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9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ersing Treatment of Steel Plate Surface in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被引量:2
1
作者 Peng Zhang Yunhui Du +4 位作者 Xueping Ren Yonglin Kang Hanwu Liu Jianzhong Cui Limin Ba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ique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Metal Forming Departmen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7-60,共4页
The interfacial status of the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plates (their steel plate surfaces were or were not immersed in flux aqueous solution) were measured by using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interfacial status of the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plates (their steel plate surfaces were or were not immersed in flux aqueous solution) were measured by using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io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yer of flux (the minimum thickness was 15 μm on the steel plate surface) could protect the steel plate surface from oxidizing effectively at high temperature in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The melt temperatUre of the flux should be lower than 580 ℃ so that it could be melted and removed completely. No. 1 flux (patent product made by the author) made up of halogeindes could also force liquid aluminum to infiltrate into steel plate surface and thus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of the bonding plate was rather l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plate steel plate surface immerse flux melt temperature interfacial shear shrength
下载PDF
Effect of amide type modified rapeseed oil as lubricating additive on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steel-steel and steel-aluminum alloy systems 被引量:1
2
作者 FANG Jian-hua CHEN Bo-shui LIU Wei-min DONG Lin WANG Jiu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4年第z1期435-438,共4页
A new type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ube additive-amide type modified rapeseed oil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um. Its effect on th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steel-steel and steel-alumi... A new type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ube additive-amide type modified rapeseed oil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um. Its effect on th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steel-steel and steel-aluminum alloy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four-ball machine and an Optimol SRV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respectively.The morphographies of the worn surface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worn surfaces of the 2024Al alloy block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d rapeseed oil as additives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wear rat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steel pair and steel-aluminum frictional pair. Its lubrication mechanism is inferred that a high strength complex protection films form on the worn surface of the Al alloy due to the adsorption or tribochemistry reaction of a long chain additive molecule and high reaction activity of N el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ube ADDITIVE AMIDE type RAPESEED oil steel-steel PAIR steel-aluminum alloy PAIR TRIBOCHEMISTRY
下载PDF
Mechanical relationship in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3
作者 张鹏 杜云慧 +3 位作者 刘汉武 曾大本 崔建忠 巴立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3年第4期785-789,共5页
The bonding of solid steel plate to liquid aluminum was studied by using rapid solidif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nding parameters such as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temperature of aluminum liquid... The bonding of solid steel plate to liquid aluminum was studied by using rapid solidif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nding parameters such as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temperature of aluminum liquid and bonding time, and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of bonding plate was established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perfectly. This relationship was optimized with a genetic algorithm. The optimum bonding parameters are: 226 ℃ for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723 ℃ for temperature of aluminum liquid and 15.8 s for bonding time, and the largest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of bonding plate is 71.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焊接 钢结构 铝合金 快速凝固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Thickness of compound layer in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4
作者 PengZhang YunhuiDu +4 位作者 HanwuLiu ShumingXing DabenZeng JianzhongCui LiminBa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3年第5期48-52,共5页
The bonding of solid steel plate to liquid aluminum was studied using rapidsolidification. The surface of solid steel plate was defatted, descaled, immersed (in K_2ZrF_6 fluxaqueous solution) and stoved. In order to d... The bonding of solid steel plate to liquid aluminum was studied using rapidsolidification. The surface of solid steel plate was defatted, descaled, immersed (in K_2ZrF_6 fluxaqueous solution) and stov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Fe-Al compound layer at theinterface of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under rapid solidification, the interface ofbonding plate was investigated by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xperiment.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bonding parameters (such as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temperature of aluminumliquid and bonding time) and thickness of Fe-Al compound layer at the interface was established by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perfectly. The maximum of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output and thedesired output of the ANN is only 5.4%. From the bonding parameters for the largest interfacialshear strength of bonding plate (226℃ for preheat temperature of steel plate, 723℃ for temperatureof aluminum liquid and 15.8 s for bonding time), the reasonable thickness of Fe-Al compound layer10.8 μm was g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ding of steel plate to liquid aluminum rapid solidification thickness ofFe-Al compound laye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下载PDF
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 李明 +2 位作者 成艾国 何智成 于万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4,690,共11页
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提出了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一体化轻量化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等刚度近似理论与等强度理论建立了性能驱动的材料选择方法,并针对钢制驾驶室初步设计了钢-铝混合材料方案。然后通... 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提出了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一体化轻量化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等刚度近似理论与等强度理论建立了性能驱动的材料选择方法,并针对钢制驾驶室初步设计了钢-铝混合材料方案。然后通过折衷规划法的拓扑优化识别了驾驶室关键传力路径,并加强了相关结构。其次考虑驾驶室零件厚度、截面尺寸设计参数,建立了驾驶室质量、刚度及模态性能的径向基函数的代理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方法对驾驶室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驾驶室刚度、模态和碰撞性能的要求下,驾驶室质量减轻了12.8%。该方法对钢-铝混合驾驶室轻量化有实际的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驾驶室 钢-铝混合 轻量化 拓扑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船用钢/铝爆炸焊过渡接头的疲劳试验
6
作者 徐双喜 盛过 +2 位作者 骆伟 谌伟 陈家祥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27,148,共7页
为了测试船用钢/铝爆炸焊过渡接头的疲劳性能,基于有限元方法,以钢/铝过渡接头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过渡接头结合界面的疲劳强度,设计由3种材料组成的爆炸焊过渡接头试样,并结合数值仿真,对过渡接头试样在试验载荷下的受力进行分析,得到... 为了测试船用钢/铝爆炸焊过渡接头的疲劳性能,基于有限元方法,以钢/铝过渡接头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过渡接头结合界面的疲劳强度,设计由3种材料组成的爆炸焊过渡接头试样,并结合数值仿真,对过渡接头试样在试验载荷下的受力进行分析,得到应力集中和容易疲劳失效的位置。结合试验研究,开展不同应力等级下过渡接头的疲劳试验,获取试样疲劳断裂数据,结合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得到爆炸复合过渡接头整体应力分布和失效部位。通过疲劳试验发现试样断裂面均出现在铝合金和纯铝的界面处;通过试样疲劳循环次数拟合得到了名义应力的S-N曲线。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船用爆炸复合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报,为船舶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性能 钢/铝过渡接头 疲劳试验 S-N曲线 轻量化
下载PDF
不同镀层板的电阻点焊腐蚀行为
7
作者 王浩宇 佟连杰 +4 位作者 孟凡月 许晓 戚振南 张静 夏明生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目的]研究点焊对不同镀层板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对镀锌板和镀锌铝镁板进行电阻点焊,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点焊部位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研究了两种板材点焊前后在相同环境下的腐蚀行为。... [目的]研究点焊对不同镀层板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对镀锌板和镀锌铝镁板进行电阻点焊,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点焊部位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研究了两种板材点焊前后在相同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结果]点焊镀锌板的焊点边缘存在大量凸起和凹坑,而点焊镀锌铝镁板的焊点边缘无明显的凸起和凹坑。二者的焊点位置Zn元素挥发明显,均有部分基体裸露。无论点焊与否,镀锌板在中性盐雾试验中的耐腐蚀能力都不如镀锌铝镁板。[结论]电阻点焊容易导致镀层局部破损,影响镀层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板 镀锌铝镁板 电阻点焊 耐蚀性
下载PDF
铝/钢电磁脉冲焊接IMCs性能的计算与试验分析
8
作者 迟露鑫 黄岩 +3 位作者 陈俊成 刘家乐 黄福祥 冉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7,共9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极窄焊缝Fe-Al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的不同晶面的热力学稳定性、表面能和电子功函数值,并结合界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衍...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铝/钢电磁脉冲焊接极窄焊缝Fe-Al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的不同晶面的热力学稳定性、表面能和电子功函数值,并结合界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焊缝可能存在的IMCs及其对界面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计算得到铝/钢IMCs形成能和结合能均为负值,且满足热力学稳定结构,其形成能力强弱顺序为Fe_(2)Al_(5),FeAl,FeAl_(3),Fe_(3)Al和FeAl_(2),稳定性强弱顺序为Fe_(2)Al_(5),Fe_(3)Al,FeAl,FeAl_(3)和FeAl_(2),其中Fe_(2)Al_(5)的形成能为-9.379 eV/atom,结合能为-13.612 eV/atom,是焊缝最稳定的相;电子功函数值对应的耐腐性由弱到强顺序为Al,FeAl_(2),FeAl_(3),Fe_(2)Al_(5),FeAl和Fe_(3)Al;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e,EDS)分析表明,焊缝主要存在Fe_(2)Al_(5),FeAl_(3)和少量FeAl_(2),椭圆环形焊缝还存在FeAl,直形焊缝还有Fe_(3)Al;焊缝FeAl_(3)的电子功函数较小,在盐雾腐蚀介质中充当阳极,易被腐蚀,并随着腐蚀周期增长,焊缝主要相Fe_(2)Al_(5)充当阳极,并由直形焊缝向椭圆环形焊缝快速腐蚀扩展,至整条焊缝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 电磁脉冲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第一性原理计算 耐腐蚀性
下载PDF
45钢水口结瘤原因及控制
9
作者 李文博 郝丽 +3 位作者 董诗朋 周胜刚 张国东 张朝磊 《河北冶金》 2024年第7期76-80,共5页
研究了45钢生产过程中中间包水口结瘤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及EDX荧光分析技术监测了钢液波动情况及水口结瘤物的成分。结果表明:高熔点Al_(2)O_(3)非金属夹杂物和钙处理过程形成的CaS在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内... 研究了45钢生产过程中中间包水口结瘤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及EDX荧光分析技术监测了钢液波动情况及水口结瘤物的成分。结果表明:高熔点Al_(2)O_(3)非金属夹杂物和钙处理过程形成的CaS在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内壁聚集是水口结瘤的原因。减少Al_(2)O_(3)的产生量,同时防止过量的[Ca]与[S]形成CaS是解决水口结瘤的根本措施。通过将钢水成品钙含量控制在6×10^(-6)~10×10^(-6);LF过程渣料配比二元碱度控制在3.5~5范围,做到硫含量可控,同时硫合金化前置到VD真空前;将LF离站铝含量控制在≤0.015%;VD真空后减少合金化种类,铝合金化后进行钙处理,间隔时间设定为3~5 min;钢水过热度控制在25~35℃等工艺措施改善了45钢的可浇性,实现了整浇次稳定生产,中间包水口结瘤问题随之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含硫含铝钢 中间包水口 结瘤 夹杂物 钙处理
下载PDF
Cu对铝/钢CMT熔钎焊接头界面区组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贾剑平 李田雨 +1 位作者 詹志平 姜喜铭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采用冷金属过渡方法,以AlSi5焊丝为填充金属,在5052铝合金和镀锌钢板之间添加铜箔片进行搭接熔钎焊,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谱分析和拉伸试验机对接头的界面区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加入铜箔时,界面区组织主要由FeAl_(3)金... 采用冷金属过渡方法,以AlSi5焊丝为填充金属,在5052铝合金和镀锌钢板之间添加铜箔片进行搭接熔钎焊,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谱分析和拉伸试验机对接头的界面区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加入铜箔时,界面区组织主要由FeAl_(3)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铜箔的加入使得界面区组织中新生成了CuAl_(2)金属间化合物,同时改善了Zn在界面区的分布。Zn固溶于Al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产生。加入铜箔后的试样断裂位置发生改变,接头的承载能力与未加入铜箔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熔钎焊 冷金属过渡 铜箔 界面区
下载PDF
常见结构材料低温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俊键 张学习 +2 位作者 钱明芳 李爱滨 耿林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6,共15页
随着深空探测、极地科考、低温贮运等低温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低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温材料逐渐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低温钢、铝合金、钛合金、铝基复合材料以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常见结构材料的低温性能,归纳不同晶体... 随着深空探测、极地科考、低温贮运等低温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低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温材料逐渐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低温钢、铝合金、钛合金、铝基复合材料以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等常见结构材料的低温性能,归纳不同晶体结构、合金种类、合金元素等因素对结构材料的低温强度、塑性与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低温变形和强韧化机理,介绍不同种类低温结构材料在国内外重要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低温材料未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性能 钛合金 铝合金 铝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管线钢X65连铸过程絮流原因分析
12
作者 张新文 俞杰 +3 位作者 轩康乐 印卫 施嘉凯 陈凯 《特殊钢》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对低碳低硫低氧铝镇静钢X65连铸过程絮流原因的分析,得出引起塞棒絮流的原因是高Ca的钙铝酸盐粘附在塞棒头部。浇注初期,塞棒头部吸热使周围钢液温度急剧下降,析出高熔点钙铝酸盐被粘附在塞棒头部,引起塞棒曲线上行。另外,通过热力... 通过对低碳低硫低氧铝镇静钢X65连铸过程絮流原因的分析,得出引起塞棒絮流的原因是高Ca的钙铝酸盐粘附在塞棒头部。浇注初期,塞棒头部吸热使周围钢液温度急剧下降,析出高熔点钙铝酸盐被粘附在塞棒头部,引起塞棒曲线上行。另外,通过热力学计算,在低碳低硫低氧铝镇静钢X65中,1 540℃时,形成12CaO·7Al_(2)O_(3)需要的w[Ca]为16×10^(-6),过量的Ca进一步反应形成高熔点钙铝酸盐。在中间包工作层、塞棒、水口、碗口等与钢水接触部位全部使用镁质耐材的条件下,在低碳低硫低氧的铝镇静钢生产时,向钢液中喂入的Ca含量越多,塞棒上行程度越严重。采用高碱度渣系和Al降低钢中的O和S,将Ca喂入量控制在0.065 0~0.071 5 kg/t,中间包w[Ca]控制在(10~15)×10^(-6),可以有效控制塞棒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流 钙处理 铝含量 钙铝酸盐 管线钢
下载PDF
基于光谱学分析的硬质聚氨酯泡沫/钢渣/次磷酸铝复合材料阻燃机理研究
13
作者 刘梦茹 戴震 +4 位作者 龙红明 张浩 季益龙 杨亚东 唐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7-1493,共7页
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的优异性能使其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本身的易燃性为其在应用过程中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钢渣(SS)作为提炼铁精矿后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因其综合利用效率低下而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提高RPUF火灾安全性和钢... 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的优异性能使其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本身的易燃性为其在应用过程中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钢渣(SS)作为提炼铁精矿后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因其综合利用效率低下而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提高RPUF火灾安全性和钢渣的附加值,将SS和次磷酸铝(AHP)引入到RPUF中,采用一步全水发泡法,制备一系列阻燃RPUF(FR-RPUF)复合材料。利用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探究了SS的化学成分,并系统研究了SS/AHP对FR-RPUF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阻燃性能以及气相产物的影响。XRF测试表明:钢渣的化学成分主要是CaO、SiO_(2)、Al_(2)O_(3)、Fe_(2)O_(3)、SO_(3)、MgO,以上金属氧化物能够作为协效剂促进聚合物成炭,并覆盖在材料表面阻隔燃烧热,在凝聚相达到阻燃目的。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SS/AHP与RPUF基体的相容性较差导致FR-RPUF的泡孔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阻燃测试表明:RPUF-1、RPUF-4、RPUF-5的极限氧指数分别为24.2 vol%、23.4 vol%、19.7 vol%,说明SS和AHP存在一定的协效阻燃作用,且RPUF/SS/AHP复合材料全部通过UL-94 V-0级别,满足外墙保温材料使用要求。热重-红外分析(TG-FTIR)测试表明:SS/AHP并未改变RPUF的降解过程,气相产物主要为碳氢化合物、羰基化合物、氨基甲酸酯、CO_(2)、异氰酸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氰化氢、羰基化合物和酯类。对典型挥发性产物进一步分析发现,AHP和SS的加入促进RPUF基体早期降解。拉曼测试表明:当SS/AHP加入到RPUF后,RPUF-4的D峰与G峰的峰面积比(I_(D)/I_(G))值最小,表明SS/AHP的加入提高了FR-RPUF复合材料炭渣的致密性、石墨化程度。结合上述分析提出阻燃机理:首先AHP吸热分解,降低了火焰周围的温度,其分解的PO·自由基捕获游离的HO·抑制连锁反应,分解产生的焦磷酸铝与炭渣覆盖在基体表面,抑制了火焰和可燃气体的扩散。AHP分解产生的PH3遇氧气生成酸性物质(磷酸和聚磷酸),促进了RPUF脱水成炭,并且钢渣中的矿物成分会与磷酸或聚磷酸反应,形成致密炭层,与AHP共同发挥协效阻燃作用。研究为SS和AHP复配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分析 硬质聚氨酯泡沫 钢渣 次磷酸铝 复合材料 阻燃机理
下载PDF
激光增材含铝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会杰 雷远涛 +4 位作者 伍文星 申龙章 陈勇 朱红梅 邱长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3-79,180,共8页
激光增材马氏体不锈钢可应用于600℃以下的高温部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高温耐磨性能,制备了4种不同铝含量(0、1%、2%、3%,质量分数)的马氏体不锈钢试样,采用箱式电阻炉对4种马氏体不锈钢试样分别在25、200、400、6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 激光增材马氏体不锈钢可应用于600℃以下的高温部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高温耐磨性能,制备了4种不同铝含量(0、1%、2%、3%,质量分数)的马氏体不锈钢试样,采用箱式电阻炉对4种马氏体不锈钢试样分别在25、200、400、6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采用OM、XRD、SEM、3D景深显微镜、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和JMatPro软件研究了试样的金相组织与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平均硬度从57.87 HRC降至42.46 HRC,随着600℃保温时间的延长,试样的硬度均快速下降并趋于稳定,其值从44.79 HRC降至28.70 HRC,铝含量的增加对试样在25℃下的摩擦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其值均在0.8~0.9之间;当铝含量达到3%时,试样在600℃环境中的摩擦系数降至0.45左右,约为25℃下的52.94%,体积磨损量降至0.0214 mm^(3),约为25℃下的9%,试样主相为马氏体相及少量碳化物等析出相。添加3%铝可显著改善激光增材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铝含量 激光增材 高温耐磨性
下载PDF
新型前处理工艺在钢铝混合材料上的应用
15
作者 褚旭 周宪民 +3 位作者 张蕾 梁嘉宁 王爽 周瑜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循环交变盐雾试验机等设备就后处理技术在钢铝混材表面处理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身上的冷轧板、镀锌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磷化膜;铝板经过新型前处...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循环交变盐雾试验机等设备就后处理技术在钢铝混材表面处理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身上的冷轧板、镀锌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磷化膜;铝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其表面形成钝化膜;随着铝材在钢铝混合材料中占比的提升,磷化渣产生量逐渐降低;当处理材料仅为铁材时,磷化渣量为2.5 g/m^(2),当所处理的材料全部为铝材时,磷化渣量低于0.5g/m^(2);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钢铝混材时,磷化液中离子浓度均保持稳定水平;3种板材的漆膜附着力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冷轧板经过1000 h盐雾检测后,单边扩蚀小于2 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铝板和镀锌板经过1008h循环交变测试后,单边扩蚀宽度小于2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混材 磷化膜 钝化膜 附着力 耐腐蚀性
下载PDF
高铝钢炼钢过程夹杂物演变规律研究
16
作者 单庆林 路博勋 +3 位作者 孟庆勇 刘占礼 张彩东 毛文文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为探究高铝钢炼钢过程夹杂物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在“转炉→LF精炼→RH真空处理→板坯连铸”工艺生产高铝钢的全流程进行系统取样,结合各工序工艺特点和热力学计算,揭示了高铝钢中夹杂物在炼钢过程中的演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铝钢中Al_... 为探究高铝钢炼钢过程夹杂物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在“转炉→LF精炼→RH真空处理→板坯连铸”工艺生产高铝钢的全流程进行系统取样,结合各工序工艺特点和热力学计算,揭示了高铝钢中夹杂物在炼钢过程中的演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高铝钢中Al_(2)O_(3)夹杂物在转炉炉后即发生转变,其演变路线为:Al_(2)O_(3)→MgO-Al_(2)O_(3)、CaO-Al_(2)O_(3)系夹杂物→CaO-MgO-Al_(2)O_(3)系夹杂物。在高铝钢钢液条件下,高铝钢在冶炼中无需进行钙处理即可将大部分镁铝尖晶石夹杂物改质为CaO-MgO-Al_(2)O_(3)系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钢 夹杂物 热力学计算
下载PDF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腐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综述
17
作者 徐灏 曹睿 樊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28,共13页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结合了两种材料优异的性能,在各行各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铝、钢两种金属之间理化性能的巨大差异以及极小的固溶度,导致铝/钢接头容易出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着接头的力学性能.然而,随着...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结合了两种材料优异的性能,在各行各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铝、钢两种金属之间理化性能的巨大差异以及极小的固溶度,导致铝/钢接头容易出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着接头的力学性能.然而,随着铝/钢接头越来越广的应用范围和复杂多样的应用环境,接头的耐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近些年铝/钢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方面研究工作做了系统的汇总,旨在从接头腐蚀机理出发,提升接头的耐腐蚀性.综述了接头腐蚀形式规律,并从焊接工艺、腐蚀环境、微观组织和金属间化合物等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详细地讨论了腐蚀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理.同时,指出了接头腐蚀机理,从各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改善接头耐腐蚀性能的措施,减小铝/钢接头实际服役过程中腐蚀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焊接接头 腐蚀行为 微观组织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Cu和Ni中间层对铝/钢异种金属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及剪切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元一 乔柯 +4 位作者 张婷 郝政扬 王佳 王文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1,共8页
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FSLW)对添加Cu和Ni中间层的6061-T6铝合金和QP1180钢进行焊接,研究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FSLW可以成功制备出成形性良好的Al-Cu-Fe及Al-Ni-Fe接头, Cu粉和Ni粉均与基体结合良好。Cu粉阻隔了Al-Fe之间... 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FSLW)对添加Cu和Ni中间层的6061-T6铝合金和QP1180钢进行焊接,研究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FSLW可以成功制备出成形性良好的Al-Cu-Fe及Al-Ni-Fe接头, Cu粉和Ni粉均与基体结合良好。Cu粉阻隔了Al-Fe之间的元素扩散,接头金属间化合物(IMCs)种类为Al Cu和Al_(3)Cu_(2),无Al-Fe IMCs生成;Ni粉无法完全阻隔Al-Fe之间的反应, IMCs种类为Al_(3)Ni_(2)和Al Fe_(3)。Al-Ni-Fe接头中产生的IMCs与基体之间的平均错配度低于Al-Cu-Fe接头中IMCs与基之间的平均错配度,表明Al-Ni-Fe接头中产生的IMCs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优于Al-Cu-Fe接头中产生的IMCs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因此Al-Ni-Fe接头剪切强度(7.86 k N)优于Al-Cu-Fe接头剪切强度(4.62 k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搭接焊 铝/钢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错配度 剪切性能
下载PDF
铝钢双金属液固复合铸造研究现状
19
作者 王涛 陈冲 +3 位作者 张国赏 魏世忠 毛丰 熊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2-219,共8页
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追逐的目标,汽车工业中用轻质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钢或铸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铝钢双金属兼具铝合金和钢或铸铁的性能优势,是极具潜力的缸体、活塞等发动机零部件材料。双金属复... 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追逐的目标,汽车工业中用轻质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钢或铸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铝钢双金属兼具铝合金和钢或铸铁的性能优势,是极具潜力的缸体、活塞等发动机零部件材料。双金属复合铸造因具有工艺简单、结构受限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铝钢液固双金属复合铸造的主要挑战包括基体表面易氧化、Al对Fe润湿性差和界面处形成硬脆金属间化合物,导致双金属结合性能不理想。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提高铝钢液固复合铸造双金属界面结合强度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常用的铝钢液固复合铸造工艺及其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并总结了近年来铝钢液固复合铸造双金属界面相组成和演变过程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铝钢液固复合铸造在提高界面结合强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铝钢双金属液固复合铸造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双金属 液固复合铸造 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相组成 结合强度
下载PDF
送丝速度对铝/钢激光熔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周勇 孙有平 +1 位作者 何江美 李旺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6,共6页
采用ER2319焊丝进行了6061-T6铝合金/Q235镀锌钢光纤激光熔钎焊接,分析了送丝速度对接头成型、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2 kW,焊接速度为1.2 m/min时,送丝速度在1.2~3.0 m/min范围内均可获得有效接头。接头的... 采用ER2319焊丝进行了6061-T6铝合金/Q235镀锌钢光纤激光熔钎焊接,分析了送丝速度对接头成型、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2 kW,焊接速度为1.2 m/min时,送丝速度在1.2~3.0 m/min范围内均可获得有效接头。接头的抗拉强度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当送丝速度为2.4 m/min时平均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16.15 MPa。当送丝速度为1.8、2.4 m/min时,接头的上下表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可控制在10μm以内,而对接界面处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随着送丝速度的改变变化不明显,对接界面的IMC层主要由FeAl、FeAl_(2)、Fe_(4)Al_(13)相组成。接头的断裂形式为典型的解理断裂模式,而位于润湿铺展在钢表面的铝合金处则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激光熔钎焊 送丝速度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