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changes of intracranial blood flow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using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flow assess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Hajime Wada Masato Saito Kyousuke Kamada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5年第2期45-51,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intracranial blood flow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using the flow assessment application "Flow-Insight", which was developed in our department.METHODS: Twenty patient... AIM: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intracranial blood flow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using the flow assessment application "Flow-Insight", which was developed in our department.METHODS: Twenty patients treated by CA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change in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trast media at the anterior-posterior and profile view image with the flow assessment application "Flow-Insight". And we compared the results with N-isopropyl-p-[123I] iodoamphetamine-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IMP SPECT)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200% of the parameter "blood flow" change in the post/pre-treatment is suggested as the critical line of the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arise. Although the observed blood flow increase in th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ystem did not strongly correlate with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SPECT, the "Flow-Insight" reflected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vessels well. However, for patients with reduced reserve blood flow before CAS, a highly elevated site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site analysis results. CONCLUSION: We concluded that the cerebral angiography flow assessment application was able to more finely reveal hyperperfusion regions in the brain after CAS compared to 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RANIAL blood FLOW cerebral angiography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Bilateral Blun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Trauma: A Case Report
2
作者 Ayumu Yamaoka Kei Miyata +1 位作者 Naofumi Bunya Eichi Narimatsu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17年第3期49-54,共6页
In multiple trauma, blunt carotid artery injuries (BCAIs) have occasionally been reported. However, bilateral blunt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s (Grade 4 BCAI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trauma are rare, and delays in dia... In multiple trauma, blunt carotid artery injuries (BCAIs) have occasionally been reported. However, bilateral blunt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s (Grade 4 BCAI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trauma are rare, and delay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 in a lethal outcome. Here,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s. A 76-year-old female suffered multiple traumas in a motor vehicle accident. On arrival at our hospital, she presented in a coma, with left mydriasis and unreactive pupil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howed bifrontal intracranial epidural hematoma and fractures of the facial bone and anterior skull base, and osteoplastic craniotomy was urgently undertaken for the epidural hematoma. However, the comatose state and unreactive pupils persisted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Serial head CT findings showed progressive bilateral ischemic changes, an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s revealed 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s. We speculated that bilateral Grade 4 BCAIs had induced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s. The patient partially responded to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with heparin infusion, but died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on day 15. When bilateral progressive ischemic changes are observed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ilateral Grade 4 BCAI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T angiography as part of whole-body CT at admission may be effective for preventing delay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ilateral Grade 4 BCA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BLUNT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S Progressive BILATERAL cerebral infarctions WHOLE-BODY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对比PETRA-MRA、TOF-MRA及CT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 被引量:6
3
作者 牛俊霞 冉云彩 +3 位作者 陈锐 张勇 王潇 张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1-1615,共5页
目的 对比径向采集逐点编码缩短时间MR血管成像(PETRA-MRA)、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及CT血管成像(CT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程度及长度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颅脑PETR... 目的 对比径向采集逐点编码缩短时间MR血管成像(PETRA-MRA)、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及CT血管成像(CT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程度及长度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颅脑PETRA-MRA、TOF-MRA和CTA资料,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观察PETRA-MRA与TOF-MRA、CT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程度及长度与DSA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分析上述评估结果与DSA的相关性。结果 Bland-Altman分析显示,以DSA为标准,PETRA-MR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程度的变异系数、偏差及一致性限度范围分别为13.30%、1.04及(-13.37,15.46),TOF-MRA分别为15.89%、2.81及(-14.68,20.29),CTA分别为20.17%、11.19及(-12.66,35.04)。PETRA-MRA、TOF-MRA及CT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程度(ICC=0.92、0.89、0.80),以及PETRA-MRA、TOF-MR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长度与DSA结果的一致性均好(ICC=0.99、0.97),而CT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长度与DSA结果的一致性差(ICC=0.30)。PETRA-MRA、TOF-MRA及CT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程度(r=0.94、0.86、0.80)及其长度(r=0.98、0.97、0.70)均与DSA结果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PETRA-MRA评估颅脑前循环动脉狭窄的效能优于TOF-MRA及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狭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凯吉 谢磊 +2 位作者 郑彦敏 尹晶晶 马树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46~85(66±8)岁。所有患者均行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颈部血管超声(cervical vascular ultrasound,CVUS)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其中CTA检查后进行CTVE成像处理。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联合CTVE及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联合CTVE及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764和0.756,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TA联合CTVE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Kappa值分别为0.702(轻度狭窄)、0.648(中度狭窄)、0.905(重度狭窄)、0.959(闭塞)。结论:CTVE在颈动脉狭窄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在对于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中,其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窥镜 CT血管造影 颈部血管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曾宇琪 郑进 +4 位作者 霍桂军 曹俊杰 姚志超 沈利明 周大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及CTA+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26...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及CTA+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手术所得颈动脉斑块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CD34抗体染色,分析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稳定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A+超声评估易损斑块的灵敏度最高,MRI评估易损斑块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MRI对斑块的脂质核心、薄纤维帽、溃疡、钙化、斑块内出血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斑块薄纤维帽的灵敏度最高,检测斑块脂质核心的特异度最高,检测斑块薄纤维帽、脂质核心的准确度均较高。结论 MRI仍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金标准,但CTA+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灵敏度、准确度与MRI相当,且其更加快速、便捷和经济,更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易损斑块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B超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超声与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6
作者 洪晓芳 胡玉娟 +6 位作者 杨鹏凤 周琼娟 沈鸿源 宋思仪 宋础均 梁伟翔 刘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颈动脉血管超声与CT血管成像(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3例同时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和CTA的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4例,年龄(74.70... 目的探讨分析颈动脉血管超声与CT血管成像(CT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3例同时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和CTA的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4例,年龄(74.70±9.31)岁。记录颈动脉血管超声和CTA检查中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的血管情况,共计212条血管。比较分析颈动脉血管超声和CTA诊断结果是否一致,两者狭窄检出率以及检测狭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颈动脉血管超声与CTA在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1,P<0.05)。其中,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CCA是否狭窄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P>0.05);在检测ICA是否狭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超声和CTA在CCA重度狭窄及闭塞检测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05)。超声和CTA在ICA重度狭窄及闭塞检测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P<0.05)。以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灵敏度为78.79%,特异度为90.50%,误诊率为9.50%,漏诊率为21.21%。颈动脉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以及未见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1.5%、46.9%、78.6%、80.0%、87.5%。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狭窄程度上,颈动脉血管超声和CTA具有一致性(Kappa=0.335,P<0.05)。结论颈动脉血管超声在临床上作为筛查颈动脉狭窄首选的检查方法,其诊断狭窄程度上和CTA具有一致性。在检测CCA重度狭窄及闭塞上,超声和CTA具有一致性。在检测颈动脉轻度狭窄上,超声和CTA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超声对轻度狭窄病变的检出率较低。超声医生应加强对血管超声指南的学习,熟练对使用仪器进行相关参数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诊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血管超声 CT血管成像 诊断
下载PDF
CTA评分系统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结局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许小伟 邵祥忠 +1 位作者 李林 曹建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评分系统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接受CAS治疗的9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评分,...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评分系统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接受CAS治疗的9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评分,将mRS≤2分的58例设为预后良好组,将mRS>2分的36例设为预后不良组。2组患者术前均行CTA检查,利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Tan侧支循环评分(Tan)评估患者CTA影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CAS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价CTA评分系统对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后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ASPECTS评分、rLMC评分、Tan评分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ASPECTS评分、rLMC评分、Tan评分是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SPECTS评分、rLMC评分、Tan评分均能预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结局,但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前ASPECTS评分、rLMC评分、Tan评分均能有效预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结局,且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能辅助医师评估患者预后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脑血管造影 评分系统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造影剂脑病临床误诊分析
8
作者 沙斐 武欣 +2 位作者 安琪 李高彪 刘鸿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造影剂脑病(CIE)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误诊原因。方法对2020年9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误诊的CAS后CIE 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术后2 h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混合性失语、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造影剂脑病(CIE)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误诊原因。方法对2020年9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误诊的CAS后CIE 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术后2 h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混合性失语、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缓和右侧肢体无力,术后7 h出现高热、癫痫发作、偏瘫,结合CT检查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患者于术后2~6 h出现了急性失语及偏瘫,结合CT检查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5例患者均给予相应治疗后复查头颅CT确诊CIE。误诊时间12~48 h。治疗后急性失语及偏瘫症状均得到改善,未再出现意识障碍及癫痫发作。结论CAS术后CIE症状常不典型,极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全面分析病情,及时排除原发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脑病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误诊 腔隙性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CTA联合血清MMP-9、TIMP-1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价值
9
作者 戴云蛟 艾伟平 +2 位作者 刘晓翠 徐文丽 贾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至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参照组。试验组患者均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CTA诊断颈动脉斑块价值。试验组和参照组均接受血清MMF-9 TIMP-1检测。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的血清MMP-9、TIMP-1水平差异。在试验组中,以DSA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对比两组之间的血清MMP-9、TIMP-1水平差异,对CTA联合血清MMP-9、TIMP-1诊断颈动脉斑块的效果进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CTA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颈动脉斑块者64例,无斑块组76例,CTA诊断颈动脉斑块敏感度为96.88%,特异性为97.37%,准确度为97.14%;试验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TIMP-1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TIMP-1水平显著低于无斑块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TA、MMP-9、TIMP-1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颈动脉斑块AUC值依次为0.979、0.835、0.812和0.993。结论CTA联合血清MMP-9、TIMP-1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宽体探测器CT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万江 李真林 +3 位作者 帅桃 赵瑾 彭礼清 余建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5-139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宽体探测器CT进行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心脑血管CTA扫描患者的图像,根据扫描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n=32)注射1次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后立即行头颈部CTA扫描;B组(n=41)注射... 目的探讨采用宽体探测器CT进行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心脑血管CTA扫描患者的图像,根据扫描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n=32)注射1次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后立即行头颈部CTA扫描;B组(n=41)注射2次对比剂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扫描。对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比较其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 A组和B组CTA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且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中,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CTA的噪声和CNR、头颈部CTA的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1.00±6.69)ml和(105.41±1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且能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颈动脉 脑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宽体探测器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靳松 崔世民 +4 位作者 田超 阎世鑫 高满 杨天昊 戴伟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对比剂总剂量为60~100ml,注射流率3.5~4.0ml/s;成像包括原始横断面图像和重建最大密度投...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对比剂总剂量为60~100ml,注射流率3.5~4.0ml/s;成像包括原始横断面图像和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示及CT仿真内窥镜图像。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术临床试验标准犤轻度狭窄(1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犦,比较CT血管造影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结果49例共98支颈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正常者12支,轻度狭窄26支,中度狭窄32支,重度狭窄19支,闭塞9支;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总符合率为96.94%(95/98),其中闭塞和重度狭窄符合率为100%(28/28),轻度和中度狭窄符合率分别为96.15%(25/26)和93.75%(30/32)。CT血管造影能够较好地显示血管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依靠CT值可区分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及软斑块,钙化斑块的CT测量值为(489±113)HU,纤维斑块(51±19)HU,软斑块(6±28)HU。结论CT血管造影检查不仅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有较高的直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能更为直观、确切地评价粥样硬化斑块,有望取代脑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军 王海亮 +2 位作者 王世杰 刘丽丹 刘占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4-936,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相比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疾病方面的可靠性。方法选健康成年犬解剖显露颈动脉后用缝合线部分缩窄颈动脉建立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行CTA和DSA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当颈动脉狭窄率<...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相比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疾病方面的可靠性。方法选健康成年犬解剖显露颈动脉后用缝合线部分缩窄颈动脉建立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行CTA和DSA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当颈动脉狭窄率<95%时CTA与DSA所测量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当狭窄率超过≥95%时CTA会夸大狭窄程度。结论CTA具有微创、安全、费用低、准确、高敏感度等优点,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疾病的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价和随访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DSA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颅内外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旭 赵锡海 +6 位作者 刘丹青 崔豹 马露 马林 蔡幼铨 娄昕 蔡剑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外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5例,其中脑梗死27例(49.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50.9%),同时进行颅内、外颈动脉MRI,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颅外颈动脉:最...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外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5例,其中脑梗死27例(49.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50.9%),同时进行颅内、外颈动脉MRI,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颅外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范围及管腔狭窄程度分别为(3.7±1.6)mm、(27.7±15.0)mm及(37.9±30.6)%;37例(67.3%)斑块内伴有钙化,24例(43.6%)斑块内伴有出血,25例(45.5%)斑块内伴有富脂质坏死核,13例(23.6%)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颅内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前循环(包括大脑前、中动脉)的管腔狭窄度分别为(37.2±26.5)%和(37.5±26.2)%。大脑中动脉狭窄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及最大管壁厚度有相关性(r=0.866,r=0.564,P<0.01)。前循环狭窄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及最大管壁厚度有相关性(r=0.879,r=0.598,P<0.01)。结论颅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可以作为预测颅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复发性和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文虎 罗永伟 +4 位作者 孟令海 刘玉玲 张晋霞 张慧英 刘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3-826,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复发性脑梗死与首发性脑梗死患者CT血管成像(CTA)的特点,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4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和235例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复发... 目的通过比较复发性脑梗死与首发性脑梗死患者CT血管成像(CTA)的特点,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4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和235例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首发性脑梗死患者(90.0%比64.7%;P<0.01),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中、重度狭窄发生率高于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为34.9%和45.2%比19.7%和15.8%;P<0.01),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首发性脑梗死患者(91.4%比66.4%;P<0.01),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软斑、溃疡斑发生率明显高于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为36.3%和48.0%比22.7%和37.3%;P<0.05)。结论复发性脑梗死与头颈部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和不稳定性斑块有关,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斑块性质可能是引起复发性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CTA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子曙 刘军 +1 位作者 谭长连 李亚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49-154,共6页
通过颈动脉狭窄的CTA与DSA对照,探讨自动三维CTA血管分析软件的可重复性。材料和方法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其中31例患者33条颈动脉行旋转DSA成像。所有36例患者的72条颈动脉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行CT血管成像,扫描参数... 通过颈动脉狭窄的CTA与DSA对照,探讨自动三维CTA血管分析软件的可重复性。材料和方法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TA和DSA检查,其中31例患者33条颈动脉行旋转DSA成像。所有36例患者的72条颈动脉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行CT血管成像,扫描参数为层厚1mm,进床速度5mm/s,重建层厚1mm。两位放射科医生根据NASCET标准分别对3DCTA和MPRDSA图像进行测量,首先自动测量,利用CTA自动生成软件测量狭窄的程度,随后在有钙化、溃疡、邻近血管等干扰因素时行手动矫正测量。结果CTA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相关性为0.89和0.90(P<0.01),MPRrDSA观察者间的相关性为0.90(P<0.01);自动测量CTA和rDSA观察者相关性为0.69(P<0.01),手动测量时增加到0.81(P<0.01),颈动脉狭窄有干扰因素时比没有干扰因素时测量的相关性显著降低。结论自动3DCTA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手动矫正测量法避免钙化、溃疡、邻近血管等干扰因素,因而增加CTA与MPRrDSA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CTA DSA 螺旋CT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朱宗明 张宗军 +6 位作者 陈宏伟 任斌 鲍健 汤群锋 吴力源 胡晓云 卢光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高分辨MRI,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经颈部CTA检测出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并...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高分辨MRI,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经颈部CTA检测出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并伴管腔狭窄,再接受MRI扫描;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40例患者中,CTA检出斑块61个,其中混合性斑块31个;钙化性斑块18个;软斑块12个。高血压30例,检出斑块49个;无高血压10例,检出斑块12个。MRI检出斑块61个,其中Ⅲ型14个;Ⅳ~Ⅴ型23个,Ⅵ型6个;Ⅶ型18个。斑块内溃疡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急性脑梗死14例,双侧颈动脉斑块造成双侧脑梗死10例,一侧颈动脉检出粥样斑块而对侧发生脑梗死2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混合性斑块为主,双侧好发;高血压患者斑块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颈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梗死
下载PDF
头颈部夹层动脉瘤致急性脑卒中的CT血管造影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丽萍 唐秉航 +2 位作者 何亚奇 李良才 吴任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总结引起急性脑卒中的头颈部夹层动脉瘤(CDA)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证实为CDA患者的MSCTA表现,观察夹层“双腔征”、内膜线、瘤样扩张、锥状狭窄/闭塞、“珠线... 目的总结引起急性脑卒中的头颈部夹层动脉瘤(CDA)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证实为CDA患者的MSCTA表现,观察夹层“双腔征”、内膜线、瘤样扩张、锥状狭窄/闭塞、“珠线征”的出现率。结果28例CDA患者中,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其中6例伴脑室出血;表现为急性脑梗死13例。本组CDA患者共发现夹层29处,累及前循环11处、后循环18处,其中1例同时发生在双侧颈内动脉颈段;34.5%(10/29)出现“双腔征”,24.1%(7/29)出现内膜线,58.6%(17/29)出现瘤样扩张,37.9%(11/29)出现锥状狭窄/闭塞,13.8%(4/29)出现“珠线征”。以DSA为“金标准”,MSCTA的诊断敏感度为93.1%、特异度为99.8%、诊断符合率为99.5%。急性出血患者中,13例出现瘤样扩张;急性脑梗死患者中,9例出现病变处血管狭窄、闭塞。结论MSCTA对CDA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头颈部夹层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急性出血患者责任血管多表现为瘤样扩张;急性梗死患者责任血管多表现为狭窄、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颅内动脉瘤 颈内动脉夹层 卒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卓友 恽文伟 +4 位作者 赵进委 向红兵 张志翔 钱传忠 丁新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资料,探讨颅内外动脉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特点。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207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16例)和非老年组(<60岁,91例),患者均进行主动脉弓+全脑DSA,分析血管...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资料,探讨颅内外动脉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特点。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207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16例)和非老年组(<60岁,91例),患者均进行主动脉弓+全脑DSA,分析血管狭窄的程度和部位及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 DSA显示148例(71.5%)患者共413处血管狭窄,其中颅外动脉狭窄211处(51.1%),颅内动脉狭窄202处(48.9%),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多见,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多见。老年组患者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的比例46.7%,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能显示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的规律,有助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以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颈动脉狭窄 脑动脉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晋霞 王旭 +2 位作者 刘颖 刘斌 李世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各亚型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特点,探讨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OCSP分型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56层螺旋CT头颈...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各亚型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特点,探讨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OCSP分型各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并依据OCSP分型标准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型(37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型(109例)、后循环梗死(POCI)型(66例)和腔隙性梗死(LACI)型(88例),比较各型患者头颈部责任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 OCSP分型TACI、PACI、POCI和LACI各亚型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分别为86.8%、75.3%、88.5%和86.3%,各亚型之间头颈部责任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CSP分型各亚型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中,TACI亚型以重度狭窄或闭塞为主,PACI和LACI亚型以轻、中度狭窄为主,POCI亚型以轻度狭窄为主,TACI亚型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的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亚型组(P<0.05)。OCSP分型各亚型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责任动脉中,以颅内外动脉串联狭窄或闭塞为主,其中,PACI和POCI亚型的发生率最高,高于TACI亚型及LACI亚型(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侧头颈部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OCSP分型各亚型有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可明确脑血管狭窄、狭窄程度及责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 动脉狭窄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恽文伟 张志翔 +3 位作者 徐龙宝 钱传忠 陈卓友 董贯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对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18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脑皮质血流灌注量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术后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对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18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脑皮质血流灌注量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术后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同时支架置入侧术后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皮质血流灌注量比值较术前增加更明显(均P<0.05),但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可使狭窄侧及对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增加,而狭窄侧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增加幅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