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nd Active Ingredients of 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 被引量:3
1
作者 DENG Ye-cheng XU Han-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80-684,共5页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nd active ingredients of 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 were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parts of S. kwangsiensis Lo. had contact activity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s, N...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nd active ingredients of 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 were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parts of S. kwangsiensis Lo. had contact activity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s,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and the contact activity of methanol extract from root tubers was the highest, with a LD50 value being 1.5794 lag/female. l-roemerine was isolated from root tubers of S. kwangsiensis Lo. and identified, and it was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l-roemerine had high contact toxicity to brown planthoppers, with a LD50 value being 0.0443 lag/female. Contact toxicity of l-roemerine to brown planthoppers was 7.48 times that of malathion, the convientional chemical insecticide used for controlling brown planthoppers.l-roemerine also had stomach poison activity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Brown planthoppers l-roemerine
下载PDF
Study on regulating mechanisms of oxocrebanine obtained from 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 on microtubule sites and tubuli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MCF-7 cells
2
作者 XIAO Di YAN Cai-feng +3 位作者 YU Jing-han XU Sheng-jiang WANG Xian-zheng WANG Zheng-we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CAS 2023年第15期1-6,共6页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destructive ability of oxocrebanine,an anti-breast cancer active compound obtained from 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on microtubule network,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xocreba...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destructive ability of oxocrebanine,an anti-breast cancer active compound obtained from 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on microtubule network,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xocrebanine on microtubule network homeostasis at both molecular and cellular levels.Methods:the EBI site competition method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ccupation of the microtubule site of oxocrebanine.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oxocrebanine on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including STAT3,PAK1,CAMK4,and PKA.Results:The results of EBI site competition assay showed that the binding of EBI toβ-Tubulin covalent fusions produced adducts that appeared in regions of lower molecular weight thanβ-tubulin(ctrl 2).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showed that oxocrebanine could occupy the colchicine site of microtubule proteins.As revealed by Western Blot,the expression of STAT3 protein was decreased after MCF-7 cells have been treated with low,medium,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oxocrebanine or the positive drug taxol for 48 h(P<0.01).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AK1 and Camk4 proteins aslo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P<0.05,or P<0.01).Oxocrebanine also decreased the PKA protein in MCF-7 cel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s:Oxocrebanine,a ligand that binds at the colchicine site of tubulin,perturbs tubulin polymerization and causes mitosis in MCF-7 cells,thus leading to MCF-7 cell death.Oxocrebanine may promote microtubule dynamics through stathmin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TAT3,PAK1,Camk4,and PKA proteins in MCF-7 cells.Oxocrebanine interfers with spindle formation,and ultimately causes mitotic catastrophe in MCF-7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 Tsoong Oxocrebanine MCF-7 cell line Microtubule site Microtubule protein
下载PDF
特色壮药广西地不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浩 黄哲 +3 位作者 韦莹 候小利 张占江 白隆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广西地不容为广西壮族的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清热消毒,散瘀消肿功效。本文从种质特性、遗传多样性、繁育技术、适生性研究、化学成分、抑菌活性、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广西地不容进行综述,并针对性提出需加强的研究建议,为广西地不容野生资源... 广西地不容为广西壮族的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清热消毒,散瘀消肿功效。本文从种质特性、遗传多样性、繁育技术、适生性研究、化学成分、抑菌活性、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广西地不容进行综述,并针对性提出需加强的研究建议,为广西地不容野生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广西地不容产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中药材 综述 栽培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汝胜 李霞 +4 位作者 黄永林 王亚凤 阳丙媛 李典鹏 何瑞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为防己科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其药用部位(块根)中药名为“金不换”,有镇静、杀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抑菌的作用,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了充分利用该植物资源,明确广西地不容非药用部... 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为防己科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其药用部位(块根)中药名为“金不换”,有镇静、杀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抑菌的作用,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了充分利用该植物资源,明确广西地不容非药用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并发现其相关的活性成分。该研究综合运用正相Sephadex LH-20、正相硅胶、正相聚酰胺、MCI gel CHP-20P等多种柱色谱法对广西地不容非药用部位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13)C-NMR等波谱学数据分析及相关文献对照进行鉴定,同时用滤纸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开展抗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抗真菌(尖孢镰刀菌)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1)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吐叶醇(1)、蚱蜢酮(2)、异紫堇定碱(3)、2-O-β-D-glucopyranosyl-D-arabinitol(4)、(9S,12S,13S)-trihydroxyoctadeca-(10E,15Z)-dienoic acid(5)、magnoflorine(6)、corchoionoside C(7)、委陵菜酸(8)、紫堇定碱(9)、克班宁(10)。其中,化合物1、2、4、5、6、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2)在化合物浓度为6 mg·mL^(-1)时,化合物1、2、5对大肠杆菌具有弱抑菌作用,化合物2对金色葡萄球菌有弱的抑菌活性,化合物3和化合物8对枯草芽孢杆菌有弱的抑制作用。综上表明,广西地不容非药用部位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生物碱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业成 李洁荣 +1 位作者 高成伟 杨林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91.96%、84.76%和100%;在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分离出的7个化合物中,l-罗默碱对4种病菌均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100%、85.04%和100%。紫堇定对梨黑斑病菌抑菌活性高,72 h抑菌率为100%,对梨褐斑病菌和柑橘疮痂病菌也有较高的抑菌活性,而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EC50分别为1.252 5、2.379 3、1.758 2、1.510 0 g/L,l-罗默碱的EC50分别为0.147 3、0.167 1、0.3464、0.118 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地不容 提取物 病原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宁珍 唐凤鸾 +2 位作者 付传明 李锋 赵志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449,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大量生产种苗提供方法和技术。方法以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选择出最佳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NAA0.1mg/L+BA1.0mg/L利...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大量生产种苗提供方法和技术。方法以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选择出最佳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NAA0.1mg/L+BA1.0mg/L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则以MS+IBA0.4mg/L+NAA0.2mg/L+GA0.5~1.0mg/L、MS+NAA0.1mg/L+GA1.0mg/L和MS+IBA0.2mg/L+BAO.4~0.8mg/L+GA0.5~1.0mg/L3种培养基交替培养,繁殖系数6.0倍/50d。1/2MS+IBA0.8m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75%。生根苗春夏之交移栽最好.成活率90%。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用于工厂化生产广西地不容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组培快繁 种苗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广西地不容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蒋运生 柴胜丰 +3 位作者 唐辉 李虹 黄夕洋 李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2-796,723,共6页
以盆栽当年生广西地不容为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50%、30%和15%自然光强)对其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广西地不容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先减小,而后稍有增大;表观... 以盆栽当年生广西地不容为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0%、50%、30%和15%自然光强)对其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广西地不容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先减小,而后稍有增大;表观量子效率(AQY)在30%和50%光强下显著高于100%和15%光强处理;叶片叶绿素总量(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大,Car/Chl随光强的减弱而减小,Chla/Chlb比值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单叶面积随生长光强的减弱而增大,比叶重(LMA)则随着生长光强的减弱而减小;30%光强下广西地不容块根生物量最高,光照过强和过弱都不利于其生物量的积累。广西地不容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光照过强或过荫均对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光合速率降低,生长减缓,块根生物量积累下降,30%光强是其当年生苗生长的最佳光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光照强度 光合特性 生长
下载PDF
两株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秋艳 卿朕 +3 位作者 骆海玉 周献青 池通海 邓业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从广西地不容块根分离出白壳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 DBR-3和黑孢霉属Nigrospora sp.DBR-5两株内生真菌,以15种动物病原菌和10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BR-3对动物病原菌和植物病原真... 从广西地不容块根分离出白壳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 DBR-3和黑孢霉属Nigrospora sp.DBR-5两株内生真菌,以15种动物病原菌和10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BR-3对动物病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菌活性,其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2种动物病原菌的MIC为0.625~10 g/L,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值为0.3437~7.7094 g/L。DBR-5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好,但对动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差,DBR-5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值为0.0124~0.6112 g/L,明显高于DBR-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种质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付传明 黄宁珍 +2 位作者 赵志国 唐凤鸾 李锋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以广西地不容(Stephanie kwangsiensis H.S.Lo))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室温(25±2)℃光照2000lx(12h/d)条件下,培养基中不同无机盐水平(MS、1/2MS、1/4MS)、蔗糖浓度(0、20、40、60g/L)和植物生长抑制剂CCC(0.4、0.8、1.2、1.6、2.0、2.... 以广西地不容(Stephanie kwangsiensis H.S.Lo))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室温(25±2)℃光照2000lx(12h/d)条件下,培养基中不同无机盐水平(MS、1/2MS、1/4MS)、蔗糖浓度(0、20、40、60g/L)和植物生长抑制剂CCC(0.4、0.8、1.2、1.6、2.0、2.5mg/L)、PP333(0.2、0.5、1.0、2.0、4.0、8.0mg/L)、ABA(0.2、0.5、1.0、2.0、4.0、8.0mg/L)、MH(0.2、0.5、1.0、2.0、4.0、8.0mg/L)对广西地不容试管苗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添加蔗糖20~40g/L适合作为广西地不容离体保存的基本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CCC、PP333、ABA和MH能有效抑制试管苗的旺盛生长,长时间保存后的存活率高;ABA易引起试管苗早衰,保存效果不佳。对广西地不容试管苗保存效果较好的两个培养基配方为:MS+CCC0.4~2.5mg/L+蔗糖30g/L和MS+PP3330.2~0.5mg/L+蔗糖30g/L,这两个配方可以不继代连续保存360~380d,存活率6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离体保存 生长抑制剂 矮壮素 多效唑 脱落酸 青鲜素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总碱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昱澜 李江 +2 位作者 毛柳珺 韦荔莉 廖露琴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2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总碱的急性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7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小鼠分别ig给予广西地不容总碱低中高剂量(0.1,0.15,0.2g...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总碱的急性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实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7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小鼠分别ig给予广西地不容总碱低中高剂量(0.1,0.15,0.2g·kg-1),连续3d,1日1次。采用热板法、以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观察广西地不容总碱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给药7d后小鼠全部存活,观察期内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广西地不容总碱可明显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足时间;高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广西地不容总碱毒性较小并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总生物碱 抗炎 镇痛 急性毒性
下载PDF
荷包地不容生物碱成分研究及3种阿朴菲类生物碱的毒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晏菲 马云淑 +2 位作者 汪波 陈成 王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995,共5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结合TLC、紫外光谱、NMR、MS等方法对荷包地不容(Stephania.dicentrinifera H.S.Lo&M.Yang)中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法进行同亚属植物中所得三种阿朴菲类(Aporphine,AP)生物碱的急性毒性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结合TLC、紫外光谱、NMR、MS等方法对荷包地不容(Stephania.dicentrinifera H.S.Lo&M.Yang)中生物碱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法进行同亚属植物中所得三种阿朴菲类(Aporphine,AP)生物碱的急性毒性试验,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比较几种AP类生物碱的毒性与结构的关系。结果分离和鉴定了3个生物碱成分,分别为AP型的荷包牡丹酮(Dicentrinone,Dico)和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Dic),以及原小檗碱(Protoberberine,PBB)型的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Tet)。其中Dico为首次从荷包地不容中分离出来,其LD_(50)=7.266 mg/kg,Dic的LD50=26.802 mg/kg,异可利定(Isocorydine,Isoc)的LD_(50)=32.16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包地不容 阿朴菲类生物碱 荷包牡丹酮 荷包牡丹碱 异可利定 LD50
下载PDF
地不容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兴 何凤发 张建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通过对地不容总生物碱的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对乙醇浓度、溶媒比、超声波提取时间、回流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为提取溶剂,乙... 通过对地不容总生物碱的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对乙醇浓度、溶媒比、超声波提取时间、回流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醇与地不容的溶媒比为12,先超声提取60min,再回流提取1h,共回流提取2次为地不容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条件.本工艺简单合理,提取率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不容 总生物碱 超声波提取法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民族药物河谷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左爱学 李莉 饶高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7-19,共3页
研究了民族药河谷地不容(Stephania intermedia H.S.Lo sp.Nov.)的生物碱成分,用色谱法从其块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千金藤碱(Stephanine,1)、克班宁(Crebanine,2)、异可利定(Isocorydine,3)、千金藤宁碱(Stepha... 研究了民族药河谷地不容(Stephania intermedia H.S.Lo sp.Nov.)的生物碱成分,用色谱法从其块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千金藤碱(Stephanine,1)、克班宁(Crebanine,2)、异可利定(Isocorydine,3)、千金藤宁碱(Stepharanine,4)、药根碱(Jatrorrhizine,5)、巴马汀(Palmatine,6)和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7).其中化合物1~3是首次从河谷地不容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表明,河谷地不容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和地不容正品(Stephania epi-gaea H.S.Lo)类似,但具体成分有明显区别,为保证药品安全,河谷地不容不宜作为药材地不容混用、代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地不容 化学成分 生物碱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昱澜 李江 +2 位作者 毛柳珺 韦荔莉 廖露琴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建立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观察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萃取次数、萃取时间4个提取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 目的:建立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观察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萃取次数、萃取时间4个提取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回流提取2次,2h/次,氯仿萃取3次,0.5h/次。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提取率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广西地不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凤鸾 黄宁珍 付传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336-339,共4页
以广西地不容叶片、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6-BA、2,4-D、NAA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广西地不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均能诱导广西地不容叶片和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但诱导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除6-BA、NAA对茎段... 以广西地不容叶片、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6-BA、2,4-D、NAA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广西地不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均能诱导广西地不容叶片和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但诱导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除6-BA、NAA对茎段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速率影响显著外,3种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叶片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速率影响均不显著。诱导叶片、茎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6-BA 0.5mg/L+2,4-D0.4mg/L+NAA 0.2mg/L和6-BA 1.0mg/L+2,4-D 0.8mg/L+NAA 0.8mg/L,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生长速率的适宜培养基是:叶片6-BA 0.5mg/L+2,4-D 0.4mg/L+NAA 0.2mg/L,茎段6-BA 2.0mg/L+2,4-D 0.2mg/L+NAA 0.4mg/L。研究结果为广西地不容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植物生长调节剂 愈伤组织 诱导 生长速率 正交设计
下载PDF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制备青风藤碱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红敬 张永清 +3 位作者 庄会永 李佳 耿岩玲 王晓 《山东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36-38,61,共4页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从广西地不容中制备青风藤碱,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3∶7∶1∶9,V/V),上相加10 mmol/L三乙胺为固定相,下相加10 mmol/L盐酸为流动相。一次进样1.0 g,可得纯度为99.5%的青风藤碱600 mg,所得产物经E...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从广西地不容中制备青风藤碱,溶剂系统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3∶7∶1∶9,V/V),上相加10 mmol/L三乙胺为固定相,下相加10 mmol/L盐酸为流动相。一次进样1.0 g,可得纯度为99.5%的青风藤碱600 mg,所得产物经ESI-MS,1H NMR和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本方法效率高,制品纯度高,适合青风藤碱的大量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青风藤碱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
下载PDF
橡胶园间作地不容技术
17
作者 郑定华 潘登浪 +3 位作者 黄坚雄 潘剑 王军 王秀全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6期107-111,66,共6页
为评价地不容在热带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在不同光照条件的橡胶园中开展了海南地不容、小叶地不容的间作试种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在粗放的间作管理条件下,两者在南北行向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生长良好并有较高的块根产量潜力,但在... 为评价地不容在热带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在不同光照条件的橡胶园中开展了海南地不容、小叶地不容的间作试种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在粗放的间作管理条件下,两者在南北行向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生长良好并有较高的块根产量潜力,但在全自然光照的旷地种植会因光照过强而生长不良甚至植株死亡,而在郁闭度较高的常规橡胶林下则因光照不足生长缓慢且产量低。因此,地不容可作为中低郁闭度橡胶园的备选间作物。同时,本研究对其胶园间作技术进行初步总结,以供研究及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药间作 橡胶园 地不容 间作技术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DBR-12和DBR-23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晓莹 孙文斌 +3 位作者 陈洁萍 卿朕 周秋艳 邓业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80,共6页
研究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出的DBR-12和DBR-23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抗菌剂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首先用液体培养基对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采用两相溶剂液液萃取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然后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毒平... 研究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出的DBR-12和DBR-23两株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为其在抗菌剂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首先用液体培养基对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采用两相溶剂液液萃取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然后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毒平板法分别测定发酵产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5种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DBR-12和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DBR-12对玉米小斑病菌等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有效中浓度(EC50)为0.010 4~0.079 7 g/L,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对除玉米小斑病菌外的9种病原真菌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020 6~0.174 6 g/L,其中对甘蔗凤梨病菌的毒力最高。DBR-12发酵产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为0.107 8~0.646 9 g/L,其中对金橘砂皮病菌的毒力最高。DBR-23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痢疾志贺氏菌等12种动物致病菌有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 g/L;DBR-12发酵产物对动物病原菌无抑菌活性。综上,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DBR-12和DBR-23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抗菌剂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疣孢漆斑菌DBR-11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卿朕 周秋艳 +3 位作者 孙文斌 骆海玉 戴梅清 邓业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1,86,共6页
为了研究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纯化出18株内生真菌,采用拮抗试验测定了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发现疣孢漆斑菌DBR-11对多数供试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测定了DBR-11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 为了研究广西地不容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从广西地不容块根中分离纯化出18株内生真菌,采用拮抗试验测定了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发现疣孢漆斑菌DBR-11对多数供试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测定了DBR-11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发现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较高,质量浓度为5 g/L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有效中浓度(EC50)为0.007 2~0.446 5 g/L,其中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值为0.007 2 g/L;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浓度为2 g/L时,72 h对15种供试动物病原菌中的7种能完全抑制,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062 5~0.25 g/L,其中对痢疾志贺氏菌的抑制活性最高,MIC值为0.062 5 g/L。DBR-11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内生真菌 疣孢漆斑菌 抑菌活性 发酵产物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覃艳 黄宁珍 +1 位作者 赵志国 李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6-409,413,共5页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地不容3个野生居群和1个引种居群共92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10个引物共扩增出61条带,其中60条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8.36%。4个居群多态性百分率在73.77%~86.89%。Nei...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地不容3个野生居群和1个引种居群共92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10个引物共扩增出61条带,其中60条具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8.36%。4个居群多态性百分率在73.77%~86.8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379,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Ⅰ)为0.5055。3个野生居群Nei’s遗传分化系数(Gst)表明:83.87%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内,16.13%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间。引种居群与3个野生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达0.8846。引种居群有效地保护了广西地不容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遗传多样性 ISSR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