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SA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栋 禹洁 李正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6期978-983,共6页
目的构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8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62例;年龄(61.47... 目的构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8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62例;年龄(61.47±10.25)岁。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32例)和非AKI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休克、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合并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血肌酐、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肾毒性药物数量、肾小球率滤过率(GFR)、治疗剂量、给药间隔、治疗时间、累积剂量、万古霉素曲线下面积(AUC)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MRSA血流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及预测效能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AKI组年龄、血肌酐水平、万古霉素AUC及使用肾毒性药物数量≥2个、GFR≤60 ml/min占比均高于非AKI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血肌酐≥95.42µmol/L、使用肾毒性药物数量≥2个、GFR≤60 ml/min、万古霉素AUC≥30 g/L均是影响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发生AKI风险的一致性良好(χ^(2)=3.571,P=0.672)。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785(95%CI 0.678~0.889),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发生AKI的AUC(95%C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59(0.618~0.979)、94.50%、78.30%(均P<0.001)。结论年龄≥60岁、血肌酐≥95.42µmol/L、使用肾毒性药物数量≥2个、GFR≤60 ml/min、万古霉素AUC≥30 g/L均是影响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对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发生AK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万古霉素 急性肾损伤 列线图
下载PDF
纳米硒联合聚维酮碘对手术感染杀菌的效果
2
作者 何晓娟 罗学仕 +3 位作者 陈金莺 余广超 钟敬祥 侯利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目的】负载多功能纳米硒聚维酮碘(PVP-I@Se)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杀菌效果,为皮肤手术部位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PVP-I组(对照组)与PVPI@Se组(实验组),两组的碘浓度梯度相同,... 【目的】负载多功能纳米硒聚维酮碘(PVP-I@Se)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杀菌效果,为皮肤手术部位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PVP-I组(对照组)与PVPI@Se组(实验组),两组的碘浓度梯度相同,分别为50、75、100、200和400μg/mL,实验组硒浓度2μg/mL,对照组不添加硒,比较两组不同的消毒液对SA、MRSA的消毒效果,检测指标包括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碘浓度50μg/mL时的最短杀菌时间;碘浓度200μg/mL、400μg/mL时的抑菌圈大小。【结果】对照组对SA、MRSA的MIC均为79.17μg/mL、实验组分别为54.17和70.83μg/mL。而对照组对SA、MRSA的MBC分别为129.17和150.00μg/mL,实验组分别为70.83和87.50μg/mL。碘浓度50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最短杀菌时间为130 s、140 s,实验组分别为65 s、75 s。碘浓度200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67 mm、8.33 mm,实验组均为9.50 mm。碘浓度400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00 mm、9.33 mm,实验组分别为11.67 mm、12.00 mm。【结论】在聚维酮碘浓度为50、75、100、200和400μg/mL时,分别加入浓度为2μg/mL的硒,可增强其对SA、MRSA的杀菌效果、缩短作用时间。硒(SeNPs)加入PVP-I对SA、MRSA的杀菌效果均有增效作用。但增敏效果SA较MRSA显著。MRSA的增效作用对碘浓度(400μg/mL)需求较高。为临床精准选用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降低临床皮肤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纳米硒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菌效果
下载PDF
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3
作者 易雪丽 陈晓颖 +2 位作者 韦家柱 陈启威 庞艳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比较金银花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抑菌活性差异。方法收集30株MSSA和30株MRSA菌,使用头孢西丁筛选试验和mecA基因检测对菌株进行验证,使用琼脂打孔法检测金银花对两类金黄色葡... 目的比较金银花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抑菌活性差异。方法收集30株MSSA和30株MRSA菌,使用头孢西丁筛选试验和mecA基因检测对菌株进行验证,使用琼脂打孔法检测金银花对两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并比较差异,使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金银花对两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并计算出MIC_(50)。结果金银花对MSSA和MRSA均有体外抑菌活性且MIC_(50)均为3.125 mg/mL。结论金银花对MSSA和MRSA均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在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基于RNA-seq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房炎的关键应答基因
4
作者 师志海 王文佳 +1 位作者 刘洁 王亚州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8,共9页
该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发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关键应答基因,为发掘乳房炎防治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于体外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细胞模型,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 该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发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关键应答基因,为发掘乳房炎防治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于体外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细胞模型,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同时从公共数据库中收集了9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处理的乳腺上皮细胞转录组测序样本,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技术进行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房炎关键应答基因的发掘。结果发现,乳腺上皮细胞中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显著关联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49个,其中上调差异基因有223个,下调差异基因有226个;另有34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大肠杆菌处理显著关联,其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116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231个。功能富集分析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腺上皮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IL-17信号通路。蛋白质互作分析发现,383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房炎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形成了21个调控网络,其中最大的调控网络包含了67个差异表达基因。另外,281个大肠杆菌乳房炎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形成了16个调控网络,其中最大的调控网络包含了33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Cytoscap插件CytoHubba进一步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房炎的关键应答基因各10个。这些关键应答基因的发掘将为进一步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型乳腺炎的发生发展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牛乳腺上皮细胞
下载PDF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的耐药监测及临床分析
5
作者 季欧 仲瑞雪 +3 位作者 刘小莉 陈韵蓓 郎志刚 段小云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571-575,共5页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中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骨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骨折内固定术后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共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467株。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分为耐甲氧...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中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骨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骨折内固定术后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共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467株。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组(145株)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组(322株),分析比较2组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统计2016—2020年万古霉素对MRSA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94.9%(443/467),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8.4%(39/467)、5.8%(27/467)、3.6%(17/467)、3.0%(14/467)],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耐药的菌株,万古霉素中介3株。MRSA组和MSSA组对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青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四环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为2 mg/L的比例较高。结论 金黄色葡菌球菌引起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MRSA检出率较高,万古霉素MIC=2 mg/L的比例较高,降低了万古霉素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达标率,且万古霉素骨组织渗透率不高,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因此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联合万古霉素静脉用药,或万古霉素静脉用药与利福平、喹诺酮类、磺胺类、利奈唑胺等联合用药可能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万古霉素 耐药性
下载PDF
百里香酚对犊牛源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6
作者 赵红霞 顾珂瑞 +5 位作者 宋晨 李培锋 孙月 樊宏亮 郭宇 徐文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犊牛病料中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情况及百里香酚对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4份犊牛病料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犊牛病料中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情况及百里香酚对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4份犊牛病料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B法检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选取2株生物被膜强阳性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百里香酚对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并进行百里香酚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显示,在104份犊牛病料中共分离鉴定获得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50.0%以上;74.4%(32/43)的分离株为多重耐药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中、弱和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分离株分别占比23.3%(10/43)、16.3%(7/43)、32.6%(14/43)和27.9%(12/43);生物被膜阳性株中83.9%(26/31)为多重耐药株。百里香酚对2株生物被膜强阳性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6 mg/mL,经百里香酚处理后均恢复了对头孢噻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生物被膜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消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多重耐药性 百里香酚 耐药消除
下载PDF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调控与生物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王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88-196,共9页
生物膜是很多食源性致病菌应对各种极端环境、杀菌理化因子以及维持菌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基质屏障。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细菌感染由生物膜引起,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事故... 生物膜是很多食源性致病菌应对各种极端环境、杀菌理化因子以及维持菌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基质屏障。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细菌感染由生物膜引起,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风险源,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与生物膜复杂的三维结构有重大关系。由于生物膜结构基因和调控因子结构相对保守,现已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防控新的重要的效应靶点。本文从多糖细胞间黏附素、胞外DNA和生物膜形成相关蛋白等角度阐明了生物膜形成机制,从群体感应系统(如Agr系统和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全局性调控因子(如附属调节因子Sar和转录因子SigB)及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如SrrAB系统、SaeRS系统、ArlRS系统、LytRS系统和WalKR系统)等角度系统阐述了生物膜形成调控机制。最后,从抗菌肽(蛋白)、植物源化合物、生物酶、抗菌药物等角度提出新的防控策略,以期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基因调控因子 生物防控
下载PDF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
8
作者 王春旭 王彦文 +3 位作者 黄程程 贺漓漓 韩丹丹 黄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1-14,37,共5页
目的对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与卫生学调查,了解患病情况及可疑食物;采集可疑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 目的对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与卫生学调查,了解患病情况及可疑食物;采集可疑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共11名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恶心、腹痛(100%),其次为呕吐(81.82%);可疑食物为某饼家生产的“脆皮法棍泡芙”,致病因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来源于食品泡芙样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来源于患者肛拭子样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所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耐药(耐药率100%)。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某饼家从业人员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制作“法棍泡芙”过程中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分析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外周血指标对鼻息肉患者黏膜中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阳性表达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郑铭 司马宇彤 +3 位作者 普晓瑜 庄梦岩 王向东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7期440-445,共6页
目的借助外周血指标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2型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的CRSwNP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以及CRSwNP黏膜中白细胞介... 目的借助外周血指标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2型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住院的CRSwNP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以及CRSwNP黏膜中白细胞介素5(IL-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immunoglobulin E,SE-IgE)。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每个外周血指标对黏膜IL-5/SE-IgE阳性表达预测价值,利用Logistic回归筛选对黏膜IL-5/SE-IgE阳性有预测价值的外周血指标,构建诺模图模型。结果CRSwNP患者哮喘比例、血中Eos%、骨膜蛋白和总IgE在IL-5/SE-IgE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单因素分析显示血Eos%、Eos计数、骨膜蛋白和总IgE对黏膜IL-5和SE-IgE阳性预测的AUC分别波动在0.655~0.784和0.721~0.802,Logistic回归确认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可分别作为IL-5和SE-IgE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CRSwNP黏膜IL-5/SE-IgE阳性的诺模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04和0.81,提示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血中Eos%、总IgE和血中骨膜蛋白、总IgE分别构建的诺模图,对CRSwNP黏膜IL-5和SE-IgE阳性表达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可以预判CRSwNP内型和表型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预测 白细胞介素5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受试者工作特征 诺模图
下载PDF
ICU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曾凤 李强 杨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ICU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ICU院内感染患者耐药情况。结果:120例...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ICU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ICU院内感染患者耐药情况。结果:120例ICU患者共有30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5.00%。120例ICU院内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35株,其中20株为革兰阴性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57.14%,12株为革兰阳性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34.29%,3株为真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8.57%。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两种主要革兰阴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5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红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均为20.0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5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75.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主要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0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0。结论:ICU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数病原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下载PDF
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邵红 王巧玉 +2 位作者 王新 甄明哲 张年洁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苦参、连翘、白头翁、蒲公英、黄柏和五倍子等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通过银染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和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药水提物减少了金黄... 试验旨在探究苦参、连翘、白头翁、蒲公英、黄柏和五倍子等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通过银染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和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药水提物减少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与对照组相比,在6种中药水提物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洗脱液的OD_(590nm)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五倍子水提物的抑制效果最优,抑制率为74.9%。研究表明,6种中药水提物均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五倍子水提物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水提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被膜
下载PDF
4种消毒剂对规模化奶牛场常见病原菌消毒效果的评价
12
作者 唐文雅 聂福旭 +3 位作者 曹伟军 丁亚辉 张彤 于子涵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常见消毒剂对规模化奶牛场环境气载和动物体表优势病原菌的杀灭效果,为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技术规范提供参考。研究以优势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指示菌,通过悬液定性和定量试验探讨常见消... 试验旨在探讨常见消毒剂对规模化奶牛场环境气载和动物体表优势病原菌的杀灭效果,为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技术规范提供参考。研究以优势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指示菌,通过悬液定性和定量试验探讨常见消毒剂(安灭杀、辉胜-30、过硫酸氢钾、聚维酮碘)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1∶100倍稀释的安灭杀消毒液作用1、20及5 min能够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1∶200倍稀释的辉胜-30消毒液作用10、20及15 min能够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1∶200倍稀释的过硫酸氢钾消毒液作用3、5、5 min能够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1∶400倍稀释的聚维酮碘消毒液作用15、20、20 min能够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安灭杀消毒液敏感,产气荚膜梭菌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较敏感,4种消毒剂宜交替使用可避免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奶牛场 常见病原菌 消毒效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气荚膜梭菌 大肠杆菌
下载PDF
项目综合管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13
作者 兰天 刘金禄 +5 位作者 袁二伟 高晶 李宝亮 贾倩 曹亮 温红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讨项目综合管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落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防控措施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MRSA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月某三... 目的 探讨项目综合管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落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防控措施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MRSA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月某三甲医院5个ICU中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并经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RS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年为基线调查,2021年实施项目综合管理策略。比较干预前后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执行情况、手卫生依从性、患者MRSA检出情况和MRSA检出科室分布情况。结果 实施项目综合干预管理策略后,MRSA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MRSA检出率由35.71%降至27.73%。MRSA检出科室分布情况显示除呼吸内科ICU持平,其他ICU检出率均下降。结论 项目综合管理策略提高了MRSA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和有效性,降低了MRSA检出率,减少了患者感染MRSA的风险,可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综合管理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飞行检查 预警机制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中药混合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顾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混合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Sureus,MRSA)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检验科临床分离的40株MRSA。万古霉素、中药混合液对MRSA的体外最... 目的探究中药混合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Sureus,MRSA)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检验科临床分离的40株MRSA。万古霉素、中药混合液对MRSA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万古霉素和中药混合液对MRSA的抑菌效果,探究不同药物浓度对MRSA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万古霉素MIC值为(1.56±0.55)mg/L,低于中药混合液的(1.63±0.62)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霉素抑菌圈直径为(20.56±0.87)mm,优于中药混合液的(19.89±0.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圈直径大小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且中药混合液各浓度抑菌圈直径均大于万古霉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混合液对MRSA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极低,可以有效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混合液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抗菌 微量肉汤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益生菌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牛乳腺炎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妍 刘慧燕 +6 位作者 闫丹丽 赵春光 滕政蓉 张英 刘晓燕 方海田 武俊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感染牛乳腺引发炎症。研究表明益生菌对缓解牛乳腺炎有一定作用,且相对于抗生素更加安全。本文对S. aureus的致病机理、益生菌在牛乳腺炎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明确S. aureu...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感染牛乳腺引发炎症。研究表明益生菌对缓解牛乳腺炎有一定作用,且相对于抗生素更加安全。本文对S. aureus的致病机理、益生菌在牛乳腺炎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明确S. aureus通过释放毒力因子,其中黏蛋白帮助病原菌定植细胞表面同时大量S. aureus生成生物膜破坏细胞结构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干扰机体免疫系统识别。S. aureus入侵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后激活信号通路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分析其入侵乳腺上皮细胞后能够破坏上皮细胞屏障,干扰机体免疫系统3个方面说明S. aureus能够在bMEC存活的干扰因素。并且从益生菌角度总结已有发现益生菌在体内定植可增强肠道完整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抑制S. aureus对bMEC的黏附和侵染,降低S. aureus生物膜的形成,以减少S. aureus在乳腺内的定植,从而起到减轻乳腺感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牛乳腺炎 益生菌 发病机制 机体免疫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兴丽 王昭元 +2 位作者 周佩瑶 牟泉宙 沈冰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758,共11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泌乳量和奶品质,增加奶牛淘汰率。饲养条件、环境因素及病原菌等都可诱发奶牛乳房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最难治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泌乳量和奶品质,增加奶牛淘汰率。饲养条件、环境因素及病原菌等都可诱发奶牛乳房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最难治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具有高致病性、高耐药性且能通过自身分泌的酶、毒力因子介导免疫逃避作用的致病菌,其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可导致长期慢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笔者首先从奶牛乳腺免疫防御方面揭示奶牛乳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免疫防御手段;其次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依靠自身表达的毒力因子、生物膜、表面蛋白及进化过程中产生小菌落变种、持留菌等不断增强其致病性和高耐药性方面进行阐述,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高致病性和高耐药性的原因,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奶牛乳房炎难以治愈的原因;最后进一步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如何在宿主强大的免疫防御作用下存活,以及通过荚膜多糖和纤维连接蛋白在乳腺定植并逃避吞噬,分泌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葡萄球菌蛋白A、产生细胞外囊泡等毒力因子逃避机体的免疫吞噬作用,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环境适应力及众多免疫逃避手段。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逃避乳腺天然免疫的机制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维护奶牛健康、预防奶牛乳房炎疾病发生、抵御病原入侵机体等方面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免疫防御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免疫逃避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
17
作者 张舒涵 梁海运 +2 位作者 孙佳慧 周瑾 宋丽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9-265,共7页
食源性病菌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甘草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候选原料,但目前对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影响了其应用。为探究甘草提取物对S.au... 食源性病菌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甘草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候选原料,但目前对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影响了其应用。为探究甘草提取物对S.aureus的抑菌机理,该研究通过生长曲线、氧化损伤实验、细胞膜壁分析、蛋白质分析和DNA分析,评价了甘草提取物对S.aureus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导致S.aureus核酸渗漏,说明其膜完整性被破坏;同时,甘草提取物降低了几种能量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总ATP酶的活力;此外,光谱和竞争分析表明,甘草提取物与DNA发生了静电结合和凹槽结合。总之,甘草提取物主要是通过对S.aureus细胞壁膜、蛋白质合成、细菌代谢活力和遗传物质发挥作用,从而抑制其生长。该研究为甘草提取物在食品防腐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机理 防腐剂 甘草提取物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型分布及在不同遗传基因背景下的耐药谱分析
18
作者 梁进 付明霞 +4 位作者 李娜 王凤霞 陈宇佳 胡远芳 纪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7,共9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及E-test条检测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作为确证实验,比较头孢西丁(FOX)和(或)苯唑西林(OXA)作为表型检测方法筛选MRSA的能力。采用PCR法检测MRSA菌株的分子分型,包括S.aureus A蛋白分型(spa)、附属基因调节器分组(agr)、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aureus染色体盒mec分型(SCCmec)。结合药物敏感实验和分子分型结果,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结果:通过检测mecA基因共获得39株MRSA。通过检测FOX和OXA共获得51株表型MRSA。spa分型中,共鉴定出包括5种新型(t20226、t20227、t20228、t20229和t20230)在内的57种不同型别,主要为t309(30.9%)、t078(11.8%)和t437(11.8%)。agr分型,94.9%的MRSA属于agrⅠ。MLST分析MRSA种群,ST59克隆(61.5%)最流行,其次为ST72(20.5%)。87.2%的MRSA携带Ⅳ型SCCmec,其中亚型Ⅳa 24株,亚型ⅣF 10株。结论:MRSA的主要基因型为ST59-t437-agrⅠ-Ⅳa,其耐药谱主要表现为FOX-OXA-青霉素(PEN)-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 苯唑西林 抗菌谱
下载PDF
基于多功能纳米酶的高灵敏金黄色葡萄球菌Apt-LFA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秀萍 孙成栋 +2 位作者 王晓琼 钱志娟 彭池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侧流层析分析(lateral flow assay,LFA)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致病菌检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以胶体金为标记的LFA比色分析灵敏度较低。基于此,通过合成万古霉素修饰的Fe_(3)O_(4)@MOF@PtPd作为磁分离/纳米酶双功能信号探针,并... 侧流层析分析(lateral flow assay,LFA)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致病菌检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以胶体金为标记的LFA比色分析灵敏度较低。基于此,通过合成万古霉素修饰的Fe_(3)O_(4)@MOF@PtPd作为磁分离/纳米酶双功能信号探针,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适配体(aptamer,Apt)相结合,实现了夹心模式的LFA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LFA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10~100000 CFU/mL,检测限为2 CFU/mL;该试纸条对牛奶中所添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所得回收率为96.9%~103.4%。研究结果反映出该LFA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同时,其具有通用性,仅通过更换适配体就能应用于其他革兰氏阳性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层析分析 适配体 纳米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源自蜡样芽孢杆菌抗菌肽DB16的筛选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智源 金日天 +3 位作者 梁铎 邱绪建 杨燊 林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4,共9页
本实验发现当与蜡样芽孢杆菌混合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蜡样芽孢杆菌DeadBoxATP依赖性RNA解旋酶中预测、筛选得到抗菌肽DB16(RKLLQFAKKLGIVFTK)。抗菌肽DB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 本实验发现当与蜡样芽孢杆菌混合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蜡样芽孢杆菌DeadBoxATP依赖性RNA解旋酶中预测、筛选得到抗菌肽DB16(RKLLQFAKKLGIVFTK)。抗菌肽DB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31.25μg/mL,可在0.5 h内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抗菌肽DB16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呈现无规卷曲结构,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环境中转变为α-螺旋结构。采用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透射电子显微镜、DNA凝胶电泳以及圆二色谱等方法探究抗菌肽DB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抗菌肽DB16能够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容物外泄,同时进入胞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结合,影响正常DNA的复制,最终抑制菌体的生长繁殖。此外,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处理表明,DB16在8×MIC条件下仍无溶血性。综上,源自蜡样芽孢杆菌的抗菌肽DB16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控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肽 细胞膜通透性 DNA结合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