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伍慧明小说中唐人街的空间封闭与突破
1
作者 郁敏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9-86,共8页
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两部代表作品《骨》和《望岩》中,共同表现了旧金山唐人街封闭空间对于华人尤其是男性华人的政治压迫和权利剥离。小说中的华裔群体尝试突破美国政治对唐人街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华人心理空间的封闭隔离,在中国故... 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两部代表作品《骨》和《望岩》中,共同表现了旧金山唐人街封闭空间对于华人尤其是男性华人的政治压迫和权利剥离。小说中的华裔群体尝试突破美国政治对唐人街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华人心理空间的封闭隔离,在中国故事与美国现实之间创造出新一代华人独立、自主、兼收并蓄、万物生长的“居间”或“第三空间”,打破边缘与主流、封闭与开放、真实与谎言之间的二元对立,构建自由自主的华裔表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慧明 唐人街 封闭空间 “居间”空间 《骨》 《望岩》
下载PDF
雌雄同体与美国华裔男性气质的重构——以伍慧明小说《骨》和《望岩》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云玲 郭棲庆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美国华裔男性气质长期以来被主流社会建构为"女性化"来凸显白人的男性气质,而在以赵健秀为代表的激进的华裔男性作家笔下它又被塑造为"英雄主义的"。前者是西方对华裔男性"东方主义"的幻想,后者则被批评... 美国华裔男性气质长期以来被主流社会建构为"女性化"来凸显白人的男性气质,而在以赵健秀为代表的激进的华裔男性作家笔下它又被塑造为"英雄主义的"。前者是西方对华裔男性"东方主义"的幻想,后者则被批评为将中国文化简单化,以"牺牲华裔女性利益"为代价。借用弗吉尼亚·伍尔夫"雌雄同体"的思想,追溯美国华裔男性气质的历史变迁,分析伍慧明在《骨》和《望岩》中对美国华裔男性气质的重构,揭示理想的华裔男性气质是建构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上,具有"雌雄同体"双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 《望岩》 雌雄同体 男性气质
下载PDF
“纸生仔”现象的历史现实与文学想象——以伍慧明《望岩》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小涛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9-16,共8页
论文结合历史事实和伍慧明的《望岩》对"纸生仔"的形象塑造,分析探讨了"纸生仔"对美国华人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对整个华人社区的影响。"纸生仔"作为美国华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一方面,它给众多通... 论文结合历史事实和伍慧明的《望岩》对"纸生仔"的形象塑造,分析探讨了"纸生仔"对美国华人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以及对整个华人社区的影响。"纸生仔"作为美国华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一方面,它给众多通过"纸生仔"进入美国的个人及其家庭、整个华人社区造成了长久影响;另一方面,"纸生仔"的影响是代际传递的,它影响了整个华人社区的社会关系。同时,《望岩》展示了在麦卡锡时代和"坦白计划"背景下的华人社区,揭示了"纸生仔"对华人社区造成的持续伤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排华 非法入境 “纸生仔” “坦白计划” 伍慧明 《望岩》
下载PDF
伍慧明小说的创伤书写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悦 夏光武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在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中,"创伤"既是核心人物的主要特质,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小说的基本主题,甚至于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都与之相关。从创伤书写的角度对伍慧明的《骨》与《望岩》展开深入分析,可以通过历史文化... 在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中,"创伤"既是核心人物的主要特质,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小说的基本主题,甚至于作品的结构与叙事手法都与之相关。从创伤书写的角度对伍慧明的《骨》与《望岩》展开深入分析,可以通过历史文化、身份认同及女性叙事三个层面,透视华裔美国人凝聚于"创伤"中的奋斗史,梳理"创伤"心理与其民族性格的集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慧明 《骨》 《望岩》 创伤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美籍华裔作家伍慧明小说《望岩》的创伤叙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井媛 贾利军 +1 位作者 陈耀庭 葛晨曦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9期176-178,共3页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就在美国文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谭恩美、汤婷婷等知名华裔作家及其作品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深入研究。我国在美国华裔文学领域的研究已硕果累累,研究多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就在美国文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谭恩美、汤婷婷等知名华裔作家及其作品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深入研究。我国在美国华裔文学领域的研究已硕果累累,研究多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等理论维度展开。论文旨在解读美籍华裔作家伍慧明小说《望岩》中所蕴含的创伤叙事主题与话语,探讨华裔群体作为少数族裔在宗主文化的排挤和排斥下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对身份认同的渴望与自我救赎的决心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岩》 创伤 身份认同 治愈
下载PDF
面具与面孔——解读《望岩》中杰克的“幽灵”身份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绍平 闫桂姝 《语言教育》 2017年第4期86-90,F0003,共6页
在《望岩》中,伍慧明向读者披露了1956年到1965年间,麦卡锡政权在极端反共的政策下对华裔美国人实施的"坦白计划"。作为"契纸儿子",杰克成了既不能做自己、又不甘心一辈子作别人的"幽灵"。本文从德里达... 在《望岩》中,伍慧明向读者披露了1956年到1965年间,麦卡锡政权在极端反共的政策下对华裔美国人实施的"坦白计划"。作为"契纸儿子",杰克成了既不能做自己、又不甘心一辈子作别人的"幽灵"。本文从德里达幽灵学的角度入手并结合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通过杰克的在场方式、伦理选择和构建的华裔美国人身份,剖析其幽灵身份的苦痛。透过幽灵身份的焦虑与困惑,本文认为,种族主义是华裔美国人无法言说的精神创伤,是华裔美国人"幽灵"身份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慧明 《望岩》 “坦白运动” “幽灵”身份
下载PDF
《望岩》孤独主题的空间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绍平 闫桂姝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年第4期63-69,共7页
伍慧明小说《望岩》以“坦白计划”为历史背景,描绘了美国华人在麦卡锡时代的生存困境,集中体现为人物因错位人生而面临的孤独。本文探讨作品孤独主题的空间表征,依托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以及文本空间等维度,分... 伍慧明小说《望岩》以“坦白计划”为历史背景,描绘了美国华人在麦卡锡时代的生存困境,集中体现为人物因错位人生而面临的孤独。本文探讨作品孤独主题的空间表征,依托佐伦的空间叙事理论,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以及文本空间等维度,分析孤独者形象的精神创伤根源和具体表现,以及孤独性的多维展现。孤独是华裔美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共同的精神特征,其根源是美国的种族主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岩》 地形空间 时空体空间 文本空间 孤独
下载PDF
伍慧明传记小说的幽灵批评
8
作者 汪顺来 《华文文学》 2022年第4期58-64,共7页
当代华裔美国传记小说家伍慧明常以华人移民历史为题材,剖析美国种族主义移民政策对华人的精神伤害。她的第一部传记小说《骨》以唐人街移民家庭的悲剧为线索,探究排华法案对华裔几代人命运的灾难性影响;其另一部传记小说《望岩》延续... 当代华裔美国传记小说家伍慧明常以华人移民历史为题材,剖析美国种族主义移民政策对华人的精神伤害。她的第一部传记小说《骨》以唐人街移民家庭的悲剧为线索,探究排华法案对华裔几代人命运的灾难性影响;其另一部传记小说《望岩》延续了《骨》的主题,进一步挖掘种族主义给华人群体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伍慧明在小说中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发掘早期华人移民心中挥之不去且无法言说的创伤记忆。她将精神创伤进行幽灵化处理,书写美国华人移民的幽灵意象,展现其“怪异”的心理空间和边缘化的幽灵身份,旨在揭示美国种族主义政治的实质,重写那段被美国官方有意忽略的华人移民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慧明 传记小说 《骨》 《望岩》 幽灵批评
下载PDF
华裔男性气质的演绎与重构——以伍慧明小说《望岩》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密密 王绍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7-82,共6页
长篇小说《望岩》是伍慧明书写华裔"契纸儿子"的又一部力作。它立体、多维地刻画了"契纸儿子"杰克在美国种族义压迫下如何成长为一名有温度、有智慧的华裔男性的心路历程。文章借用康耐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及目前国内... 长篇小说《望岩》是伍慧明书写华裔"契纸儿子"的又一部力作。它立体、多维地刻画了"契纸儿子"杰克在美国种族义压迫下如何成长为一名有温度、有智慧的华裔男性的心路历程。文章借用康耐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华裔男性气质的相关研究,分析《望岩》中"契纸儿子"们的男性气质动态演绎的过程及原因,揭示作者在叙述华裔男性个体生活状态的同时,展现了华裔男性群体在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下面对生存困境的不屈抗争,意在为深层次地挖掘隐藏在华裔美国人身份问题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慧明 《望岩》 “契纸儿子” 男性气质
下载PDF
伍慧明小说《望岩》的新历史主义书写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伍慧明小说《望岩》有新历史主义倾向和特征。“纸生仔”和“坦白计划”这段特殊的历史给美国华人移民造成了长久创伤,并迫使华人社区陷入“沉寂”。伍慧明将客观史料、个人经历与虚构想象结合在一起,对美国华人先辈的经历和遭遇进行叙... 伍慧明小说《望岩》有新历史主义倾向和特征。“纸生仔”和“坦白计划”这段特殊的历史给美国华人移民造成了长久创伤,并迫使华人社区陷入“沉寂”。伍慧明将客观史料、个人经历与虚构想象结合在一起,对美国华人先辈的经历和遭遇进行叙述、阐释和重写,来完成自己对“纸生仔”和“坦白计划”这段历史的重新建构。《望岩》的新历史主义书写揭示了掩盖在宏大历史叙事之下的复杂社会矛盾,复活了以华人移民为代表的美国社会边缘群体的“他者声音”,发掘了“纸生仔”及其后代心理创伤和身份认同困难的历史根源,达到了观照美国社会现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岩》 “纸生仔” “坦白计划” 历史再现 新历史主义
下载PDF
双重文化视角下的身份认同与人物命运——伍慧明小说《望岩》中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澜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5-28,共4页
身份认同问题始终困扰着华人和华裔。伍慧明的小说《望岩》叙述了在中美截然相反的文化背景下,杰克、乔伊斯、维达等几代华人(华裔)努力生活,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伍慧明利用自身的双重文化身份,通过作品向读者表明... 身份认同问题始终困扰着华人和华裔。伍慧明的小说《望岩》叙述了在中美截然相反的文化背景下,杰克、乔伊斯、维达等几代华人(华裔)努力生活,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伍慧明利用自身的双重文化身份,通过作品向读者表明,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华裔必须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在文化差异和冲突中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去构建自己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岩》 身份诉求 人物命运
下载PDF
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人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的嬗变——以《望岩》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苏晖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61,共9页
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望岩》以及任碧莲的《莫娜在希望之乡》,分别描述了美国华人杰克和莫娜对伦理身份的探寻与选择过程。杰克处于美国政府对华人实施"坦白计划"的背景下,经历了伦理身份错位、缺失到找寻和确定... 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望岩》以及任碧莲的《莫娜在希望之乡》,分别描述了美国华人杰克和莫娜对伦理身份的探寻与选择过程。杰克处于美国政府对华人实施"坦白计划"的背景下,经历了伦理身份错位、缺失到找寻和确定的历程,最终成为美国公民;而已经是美国公民的第二代华裔莫娜,则对家庭和社会赋予她的既定的"华裔"身份不满,自主选择了犹太伦理身份,探索对伦理身份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二者伦理身份选择的不同,既反映了美国城市中居住在不同社区的两个社会经济群体的华人的生存环境及伦理身份的差异,也反映出两代美国华人伦理身份意识的转变及华人伦理身份观念从二元到多元的变化。《望岩》直面历史,《莫娜在希望之乡》观念新颖,他们都为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开辟了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慧明 任碧莲 《望岩》 《莫娜在希望之乡》 伦理身份 伦理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