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of Stabiliing Oil Production and Controlling Water Cut in Kalamkas Oilfield in Central Asia 被引量:1
1
作者 Qiu Lin 《China Oil & Gas》 CAS 2015年第4期48-54,共7页
In this paper, by in-depth geological research of Kalamkas Oilfield in Central Asia, the geological body has been re-ascertained; combined with fine study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 In this paper, by in-depth geological research of Kalamkas Oilfield in Central Asia, the geological body has been re-ascertained; combined with fine study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horizontal wells have been given full play to stabilizing oil production and controlling water cut, reducing the producing pressure drop, improving well productivity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has been optimized; horizontal wells have been applied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old well casing damages, shutting down wells, low-productivity and low- efficiency wells, and high water cut well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old wells; through separate layer system improved injection production pattern, adjustment wells have been optimized and deployed, and part measures wells have been preferably selected to tap the residual oil improve the degree of reserves control realize the stabilization of oil produc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cut in an old oilfield,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production stabilization and water cut control Remaining oil Flooding pattern improvement Horizontal well Sidetracking horizontal well COUNTERMEASURE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using CO_(2)/H_(2)O emulsion with high water cut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2
作者 Xi-Dao Wu Peng Xiao +2 位作者 Bei Liu Guang-Jin Chen Jian-Hua P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74-986,共13页
CO_(2) emulsions used for EOR have received a lot of interest because of its good performance on CO_(2)mobility reduction.However,most of them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high quality CO_(2) emulsion(high CO_(2) fractio... CO_(2) emulsions used for EOR have received a lot of interest because of its good performance on CO_(2)mobility reduction.However,most of them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high quality CO_(2) emulsion(high CO_(2) fraction),while CO_(2) emulsion with high water cut has been rarely researched.In this paper,we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udy of using high water cut CO_(2)/H_(2)O emulsion for enhancing oil recovery.Firstly,a nonionic surfactant,alkyl glycosides(APG),was selected to stabilize CO_(2)/H_(2)O emulsion,and the corresponding morphology and stability were evaluated with a transparent PVT cell.Subsequently,plugging capacity and apparent viscosity of CO_(2)/H_(2)O emulsion were measured systematically by a sand pack displacement apparatus connected with a 1.95-m long capillary tube.Furthermore,a high water cut(40 vol%) CO_(2)/H_(2)O emulsion was selected for flooding experiments in a long sand pack and a core sample,and the oil recovery,the rate of oil recovery,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G had a good performance on emulsifying and stabilizing CO_(2) emulsion.An inversion from H_(2)O/CO_(2) emulsion to CO_(2)/H_(2)O emulsion with the increase in water cut was confirmed.CO_(2)/H_(2)O emulsions with lower water cuts presented higher apparent viscosity,while the optimal plugging capacity of CO_(2)/H_(2)O emulsion occurred at a certain water cut.Eventually,the displacement using CO_(2)/H_(2)O emulsion provided 18.98% and 13.36% additional oil recovery than that using pure CO_(2) in long sand pack and core tests,respectively.This work may provide guidelines for EOR using CO_(2) emulsions with high water c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_(2)O emulsion High water cut CO_(2) mobility control Enhanced oil recovery
下载PDF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Oil Development Costs in Reservoir Management 被引量:2
3
作者 Qu Debin Shao Yang +2 位作者 Dong Weihong Li Feng Qu Haixu 《China Oil & Gas》 CAS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Based on oil development costs,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limits calculation of oi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duction optimal allocation to all the oilfields, was finished. At the same time, ... Based on oil development costs,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limits calculation of oi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duction optimal allocation to all the oilfields, was finishe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of real development costs, a new method for oil well economic water cut and oil well economic rate are set up, the production optimal allocation is develope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development costs oil well economic limit water cut oil well economic limit rate Costregression production optimal allocation Reservoir Management
下载PDF
窄条带状背斜油藏边部注水开发产能影响因素
4
作者 谢启超 田亚飞 +4 位作者 乐平 宋鹏 刘新菊 刘建 刘万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6,共7页
JY油田Y油藏为典型窄条带状背斜油藏,其储集层注入水极易沿河道中心方向突进,导致油井快速水淹,产量递减快;由于对水体大小、构造幅度、储集层物性等产能影响因素认识不清,此类油藏开发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窄条带状背斜油藏... JY油田Y油藏为典型窄条带状背斜油藏,其储集层注入水极易沿河道中心方向突进,导致油井快速水淹,产量递减快;由于对水体大小、构造幅度、储集层物性等产能影响因素认识不清,此类油藏开发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窄条带状背斜油藏精细数值模型,通过对比论证提出了“边部注水+逐步转注”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水体大小、构造幅度、储集层物性等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边部注水+逐步转注”开发不仅可以增大边水能量,使得井网双向受效,还可以有效延缓构造高部位油井的见水时间,大幅度降低油井含水率。另一方面,在考虑油藏构造特征的前提下,量化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产能特征,明确了水体大小、构造幅度、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等参数的合理界限,论证了不同储集层物性下油藏面积的适应性。可为同类型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条带状背斜油藏 边部注水 产能影响因素 稳油控水 油井转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稳产技术应用——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须家河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炫 张文彪 +2 位作者 严鸿 杨通水 雷一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低孔、低渗、有水、中含凝析油、弹性气驱、高压岩性圈闭的砂岩气藏,气藏底水能量充足。针对气井生产过程中受地层水水侵和反凝析污染影响造成稳产难度较大的情况,结合储层及气井产液特征,...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低孔、低渗、有水、中含凝析油、弹性气驱、高压岩性圈闭的砂岩气藏,气藏底水能量充足。针对气井生产过程中受地层水水侵和反凝析污染影响造成稳产难度较大的情况,结合储层及气井产液特征,开展有水凝析气井稳产技术应用实践,分析并总结应用实践经验和成果,选取了应用效果较好的注气吞吐、电潜泵排水、车载压缩机气举、柱塞气举排液和自动化开关井5种稳产技术。结果表明:①针对储层反凝析液伤害,形成单井注气吞吐技术应用选井原则;②针对气藏水体赋存特征和水侵模式特征,调整气藏排水采气对策思路,采用电潜泵排水技术和车载压缩机气举技术;③针对地层压力低、举升能量不足,优化油、气、水三相流动条件下的柱塞气举排液技术;④针对低压间歇生产井采用自动化开关井技术,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对5种主要稳产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一系列稳产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安岳气田须二段气藏稳定生产,为类似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的稳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水砂岩气藏 反凝析污染 柱塞气举排液 注气吞吐 须家河组气藏 稳产技术
下载PDF
水驱油田开发后期区域流场调整研究
6
作者 王晓超 王欣然 +1 位作者 张海波 王婷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0期9-13,共5页
水驱油田在开发后期普遍进入特高含水率期,以较低的采油速度低效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变差。在此开发阶段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水窜通道发育,注入水无效循环,常规措施对水窜通道难以封堵和治理。另一方面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 水驱油田在开发后期普遍进入特高含水率期,以较低的采油速度低效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变差。在此开发阶段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水窜通道发育,注入水无效循环,常规措施对水窜通道难以封堵和治理。另一方面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难以有效确定油藏中具有潜力的位置并进行挖掘。为了有效解决水驱油田开发后期主要问题,本次研究以Y油田为例,提出了区域流场调整技术。这项技术主要针对油田中注采问题突出的井区,通过对油田沉积环境、生产层位之间差异、储层能量、采油井指标变化趋势以及产出和吸水测试资料等综合分析而形成。对于构造变化较缓的井区,进行以调整平面注采关系为主的调剖策略。对于构造变化较大,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落差较大的井区,采取油井更改生产制度,同时进行以调整纵向注采矛盾为主的调剖策略。对于剩余油相对富集,但采油井和注水井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的井区,采取压裂措施以释放产能的策略。通过应用以上关键技术,被治理的井区产油量明显增加,含水率上升过快的趋势被抑制,使Y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形势明显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田 开发后期 注采关系 剩余油 调剖 压裂
下载PDF
露天矿地下水控制技术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海 王晨光 +3 位作者 张雁 张宏刚 黄选明 苗贺朝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我国富水露天矿多且涌水量大,若矿山地下水或边坡处治不当,将面临着“水患难止、边坡难固、有矿难采”的窘境。为解决露天矿遇到的水患和边坡失稳的问题,基于我国露天矿先后发展的垂直疏水孔、水平疏水孔、坑下大口径疏水孔和井群疏水... 我国富水露天矿多且涌水量大,若矿山地下水或边坡处治不当,将面临着“水患难止、边坡难固、有矿难采”的窘境。为解决露天矿遇到的水患和边坡失稳的问题,基于我国露天矿先后发展的垂直疏水孔、水平疏水孔、坑下大口径疏水孔和井群疏水等抽排方式,坑底泄水巷、基坑降水和辐射井疏干等疏放方式以及钻孔注浆帷幕、地下混凝土连续墙帷幕、钻孔咬合桩帷幕、防渗膜帷幕等截水帷幕和地层回灌水帷幕等多种地下水控制技术;开展了不同露天矿地下水控制技术对地下水位、端帮边坡岩土体力学性质变化、坡体应力变化和边坡稳定性系数影响的研究,分析了截水帷幕作用下地下水位抬升与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抽排方式、疏放方式将露天矿山地下水疏干或疏降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边坡岩土体含水率,提高边坡岩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坡体的静水压力和水平推力,整体提高边坡稳定性系数,但大量疏排地下水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截水帷幕能够解决疏排降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太大、疏排水量巨大、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问题;在截水帷幕作用下,露天矿截水帷幕外侧水位不断抬升,引起截水帷幕外侧边坡岩土体含水率增加、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坡体的静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大,而截水帷幕内侧边坡岩土体含水率减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坡体的静水压力和水平推力减小,从而引起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系数略有降低;通过截水帷幕可以控制露天矿边坡地下水位,进而保持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在合理范围,维持边坡稳定性系数在安全区间,实现露天矿地下水资源保护与边坡安全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地下水控制 截水帷幕 端帮边坡 边坡稳定性系数 边坡失稳
下载PDF
浅水受限区水下油气田开发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凡然 张重德 +3 位作者 曹永 张文龙 王刚 贾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9-785,共7页
针对国内浅水油气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及空间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国产浅水水下生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对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满足受限区海域开发要求的环境友好型设计思路。结果表明:通过系统和总体... 针对国内浅水油气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及空间受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国产浅水水下生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对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满足受限区海域开发要求的环境友好型设计思路。结果表明:通过系统和总体布置的设计,国产浅水水下生产系统与深水相比在单体重量、作业方式、维护检修方面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采油树 浅水水下控制模块 水下防护结构 浅水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管汇 湿插拔水下电连接器 水下湿插拔液压连接器 节流阀
下载PDF
海上机械控水完井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莘怡成 汪华珍 +2 位作者 高彦才 袁征 张斌斌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海上油田主要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如何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是各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海上油田应用的机械控水完井技术包括中心管控水、变密度筛管控水、ICD/AICD分段控水、充填调流控水、C-AICD控水、找控水一体化等。总结了各方法... 海上油田主要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如何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是各油田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海上油田应用的机械控水完井技术包括中心管控水、变密度筛管控水、ICD/AICD分段控水、充填调流控水、C-AICD控水、找控水一体化等。总结了各方法的技术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中充填调流控水和ICD分段控水是海上油田主要应用的两种机械控技术,前者利用轻质覆膜颗粒作为轴向封隔材料,适用于地层非均质性强、水平段长的油井控水,广泛应用于渤海和南海东部油田;而ICD分段控水技术需要准确设计封隔器坐封位置,因此适用于地层情况认识清楚、非均质性不强的油井控水,主要应用于南海东部油田。基于技术现状,展望了机械控水完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可为海上油田控水完井方式的选择和后续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水完井 中心管 ICD AICD 充填控水 控水稳油
下载PDF
柳赞油田多层砂岩优势渗流通道特征及喉道体积
10
作者 曹同锋 高东华 +2 位作者 李占东 王天杨 姜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陆相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开发容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油井快速水淹,驱油效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以柳赞油田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为例,综合分析测井岩电响应、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特征、储集层孔隙特征等,描述柳赞油田多... 陆相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开发容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油井快速水淹,驱油效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以柳赞油田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为例,综合分析测井岩电响应、储集层非均质性、注采特征、储集层孔隙特征等,描述柳赞油田多层砂岩优势渗流通道特征,确定了该区优势渗流通道形成条件,通过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喉道体积的计算方法,明确了油藏下一步调驱剂用量,达到了有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油田下一步稳油控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赞油田 沙河街组 砂岩 优势渗流通道 孔隙特征 孔喉半径 喉道体积 稳油控水
下载PDF
D油田二类油层聚驱上返时机计算方法
11
作者 陈宝玉 董雅婷 +2 位作者 冯诗淼 秦旗 杨其浩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3-658,共6页
为合理确定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充分考虑油田效益最大化,评估油田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针对二类油层聚驱潜力层系接替投产时机问题,基于盈亏平衡原理与产量递减规律提出一种明确上返开发时机的新方法.打破选取98%(水的体... 为合理确定不同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充分考虑油田效益最大化,评估油田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针对二类油层聚驱潜力层系接替投产时机问题,基于盈亏平衡原理与产量递减规律提出一种明确上返开发时机的新方法.打破选取98%(水的体积分数)作极限含水率行业标准的限制,基于油价、油田实际产出、成本和税金等经济参数,运用投入产出平衡理论,推导出聚合物驱油田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计算模型.利用产量递减规律预测处于后续水驱阶段的油层未来含水变化趋势,结合经济极限含水率,明确达到盈亏平衡点的时机,即层系接替投产时机.以D油田二类油层为例,计算不同油价和产液规模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评价油井生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并预测油田含水率变化,明确了开发投产时机.结果表明,经济极限含水率与油价和日产液量均呈正相关,对于具有较高采油速度的化学驱油层而言,高油价下的极限含水率可达99.02%,远超行业标准.根据建立的经济极限含水率模型预测的开发投产时机,延长了油井高含水期效益生产的寿命,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对油田化学驱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二类油层 聚合物驱 产量递减 经济极限含水率 开发时机
下载PDF
考虑颗粒充填的水平井控水完井产量预测方法
12
作者 谭吕 张宁 +2 位作者 秦世利 安永生 熊成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8,共11页
近年来在水平井管柱与井眼环空进行颗粒充填的控水方法在底水油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尚没有准确的产量预测方法。为此,从宏观流动与微观流动的差异性入手,分析了流体在底水油藏、颗粒充填层、控水工具等不同空间维度内流动之间的相... 近年来在水平井管柱与井眼环空进行颗粒充填的控水方法在底水油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尚没有准确的产量预测方法。为此,从宏观流动与微观流动的差异性入手,分析了流体在底水油藏、颗粒充填层、控水工具等不同空间维度内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油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矩阵镶边”的方法将3个维度的流动模型相互耦合,提出了考虑颗粒充填的水平井控水完井产量预测方法,准确度比常规等效方法提高9.17%。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实现流体在油藏、颗粒充填层和控水工具间窜流量的定量求解,更直接地体现不同空间维度流动对控水效果的影响,为底水油藏考虑颗粒充填的水平井控水完井产量预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 完井 底水 水平井 控水工具 颗粒充填 耦合 产量预测
下载PDF
基于低渗油藏裂缝型水淹泡沫复合调驱技术研究
13
作者 刘成 高卓林 +2 位作者 何金波 张伟 师昊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371-2375,共5页
针对裂缝型油藏水窜水淹以及传统的泡沫体系调控效果受限的问题,提出凝胶-泡沫复合调驱技术,并对其注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室内驱替实验对封堵增油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设计分别对体系的注入量、注入浓度、注入速度和... 针对裂缝型油藏水窜水淹以及传统的泡沫体系调控效果受限的问题,提出凝胶-泡沫复合调驱技术,并对其注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室内驱替实验对封堵增油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设计分别对体系的注入量、注入浓度、注入速度和注入方式进行优化,并进行矿场实践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水驱相比,凝胶-泡沫体系最终采收率提高幅度达到19.7%。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当气液比为3∶1,起泡效果最好;注入量为0.3 PV、注入浓度为900 mg·L^(-1)·PV-1时,驱替效果最优;同时采取小排量、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驱油效率增幅比笼统注入方式下高6.79%。井场实践结果表明,措施后单井平均日增油1.59 t,含水率降低24.74%,增油率达到56.58%,降水增油效果显著。凝胶-泡沫协同调驱技术能够显著实现高含水井以及低效井降水增油的目的,针对裂缝型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出现水淹水窜问题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泡沫调驱 裂缝型油藏 水淹水窜 注入工艺 降水增油
下载PDF
水驱曲线标定技术可采储量的极限含水率
14
作者 连建文 汪耀宗 杨继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5,共9页
在动态法标定可采储量中,水驱曲线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该方法是注水油藏不采取重大调整措施、不改变开发方式、水驱状况基本保持稳定时的向前预测,其将极限含水率标准定为0.98,缺乏科学依据。不同油藏的水驱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应在4种... 在动态法标定可采储量中,水驱曲线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该方法是注水油藏不采取重大调整措施、不改变开发方式、水驱状况基本保持稳定时的向前预测,其将极限含水率标准定为0.98,缺乏科学依据。不同油藏的水驱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应在4种水驱特征曲线中选择最接近油藏实际的水驱规律,而不是以技术可采储量最低去选择,造成标定的技术可采储量可靠性不强。为此,将4种水驱特征曲线和产量递减法进行反演优选和联合消元,形成新的水(液)油比与递减产量关系式,不仅可以确定极限含水率,也实现了动态法标定技术可采储量结果的唯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可采储量标定 极限含水率 产量递减方程 水油比
下载PDF
中东碳酸盐岩油藏动态稳油控水方法实践
15
作者 范乐宾 张东平 +3 位作者 祁成祥 李振鹏 李德鹏 陈朝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8,63,共5页
目标区块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油藏,天然水体能量较强,在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较快,特高含水阶段油井增多,影响油田开发效果。为有效控制油井含水率快速上升,稳定产油量,通过优化油井生产制度,控制油井生产压差,抑制了底水水锥的... 目标区块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油藏,天然水体能量较强,在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较快,特高含水阶段油井增多,影响油田开发效果。为有效控制油井含水率快速上升,稳定产油量,通过优化油井生产制度,控制油井生产压差,抑制了底水水锥的高度。基于底水油藏临界产量公式,计算单井水锥高度,控水后水锥高度降低,含水率下降。运用动态稳油控水方法,在受底水影响的特高含水井上取得明显控水增油效果,并在同类型高含水单井中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油控水 底水油藏 临界产量 碳酸盐岩
下载PDF
海上高含水油田示踪监测控水技术及应用
16
作者 曾奇灯 马宇奔 +2 位作者 张斌斌 吴高盛 张珂 《价值工程》 2024年第7期98-100,共3页
针对海上高含水油田在完井之后无法实现精准找水、控水的难题,将微量元素示踪监测技术与机械控水技术结合,形成示踪监测控水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在满足稳油控水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海上高含水油田生产井不动管柱... 针对海上高含水油田在完井之后无法实现精准找水、控水的难题,将微量元素示踪监测技术与机械控水技术结合,形成示踪监测控水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在满足稳油控水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海上高含水油田生产井不动管柱产液剖面在线监测;通过在井口取样分析示踪剂的浓度,无需改变生产制度,即可定量计算出各个层段的油水动态变化及产液贡献;可精准识别见水时间及主力见水位置,有利于优化油田生产制度,实现精准找水,提高稳油控水技术的针对性。研究及应用结果为此类高含水油田的治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示踪监测 产液剖面 控水
下载PDF
提高缆控分层采油工艺对接稳定性的措施研究
17
作者 王龙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9期6-9,21,共5页
目前有缆分层采油工艺主要采用泵抽管柱与配产管柱对接的丢手式管柱,实现了检泵不动井下分层配产管柱的生产需求,但目前对接成功率较低,制约了工艺的大规模推广。通过优化改进对接器结构,增加排异机构,改进锁止机构与触点形式等手段,经... 目前有缆分层采油工艺主要采用泵抽管柱与配产管柱对接的丢手式管柱,实现了检泵不动井下分层配产管柱的生产需求,但目前对接成功率较低,制约了工艺的大规模推广。通过优化改进对接器结构,增加排异机构,改进锁止机构与触点形式等手段,经过室内及现场验证,改进后的对接成功率为100%,防蠕动性能稳定,多次对接后绝缘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控 丢手 对接 分层采油 稳定性
下载PDF
郭旗西区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陈玲玲 王鹏 +3 位作者 王涛 高飞 卜晓阳 孙萍 《地下水》 2024年第3期158-160,共3页
郭旗西区目前在注水开发中存在注水整体见效差、平面矛盾突出,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等问题。为改善本区长6储层注水开发效果,达到控水稳油,从不同层面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具有较... 郭旗西区目前在注水开发中存在注水整体见效差、平面矛盾突出,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等问题。为改善本区长6储层注水开发效果,达到控水稳油,从不同层面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层内砂体呈正韵律分布,注入水易沿着底部高渗透段快速突进,造成底部过早水淹。层间非均质性强,砂层纵向分布不均匀,注入水单层突进的现象明显;平面上砂体发育程度不同,造成平面舌进现象突出。因此,注水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成因造成的储层非均质性,采取相应的开发措施,能够为提升注水开发效果提供重要的地质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旗西区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储层非均质性 注水开发 控水稳油
下载PDF
Stabilized oil production cond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equilibrium of a water-flooding reservoir
19
作者 Renshi Nie Ting Ren Yonglu Jia 《Petroleum》 2016年第4期381-392,共12页
Water injection can compensate for pressure depletion of production.This paper firstly investigated into the equilibrium issue among water influx,water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Equilibrium principle was elaborated thr... Water injection can compensate for pressure depletion of production.This paper firstly investigated into the equilibrium issue among water influx,water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Equilibrium principle was elaborated through deduction of equilibrium equ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equilibrium curves with an“equilibrium point”.Influences of artificial controllable factors(e.g.well ratio of injection to production and total well number)on equilibrium were particularly analyzed using field data.It was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s were mainly reflected as the location move of equilibrium point with factor change.Then reservoir pressure maintenance level was especially introduced to reveal the variation law of liquid rate and oil rate with the rising of water cut.It was also found that,even if reservoir pressure kept constant,oil rate still inevitably declined.However,in the field,a stabilized oil rate was always pursued for development efficiency.Therefore,the equilibrium issue of stabilized oil production was studied deeply through probing into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oil rate stability after the increase of water cut for the example reservoir.Successful example applic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was very practical and feasible,and hence could be used to the other similar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equilibrium oil reservoir water injection water influx water cut Stabilized production
原文传递
海上中心油田生产水处理系统仪控技术优化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李洪涛 《天津科技》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生产水处理系统是海上油田产能的核心系统之一,针对海上某中心油田生产水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该油田通过对仪控系统的优化改造,开发“油井一键降频及关停技术”“干扰滤波”“在线旁通”技术,应用“数据远程通信共享技术”,不但... 生产水处理系统是海上油田产能的核心系统之一,针对海上某中心油田生产水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该油田通过对仪控系统的优化改造,开发“油井一键降频及关停技术”“干扰滤波”“在线旁通”技术,应用“数据远程通信共享技术”,不但有效解决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全面提高了全寿命周期设备的可靠性,为实现定量的预知性维修铺平了道路,为今后同类设施、设备的操作和运维探索及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生产水处理系统 仪控技术 油井一键降频、关停技术 数据远程通信共享技术 干扰滤波技术 在线 旁通维护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