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button袢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诸力 杨贺杰 +2 位作者 赵万军 杨武民 周辉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对比Endobutton袢钢板和锁骨钩钢板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从中找到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的30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Endobutton钢板组15例,男12例,女3例... 目的:对比Endobutton袢钢板和锁骨钩钢板2种手术方式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从中找到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的30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Endobutton钢板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8.5±8.2)岁;左侧7例,右侧8例;RockwoodⅢ型13例,Ⅳ型2例。锁骨钩钢板组15例,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33.8±5.9)岁;左侧11例,右侧4例;RockwoodⅢ型13例,Ⅳ型2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根据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dobutton钢板组和锁骨钩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1±8.6)min和(40±5.6)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3±8.4)ml和(100±12.6)ml。2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疗效比较:En-dobutton钢板组优秀13例,良好2例,较差0例;锁骨钩钢板组优秀7例,良好7例,较差1例,Endobutton钢板组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组。结论:Endobutton技术重建肩锁关节术后疗效更好,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近期疗效良好,但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内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髌骨固定针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张涛 李海峰 +1 位作者 何勍 阮狄克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比较髌骨固定针联合张力带钢丝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髌骨固定针及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2例。髌骨固定针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6~65岁,平均43.6岁;克氏针组21例,男1... 目的:比较髌骨固定针联合张力带钢丝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髌骨固定针及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2例。髌骨固定针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6~65岁,平均43.6岁;克氏针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2~58岁,平均41.5岁。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根据Bstman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5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无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根据Bstman评价标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P=0.407)。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0,P=0.000),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900,P=0.064;t=0.612,P=0.544)。结论: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但髌骨固定针联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膝关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不同方式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一衡 陈广军 +5 位作者 周飞亚 李士 宋永焕 高伟阳 李志杰 陈星隆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1期891-895,共5页
目的 :比较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空心拉力螺钉及解剖型钢板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2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张力带固定组35例(A组),男19... 目的 :比较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空心拉力螺钉及解剖型钢板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2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张力带固定组35例(A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2~49岁,平均(43.6±8.7)岁;骨折按Colton分型,Ⅰ型5例,ⅡA型3例,ⅡB型19例,ⅡC型8例,ⅡD型0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组20例(B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7~50岁,平均(41.5±9.3)岁;骨折按Colton分型,Ⅰ型4例,ⅡA型4例,ⅡB型12例,ⅡC型0例,ⅡD型0例。解剖型钢板固定组27例(C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0~55岁,平均(38.2±6.2)岁;骨折按Colton分型,Ⅰ型0例,ⅡA型0例,ⅡB型4例,ⅡC型13例,ⅡD型10例。比较各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采用Broberg-Morrey评分系统评价3组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C组较A、B组骨折愈合时间长。术后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A、B组优于C组;根据Broberg-Morr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A、B组疗效优于C组。解剖型钢板固定组2例发生创口感染,6例有明显的局部异物感,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异位骨化。张力带固定组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组无创口感染,发生内固定松动失效分别为3例和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分别为2例,皮肤滑囊形成及针尾外露破溃分别为6例和1例。结论: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尺骨鹰嘴骨折的固定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骨折类型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延期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智达 叶秀益 +2 位作者 尚立勇 徐荣明 朱彦昭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2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延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AP组)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组)治疗胫骨Ⅱ、Ⅲ型Pilon骨折共32例,其中AP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 目的:探讨延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AP组)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组)治疗胫骨Ⅱ、Ⅲ型Pilon骨折共32例,其中AP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9~55岁,平均(37.4±13.3)岁;LCP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34.6±11.3)岁。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成角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0±1.7)个月。AP组与LC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6.5±8.3)min和(58.3±3.4)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0.5±0.4)周和(15.7±0.2)周,正侧位成角之和分别为(6.6±0.5)°和(3.6±0.2)°,LCP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AP组(P<0.05)。按照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LCP组踝关节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3方面均优于AP组(P<0.05)。结论:延期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尚可,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三根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家新 王建伟 +3 位作者 张爱国 蔡建平 严松鹤 朱国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三根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比较,寻找最佳的固定方式。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3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60例肱骨髁上骨折。方法1:通过冠突窝桡侧缘固定,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 目的:通过对三根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比较,寻找最佳的固定方式。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3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60例肱骨髁上骨折。方法1:通过冠突窝桡侧缘固定,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13岁,平均(5.4±0.5)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13例,Gartland Ⅲ型7例。方法2:通过冠突窝尺侧缘固定,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1岁,平均(6.1±0.4)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Gartland Ⅱ型11例,Gartland Ⅲ型9例;术前有尺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方法3:通过冠突窝中间固定,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4岁,平均(7.4±0.6)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桡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7例,Gartland Ⅲ型13例。术后1年时,在X线片测量Carrying角及Baumann角,并观测此时的肘关节伸屈情况。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肘关节伸屈功能丢失情况:方法1为(14.04±3.25)°,方法2为(13.14±2.34)°,方法3为(9.25±2.56)°。Carrying角改变值:方法1为(7.64±1.78)°,方法2为(7.38±1.68)°,方法3为(5.27±1.13)°。Baumann角改变值:方法1为(28.55±3.23)°,方法2为(27.55±2.23)°,方法3为(21.45±1.73)°。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方法1优11例,良4例,差5例;方法2优12例,良3例,差5例;方法3优11例,良6例,差3例。方法3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也不同,通过冠突窝中间的治疗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Neer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章宁杰 蒋凌 +1 位作者 周祖彬 柴益民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运用锁定钢板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64例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3部分骨折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12±12.52)岁。4部分骨折组25例... 目的:比较运用锁定钢板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64例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3部分骨折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12±12.52)岁。4部分骨折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92±13.14)岁。随访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ore,ASES)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评价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64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5个月。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3部分骨折(76.14±14.10)分,4部分骨折(65.93±11.82)分;VAS评分分别为2.12±1.63和3.90±2.21,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1%和3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的疗效优于4部分骨折,术中需争取解剖复位、稳定固定、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及钢板位置,术后合理功能锻炼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肩关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不固定下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杰 李少华 +4 位作者 蔡郑东 李振华 王建广 张磊 余磊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1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治疗方式。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264例,其中42例术中发现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20例采取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或旋后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固定...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治疗方式。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264例,其中42例术中发现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20例采取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或旋后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固定组),22例未行固定(非固定组)。术后对握力和腕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观察;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部功能进行评估,并测试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获得愈合,下尺桡关节均对合良好,没有出现明显半脱位或脱位。两组患者的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及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发生远期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定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固定与不固定下尺桡关节临床效果无差异,因此对于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若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不推荐Ⅰ期固定下尺桡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关节不稳定性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不同固定位置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林乔龄 李民 魏双胜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Lauge-Hanson 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后的最佳外固定体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Lauge-Hanson 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跖屈组(A组)和背伸组(B组),每组23例。A组男14例,... 目的:探讨Lauge-Hanson 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后的最佳外固定体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Lauge-Hanson 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跖屈组(A组)和背伸组(B组),每组23例。A组男14例,女9例;旋后-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10例;予手法整复后用"U"形石膏托外固定于内翻内旋跖屈位。B组男15例,女8例;旋后外旋型Ⅲ度14例,Ⅳ度9例;给予手法整复后用"U"形石膏托外固定于内翻内旋背伸位。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0±2.2)个月。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A组73~100分,平均(92.58±5.73)分,优16例,良6例,一般1例,差0例;B组AOFAS评分66~100分,平均(85.74±7.56)分,优9例,良7例,一般6例,差1例。A组疗效优于B组。术后A组出现1例长时间行走后患肢踝关节酸痛,晚上轻度肿胀。术后B组出现6例长时间行走后患肢踝关节酸痛,晚上轻度肿胀;1例因后踝骨折块移位较明显,术后患者踝关节僵硬,形成骨性融合。结论: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后应外固定于内翻内旋跖屈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正骨手法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牟遐平 孔建中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9期668-67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固定治疗AllmanⅡ~Ⅲ型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31例AllmanⅡ~Ⅲ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其中锁骨钩钢板固定组(A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7... 目的:对比分析锁骨钩钢板与张力带固定治疗AllmanⅡ~Ⅲ型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31例AllmanⅡ~Ⅲ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其中锁骨钩钢板固定组(A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7.4±7.3)岁;张力带固定组(B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5.6±5.1)岁。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住院期间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20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费用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并发症:A组2例,B组8例,两组比较P=0.023,A组少于B组。术后疗效评定根据Rockwood标准:A组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0例;B组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两组比较P=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疗法治疗AllmanⅡ~Ⅲ型胸锁关节脱位的手术创伤及术后疗效相当,但锁骨钩钢板固定具有并发症低、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肩锁关节脱位不同手术方法疗效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建华 闫安 +11 位作者 王鹏程 张新虎 林永胜 刘玉民 刘斌 焦永倩 董桂贤 李煜 尚红涛 张宁 王泉 李明艳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分别采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分别采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单纯喙突移植术及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3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65例。65例肩锁关节全脱位患者被分成3组,采用单纯肩锁钩板固定术组(A组)22例,单纯喙突移植术组(B组)21例,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组(C组)22例。按照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5例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0.5~3年,平均1.5年。A组取出内固定后有8例发生半脱位,2例发生全脱位并有肩锁关节骨关节炎,1例在术后1年发生锁骨钩板钩部断裂。B组取出内固定后有7例发生半脱位,1例取出内固定物后发生全脱位,5例发生肩锁关节骨关节炎出现严重的疼痛和肩部活动受限。C组取出内固定后有2例发生半脱位,无全脱位及肩锁关节骨关节炎。按照Karlsson评分标准评定:A组优12例,良8例,差2例;B组优9例,良7例,差5例;C组优20例,良2例,差0例。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组与前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锁关节全脱位采用肩锁钩板联合改良肌肉动力移位术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内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Endobutton带袢钛板与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韩晓东 邓斌 +2 位作者 孟祥波 季现忠 孟宪庆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比较Endobutton带袢钛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Endobutton带袢钛板固定治疗... 目的:比较Endobutton带袢钛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Endobutton带袢钛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3~59(36.2±8.1)岁;RockwoodⅢ型6例,Ⅳ型11例,Ⅴ型6例。25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2~54(34.7±6.4)岁;RockwoodⅢ型6例,Ⅳ型14例,Ⅴ型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Con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24~51(30.5±6.5)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71.9±4.0)ml,(8.2±1.6)d;对照组分别为(97.6±13.4)ml,(12.8±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00±0.39)、(1.58±0.13)分,与对照组(7.32±0.43)、(3.09±0.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nstant-Murley评分为(59.65±0.15)、(85.97±0.73)分,与对照组(52.77±0.19)、(55.78±0.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肩部疼痛1例,异位骨化1例;对照组发生内固定失败1例,肩峰撞击3例,肩部疼痛3例,异位骨化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button带袢钛板内固定技术相比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出血少、住院天数短、术后疼痛轻、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肩脱位 外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中喙锁及肩锁韧带处理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管廷进 孙鹏 +1 位作者 郑良国 齐向阳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新鲜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中喙锁、肩锁韧带的处理方法、并发症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12年5月,对127例新鲜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或锁骨钩状钢板固定术,根据术中是否修... 目的:探讨新鲜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中喙锁、肩锁韧带的处理方法、并发症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12年5月,对127例新鲜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或锁骨钩状钢板固定术,根据术中是否修复喙锁、肩锁韧带分组。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组(A组)63例,修复喙锁、肩锁韧带,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25±8.46)岁(17~59岁).锁骨钩状钢板固定组(B组)64例,不修复喙锁、肩锁韧带,男4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4.10±7.19)岁(19~57岁).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方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Karlsson标准,A组63例,优54例,良9例,差0例;手术时间平均(55.90±26.5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9.80±50.30) ml;1例术后第16周发现钢丝断裂但无肩锁关节再脱位,3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后疼痛,取出内置物后疼痛消失。B组64例,优52例,良12例,差0例;手术时间平均(49.50±23.1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7.30±46.41) ml;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2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后疼痛。全部患者4~9个月后取出内置钢丝或者锁骨钩状钢板,随访9~16个月,无肩锁关节再脱位。两组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和伤口脂肪液化、感染、肩部疼痛、内固定失效、肩锁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中采用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或锁骨钩状钢板固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的方法。术中不修复喙锁、肩锁韧带,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内固定器 韧带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嵩图 林艺容 陈联源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比较手法整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Ⅲ、Ⅳ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Ⅲ、Ⅳ度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0岁,平均37... 目的:比较手法整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Ⅲ、Ⅳ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Ⅲ、Ⅳ度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0岁,平均37.17岁。60例患者分别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保守组30例)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组30例)。采用Mazur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通过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和移位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5.27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标准:保守组优16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手术组优20例,良8例,可2例,差0例。骨折复位和移位情况:保守组优良25例,可4例,差1例;手术组优良28例,可2例,差0例。两组患者在关节功能与X线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和手术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7.87±3.34)、(17.37±4.64)d;治疗费用分别为(2506.67±649.10)、(11473.33±1564.90)元。两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保守治疗安全系数高,经济费用低,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应用Cable-Pin内固定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胡晶 单磊 +3 位作者 周君琳 刘清和 陆铁 孙松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通过与克氏针张力带(tension band wiring,TBW)比较明确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65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为2组:CablePin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9岁,平均(53.69±13.... 目的:通过与克氏针张力带(tension band wiring,TBW)比较明确应用CablePin系统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65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为2组:CablePin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9岁,平均(53.69±13.42)岁,采用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TBW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70岁,平均(53.18±13.36)岁,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记录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血红蛋白含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HSS评分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t=2.588,P=0.012),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Z=-2.039,P=0.04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blePin组优于TBW组。2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改良Weaver-Dunn手术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叶家宽 余斌佳 +3 位作者 叶福生 洪俊毅 王伟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钩钢板内固定术与改良Weaver-Dunn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新鲜肩锁关节Rockwood Ⅲ型脱位患者40例,分为钩钢板组和改良手术组,每组20例,其中男24 例,女16例;年龄18~63岁,平均(39.55±14.53... 目的:探讨钩钢板内固定术与改良Weaver-Dunn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新鲜肩锁关节Rockwood Ⅲ型脱位患者40例,分为钩钢板组和改良手术组,每组20例,其中男24 例,女16例;年龄18~63岁,平均(39.55±14.53)岁。钩钢板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37.45±14.29)岁;左侧12例,右侧8例;车祸伤14例,坠落伤6例;术前Constant-Murley评分40.75±10.40.改良手术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1.65±14.83)岁;左侧11例,右侧9例;车祸伤13例,坠落伤7例;术前Constant-Murley评分42.75±8.18.采用Lazzcano标准、Constant-Murley评分及影像学变化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7~32个月,平均24个月。根据Lazzcano标准,改良手术组优16例,良3例,差1例;无再脱位,有中度及以上疼痛者1例。钩钢板组优9例,良7例,差4例;再脱位1例,有中度及以上疼痛者3例。Constant-Murley评分:改良手术组术前42.75±8.18,术后末次随访时93.40±4.04,术后较术前提高。钩钢板组术前40.75±10.40,术后88.40±4.81,术后末次随访时92.05±4.49,术后及术后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提高。并且术后钩钢板组评分低于改良手术组末次随访时评分,但末次随访时钩钢板组与改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体肌腱移植,联同锚钉固定加强修补喙锁韧带,以及喙肩韧带部分转位、锁骨远端切除手术较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较好,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配合喙肩韧带转移治疗青壮年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春祯 李登禄 牟世祥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7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喙肩韧带转移修补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青壮年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将5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成2组:Ⅰ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40岁,平均31.0岁;Ⅱ组22例,男12例... 目的:探讨喙肩韧带转移修补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青壮年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将5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成2组:Ⅰ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40岁,平均31.0岁;Ⅱ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0~42岁,平均33.6岁。所有损伤为新鲜损伤,X线表现为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损伤至手术时间2~17d,平均7.6d。所有患者受伤前肩关节活动正常。2组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Ⅰ组行喙肩韧带转移以修补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Ⅱ组行常规韧带缝合术。治疗后按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取出内固定后6个月随访,Ⅰ组优24例,良6例;Ⅱ组优17例,良5例。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26例及Ⅱ组19例于取出内固定后随防3~5年,平均4.5年,Ⅱ组3例取出内固定后肩锁关节脱位复发。Ⅰ组优20例,良6例;Ⅱ组优9例,良7例,差3例。Ⅰ组疗效优于Ⅱ组。结论:青壮年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后,喙肩韧带转移修补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可以提高修复后肩锁关节稳定性,预防脱位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肩锁关节 脱位 韧带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明东 黎早敏 +5 位作者 陈剑飞 裴国献 马业涛 陈世强 覃俊君 刘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比较髌骨环、克氏针张力带、髌骨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85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55例,女130例,平均年龄为45.5岁(18~70岁)。髌骨骨折分型:横形骨折17... 目的比较髌骨环、克氏针张力带、髌骨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85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55例,女130例,平均年龄为45.5岁(18~70岁)。髌骨骨折分型:横形骨折176例,纵形劈裂骨折28例,粉碎性骨折81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3组:髌骨环组98例,采用髌骨环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组92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髌骨环克氏针组95例,采用髌骨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膝功能应用Bostman评分标准评定。结果髌骨环组患者手术时间[(58.9±6.4)min]显著短于克氏针张力带组[(71.8±7.8)min]和髌骨环克氏针组[(74.4±8.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克氏针张力带组患者患膝功能优良率为100.0%(92/92),显著高于髌骨环组(90.8%,89/98)和髌骨环克氏针组(91.6%,8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髌骨环组、克氏针张力带组、髌骨环克氏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2/98)、1.1%(1/92)、2.1%(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能更好地恢复患者患膝功能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三种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滔 侯开宇 +3 位作者 季建华 李灿章 赵庆刚 陈仲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46-853,共8页
目的探讨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与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住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前外侧柁合并后外侧柱骨折患者资料。男1... 目的探讨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入路、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与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前外侧住合并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前外侧柁合并后外侧柱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28~58岁,平均35.5岁;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3组(n=6):A组患者采用前外联合后外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用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治疗,C组患者采用腓骨颈截骨入路治疗。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Raslnussen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并采刖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3.3个月)随访。无伤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早期并发症发生。A、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89.5、79.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1.7、207.8mL)均明显少于C组(平均102.5min、260.2mL)。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平均10.5cm)短于B组(平均17.4cm)和C组患者(平均16.3cm)。术后C组骨折复位为优(6例)的患者数稍多于A、B组(均为4例)。木次随访时A、B、C组患者的Rasmussen评分平均分别为16.8、17.0、16.3分,HSS评分平均分别为86.3、86.0、85.7分;以上项目3组间差异均小明显。术后B组出现1例患者切口部分坏死、延迟愈合。末次随访时C组有2例患者内翻应力试验Ⅱ度松弛,2例内翻应力试验I度松弛。结论3种手术入路都能对胫骨平台前外侧住及后外侧柱骨折较好显露,复位固定疗效良好。前外联合后外双切口及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有相似的显露范围及固定效果,仇外侧单切口双间隙入路手术操作相对更简单;双切口对前后间隙的显露更充分,更能将前、后2块钢板置于合适的史撑位置。腓骨颔截骨入路显露范同最大,骨折复位更精确,但可能有外侧韧带结构损伤、和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外侧不稳定及腓总神经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手术入路 分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