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倾斜极薄矿脉小型机械化留矿法开采采场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朱建国 雷显权 +3 位作者 刘福春 熊有为 张军 刘恩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8,206,共12页
基于珊瑚钨矿急倾斜极薄矿脉小型机械化留矿法开采工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开采过程中采场的稳定性,探讨了采场长度、相邻采场开采时应控制的安全距离和回采顺序。结果表明:1)矿体采出后,采场上下盘围岩发生以水平向位移为主的相向... 基于珊瑚钨矿急倾斜极薄矿脉小型机械化留矿法开采工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开采过程中采场的稳定性,探讨了采场长度、相邻采场开采时应控制的安全距离和回采顺序。结果表明:1)矿体采出后,采场上下盘围岩发生以水平向位移为主的相向位移,采空区上下两端与顶底板接触位置发生应力集中,采空区两侧围岩应力降低;2)采场长度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为提高单条采场生产能力,采场长度可由试验阶段的100 m增加到150~200 m;3)为减小相邻采场开采扰动,相邻采场开采时的安全距离应控制在4 m以上,局部地段围岩条件较差时还应适当加大;4)对于上下相邻采场,待采矿体位于已采采场的下盘围岩移动范围更有利于采场稳定性控制,建议采用从上向下的回采顺序。研究结果可为采矿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矿体 极薄矿脉 机械化开采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急倾斜极薄矿脉破碎软岩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枝亮 任玉东 +1 位作者 周乐 周佳琦 《黄金》 CAS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针对某矿山采场片帮频发、超挖严重和采矿损失贫化较大等问题,结合极薄矿脉作业空间受限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锚杆+双筋条的支护技术,其实质是双筋条支护的时效性和柔韧性,在支护过程中使整排的锚杆群在托板作用下协同起作用,从而使可能冒... 针对某矿山采场片帮频发、超挖严重和采矿损失贫化较大等问题,结合极薄矿脉作业空间受限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锚杆+双筋条的支护技术,其实质是双筋条支护的时效性和柔韧性,在支护过程中使整排的锚杆群在托板作用下协同起作用,从而使可能冒落的关键块体处于稳定状态。该支护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极薄矿脉支护难题,有利于提高采场安全性,并降低矿石贫化率,从而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极薄矿脉 破碎软岩 围岩支护 锚杆 双筋条
下载PDF
混凝土垫层削壁充填法在急倾斜极薄矿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唐学义 严鹏 +2 位作者 汪志国 任玉东 姜永恒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10期52-54,63,共4页
针对二道沟金矿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混凝土垫层削壁充填采矿法。通过调整采切结构,改变铺垫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采用"两掏一削"回采方式等综合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技术难题。混凝土垫层... 针对二道沟金矿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混凝土垫层削壁充填采矿法。通过调整采切结构,改变铺垫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采用"两掏一削"回采方式等综合技术措施,成功解决了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技术难题。混凝土垫层削壁充填法具有生产能力高、损失贫化低、劳动生产率低、作业安全性高的特点,对开采急倾斜极薄矿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尤其对防治地压灾害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为类似条件矿山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强化开采 混凝土垫层 削壁充填法 地压灾害
下载PDF
马子冲锰矿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文方 王文丽 王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7,共5页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常遇到采矿方法难以确定、损失率贫化率高、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为研究适宜的采矿方法,以马子冲锰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象,结合矿山矿脉稳固性较好、底板稳固性次之、顶板稳固性最差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提...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时,常遇到采矿方法难以确定、损失率贫化率高、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为研究适宜的采矿方法,以马子冲锰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象,结合矿山矿脉稳固性较好、底板稳固性次之、顶板稳固性最差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同时进行了削壁厚度、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方面的研究,针对顶板稳固性差的问题,提出先进行削壁、后进行矿石回采的回采顺序,有效提高了采矿安全性。最后通过试采,分析矿脉回采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矿石损失率为8.37%,矿石贫化率为6.45%等,得出削壁充填法适合急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尤其适合马子冲锰矿矿脉的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削壁充填法 浅孔留矿法 回采工艺 采场通风
下载PDF
二道沟矿深井开采地表移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清明 曹敏 严鹏 《黄金》 CAS 2020年第6期40-43,共4页
二道沟矿以急倾斜极薄矿脉为主,开采深度已达1500 m,深井开采时地压活动加剧,采动影响增加。根据岩体力学理论,应用Midas-GTS软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深井开采高应力环境影响下地表移动的规律。对于二道沟矿区的地质及岩石条件,在采用... 二道沟矿以急倾斜极薄矿脉为主,开采深度已达1500 m,深井开采时地压活动加剧,采动影响增加。根据岩体力学理论,应用Midas-GTS软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深井开采高应力环境影响下地表移动的规律。对于二道沟矿区的地质及岩石条件,在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的中段,地表下沉量持续增加,开采到420 m中段时,地表最大下沉量达到7 mm左右,继续向深部开采,地表下沉量趋于稳定。深井开采对地表移动影响甚微,地表最大下沉量小于8 mm,未达到传统边界角的划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急倾斜极薄矿脉 地表移动 数值分析 Midas-GTS
下载PDF
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传柱 曲展鹏 +2 位作者 刘剑 徐壮飞 王晓欢 《黄金》 CAS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深部地压强烈、配矿困难等问题,国内外矿山普遍存在着采矿损失率大、矿石贫化率高,脉外采准工程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地压管理难,经济效益差等不足。以大柳行金矿燕山矿区急倾斜极薄...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深部地压强烈、配矿困难等问题,国内外矿山普遍存在着采矿损失率大、矿石贫化率高,脉外采准工程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地压管理难,经济效益差等不足。以大柳行金矿燕山矿区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试验过程。工程应用表明: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具有生产能力大,工艺过程简单,采矿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防止地表塌陷,提高矿石回收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无底柱 浅孔留矿 嗣后充填
下载PDF
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永新 王庆磊 吕军恩 《黄金》 CAS 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
三河铅锌矿区矿体多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原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存在采矿损失贫化大,采矿效率低等问题,根据矿区长远发展目标及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提出开展脉内上向分层及削壁充填联合采矿法试验研究。采场沿走向布置,由脉内巷道向矿... 三河铅锌矿区矿体多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原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存在采矿损失贫化大,采矿效率低等问题,根据矿区长远发展目标及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提出开展脉内上向分层及削壁充填联合采矿法试验研究。采场沿走向布置,由脉内巷道向矿脉下盘掘进出矿联络巷道,采准工程基本布置在脉内,不设间柱回采,减少了采矿损失率;且用尾砂进行部分充填,有利于地压控制。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脉内上向分层及削壁充填联合采矿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符合矿山要求,对于开采急倾斜极薄矿体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极薄矿体 脉内上向分层 削壁充填 地压控制
下载PDF
混凝土垫层削壁充填法在急倾斜极薄矿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蔡勺钊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6期259-259,261,共2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目前我国加大了对于急倾斜极薄矿脉的开发力度,但是由于急倾斜极薄矿脉自身结构特点的限制难以使用传统开采工艺进行开采工作。混凝土垫层削壁充填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开采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极薄矿脉开采过程的安...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目前我国加大了对于急倾斜极薄矿脉的开发力度,但是由于急倾斜极薄矿脉自身结构特点的限制难以使用传统开采工艺进行开采工作。混凝土垫层削壁充填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开采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极薄矿脉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同时避免出矿贫化问题,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之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垫层削壁法 急倾斜极薄矿脉 开采
下载PDF
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熊有为 刘福春 +2 位作者 张军 雷显权 刘恩彦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了探明在不同采场倾角和进路间距条件下,无底柱平底结构出矿方式狭长受限空间内的矿石流动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模型,开展了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矿法回采分层上行,矿堆表面... 为了探明在不同采场倾角和进路间距条件下,无底柱平底结构出矿方式狭长受限空间内的矿石流动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模型,开展了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留矿法平底结构出矿相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矿法回采分层上行,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逐渐减小,更有利于机械化设备在采场矿堆表面通行作业;采场倾角一定时,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随出矿进路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大量放矿后残留采场底部的矿石量随出矿进路间距的增大而增多;出矿进路间距一定时,矿堆表面形成的移动漏斗坡面角随采场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大量放矿后残留采场底部的矿石量随放矿角度的增大而减少。通过狭长受限空间放矿模拟试验,以矿堆表面凹陷坡面角和底部矿石残留率为评价指标,确定符合机械化留矿法开采工艺要求的出矿进路最佳间距为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留矿采矿法 出矿 进路间距 移动漏斗坡面角
原文传递
急倾斜极薄矿脉机械化开采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廖九波 范文录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4,共5页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常遇到采矿方法难以确定、损失率贫化率高、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为研究适宜的采矿方法,以某金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象,针对原留矿法的弊端和该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提出采用机械化水平分层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开...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常遇到采矿方法难以确定、损失率贫化率高、作业空间狭小等问题。为研究适宜的采矿方法,以某金矿的急倾斜极薄矿脉为研究对象,针对原留矿法的弊端和该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提出采用机械化水平分层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损失率、贫化率分别降低了9,18个百分点,预期效果良好,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机械化水平分层削壁充填法 浅孔留矿法 采场结构参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