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探索规范预防和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方法,为新生儿减轻或消除生理与心理的不良影响提供帮助。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2022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与管理新生儿操...目的通过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探索规范预防和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方法,为新生儿减轻或消除生理与心理的不良影响提供帮助。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2022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与管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2月14日)与试验组(2022年2月15日—3月31日),每组30例,均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实施传统疼痛干预措施。试验组以《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ocedural pain in the neonate:an update,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16》《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作为预防与管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最佳循证证据,参照胡雁教授等提出的复旦循证护理实践途径,经过证据传播、证据应用和证据生成等环节进行临床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同时将制定的新生儿镇痛管理方案及流程为依据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开展规范化疼痛干预,使用汉化版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Chinese-behavior indicators of infant pain,C-BIIP)在干预前后进行疼痛评估。并对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35名护士开展循证证据临床转化前后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相关知识认知度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经SPSS 22.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疼痛干预前后效果评价对比,试验组留置针穿刺过程中2 min与留置针穿刺操作后1 min的疼痛评分分别为(6.00±0.87)分、(5.17±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1.03)分、(1.80±1.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循证证据临床转化后35名护士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相关知识中的新生儿疼痛认知、疼痛评估、疼痛干预等方面及总体认知度评分均高于转化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循证证据临床转化的实践过程可能帮助护士进一步规范预防和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提升护士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预防和管理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探索规范预防和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方法,为新生儿减轻或消除生理与心理的不良影响提供帮助。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2022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与管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2月14日)与试验组(2022年2月15日—3月31日),每组30例,均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实施传统疼痛干预措施。试验组以《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ocedural pain in the neonate:an update,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16》《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作为预防与管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最佳循证证据,参照胡雁教授等提出的复旦循证护理实践途径,经过证据传播、证据应用和证据生成等环节进行临床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同时将制定的新生儿镇痛管理方案及流程为依据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开展规范化疼痛干预,使用汉化版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Chinese-behavior indicators of infant pain,C-BIIP)在干预前后进行疼痛评估。并对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35名护士开展循证证据临床转化前后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相关知识认知度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经SPSS 22.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疼痛干预前后效果评价对比,试验组留置针穿刺过程中2 min与留置针穿刺操作后1 min的疼痛评分分别为(6.00±0.87)分、(5.17±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1.03)分、(1.80±1.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循证证据临床转化后35名护士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相关知识中的新生儿疼痛认知、疼痛评估、疼痛干预等方面及总体认知度评分均高于转化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循证证据临床转化的实践过程可能帮助护士进一步规范预防和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提升护士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预防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