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非创伤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银凤 郑晓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急诊接诊的100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急诊接诊的100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预检分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时间、口服给药时间、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等各项急救策略实施时间差异,对2组患者实施随访,比较2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率以及ST段降低率差异,比较2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时间、口服给药时间以及床旁POCT+检验报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MI复发率、二次PCI手术率以及ST段降低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1/100),低于对照组的6.00%(6/100)(P<0.05)。结论将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应用于急诊中效果肯定,对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且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并不会降低预检分诊准确率,还有助于降低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急诊预检分诊 非创伤性胸痛 不良反应 抢救效果 抢救效率
下载PDF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丽英 张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诊 预检分诊模式 区域性胸痛中心 应用价值 分诊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救流程清单式管理模式在胸痛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
3
作者 叶倩 郑垚 柳嘉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8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救流程清单式管理模式在胸痛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院胸痛患者,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的60例胸痛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流程清单式管理模式,对比早期预警评分、预检分... 目的探讨急救流程清单式管理模式在胸痛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院胸痛患者,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的60例胸痛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流程清单式管理模式,对比早期预警评分、预检分诊正确率、胸痛流程时间窗、病情观察及风险管理、胸痛患者留滞中位数、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早期预警评分、预检分诊正确率、胸痛流程时间窗、胸痛患者留滞中位数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周内死亡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痛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采用急救流程清单式管理模式能够及时有效规避胸痛患者护理风险,实现质量管理前置,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流程清单式管理模式 护理风险管理 胸痛 抢救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救治流程质控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剑 田钰 张其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救治流程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234例ACS患者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质控方法,观察组采取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的质控方式,即定期回顾... 目的探讨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救治流程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234例ACS患者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质控方法,观察组采取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的质控方式,即定期回顾、现场核查、定期考核医护人员、访谈患者及家属。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获取时间、双抗药物使用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门球时间及ACS患者初步处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流程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基于视频的个案追踪法可有效提高ACS患者救治的时效性,对胸痛中心流程规范化管理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视频 个案追踪法 胸痛中心 护理质控 质量管理 急救流程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及对患者治疗时间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关伟群 谭翠仪 关欢捷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8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并观察其方式对患者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240)与研究组(n=240).参照组采...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并观察其方式对患者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240)与研究组(n=240).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措施,研究组采用优化后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施以抢救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5.00%,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8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26,P<0.05);同时研究组各项抢救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利于改善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 胸痛 抢救
下载PDF
规范胸痛中心建设对节省致命性胸痛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钟翟 彭亮 +4 位作者 郑瑛瑛 张乔 汪义群 刘仁园 杨慧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9期167-16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胸痛中心建设对节省致命性胸痛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贵州航天医院2021年4-11月规范胸痛中心建设后收治的32例致命性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18年9月-2021年3月胸痛中心成立之初收治的24例致命性胸痛患... 目的:探讨规范胸痛中心建设对节省致命性胸痛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贵州航天医院2021年4-11月规范胸痛中心建设后收治的32例致命性胸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18年9月-2021年3月胸痛中心成立之初收治的24例致命性胸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及主要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统计救治的各关键时间节点,包括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肌钙蛋白出报告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实施双抗时间、ACS实施抗凝时间、门-球囊(D to B)时间、患者从医院大门到开始溶栓(D to N)时间、患者FMC到PCI介入手术球囊扩张(FMC to B)时间、患者FMC到开始溶栓(FMC to N)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后好转率为96.9%,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C时间、肌钙蛋白出报告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ACS实施双抗时间、ACS实施抗凝时间、D to B时间、D to N时间、FMC to B时间、FMC to N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胸痛中心建设后优化急救流程,能明显减少致命性胸痛患者在急诊科的治疗和辅助检查时间,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规范建设 急诊停留时间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飞妮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急救处置时间指标(抢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水平、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胱抑制素-C(Cys-C)]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和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TnI、CK-MB、ICTP、IMA、Cys-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STEMI患者可缩短急救处置时间,改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急救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处置 心肌损伤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综合分析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管甲亮 孙锦平 +3 位作者 曹学雷 于涛 骆锋 周长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优化院内综合急救流程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探讨影响院内综合急救流程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STEMI患者... 目的分析优化院内综合急救流程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探讨影响院内综合急救流程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STEMI患者。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在胸痛中心建设、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前行直接PCI患者为改进前组(92例),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胸痛中心建设、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后行直接PCI患者为改进后组(87例)。观察并对比两组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血管再疏通(D to B)时间、住院天数及随访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改进前组患者节点1[(17.21±5.11)min比(4.44±0.76)min,P<0.001]、节点2[(10.40±4.49)min比(5.68±0.77)min,P<0.001]、节点3[42.50(23.00,74.00)min比22.00(18.00,25.00)min,P<0.001]、节点4[(40.99±8.70)min比(22.71±4.01)min,P<0.001]、节点5[(5.51±1.04)min比(3.82±0.71)min,P<0.001]、节点9[(74.45±2.41)min比(16.83±0.92)min,P<0.001]、节点10[(22.78±4.12)min比(17.82±0.95)min,P<0.001]时间和D to B时间[(155.10±67.94)min比(83.20±14.74)min,P<0.001]均显著长于改进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节点6、节点7、节点8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后组患者节点1[(4.44±0.76)min比10 min,P<0.001]、节点2[(5.68±0.77)min比10 min,P<0.001]、节点5[(3.82±0.71)min比10 min,P<0.001]、节点9[(16.83±0.92)min比20 min,P<0.001]时间较标准节点时间有很大改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虽然节点3、节点4、节点8时间与标准节点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符合标准时间。改进后组患者D to B整体平均时间[(83.20±14.74)min比90 min,P<0.05]短于标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后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MACE发生率(10.3%比25.0%,P=0.011)显著低于改进前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67±0.77)d比(8.04±2.52)d,P<0.001]显著短于改进前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院内综合急救流程明显缩短了D to B时间,使得STEMI患者3个月总体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优化综合急救流程 胸痛中心建设 门球时间
下载PDF
规范化胸痛中心的建立对急诊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国新 关紫云 +1 位作者 吴智鑫 冯垣波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4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的建立对急诊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规范化胸痛中心建立前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27例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9年1-12月规范化胸痛中心建立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27例胸痛患者... 目的: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的建立对急诊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规范化胸痛中心建立前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27例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9年1-12月规范化胸痛中心建立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27例胸痛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急诊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肌酶结果回报时间、首份心电图回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院内死亡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胸痛中心的建立对胸痛患者的诊治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可缩短患者各项检查的时间,为患者早期接受治疗提供保障,从而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胸痛中心 胸痛 急诊停留时间 住院时间
下载PDF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胜棣 梁兴民 +3 位作者 杨涛 王敏芳 陈国钦 陈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00例,依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在分诊...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00例,依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在分诊时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筛查,筛选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检分诊方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STEMI患者在急诊的停留时间、从首次医疗接触(FMC)到介入开通冠脉时间(FMC-to-B)、FMC-to-首份心电图时间、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开通时间(D-to-B)、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及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诊断为STEMI 53例,对照组诊断为STEMI 6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为STEMI病例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EMI患者在急诊的停留时间、FMC-to-B、FMC-to-首份心电图时间、D-to-B、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可明显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的停留时间、FMC-to-B、FMC-to-首份心电图时间、D-to-B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并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急诊 预检分诊模式 区域性胸痛中心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价值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艳茹 范从华 王艳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2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流程的抢救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胸痛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实验组行优化急... 目的研究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流程的抢救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74例于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胸痛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实验组行优化急诊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急诊相关指标抢救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水平较高,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4.59%)高于参照组(72.97%),与参照组(48.65%)相比,实验组并发生发生率(13.51%)较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升胸痛患者抢救效果,从而保障其生命安全,应予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流程 胸痛 抢救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露娇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组患者采用优化...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组患者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参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效果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痛中心2016年1月-2018年5月诊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将未建立绿色通道前收治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绿色通道后收治的17例...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痛中心2016年1月-2018年5月诊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将未建立绿色通道前收治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绿色通道后收治的1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基本生命体征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情确诊、急诊停留及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可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效果,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诊绿色通道 护理流程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抢救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听 刘玉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抢救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71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Y组(36例)与参照C组(35例)。参照C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Y组采用优化...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抢救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71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Y组(36例)与参照C组(35例)。参照C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Y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停留(急诊)时间、评估(分诊)时间、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Y组的急救时间为(26.55±5.22)min、住院时间为(9.54±2.24)d、停留时间为(52.61±9.12)min、评估时间为(2.96±0.69)min,短于参照C组的(38.94±5.97)min、(13.12±2.94)d、(69.47±9.66)min、(4.66±0.8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Y组的抢救总成功率为97.22%,高于参照C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Y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参照C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停留时间、评估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胸痛患者 抢救 流程 效果
下载PDF
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急诊AMI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业彩 李敏燕 黎映红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护理方式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120例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护理,而观察组采取... 目的观察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护理方式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120例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护理,而观察组采取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比较两组急诊AMI救治成功率;第一份心电图的时间、静脉通路建立的时间、患者肌钙蛋白cTnT监测结果出来的时间、药物服用的时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时间、ICU停留的时间;比较护理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AMI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NYHA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份心电图的时间、静脉通路建立的时间、患者肌钙蛋白cTnT监测结果出来的时间、药物服用的时间、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时间、ICU停留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AMI患者实施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缩短护理和救治工作开展的时间,为患者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 护理方式 急诊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明霞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0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4—12月与2019年1—9月两个时间段在该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胸痛患者,共抽选127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究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4—12月与2019年1—9月两个时间段在该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胸痛患者,共抽选127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对患者施以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后其心电图时间(2.50±1.08)min、TNI报告时间(10.41±2.81)min、急诊科停留时间(31.93±2.19)min、导管室激活时间(6.13±1.09)min、D2B时间(54.92±1.11)min、住院时间(8.42±1.02)d、不良反应发生率12.1%,其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60,P=0.000;t=22.083,P=0.000;t=44.948,P=0.000;t=14.307,P=0.000;t=64.385,P=0.000;t=8.062,P=0.000;χ2=5.886,P=0.015)。结论急性胸痛患者应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方式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胸痛 抢救效果 临床指标 不良反应 预后
下载PDF
规范胸痛急救流程对胸痛患者确诊时间、辅助检查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析胸痛患者应用规范胸痛急救流程对确诊时间及辅助检查应用的影响。方法 96例胸痛患者,以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胸痛急救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胸痛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病因分布情况以... 目的 探析胸痛患者应用规范胸痛急救流程对确诊时间及辅助检查应用的影响。方法 96例胸痛患者,以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胸痛急救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胸痛急救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病因分布情况以及确诊时间、辅助检查应用情况。结果 两组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梗)、ST段抬高型心梗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梗、ST段抬高型心梗病因确诊时间分别为(456.34±30.57)、(478.35±30.78)、(94.35±10.13)、(149.79±18.24)、(23.68±4.1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603.67±35.48)、(587.12±32.85)、(108.67±12.67)、(175.24±20.58)、(33.54±5.2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首次使用完成时间分别为(9.56±2.13)、(65.24±7.34)、(63.68±7.35)、(389.46±30.35)min,短于对照组的(13.57±3.23)、(77.35±7.81)、(72.57±7.68)、(437.58±35.64)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胸痛急救流程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尽早确定胸痛患者病因,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规范胸痛急救流程 确诊时间 辅助检查
下载PDF
区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蓉 吕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7期2635-2639,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2020年8月—2021年1月)STEMI患者65例为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选取胸痛中心成立后(... 目的探讨区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前(2020年8月—2021年1月)STEMI患者65例为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选取胸痛中心成立后(2021年2—8月)急诊就诊的STEMI患者77例为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时间(FMCtoECG)、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服用时间、静脉通路完成时间、实验室检查、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的DtoB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显著改善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内的关键临床指标,表明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的构建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胸痛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标准化急救护理路径 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救治效果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救治时间和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先杰 罗志敏 +1 位作者 邱朝霞 李延春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1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救治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建立及优化流程前(2017年1月—2017年7月)、后(2017年8月—2019年2月)时间段内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各30例,分别纳入对... 目的分析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救治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建立及优化流程前(2017年1月—2017年7月)、后(2017年8月—2019年2月)时间段内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各3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救治流程阶段时间、FMC2B与D2B达标率、短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救治流程阶段时间、FMC2B与D2B达标率、短期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善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有利于缩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标准化流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救治时间 短期预后
下载PDF
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及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饶化 《智慧健康》 2020年第8期60-61,64,共3页
目的研究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在急诊胸痛中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急诊接收6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自胸痛中心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自胸痛中心开展... 目的研究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在急诊胸痛中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急诊接收6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自胸痛中心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自胸痛中心开展急救护理。结果急救时间对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急救效果对比试验组(96.67%)较对照组(76.67%)高,心绞痛评分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急诊胸痛中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实施急救护理对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