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Trends in Radiation Dos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1
作者 Paolo Marraccini Alessandro Mazzarisi +7 位作者 Clara Carpeggiani Mathis Schluter Marco Brambilla Massimiliano Bianchi Lorenzo Faggioni Giuseppe Coppini Carlo Bartolozzi Eugenio Picano 《Ope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Background: In 2010,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launched the “3A’s campaign”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rimary cancer prevention. In 2011,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recommended t... Background: In 2010,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launched the “3A’s campaign”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rimary cancer prevention. In 2011,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 recommended the 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 (SSDE). Objectives: To audit doses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oronary CTA) in tertiary care referral center. Methods: We reviewed 998 consecutive Coronary CTA (from 2007 to 2012). Doses (CTDIvol mGy), DLP (mGy*cm), effective dose (DLP*0.014, mSv) were on-line archived. SSDE was estimated retrospectively. Appropriateness score was evaluated for exams performed from the 2010. Results: Overall median dose per Coronary CTA was 49.7 mGy for CTDIvol, 55.5 mGy for SSDE, 994.96 mGy*cm for DLP, 13.9 mSv for effective dose. Median DLP decreased over time (1452.94 in 2007, 1605.56 in 2008, 1113.49 in 2009, 759.99 in 2010, 448.61 in 2011 and 497.88 mGy*cm in 2012, p < 0.0001). SSDE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dependent factor (SDF);in patients with SDF > 1 (88%) CTDIvol underestimated SSDE (48.49 vs 57.19 mGy), whilst in patients with SDF < 1 (12%) CTDIvol overestimated SSDE (56.46 vs 50.3 mGy). Scans were appropriate in 58%, uncertain in 24%, and inappropriate in 18% of cases. Doses were similar in appropriate, uncertain or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and in excellent-to-good (81%) vs. sufficient-to-poor (19%) image quality exams. Conclusions: Coronary CTA reference doses can be very misleading. SSDE can allow individual technique optimization. The dose is similar in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and unrelated to image quality. The rate of inappropriate examinations is still too high even after dissemination of guid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Heart Disease x ray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CARDIOVASCULAR Imaging Radiation DOSING
下载PD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Determined by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2
作者 杜志民 罗初凡 +5 位作者 胡承恒 李怡 伍贵富 李向民 冯君 马虹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2年第2期63-71,76,共10页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Background Pathologic, angiographic, and intraco...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 in acute and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Background Pathologic, angiographic, and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studies revealed sharp differences in the plaque morphology betwee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sus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and in those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however, remains unclear.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ixty - four patients, including 67 with SAP, 94 with UAP and 103 with AMI were studied with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analysi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and with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CAC prevalence and calcium score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 and relation of CAC to the severity of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n the SAP and UAP patients was separately analyzed. Results Prevalence of CAC was 100 % in the SAP patie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87. 23 % in UAP patients and 86. 41 %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AMI ( P < 0. 05) . More patients and arteries in the SAP group had severe forms of calcium than those in the UAP and AMI group ( P < 0. 01), and the mean LN [CS + 1] (natural logarithm transformation of calcium score) of the SAP patients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UAP and AMI patients (P < 0.001). The distribution of vessels with various CAC by luminal stenosis was different between SAP and UAP patients. The average CAC extent of the infarct - related arteries was less severe than that of the noninfarct - related arteries. Conclusions U-tilizing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exist different patterns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sus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which ma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lci-fication tomography/x - ray computed
下载PDF
血清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徐林生 徐翔 +2 位作者 杨金凤 胡良先 胡炳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周血双调蛋白(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分别为脉管侵犯阳性(A... 目的:探讨血清外周血双调蛋白(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分别为脉管侵犯阳性(A组)与阴性(B组),淋巴结转移阳性(C组)与阴性(D组)。对比各组患者血清AREG浓度水平、CT定量参数,分析以上指标与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病理结果显示87例患者中32例为直肠癌脉管侵犯阳性,55例脉管侵犯阴性;46例淋巴结转移阳性,41例淋巴结转移阴性。t检验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无水碘密度、静脉期Eff-Z值与直肠癌脉管侵犯相关,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Eff-Z值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无水碘密度值、静脉期Eff-Z值及三者联合预测脉管侵犯的AUC分别为0.772、0.784、0.738、0.901,血清AREG水平、静脉期Eff-Z值、两者联合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07、0.709、0.716。结论:血清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中静脉期无水碘密度值、静脉期Eff-Z值与直肠癌脉管侵犯相关,血清AREG水平、CT定量参数中静脉期Eff-Z值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AREG水平及CT定量参数对预测直肠癌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外周血双调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脉管侵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光谱CT预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
4
作者 卓水清 刘雅丹 +3 位作者 江琳玲 郑舒文 符劲 刘立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观察光谱CT预测结直肠癌(CR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CRC患者,根据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阳性组(n=29)和阴性组(n=44);基于静脉期光谱CT图像获取淋巴结短径、120 kV常规图像CT值(CT值_(120 kV))、... 目的观察光谱CT预测结直肠癌(CR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CRC患者,根据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阳性组(n=29)和阴性组(n=44);基于静脉期光谱CT图像获取淋巴结短径、120 kV常规图像CT值(CT值_(120 kV))、40 keV和7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CT值(CT值_(40 keV)和CT值_(70 keV))、碘密度(ID)、有效原子序数(Zeff)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比较组间上述参数及临床指标差异;排除方差膨胀因子>10者后,分别基于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构建模型1,基于普通CT参数(淋巴结短径、CT值_(120 kV))构建模型2,基于光谱CT参数(CT值_(70 keV)、ID、Zeff、λ_(HU))构建模型3,基于普通CT参数及光谱CT参数构建模型4;分析四者预测CR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组间患者性别、CA19-9、CEA、淋巴结短径、CT值_(120 kV)、CT值_(40 keV)、CT值_(70 keV)、ID、Zeff及λ_(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1~4预测CR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0.752、0.996及0.995;其中,模型1与模型3、4,模型2与模型3、4间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基于增强静脉期光谱CT可有效预测CRC区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金爱芳 骆柘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效能。结果135例伴可疑椎管内转移症状的肿瘤患者中,硬脊膜内(软脊膜和髓内)转移18例,其他病变80例,脊髓无病变37例。18例硬脊膜内转移中,13例软脊膜转移,2例髓内转移,3例同时有软脊膜和髓内转移。转移表现为结节状(10例)或条片状(6例)18F-FDG摄取增高,对应CT上髓旁或髓内结节或脊髓肿胀。^(18)F-FDGPET/CT比MRI发现了更多的病灶,包括亚厘米的病灶。基于患者,^(18)F-FDG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9%、89.2%、89.1%;以转移灶和正常脊髓SUVmax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界值为2.45时约登指数最大,对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7%。结论18F-FDG PET/CT是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种可选择影像模式。硬脊膜内转移大多数表现为局灶性高代谢病变,SUVmax可作为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内转移 软脊膜转移 脊髓内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自超 吴志刚 +1 位作者 万洪晓 杜嘉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扫有效原子序数(Eff-Z)、病灶处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VP)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AP)、碘浓度差值(ICD)。术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计算并记录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CAR)。患者术后门诊随访2年,观察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术后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家族肿瘤史、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转移组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无复发转移组(P<0.05)。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Eff-Z、NICVP、NICAP、ICD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NLR、CAR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ff-Z、NICAP、NLR、CAR水平是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如下:Logit(P)=-0.179+1.211×TNM分期+1.161×淋巴结转移+(-0.209)×Eff-Z+(-0.368)×NICAP+0.842×NLR+0.934×CAR。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0~0.997,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85.4%,优于各指标的单独预测效能。结论:联合应用临床病理特征、能谱CT定量参数及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 复发转移
下载PDF
FORCE CT对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霓 明兵 +2 位作者 张仕勇 兰茜琳 周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讨FORCE CT对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观察对象,均采用FORCE CT检查,拟行手术治疗。对比不同N分期患者淋巴结CT值(动脉期、门静脉期),分析N分期的临床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 目的 探讨FORCE CT对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观察对象,均采用FORCE CT检查,拟行手术治疗。对比不同N分期患者淋巴结CT值(动脉期、门静脉期),分析N分期的临床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值对N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 116例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N0期67例、N1期30例、N2期19例,随着N分期增加,患者CT值增加,中高分化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10cm比例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分化程度、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后,CT值仍为结直肠癌患者N分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动脉期、门静脉期CT值联合鉴别结直肠癌患者N0、N1分期的AUC值为0.853,大于动脉期或门静脉期CT值单独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门静脉期CT值联合鉴别结直肠癌患者N1、N2分期的AUC值为0.907,大于动脉期或门静脉期CT值单独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RCE CT参数与结直肠癌术前N分期变化关系密切,在术前N分期的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前N分期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和双源CT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转移负荷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张琰琰 邓红艳 +4 位作者 魏思琪 马雯婷 叶新华 杭菁 李璐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和双源CT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其负荷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86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及影像资料,评估超声、双源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不同淋巴结转移负荷状态的诊断效能。结... 目的:探究超声和双源CT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其负荷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86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及影像资料,评估超声、双源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不同淋巴结转移负荷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186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121例(65.1%)。双源CT对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度高于超声(67.5%vs.39.3%);2种方法在颈侧区的敏感度均为79.5%;但超声对颈侧区和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特异度比双源CT更高(96.5%vs.92.1%,95.7%vs.71.0%)。超声联合CT弥补了超声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诊断敏感度低的缺陷,且提升了CT对颈侧区淋巴结诊断的特异度,两区的AUC均得到提升。且超声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结果与淋巴结转移高负荷显著相关(r=0.541,P<0.05)。结论:超声联合双源CT可评估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临床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鉴别脊柱骨岛与成骨型转移癌
9
作者 温馨 左立平 +7 位作者 王勇 田子玉 卢飞 石硕 常玲玉 纪宇 张冉 于德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763,共6页
目的观察CT影像组学鉴别脊柱骨岛(BI)与成骨型转移癌(OB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3个医疗机构的98例BI患者109个病灶及158例OBM患者282个病灶(包括48例肺癌103个转移灶、52例乳腺癌86个转移灶及58例前列腺癌93个转移灶);以机构1数... 目的观察CT影像组学鉴别脊柱骨岛(BI)与成骨型转移癌(OB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3个医疗机构的98例BI患者109个病灶及158例OBM患者282个病灶(包括48例肺癌103个转移灶、52例乳腺癌86个转移灶及58例前列腺癌93个转移灶);以机构1数据为内部数据集并按7∶3比例分为内部训练集与内部验证集,以机构2、3数据作为外部数据集;并以性别分为女性数据子集(包括肺癌与乳腺癌OBM)及男性数据子集(包括肺癌与前列腺癌OBM)。基于CT图像提取、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包括模型1(鉴别BI与OBM)、模型2(鉴别女性肺癌与乳腺癌OBM)及模型3(鉴别男性肺癌与前列腺癌OB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并比较模型1、单一CT值及3名医师(甲、乙、丙)鉴别BI与OBM的效能,以及模型2、3鉴别不同OBM的效能。结果模型1鉴别内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数据集脊柱OBM与BI的AUC分别为0.99、0.98及0.86。针对内部训练集,模型1鉴别BI与OBM的AUC高于医师甲(AUC=0.78)、乙(AUC=0.87)、丙(AUC=0.93)及单一平均CT值(AUC=0.78,P均<0.05)。模型2鉴别内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数据集女性肺癌与乳腺癌OBM的AUC分别为0.79、0.75及0.73;模型3鉴别各集男性肺癌与前列腺癌OBM的AUC分别为0.77、0.74和0.77。结论根据CT影像组学SVM模型能可靠鉴别BI与O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硬化 肿瘤转移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增强动脉期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术前预测胃癌脉管浸润
10
作者 张正杰 程云章 +3 位作者 王庆国 张娴 张鹏善 黄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58,共6页
目的观察增强动脉期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术前预测胃癌脉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8例胃癌患者,根据是否伴LVI将其分为阳性组(n=155)及阴性组(n=143),并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08)及测试集(n=90)。基于增强动脉期CT图提... 目的观察增强动脉期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术前预测胃癌脉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8例胃癌患者,根据是否伴LVI将其分为阳性组(n=155)及阴性组(n=143),并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08)及测试集(n=90)。基于增强动脉期CT图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癌LVI的临床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及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各模型预测胃癌LVI的效能。结果以SVM、LR、RF及XGBoost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胃癌LV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6、0.821、1.000及1.000,其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44、0.801、0.740及0.747。基于4种机器学习建立的临床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均为0.810,在测试集均为0.840。基于SVM、LR、RF及XGBoost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胃癌LVI的AUC分别为0.920、0.900、1.000及1.000,其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00、0.890、0.840及0.790。测试集中,基于SVM、LR及RF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均大于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P均<0.05)。结论增强动脉期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有助于术前预测胃癌L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预测临床Ⅰa~Ⅲa期肺腺癌经气腔播散
11
作者 王珍珍 李啸天 +8 位作者 牟兴宇 曾钰龍 崇维霞 秦杰 黎祖国 赵雪芹 伍杨 徐翠萍 付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5-739,共5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预测临床Ⅰa~Ⅲa期肺腺癌经气腔播散(ST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85例于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Ⅰa~Ⅲa期肺腺癌患者,根据病理显示有无STAS分为阳性组(n=23)及阴性组(n=62);比较组间临床...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预测临床Ⅰa~Ⅲa期肺腺癌经气腔播散(ST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85例于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Ⅰa~Ⅲa期肺腺癌患者,根据病理显示有无STAS分为阳性组(n=23)及阴性组(n=62);比较组间临床及PET/CT所见,并以logistic分析观察其预测STAS的效能。结果组间患者性别、癌胚抗原、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微乳头状生长及其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阳性组最大、平均及峰值标准摄取值(SUV max、SUV mean、SUV peak),最大、平均及峰值瘦体标准摄取值(SUL_(max)、SUL_(mean)、SUL_(peak))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5)。性别、微乳头状生长方式占比、SUV max及SUL_(max)均为Ⅰa~Ⅲa期肺腺癌STAS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之预测ST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912、0.839及0.842;其联合预测的AUC为0.957。结论^(18)F-FDG PET/CT参数SUV max及SUL_(max)有助于预测临床Ⅰa~Ⅲa期肺腺癌STAS;进一步联合性别及微乳头状生长方式占比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临床-CT模型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侵犯脉管和/或神经
12
作者 危涵羽 梁长华 +5 位作者 甄思雨 杨鑫淼 姚阳阳 魏正琦 李强 程思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观察临床-CT模型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侵犯脉管(LVI)和/或神经(PN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ESCC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LVI和/或PNI阳性者归为阳性组(n=58)、LVI及PNI均阴性者归为阴性组(n=98);比较组间临床及CT资料,... 目的观察临床-CT模型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侵犯脉管(LVI)和/或神经(PN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ESCC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LVI和/或PNI阳性者归为阳性组(n=58)、LVI及PNI均阴性者归为阴性组(n=98);比较组间临床及CT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观察其评估LVI和/或PNI的效能。结果组间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厚度、肿瘤体积、静脉期CT值(CTV)、CTV与平扫CT值(CTP)差值(ΔCT_(V-P))及静脉期增强率(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评估ESCC LVI和/或PN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2、0.690、0.731、0.744、0.621、0.631及0.599。CEA、CA199、肿瘤厚度、肿瘤体积及CTV为ESCC LVI和/或PNI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建立的联合模型评估ESCC LVI和/或PNI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05%、65.52%及91.84%,且其AUC为0.838,高于各单一参数(P均<0.05)。结论所获临床-CT模型可有效评估ESCC LVI和/或P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影像组学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构建
13
作者 赵媛 王洪峰 +1 位作者 赵林 裴丽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8-632,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能谱CT影像组学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能谱CT检查的NSCLC且接受肺癌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153例患者的影像图像、肿瘤标记物及... 目的:构建基于能谱CT影像组学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能谱CT检查的NSCLC且接受肺癌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153例患者的影像图像、肿瘤标记物及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其中LNM 37例,无LNM 70例)和验证集(n=46,其中LNM 15例,无LNM 31例),分别用于预测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能谱CT参数,在CT平扫及增强图像上手动勾画肺癌病灶和目标淋巴结的感兴趣区(ROI)。应用人工智能软件自动化提取ROI的纹理参数,并从中筛选出能够鉴别LNM的纹理参数。利用LASSO回归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基于肿瘤组织及目标淋巴结纹理参数与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能谱参数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对术前LNM的诊断效能。运用DeLong检验对比各预测模型AUC的差异。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各预测模型的临床获益度进行评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LNM患者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低于无LNM患者,淋巴结短径高于无LNM患者(P<0.05);共提取207个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回归筛选,最终纳入5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灰度大小区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各2个,灰度依赖矩阵1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短径、静脉期NIC、Rad-score是预测NSCLC LNM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能谱参数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LNM的AUC分别为0.746、0.739,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LNM的AUC分别为0.747、0.726,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LNM的AUC分别为0.847、0.813,经Delong检验联合模型预测LNM的AUC高于能谱参数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NM的AUC(P<0.05)。结论:基于能谱CT影像组学对NSCLC术前LNM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参数预测肺腺癌同步脑转移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林强 李华灿 +2 位作者 唐劲松 吴道清 佘李岚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参数对肺腺癌同步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107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脑转移组39例和未转移组68例,2组均于术前或穿刺前2周内行肺部能谱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重建40、70、100 keV及碘... 目的:探讨能谱CT参数对肺腺癌同步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107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脑转移组39例和未转移组68例,2组均于术前或穿刺前2周内行肺部能谱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重建40、70、100 keV及碘浓度、水浓度等能谱参数,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λ_(HU))。比较2组性别、年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信息等临床资料及能谱参数。结果:2组EGFR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组年龄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移组40、70、100 keV的CT值及λ_(HU)和碘浓度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水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40、70、100 keV的CT值及λ_(HU)和碘浓度的AUC分别为0.801、0.755、0.681、0.798、0.811;其中,碘浓度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结论:能谱CT参数对预测肺腺癌同步脑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临床决策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脑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尚婷 许泳康 +4 位作者 周燕 苏国义 斯岩 吴飞云 许晓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LLNM组174例,非LLNM组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DECT影像资料。比较两组间DECT定量参数差异,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LLNM组174例,非LLNM组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DECT影像资料。比较两组间DECT定量参数差异,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eff)、能谱曲线斜率(λHU)、标准化IC(NIC)和标准化Zeff(NZeff)。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LNM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独立预测因子及其联合对LLNM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非LLNM组比较,LLNM组具有更低的平扫NIC(Z=-2.279,P=0.023),更高的动脉期IC、NIC、NZeff、λHU和更高的静脉期IC、NIC、Zeff、λHU(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扫NIC(P=0.006)和静脉期NIC(P=0.002)是LLNM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672(95%CI:0.605~0.734),敏感度63.79%,特异度66.67%;其次是静脉期NIC(AUC=0.634)和平扫NIC(AUC=0.613)模型。结论DECT定量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预测PTC患者有无L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参数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中不同部位SUVmax对预测初治转移鼻咽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雪芳 智生芳 +4 位作者 郑巧兰 吴国谦 梁栩维 尹岫茅 张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5-748,75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预测初诊转移鼻咽癌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行病理活检及全身PET/CT检查,并确诊为初治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159例。所有患者均行电话及门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7.95个... 目的探讨18F-FDG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预测初诊转移鼻咽癌预后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前行病理活检及全身PET/CT检查,并确诊为初治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159例。所有患者均行电话及门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7.95个月。评估18F-FDG PET/CT不同部位的SUVmax与总体生存期(OS)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6个月、1年、2年OS;应用Cox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59例患者中,单纯骨转移64例;未行化疗34例、疗程<4周期63例、>4周期62例;73例未行放疗、16例鼻咽部放疗剂量<68 Gy、70例>68 Gy。鼻咽部SUVmax(NP-SUVmax)7.00-15.00,中位数11.75;颈部SUVmax(NK-SUVmax)7.00-16.00,中位数11.72;转移灶SUVmax(M-SUVmax)5.00-11.25,中位数5.33。单因素分析发现,转移部位、化疗周期、放疗剂量及M?SUVmax是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单纯骨转移、化疗>4周期以及低M-SUVmax患者OS更长。结论18F-FDGPET/CT转移灶的SUVmax对预测初诊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参考值 预后
下载PDF
CT平扫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7
作者 李程超 陈炜越 +3 位作者 陈勇军 应海峰 夏水伟 纪建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02-50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医院(中心1和中心2)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中心1纳入394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6例和内部...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医院(中心1和中心2)经病理证实为PTC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中心1纳入394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6例和内部测试集118例;中心2纳入143例作为外部测试集。从CT平扫图像中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获得最佳特征,建立5种机器学习分类器。选择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平均AUC最高的分类器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转换为影像组学评分。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和常规CT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OLNM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从CT平扫图像中获得10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极端梯度提升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平均AUC为0.782)。进一步将性别、肿瘤最大径与影像组学评分相结合建立联合模型。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预测PTC中央区OLNM的AUC分别为0.869、0.823、0.802。结论: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对PTC中央区OLNM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进一步结合临床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能更好地提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胸部骨骼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X线及CT鉴别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启权 傅元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3-9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与骨转移瘤 (BM)胸部骨骼受侵的X线及CT所见的不同。方法 :搜集经骨髓涂片或活检 ,病理确诊MM 36例 ,另搜集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恶性肿瘤并骨受侵 6 7例和骨破坏病理活检为转移瘤但未找到原发灶的 3例。对两...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与骨转移瘤 (BM)胸部骨骼受侵的X线及CT所见的不同。方法 :搜集经骨髓涂片或活检 ,病理确诊MM 36例 ,另搜集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恶性肿瘤并骨受侵 6 7例和骨破坏病理活检为转移瘤但未找到原发灶的 3例。对两组病例胸部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锁骨、肩胛骨、胸骨和肱骨上段受侵发生率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而肋骨则无显著性 ,但破坏呈膨胀型或圆、类圆型时 ,二者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并发软组织肿块之发生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但CT上二者各有不同特征。锁骨及肩胛骨受侵 ,呈圆、类圆型破坏发生率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BM胸片上可有原发及继发肺癌 ,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征象 ,而MM则极为少见。结论 :根据胸部各骨受侵部位、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CT表现 ,有无原发、继发肺癌征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转移瘤 胸部骨骼 x线摄影术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的影像组学对胃癌不同站点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马雯雯 蒋常琴 +5 位作者 冯强 徐芹艳 张文轩 范振 姬国敏 王锡臻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2-266,27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的影像组学对胃癌不同站点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胃癌患者共303个符合纳入标准的胃周正常大小淋巴结,将其分为两区,一区为胃周第一站淋巴结(175个),二区为胃周第二、三站淋巴结(128个)。... 目的:探讨基于CT的影像组学对胃癌不同站点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胃癌患者共303个符合纳入标准的胃周正常大小淋巴结,将其分为两区,一区为胃周第一站淋巴结(175个),二区为胃周第二、三站淋巴结(128个)。两区淋巴结分别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筛选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及影像组学特征,并分别放入决策树、LinearSVC、支持向量机(SVM)、logistic回归4个分类器中,对两区淋巴结分别构建临床-影像组合模型。通过AUC评估组合模型的性能,通过决策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在两区淋巴结分别建立4个临床-影像组合模型,一区淋巴结的SVM模型显示出最佳的鉴别效能,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60(95%CI 0.925~0.995)和0.731(95%CI 0.556~0.905)。二区淋巴结的SVM模型亦显示出最佳的鉴别效能,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98(95%CI 0.993~1.000)和0.959(95%CI 0.924~0.994)。决策曲线分析提示,两区淋巴结SVM模型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均有较大效益。结论:基于CT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合模型可对胃癌不同站点正常大小的转移淋巴结进行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术前预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泡型棘球蚴病门静脉期增强CT纹理分析预测其肝外转移
20
作者 阿依努尔·特列吾别尔根 侯娟 +1 位作者 张思苗 刘文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观察肝泡型棘球蚴病(HAE)门静脉期增强CT纹理分析预测其发生肝外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105例HAE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所见分为转移组(n=55)及非转移组(n=50)。采用MaZda软件于术前腹部门静脉期增强CT中提取肝内病... 目的观察肝泡型棘球蚴病(HAE)门静脉期增强CT纹理分析预测其发生肝外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105例HAE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所见分为转移组(n=55)及非转移组(n=50)。采用MaZda软件于术前腹部门静脉期增强CT中提取肝内病灶灰度直方图纹理特征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记为Perc1、Perc10、Perc50、Perc90、Perc99),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筛选HAE肝外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独立预测因素单一及其联合预测HAE肝外转移的效能。结果肝内病灶的均值及偏度均为HAE肝外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其预测HAE肝外转移的AUC分别为0.853及0.850,二者联合的AUC达0.902。结论HAE门静脉期增强CT纹理分析可有效预测其肝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转移 纹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