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HAP/CS复合凝胶的制备及生物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雪艳 安燕 +1 位作者 胡鸣鸣 常爱香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29,共4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含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Sr-HAP/CS)复合凝胶,比较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AP/CS)凝胶,研究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生物矿化性能。产物经IR、XRD和SEM分析证实:HAP/CS和SrHAP/CS中无新化学键生成,主要成分为HAP、... 采用化学沉淀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含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Sr-HAP/CS)复合凝胶,比较羟基磷灰石/壳聚糖(HAP/CS)凝胶,研究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生物矿化性能。产物经IR、XRD和SEM分析证实:HAP/CS和SrHAP/CS中无新化学键生成,主要成分为HAP、Sr-HAP和CS;XRD中Sr-HAP的特征峰比HAP相应峰尖锐,晶体粒径减小;2种凝胶内部为网状孔隙结构,物相分布均匀。矿化实验结果表明,2种复合凝胶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表面发生钙的溶解和沉积现象;15 d后,凝胶表面有明显白色絮状物,主要为HAP类物质,且Sr-HAP/CS凝胶表面沉积物量较多;复合凝胶均具有诱导成骨性,Sr-HAP/CS对促进无机成骨物的生长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hap CS 复合凝胶 表征 矿化性能
下载PDF
锶磷灰石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廖大鹏 周正炎 +1 位作者 顾云峰 陈德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用不同浓度的锶磷灰石 (Sr-HAP)植入动物体内 ,观察该材料的生物学反应 ,为其临床应用作前期研究。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3组 ,双侧下颌角均造成 6mm× 12mm× 4mm的缺损 ,用不同浓度 ( 10 % ,5 % ,0 % )的含... 目的 用不同浓度的锶磷灰石 (Sr-HAP)植入动物体内 ,观察该材料的生物学反应 ,为其临床应用作前期研究。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3组 ,双侧下颌角均造成 6mm× 12mm× 4mm的缺损 ,用不同浓度 ( 10 % ,5 % ,0 % )的含锶羟磷灰石块分别予以修复 ,术后 1月 ,3月 ,6月时随机处死一组分别进行尸解、四环素荧光标记、定量组织学观察以评估其生物性能。结果 锶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未引起感染和排斥反应 ,术后材料降解早 ,新生骨大量进入材料间隙 ,其成骨量明显较纯羟基磷灰石为多 ,且统计学上有差异 ,5 %的锶磷灰石烧结体内新生骨成熟度较 10 %者为高 ,但统计学上未显示出成骨量的差异 ,术后 3月时锶磷灰石周边出现强而亮的黄色荧光环 ,术后 6月时荧光环仍未消退。结论  ( 1)锶磷灰石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骨引导性及生物降解性 ,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骨诱导性。 ( 2 )锶元素浓度并非是影响总成骨量的关键因素 ,总成骨量可能主要与生物降解的程度大小有关。 ( 3)锶的存在不但提高了新骨的总生成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生物降解 骨引导 下颌骨缺损 实验
下载PDF
锶磷灰石烧结体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廖大鹏 周正炎 +1 位作者 顾云峰 陈德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用不同比例的元素锶 (Sr)替代羟磷灰石 (HA)中的部分钙元素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该种复合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 32只新西兰大白兔 (简称新白 )分为 4组 ,在兔的下颌角造成约 2 m m×12 mm× 4mm的缺损 ,... 目的 用不同比例的元素锶 (Sr)替代羟磷灰石 (HA)中的部分钙元素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该种复合人工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 32只新西兰大白兔 (简称新白 )分为 4组 ,在兔的下颌角造成约 2 m m×12 mm× 4mm的缺损 ,用不同浓度 (10 % ,5 % ,0 % )的含锶 HA块分别予以修复 ,于 2周 ,1月 ,3月 ,6月时随机处死一组进行尸解、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以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 掺锶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几乎不引起排斥反应 ,术后早期即随材料的降解 ,新生骨引导进入降解间隙 ,并逐渐诱导未分化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 ,随时间延长其成骨量明显较纯羟基磷灰石组为多 ,同时发现 5 %的锶磷灰石烧结体其成骨能力较 10 %者好。结论 掺锶羟基磷灰石较纯羟基磷灰石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骨引导能力及生物降解率 ,并可能具备一定程度的骨诱导能力 ;掺锶羟基磷灰石的骨形成能力与其浓度并不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骨修复 生物降解 骨引导 骨诱导
下载PDF
锶磷灰石在即刻种植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平 潘可风 +1 位作者 苏剑生 陈德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研究5%锶磷灰石(strontium substituted hydroxyapatite,Sr-HAP)在即刻种植时对骨缺损修复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6只犬随机分3组,拔除其下颌左右侧第2、4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同时在种植体远中颈... 目的:研究5%锶磷灰石(strontium substituted hydroxyapatite,Sr-HAP)在即刻种植时对骨缺损修复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6只犬随机分3组,拔除其下颌左右侧第2、4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同时在种植体远中颈部牙槽骨处造成3mm×3mm×5mm大小的骨缺损(右侧为实验组,左侧为对照组),实验组骨缺损处填入5%的锶磷灰石,对照组骨缺损处不放置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各处死2只犬,行大体观察、X线片、光镜观察。结果:动物对锶磷灰石几乎不产生炎症和排斥反应。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植入材料呈阻射影,有新骨生成,但骨质密度较低;光镜下可见种植体颈部远中加锶磷灰石处,材料颗粒稍有降解,降解处被紫色的新生骨所占据,颗粒内可见新生骨基质,种植体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质密度更高,实验侧牙槽嵴顶比对照侧高而丰满;光镜下可见植入材料颗粒已基本和新生骨融合在一起,材料颗粒已降解得很小,被大量紫蓝色的新生骨所包绕。结论:5%的锶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骨引导性及生物降解性;5%锶磷灰石在早期对于引导新生骨生成及维持骨量有一定的作用,是骨缺损,尤其是即刻种植时骨缺损修复的较好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生物学特性 骨缺损 即刻种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