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同美
《民族学刊》
2010年第2期58-65,162,共9页
通过对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在称谓与器物、神灵与经典等领域的比较研究认为,释比文化深受斯巴本的影响,同时斯巴本与释比文化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斯巴本与释比文化比较研究对重构斯巴本,阐释释比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早期本教
斯巴本
释比文化
藏族
羌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司巴苯教的基本含义及形式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阿旺嘉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司巴苯教是原始苯教。司巴苯教与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具有某些民间宗教的特色。司巴苯教作为群众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藏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容,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起着直接作用。研究司巴苯教实际上是在追寻藏族文化的根底,探讨苯...
司巴苯教是原始苯教。司巴苯教与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具有某些民间宗教的特色。司巴苯教作为群众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藏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容,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起着直接作用。研究司巴苯教实际上是在追寻藏族文化的根底,探讨苯教在藏族民间社会中的发展和影响,对于研究藏族宗教、民俗、文化都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巴苯教
基本含义
形式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马藏人古歌"gLu"与斯巴苯教
被引量:
3
3
作者
宗喀.漾正冈布
王万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8-15,共8页
在汉藏边界生活的白马藏人中,现在还流传着一种藏文记为"g Lu",当地藏语方言读做"勒"或者"鲁"的古歌,这些古歌在白马山寨的人生礼仪和祭祀仪式中还被广泛演述,被白马藏人认为是他们的文化与信仰的根基。...
在汉藏边界生活的白马藏人中,现在还流传着一种藏文记为"g Lu",当地藏语方言读做"勒"或者"鲁"的古歌,这些古歌在白马山寨的人生礼仪和祭祀仪式中还被广泛演述,被白马藏人认为是他们的文化与信仰的根基。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这些古歌的基础上,研究认为这些古歌与前佛教时期的斯巴苯教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表现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反映了斯巴苯教的"三元论"宇宙观、"三分法"的世界观和对"十三"这个数字的尊崇。这些古歌为我们了解青藏高原前佛教时期的宗教信仰,尤其是汉藏文化边境的白马藏人的深厚传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人
勒(鲁)
斯巴苯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迭部道吾节:活动的文化人类学档案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宏颖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19,共4页
甘肃迭部县旺藏、尼傲、卡巴三个乡在秋收后举行的道吾节是极具当地藏族特色的节日庆典。它主要由招魂仪式、祭祀山神和水神仪式、跳尕巴舞三部分组成,其中保存了丰富的司巴苯教等人类学信息,为当今藏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田野资料。
关键词
迭部
道吾节
司巴苯教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里岩画中的原始法鼓考
5
作者
焦虎三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60,共14页
在阿里地区,有不少反映苯教早期活动的岩画,其中塔康巴岩画点与任姆栋岩画中人物左手抓执"圆形物"应为"单面抓执式皮鼓"。通过将之与多种少数民族皮鼓以及其他区域"单面抓执式皮鼓"典型特质的比较研究,...
在阿里地区,有不少反映苯教早期活动的岩画,其中塔康巴岩画点与任姆栋岩画中人物左手抓执"圆形物"应为"单面抓执式皮鼓"。通过将之与多种少数民族皮鼓以及其他区域"单面抓执式皮鼓"典型特质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苯教早期的活动形态,同时可以窥见苯教原始法鼓的源流与演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画
苯教
萨满
单面鼓
特征
源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文本、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万平
杨么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0-158,共9页
生活在甘肃省文县、四川省九寨沟县和平武县的白马藏人中流传着一个名为《阿尼嘎萨》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英雄祖先的宏大叙事,可以视为白马藏人的史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山神之子,从"卵状物"中诞生,兄弟姐妹都是苯教神灵,具...
生活在甘肃省文县、四川省九寨沟县和平武县的白马藏人中流传着一个名为《阿尼嘎萨》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英雄祖先的宏大叙事,可以视为白马藏人的史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山神之子,从"卵状物"中诞生,兄弟姐妹都是苯教神灵,具有鲜明的斯巴苯教色彩。这个故事与其他涉藏地区流传的《格萨尔王传》有着相同结构,包括英雄的诞生、成长、娶亲、降妖、除魔等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抑强扶弱、为民除害的主题,演述形式也是边讲边唱、讲唱结合。因此,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应该是格萨尔史诗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一个文本。文章认为,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为研究早期苯教形态提供了生动材料,是研究《格萨尔王传》形成演变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汉藏文化交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应该成为"格萨尔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人
《阿尼嘎萨》
斯巴苯教
文化交融
原文传递
题名
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同美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出处
《民族学刊》
2010年第2期58-65,162,共9页
文摘
通过对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在称谓与器物、神灵与经典等领域的比较研究认为,释比文化深受斯巴本的影响,同时斯巴本与释比文化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斯巴本与释比文化比较研究对重构斯巴本,阐释释比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早期本教
斯巴本
释比文化
藏族
羌族
Keywords
Early Ben Religion
srid-pa-bon
Shibi Culture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司巴苯教的基本含义及形式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阿旺嘉措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文献中的苯教写卷考释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12BZJ015
文摘
司巴苯教是原始苯教。司巴苯教与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具有某些民间宗教的特色。司巴苯教作为群众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藏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容,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起着直接作用。研究司巴苯教实际上是在追寻藏族文化的根底,探讨苯教在藏族民间社会中的发展和影响,对于研究藏族宗教、民俗、文化都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司巴苯教
基本含义
形式特征
Keywords
srid-pa-bon
primary thoughts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B98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马藏人古歌"gLu"与斯巴苯教
被引量:
3
3
作者
宗喀.漾正冈布
王万平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8-15,共8页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民族概论"(项目号:11JJD850009)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藏蒙医学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项目号:15ZDB11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汉藏边界生活的白马藏人中,现在还流传着一种藏文记为"g Lu",当地藏语方言读做"勒"或者"鲁"的古歌,这些古歌在白马山寨的人生礼仪和祭祀仪式中还被广泛演述,被白马藏人认为是他们的文化与信仰的根基。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这些古歌的基础上,研究认为这些古歌与前佛教时期的斯巴苯教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表现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反映了斯巴苯教的"三元论"宇宙观、"三分法"的世界观和对"十三"这个数字的尊崇。这些古歌为我们了解青藏高原前佛教时期的宗教信仰,尤其是汉藏文化边境的白马藏人的深厚传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关键词
白马藏人
勒(鲁)
斯巴苯教
Keywords
Baima Tibetans
gLu
Srid-pa Bon Religion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迭部道吾节:活动的文化人类学档案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宏颖
机构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6-19,共4页
基金
遵义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藏传因明学认识论研究"(FB-2018-1)
文摘
甘肃迭部县旺藏、尼傲、卡巴三个乡在秋收后举行的道吾节是极具当地藏族特色的节日庆典。它主要由招魂仪式、祭祀山神和水神仪式、跳尕巴舞三部分组成,其中保存了丰富的司巴苯教等人类学信息,为当今藏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田野资料。
关键词
迭部
道吾节
司巴苯教
文化人类学
Keywords
Dibu county
Daowu festival
srid-pa-bon
cultural anthropology
分类号
C953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里岩画中的原始法鼓考
5
作者
焦虎三
机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60,共14页
文摘
在阿里地区,有不少反映苯教早期活动的岩画,其中塔康巴岩画点与任姆栋岩画中人物左手抓执"圆形物"应为"单面抓执式皮鼓"。通过将之与多种少数民族皮鼓以及其他区域"单面抓执式皮鼓"典型特质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苯教早期的活动形态,同时可以窥见苯教原始法鼓的源流与演化路径。
关键词
岩画
苯教
萨满
单面鼓
特征
源流
Keywords
Cliff Painting
Srid pa rgyud kyi bon
Shaman
Single-Side Drums
Characters
Source
分类号
K879.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文本、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万平
杨么梅
机构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0-15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白马藏人古歌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BMZ042)
大理大学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SKLX20203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生活在甘肃省文县、四川省九寨沟县和平武县的白马藏人中流传着一个名为《阿尼嘎萨》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英雄祖先的宏大叙事,可以视为白马藏人的史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山神之子,从"卵状物"中诞生,兄弟姐妹都是苯教神灵,具有鲜明的斯巴苯教色彩。这个故事与其他涉藏地区流传的《格萨尔王传》有着相同结构,包括英雄的诞生、成长、娶亲、降妖、除魔等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抑强扶弱、为民除害的主题,演述形式也是边讲边唱、讲唱结合。因此,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应该是格萨尔史诗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一个文本。文章认为,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为研究早期苯教形态提供了生动材料,是研究《格萨尔王传》形成演变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汉藏文化交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应该成为"格萨尔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白马藏人
《阿尼嘎萨》
斯巴苯教
文化交融
Keywords
Baima Tibetan
Arnie Gasa
srid pa Bon
culture integration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本教斯巴本与释比文化
同美
《民族学刊》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司巴苯教的基本含义及形式特征
阿旺嘉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白马藏人古歌"gLu"与斯巴苯教
宗喀.漾正冈布
王万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迭部道吾节:活动的文化人类学档案
郑宏颖
《怀化学院学报》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阿里岩画中的原始法鼓考
焦虎三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文本、特征及价值
王万平
杨么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