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rm HTK donor pretreatment reduces liver injury during static cold storage in experimental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Wenzel Schoening Veeravorn Ariyakhagorn +5 位作者 Thomas Schubert Peter Olschewski Andreas Andreou Peter Neuhaus Johann Pratschke Gero Puhl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96-602,共7页
BACKGROUND: Organ shortage has led to an increased number of transplantations from extended criteria donors. These organ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us, improvement of organ preservation is... BACKGROUND: Organ shortage has led to an increased number of transplantations from extended criteria donors. These organ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us, improvement of organ preservation is needed. HTK is a widely used preservation solution for static cold storage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warm HTK donor pretreatment on liver pre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eriment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static cold storage organ preserva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下载PDF
Liver graft preservation methods during cold ischemia phase and 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被引量:6
2
作者 Konstantin Y Tchilikid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9年第3期126-142,共17页
The growing demand for donor organs requires measures to expand donor pool.Those include extended criteria donors, such as elderly people, steatotic livers,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etc. Static cold storage to red... The growing demand for donor organs requires measures to expand donor pool.Those include extended criteria donors, such as elderly people, steatotic livers,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etc. Static cold storage to reduce metabolic requirements developed by Collins in late 1960 s is the mainstay and the golden standard for donated organ protection. 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provides dynamic organ preservation at 4°C with protracted infusion of metabolic substrates to the graft during the ex vivo period. It has been used instead of static cold storage or after it as short perfusion in transplant center. 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 delivers oxygen, and nutrition at physiological temperature mimicking regular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upport cellular function. This would minimize effects of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Potentially, NMP may help to estimate graft functionality before implantation into a recipient. Clinical studies demonstrated at least its non-inferiority or better outcomes vs static cold storage. Regular grafts donated after brain death could be safely preserved with convenient static cold storage. Except for prolonged ischemia time where 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started in transplant center could be estimated to provide possible positive reconditioning effect. Use of 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in regular donation instead of static cold storage or in extended criteria donors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supposed to be completed in December 2021. Extended criteria donors need additional measures for graft storage and assessment until its implantation. NMP is actively evaluating promising method for this purpose.Future studies are necessary for precise estimation and confirmation to issue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graft preservation Graft preservation solutions static cold storage 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arginal grafts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Extended criteria donors Transplant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在离断肢体保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贾志博 管延军 +5 位作者 宋翔宇 董阳辉 杨博尧 崔梦一 许文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4-829,共6页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同时这项技术有望为离断肢体的保存和功能恢复提供新的参考。因此,本文就静态冷保存在离断肢体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机械灌注的发展历程、离断肢体常温机械灌注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有待解决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推动该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肢体 肢体保存 静态冷保存 常温机械灌注 肢体再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灌注液 含氧载体
下载PDF
冷、热贮条件下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立峰 李慧明 +1 位作者 王智 张保华 《现代农药》 CAS 2013年第2期14-18,共5页
初步研究了农药悬浮剂冷、热贮不同时间后的粒子大小、粒度分布、黏度及悬浮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0%甲硫.戊唑醇悬浮剂和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热贮后中位径均变化不大,粒子的跨距、黏度均呈增大趋势,而悬浮率均呈显著降低趋势;... 初步研究了农药悬浮剂冷、热贮不同时间后的粒子大小、粒度分布、黏度及悬浮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0%甲硫.戊唑醇悬浮剂和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热贮后中位径均变化不大,粒子的跨距、黏度均呈增大趋势,而悬浮率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冷贮对粒子大小、粒径分布及黏度的影响均不大,悬浮率均呈降低趋势,但并不明显。初步认为,经冷、热贮后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影响因子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剂 热贮 冷贮 黏度 粒度分布 悬浮率
下载PDF
心脏移植的发展现状和新挑战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良万 李虔桢 +2 位作者 戴小福 方冠华 丘智煌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1,共11页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供者不足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心脏移植数量增长的主要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引入,供者池被不断扩大,比如使用年龄较大的供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供者、毒品过量致死的供者或心脏死亡器官捐...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供者不足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心脏移植数量增长的主要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引入,供者池被不断扩大,比如使用年龄较大的供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供者、毒品过量致死的供者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的心脏等。与此同时,高龄、多器官功能不全、机械循环支持及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致敏受者的比例近几年明显增加。供者数量的不足、受者状况的复杂化、免疫抑制治疗的个体化管理和远期移植物血管病的防治等都是心脏移植领域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概述现今全球在扩大供者库、提高受者质量、加强排斥反应的诊治和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的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以期有助于改善在等待或已经接受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脑死亡器官捐献(DBD) 常温机械灌注(NMP) 体外膜肺氧合(ECMO) 静态冷保存(scs)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下载PDF
低温机械灌注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高危尸体供肾肾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杨 田晓辉 +7 位作者 丁晨光 陈国振 丁小明 项和立 田普训 郑瑾 胡筱筠 薛武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低温机械灌注(HMP)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高危尸体供者(DD)的供肾保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选取行器官捐献的52例DGF高危供者临床资料。将每例供者的2个供肾随机分为HMP组和静态冷保存(SCS)组(每组52例... 目的探讨低温机械灌注(HMP)在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高危尸体供者(DD)的供肾保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选取行器官捐献的52例DGF高危供者临床资料。将每例供者的2个供肾随机分为HMP组和静态冷保存(SCS)组(每组52例),HMP组供肾均采用LifePort进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SCS组供肾采用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液)进行冷保存。比较两组受者移植术后DGF和原发性无功能(PNF)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观察肾移植术后1年内受者和移植肾的生存情况。结果HMP组受者DGF发生率为4%(2/52),明显低于SCS组受者的17%(9/52)(P<0.05);HMP组无PNF病例,SCS组有1例受者发生PNF,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P组和SCS组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2±0.6)d和(7.7±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P组受者手术当日、术后1 d、术后2 d的尿量均明显多于SCS组受者(均为P<0.05),HMP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SCS组(均为P<0.05)。HMP组和SCS组受者术后1年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8.1%、92.3%和100%、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MP可显著降低DGF高危DD供肾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而且可促进早期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尸体供肾 高危 低温机械灌注 静态冷保存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原发性无功能
下载PDF
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蓄冷换热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玉庭 宋阁阁 +2 位作者 张灿灿 寇真峰 鹿院卫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4-1379,共6页
蓄冷换热器是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蓄冷换热器中设计尺寸参数对蓄冷装置加工和蓄冷性能的影响,以固体氯化钠颗粒作为蓄冷材料设计了一种超临界压缩空气填充床式蓄冷换热器。根据系统的要求参数和压力容器... 蓄冷换热器是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蓄冷换热器中设计尺寸参数对蓄冷装置加工和蓄冷性能的影响,以固体氯化钠颗粒作为蓄冷材料设计了一种超临界压缩空气填充床式蓄冷换热器。根据系统的要求参数和压力容器尺寸的约束方程,以罐体质量和加工成本最小、冷量损失最小和蓄冷效率最高为原则对10 MW蓄冷换热器的整体尺寸进行优化。对比发现随着换热器高度的增加,罐体质量和加工成本逐渐增加;对0.5~10 MW不同蓄冷功率下的蓄冷装置蓄冷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长径比不变时,蓄冷效率随功率的增大从94.65%到96.08%逐渐提高,冷损失量也同步增加。最后得到在14组的优化数据中,最优参数下,蓄冷换热器冷损失量较低,蓄冷效率为96.08%,同时加工成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 蓄冷换热器 高压填充床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氧合血体外持续灌注保存对猪供肺移植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爱兰 韦慧君 +2 位作者 龙小毛 胡彦艳 江晓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氧合血体外持续灌注保存对猪供肺移植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广西巴马小型香猪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只,每组供体、受体各6只。手术切除观察组与对照组供体双侧肺,分别经氧合血体外持续灌注保存、低温静态保存各8 h,后... 目的观察氧合血体外持续灌注保存对猪供肺移植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广西巴马小型香猪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只,每组供体、受体各6只。手术切除观察组与对照组供体双侧肺,分别经氧合血体外持续灌注保存、低温静态保存各8 h,后将供体左肺分别移植入两组切除左肺的受体。比较两组再灌注0.5、2、4、6 h时左下肺静脉氧合指数(PaO_2/FiO_2),HE染色观察两组供肺保存前(T_0)、供肺保存8 h(T_1)、再灌注3 h(T_2)和再灌注6 h(T_3)左下肺肺组织病理。结果观察组再灌注0.5、2、4、6 h时左下肺静脉PaO_2/FiO_2分别为(482.50±30.72)、(467.17±31.06)、(441.17±17.86)、(422.33±46.45)mm Hg,对照组分别为(413.83±18.53)、(389.67±7.28)、(313.67±24.53)、(308.50±50.45)mm Hg,观察组再灌注6 h与本组再灌注0.5 h时相比,对照组再灌注4、6 h与本组再灌注0.5 h时相比,两组再灌注各时点相比,P均﹤0.05。两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肺间质逐渐增宽,肺泡组织结构逐渐塌陷,肺泡水肿逐渐明显,肺泡腔内可见渗出物,且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损伤在同一时间点比观察组重,T3时对照组肺组织水肿分级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氧合血体外持续灌注保存猪供肺移植后肺氧合功能稳定、组织结构较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供体保存 氧合血 体外持续灌注保存 低温静态保存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功能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单纯冷藏与低温机械灌注保存对肝移植前后CD68、C-反应蛋白和存活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陈立坤 赵德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考察单纯冷藏与低温机械灌注保存对肝移植前后CD 6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Fibulin-1、不良反应和存活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单纯冷冻保存组20只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20只,单纯冷冻保存组取出的肝移植给低... 目的:考察单纯冷藏与低温机械灌注保存对肝移植前后CD 6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Fibulin-1、不良反应和存活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单纯冷冻保存组20只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20只,单纯冷冻保存组取出的肝移植给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取出的肝移植给单纯冷冻保存组。结果:取肝时,两个组别的CD 68和CRP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前,两个组别的CD 68和Fibulin-1无显著差异(P>0.05),与单纯冷冻保存组比,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移植前C-反应蛋白和Fibulin-1显著降低(P<0.01),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移植60 min,CD 68,CRP和Fibulin-1显著降低(P<0.01);两个组别取肝的肝病理切片正常,肝移植60 min,单纯冷冻保存组的肝脏出现较大面积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大面积坏死,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正常。单纯冷冻保存组和低温机械灌注保存组术后6 h内死亡、存活≥5 d的犬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单纯冷冻保存组比,术后3 d内出现死亡例数显著降低(P<0.05),死亡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结论:低温机械灌注保存可显著降低CD 68和CRP,改善病理坏死,提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单纯冷藏 低温机械灌注 免疫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冷器官保存技术及应用
10
作者 卢强 张炜 +1 位作者 杨丽斐 吕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46,共4页
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器官保存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离体器官内部组织细胞的活性,为器官转运及分配、受者术前评估以及手术团队准备赢得时间。器官保存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常温机械灌注保存和低温保存。其中低温保存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器官保... 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器官保存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离体器官内部组织细胞的活性,为器官转运及分配、受者术前评估以及手术团队准备赢得时间。器官保存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常温机械灌注保存和低温保存。其中低温保存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器官保存方法,但在低温保存状态下,组织细胞内部仍存在代谢活动,这导致器官的长时间保存极为困难。超冷器官保存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低温器官保存技术,极大地延长了器官的保存时间,未来有望成为器官保存的重要手段,为“器官库”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存 超冷器官保存 静态冷保存 细胞代谢 常温机械灌注 亚低温机械灌注 低温机械灌注
下载PDF
Lifeport与静态低温保存应用于器官捐献供肾保存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驌 陈妍君 +2 位作者 王诚 付生军 杨立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68-27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Lifeport与静态低温保存(CS)在器官捐献供肾的保存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Lifeport与CS在移... 目的系统评价Lifeport与静态低温保存(CS)在器官捐献供肾的保存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Lifeport与CS在移植肾保存效果的相关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和11个回顾性队列研究(RC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S组比较,(1)总体捐献供肾(TDD),Lifeport组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降低,DGF持续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减少以及术后1年肾存活率增加,两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与1年人存活率相当;(2)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DCD):Lifeport组术后DGF发生率降低,术后平均住院日减少,两组术后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PNF)与AR发生率,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扩展标准供肾(ECD):Lifeport组术后PNF发生率降低并改善术后1年肾存活率,两组术后DGF发生率、AR发生率与术后1年人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ifeport应用于器官捐献供肾保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所限,上述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Lifeport 低温机械灌注 静态低温保存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37 位作者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 郑树森 叶啟发 唐佩福 徐骁 李建辉 谢海洋 王彦峰 陈静瑜 董念国 殷浩 辛立明 张浩 张建政 霍枫 杨家印 杨洪吉 泮辉 李绍光 贾俊君 俞浩 梁涵 杨思佳 乔银标 罗佳 李浩宇 王浩 刘鐘阳 张里程 胡潇逸 吴昊 胡逸青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60,共1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近期,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护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液 静态冷保存 脑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扩大标准供者
下载PDF
风道结构对冷藏柜热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智明 汪庆 +2 位作者 滕飞 黄虎 张忠斌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9年第2期33-42,共10页
送回风静压空间和风道结构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冷冻冷藏柜内部气流组织,优化其热环境性能.以冷藏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上送上回送风方式,探索有无送回风静压空间对冷藏柜的热环境影响,并改变风道结构,即送风板变截面角度(θ=0°,1.5&... 送回风静压空间和风道结构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冷冻冷藏柜内部气流组织,优化其热环境性能.以冷藏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上送上回送风方式,探索有无送回风静压空间对冷藏柜的热环境影响,并改变风道结构,即送风板变截面角度(θ=0°,1.5°,3°)及送风板穿孔率(φ=5%,10%,15%),建立11种模型分析比较,实测典型模型与改进模型在标准工况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进而提出热环境性能的评价指标-垂面温度/速度均匀系数对不同风道结构模拟与实测模型进行评价分析,以反映冷藏柜热环境的理想程度,并选取最优结构模型.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上送上回送风方式下且有静压空间,θ=1.5°,φ=10%时,冷藏柜气流组织合理,热环境性能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柜 送回风静压层 送风板变截面角度 穿孔率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供肝保存与功能维护助力肝移植发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炎 蒋文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6,共6页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并逐渐取得普遍认可。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趋于成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受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持续改善。然而,器官的供应与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是限制肝移植...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并逐渐取得普遍认可。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趋于成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受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持续改善。然而,器官的供应与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鸿沟,是限制肝移植手术开展的重要原因。国内肝移植手术量逐年上升,供肝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边缘供肝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供者器官的选择标准、器官的保存及功能维护技术不断完善。本文将从供肝保存、功能维护两方面,结合二者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评述不同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移植物和受者生存率,促进我国肝移植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边缘供肝 静态冷保存 机械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功能维护 基因治疗 干细胞疗法
下载PDF
DCD供肾灌注液生物标志物预测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馨 孙泽家 +1 位作者 蔡继飞 王玮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静态冷保存(SCS)灌注液生物标志物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DCD供肾肾移植的64例受者和47例供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术后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7例)...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静态冷保存(SCS)灌注液生物标志物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DCD供肾肾移植的64例受者和47例供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者术后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7例)与即刻肾功能恢复(IGF)组(57例),比较两组供肾SCS灌注液中4种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白细胞介素-18(IL-18)、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并分析其与DGF的相关性,分析各生物标志物对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的预测价值。结果DCD供肾肾移植受者术后DGF的发生率为11%(7/64)。DGF组供肾灌注液的NGAL水平高于IGF组(P=0.009),供肾灌注液的NGAL水平与肾移植受者术后DGF的发生呈正相关(r=0.43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灌注液中的NGAL和KIM-1水平升高对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均为P<0.05),当联合检测NGAL和KIM-1时,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可信区间(CI)0.850~1.000],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754(P<0.05)。结论DCD供肾SCS灌注液中的NGAL水平与肾移植受者术后DGF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灌注液中的NGAL和KIM-1水平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肾移植受者术后DG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 肾移植 静态冷保存(scs)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 白细胞介素-18(IL-18) 肾损伤分子-1(KIM-1)
下载PDF
不同热环境下高分子蓄冷剂蓄冷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立品 王明 蔡威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9-251,共3页
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高分子柔性蓄冷剂,利用恒温干燥箱、人工气候室及暖体出汗假人分别考察其在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下,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蓄冷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质量的蓄冷剂在静态条件下,环境温度越高,... 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高分子柔性蓄冷剂,利用恒温干燥箱、人工气候室及暖体出汗假人分别考察其在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下,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蓄冷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质量的蓄冷剂在静态条件下,环境温度越高,相变时间越短,并且每升高1℃,相变时间减少5min左右;在35℃环境下,静态时约116g相变材料的相变时间约为60min,动态时约240g该材料的相变时间约为1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剂 暖体出汗假人 动态 静态
下载PDF
肾脏常温机械灌注与无缺血肾移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国彬 陈国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了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肾脏的利用率,肾脏保存方法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常温机械灌注(NMP)的使用,促进了离体供肾保存、评估和修复,以及肾移植手术方式革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首创的无缺血肾移植(IFKT)手术,利用肾脏... 为了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肾脏的利用率,肾脏保存方法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常温机械灌注(NMP)的使用,促进了离体供肾保存、评估和修复,以及肾移植手术方式革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首创的无缺血肾移植(IFKT)手术,利用肾脏NMP机器在供肾获取、保存、移植全过程中,保持供肾血流和供氧不中断,从根本上避免了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降低了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本文着重总结肾脏NMP的新进展,以及IFKT手术方式和近期疗效,旨在为提高ECD供肾利用率、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保存 常温机械灌注(NMP) 常温局部灌注(NRP) 静态冷保存(scs) 无缺血肾移植(IFKT) 扩大标准供者(ECD)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肾损伤分子-1(KIM-1)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erfusate on liver viability during 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被引量:7
18
作者 Jun-Jun Jia Jing Zhang +7 位作者 Jian-Hui Li Xu-Dong Chen Li Jiang Yan-Fei Zhou Ning He Hai-Yang Xie Lin Zhou Shu-Sen Zh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9期8848-8857,共10页
AIM: To optimize the perfusates used for hypothermicmachine perfusion(HMP).METHODS: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three groups(n = 12 per group) that received either salin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ol... AIM: To optimize the perfusates used for hypothermicmachine perfusion(HMP).METHODS: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three groups(n = 12 per group) that received either salin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oldstorage solution(UW) or 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 solution(HTK) as the perfusate. Ea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static cold storage(SCS) and HMP(n = 6 per subgroup). The liver graft was retriev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described by Kamada. For the SCS group, the graft was directly placed into cold perfusate(0-4?℃) for 6 h after liver isolation while the portal vein of the graft was connected to the perfusion machine for the HMP group. Then the perfusate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for analysis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alanine transaminase(ALT)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levels. Liver tissues were obtained for evaluation of histology, dry/wet weight(D/W) ratio, and malondialdehyde(MDA) and adenosine-triphosphate(ATP) levels. The portal vein pressure and velocity wer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in all HMP subgroups.RESULTS: Comparison of HMP and SCS: Regardless of the perfusate, HMP improved the architecture of donor graft in reducing the congestion around sinusoids and central vein and maintaining sinusoid lining in morphology; HMP improved liver function in terms of ALT, AST and LDH, especially during the 3-6 h period(SCS vs HMP using saline: ALT3, 225.00 ± 105.62 vs 49.50 ± 18.50, P = 0.047; LDH3, 1362.17 ± 563.30 vs 325.75 ± 147.43, P = 0.041; UW: LDH6, 2880.14 ± 948.46 vs 2135.00 ± 174.27, P = 0.049; HTK, AST6, 307.50 ± 52.95 vs 185.20 ± 20.46, P = 0.041); HMP decreased MDA level(saline, 2.79 ± 0.30 vs 1.09 ± 0.09, P = 0.008; UW, 3.01 ± 0.77 vs 1.23 ± 0.68, P = 0.005; HTK, 3.30 ± 0.52 vs 1.56 ± 0.22, P = 0.006). Comparison among HMP subgroups: HTK showed less portal vein resistance than UW and saline(vs saline, 3.41 ± 0.49 vs 5.00 ± 0.38, P < 0.001; vs UW, 3.41 ± 0.49 vs 4.52 ± 0.63, P = 0.007); UW reduced edema most efficiently(vs saline, 0.68 ± 0.02 vs 0.79 ± 0.05, P = 0.013), while HTK maintained ATP levels best(vs saline, 622.60 ± 29.11 vs 327.43 ± 44.66, P < 0.001; vs UW, 622.60 ± 29.11 vs 301.80 ± 37.68, P < 0.001).CONCLUSION: HMP is superior to SCS in maintaining both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of liver grafts. Further, HTK was found to be the optimal perfusate for H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staticcold storage LIVER VIABILITY WISCONSIN cold-storagesolution 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 solution
下载PDF
布袋送风系统在冷库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爽 李大鹏 周丹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7年第1期34-38,共5页
介绍了布袋送风系统在冷库中使用优势,总结了布袋送风系统设计原则,包括纤维材质、形状和尺寸、送风模式、系统压力、风速和安装方式,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不同类型冷库中布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
关键词 布袋风管 渗透率 送风模式 静压 冷库
下载PDF
机械灌注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质量维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昌盛 代林睿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目前已成为我国器官捐献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供者质量的复杂性,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占比增加,从而对供肾的可利用性以及肾移植受者术后的长期预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加强供肾质量的维护与评估,对于改善供肾质量、增...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目前已成为我国器官捐献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供者质量的复杂性,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占比增加,从而对供肾的可利用性以及肾移植受者术后的长期预后造成很大的影响。加强供肾质量的维护与评估,对于改善供肾质量、增加供肾获取与利用、改善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机械灌注保存作为器官保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但可以延长供肾保存的时间,改善供肾质量,而且在供肾修复及功能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文献介绍了机械灌注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质量维护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及对应的处理方案与进展,旨在为选择供肾的最佳保存方式,提高ECD供肾质量和利用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扩大标准供者 低温机械灌注(HMP) 体外常温机械灌注(EVNP) 腹部区域机械灌注(ARP) 静态冷保存(scs)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