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两次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荣兆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64,282,共17页
文章讨论毛泽东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初的经济体制时,整体接受斯大林模式,又试图对它进行体制突破的两次大规模探索: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讨论了它的理论错误和失败原因。认为:除了受斯大林模式思维定式的影响,... 文章讨论毛泽东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初的经济体制时,整体接受斯大林模式,又试图对它进行体制突破的两次大规模探索: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讨论了它的理论错误和失败原因。认为:除了受斯大林模式思维定式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严重认识偏差之外,党在那个时期指导思想上的若干误区,尤其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若干基本原理的错误认识,也是导引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些理论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必要的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人民公社运动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苏联经济史——对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文透过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苏联经济史进行概要分析与研究,特别是运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斯大林模式的僵化导致苏联国民经济低绩效进行历史主义的分析论证,旨在揭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对经济绩效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从... 本文透过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苏联经济史进行概要分析与研究,特别是运用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斯大林模式的僵化导致苏联国民经济低绩效进行历史主义的分析论证,旨在揭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对经济绩效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及一系列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笔者希望通过对苏联经济发展史的制度性分析,能够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有所启示。在我国的改革与制度变迁的历程中,应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政治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苏联经济史 斯大林体制 制度变迁 经济发展
下载PDF
Reflecting on Peter and the Wolf: Fantasy or Prophecy 被引量:1
3
作者 Alexander Rosenblatt 《Sociology Study》 2019年第2期55-65,共11页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ocio-cultural aspect of the popular musical tale Peter and the Wolf by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The discussio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ircumstances of composer’s life at time of writi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ocio-cultural aspect of the popular musical tale Peter and the Wolf by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The discussio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ircumstances of composer’s life at time of writing the piece,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ntext of Soviet Russia of the 1930s. The main discus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mpaign of the Soviet authorities against formalism in musical art, which led to a ban on the staging of many works for the musical theater, including Prokofiev’s Romeo and Juliet commissioned by the Kirov (Mariinsky) Theater in Leningrad just a year before the ban.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arrest of Prokofiev’s first wife are part of the discussion, along with an explanation of what “pioneer Peter” means. The author claims that, conceived as a children’s fairy tale, the work has an ambiguous ending,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 kind of prophecy expressed in Aesopian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KOFIEV PETER and the WOLF Soviet COMPOSER stalinist ideology anti-formalism campaign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抗战电影界的精神走向——一种“苏联话语”变为“中国话语”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育仁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12,共8页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抗战时期,从一种"苏联话语"变为一种"中国话语",这样的心路历程,对中国电影知识分子和中国现代电影的精神发展走向来说,无疑具有相当重要和关键的文化追寻意义。在绝大多数文艺知识...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抗战时期,从一种"苏联话语"变为一种"中国话语",这样的心路历程,对中国电影知识分子和中国现代电影的精神发展走向来说,无疑具有相当重要和关键的文化追寻意义。在绝大多数文艺知识分子的精神境域中,其所采用的"现实主义"基本原则,都是这种在斯大林主义指导和涵盖之下所产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本理念,而很少采用马、恩的那种"现实主义"原则。就中国的电影知识分子而言,他们在动用"现实主义"这一概念规范自身的思想和制作行为时,其实动用的也是斯大林主义的那种"现实主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电影 电影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斯大林主义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轨的真实起源
5
作者 裴小林 《中国乡村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48,共48页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斯大林发展战略,将全国的农业剩余集中到国家财政再转化为国家投资,制造出一个投资集中在重工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和中间存在着轻工业投资及消费品空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1979年开始的提高国家农产品...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斯大林发展战略,将全国的农业剩余集中到国家财政再转化为国家投资,制造出一个投资集中在重工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和中间存在着轻工业投资及消费品空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1979年开始的提高国家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农业剩余从国家财政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反向回流,使他们得到了购买重工业投资品的资金,从而使乡镇工业的就业和产值规模迅猛扩张去填补轻工业的发展空白,所以是农业剩余的反向回流在把改革前的不平衡经济结构扭转向平衡时引发了中国的经济起飞。这一反向回流的实质是中国改革前的投资来源(占GDP的33%)被改革前转移农业剩余的计划体制渠道进行了大规模的宏观再配置。它说明中国的改革是宏观起步的存量改革,而林毅夫等人主观臆想的“微观起步,增量改革和市场把增量资源配置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国转轨模式”颠倒了历史。它也说明中国是在其人口仍旧以农村人口为主时就放弃了斯大林发展战略,所以中国的经济转轨能从一场迅猛的农村工业化浪潮开始。但这种浪潮不会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出现,因为它们的人口主体在它们开始放弃斯大林发展战略时已经城市化和工业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斯大林发展战略 农业剩余 乡镇工业投资 经济结构转换
下载PDF
对斯大林体制的继承和发展——试析5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问题
6
作者 张欣 《台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4-38,共5页
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是斯大林错误被揭露对中国产生的震动,并非内部自觉意识变化的结果,更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始。恰恰相反,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惯性,使得这种探索明显地呈现出对... 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是斯大林错误被揭露对中国产生的震动,并非内部自觉意识变化的结果,更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始。恰恰相反,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惯性,使得这种探索明显地呈现出对斯大林体制维护的特征,从实践上和理论上把它推向极至,成为“左”倾“运动治国”的起跑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 斯大林体制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苏联人民民主的经验和俄共在争取真正的民主、社会进步和人民友谊的斗争中的任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卓儒(译) 胡玉(译)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19-135,共17页
105年前,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社会民主工党(布)在列宁的亲自领导下,通过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政权。在那个时候他们不仅积累了同资产阶级和地主进行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还在随后苏联成立后,积累了在管理社会和国家方面... 105年前,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社会民主工党(布)在列宁的亲自领导下,通过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政权。在那个时候他们不仅积累了同资产阶级和地主进行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还在随后苏联成立后,积累了在管理社会和国家方面的经验。而这对苏联被瓦解后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活动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和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尤为重要。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需要完成的任务相比,工人阶级及其共产主义先锋队在这方面所面临的任务和为完成任务所必须要克服的困难是巨大的,因为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继承并不经特别的破坏和改造就沿袭了剥削阶级社会的许多制度。因此,总结苏联共产党的活动与苏联的建设经验就具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乌克兰危机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