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反射元弧叠加方法在火山岩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裴江云 刘洪 +1 位作者 李幼铭 朱振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常规叠加方法假设叠加的地震道集的反射波来自地下同一个反射点 ,而地表观测到的反射波场在空间上小于菲涅尔体范围是不可分辨的 .本文根据火山岩体特征 ,用元弧描述火山岩的反射界面 .将来自菲涅尔体范围内的反射波沿着元弧界面求和 ,... 常规叠加方法假设叠加的地震道集的反射波来自地下同一个反射点 ,而地表观测到的反射波场在空间上小于菲涅尔体范围是不可分辨的 .本文根据火山岩体特征 ,用元弧描述火山岩的反射界面 .将来自菲涅尔体范围内的反射波沿着元弧界面求和 ,进而扩大叠加次数 ,达到增加反射信号能量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叠加成像质量的目的 .文中给出了反射波走时参数与地下元弧反射界面之间的联系和叠加实现的步骤 .计算结果表明 ,元弧叠加方法能够提高剖面的信噪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菲涅尔体 元弧 反射波走时 火山岩 成像
下载PDF
近地表砾岩发育区地震速度特征分析及应用——以库车山前带YKB地区为例
2
作者 韩波 王保才 +4 位作者 骆福嵩 张渝悦 韩博 夏永涛 丁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25,共9页
在山前带地震勘探中通常应用叠加速度进行变速成图,但对近地表砾岩如何影响下伏地层叠加速度的研究较少,也缺乏有效的叠加速度校正方法。应用楔状模型模拟近地表砾岩特征,对不同位置处地震波走时—入射角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库车山前... 在山前带地震勘探中通常应用叠加速度进行变速成图,但对近地表砾岩如何影响下伏地层叠加速度的研究较少,也缺乏有效的叠加速度校正方法。应用楔状模型模拟近地表砾岩特征,对不同位置处地震波走时—入射角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库车山前带YKB地区为例,开展地震正演进行验证,证实了近地表高速砾岩会导致砾岩尖灭点之下形成异常高的叠加速度,使速度由扇根到扇端方向出现“低—高—低—高”的横向变化。基于此认识通过速度趋势线法校正叠加速度,并与井速度约束法进行了成图对比,结果揭示:由速度趋势线法得出的构造图地层产状与实测结果更接近、深度误差更小,证明了该方法在低勘探程度的山前带近地表砾岩发育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叠加速度 模型正演 走时—入射角曲线 变速成图 低勘探程度
下载PDF
基于菲涅尔带多个成像点叠加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建荣 薛永安 庞全康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5-1540,共6页
江苏油田盐城等区块地震成像数据中,中古生界地层因为受到上覆强反射层的屏蔽作用,内幕不清,阻碍了该区的勘探进程.研究表明,增加地震反射的覆盖次数,可有效提高中古地层地震成像的信噪比,而除采用采集技术外,在处理中提高覆盖次数是... 江苏油田盐城等区块地震成像数据中,中古生界地层因为受到上覆强反射层的屏蔽作用,内幕不清,阻碍了该区的勘探进程.研究表明,增加地震反射的覆盖次数,可有效提高中古地层地震成像的信噪比,而除采用采集技术外,在处理中提高覆盖次数是一种更经济的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菲涅尔带叠加的叠前时间偏移计算方法,其在成像点附近再建立局部细网格,进行偏移计算,并将以成像点为中心,菲涅尔带为半径内的成像数据进行重排和叠加后作为成像点处的共反射点道集输出.该计算提高了成像点的覆盖次数,经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表明,可有效提高地震成像的信噪比,提高了中古地层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尔带 叠前时间偏移 覆盖次数 信噪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