春季积雪及温度对冻土深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胡列群 武鹏飞 +1 位作者 梁凤超 张伟航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4,共7页
利用新疆64个气象台站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新疆50 a来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温度(平均地温、平均气温)、降水(冬春季年降水、平均积雪深度)与冻土深度(平均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以10 a时段的年... 利用新疆64个气象台站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新疆50 a来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温度(平均地温、平均气温)、降水(冬春季年降水、平均积雪深度)与冻土深度(平均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以10 a时段的年代际变化分析,新疆50 a来平均冻土深度和最大冻土深度均呈明显减小趋势.50 a来平均冻土深度全疆、北疆、南疆分别减小了约7 cm、10 cm、4 cm,最大冻土深度则分别减小了约11 cm、16 cm、9 cm.新疆50 a来平均气温和平均地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与冻土深度均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其与平均冻土深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67、-0.77,与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系数也分别达到了-0.51、-0.65,地温与气温的上升对应着冻土深度的减小.新疆冬春季年降水与冻土深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其与平均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40、-0.37.新疆的平均积雪深度与冻土深度也有着一定的弱相关,其原因与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深度 冬春季积雪 地温 气温
下载PDF
黑土区春小麦产量对积雪覆盖的响应研究——基于季节性冻土冻融过程调控的视角
14
作者 付微 任健 +4 位作者 李艺帆 魏孝荣 于淑会 胡永翔 尚国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01-1609,共9页
为揭示黑土区季节性积雪—季节性冻土—粮食生产的联动关系,以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积雪控制试验,设置积雪覆盖和无积雪覆盖两个处理,通过测定春小麦产量以及季节性冻土冻融期的0~100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探究季节性冻... 为揭示黑土区季节性积雪—季节性冻土—粮食生产的联动关系,以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积雪控制试验,设置积雪覆盖和无积雪覆盖两个处理,通过测定春小麦产量以及季节性冻土冻融期的0~100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探究季节性冻土冻融过程(冻融形成发育、土壤水热状况)在调控春小麦产量对积雪覆盖响应方面的潜在作用。结果发现:季节性冻土融化阶段的春小麦播种—出苗期10 cm土壤水分、出苗—四叶期20 cm土壤水分以及冻融期10 cm土壤冻融循环频率等土壤水分和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参数是影响黑土区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表现为黑土区春小麦产量随土壤融化阶段的播种—出苗期10 cm土壤水分、融化期10 cm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而随土壤融化阶段的出苗—四叶期20 cm土壤水分、冻结期10 cm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枯水年份,上述季节性冻土的土壤水分和土壤冻融循环频率参数对积雪覆盖响应不敏感,因此,枯水年黑土区春小麦产量对积雪覆盖无显著响应。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 土壤冻融 春小麦产量 黑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