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STIM1、Orai1蛋白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郑钰 张逸凡 +5 位作者 王子焱 刘承鑫 任欣 聂子星 郭志华 申思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57-564,共8页
目的研究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及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 1,Orai1)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PF级雄... 目的研究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及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 1,Orai1)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5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edial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41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血塞泰低剂量组(12.6 g/kg)、血塞泰中剂量组(25.2 g/kg)、血塞泰高剂量组(50.4 g/k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18 mg/kg),其中血塞泰低剂量组9只,其余每组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组连续干预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的梗死面积,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RT-PCR检测脑组织中STIM1、Orai1 mRNA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脑组织STIM1、Orai1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增加(P<0.01),脑梗死率增加(P<0.01),血清IL-6、TNF-α含量增加(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塞泰各剂量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大鼠mNSS评分下降(P<0.05),血清IL-6、TNF-α含量下降(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血塞泰中、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大鼠脑梗死率下降(P<0.01),脑组织STIM1、Orai1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相比,血塞泰低剂量组脑梗死率增加(P<0.01),血清IL-6、TNF-α含量增加(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血塞泰中剂量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血塞泰高剂量组脑梗死率下降(P<0.01),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血塞泰低、中剂量组相比,血塞泰高剂量组mNSS评分下降(P<0.05,P<0.01),脑梗死率下降(P<0.01),血清IL-6、TNF-α含量下降(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血塞泰能够抑制STIM1、Orai1的表达及结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与降低神经元损伤,从而发挥抗I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塞泰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 炎症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血清STIM1、sP-selectin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唐荣 祁萍萍 +2 位作者 王洪亮 郑俊波 刘文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症患者血清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CBP组),根据28 d预后情...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症患者血清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50例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CBP组),根据28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13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同时选取在我院健康门诊体检的健康者1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STIM1、sP-selectin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BP治疗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IM1、sP-selectin水平对CBP治疗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BP组血清STIM1、sP-selectin水平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CBP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C反应蛋白(CRP)、STIM1、sP-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PTT、STIM1、sP-selectin是影响CBP治疗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IM1、sP-selectin水平和二者联合预测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0.761、0.886,二者联合预测价值优于单独预测(Z=2.169、2.881;P=0.030、0.004)。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STIM1、sP-selectin水平升高,与患者CBP治疗预后不良发生有关,可作为CBP治疗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可溶性P选择素 预后
下载PDF
MOLECULES AND NEW INTERACTIONAL STRUCTURES FOR A(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ONOPELCHENKO-DUBROVSKY-KAUP-KUPERSHMIDT EQU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岩 姚若侠 夏亚荣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80-96,共17页
Soliton molecules(SMs)of the(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onopelchenkoDubrovsky-Kaup-Kupershmidt(gKDKK)equation are found by utilizing a velocity resonance ansatz to N-soliton solutions,which can transform to asymmet... Soliton molecules(SMs)of the(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onopelchenkoDubrovsky-Kaup-Kupershmidt(gKDKK)equation are found by utilizing a velocity resonance ansatz to N-soliton solutions,which can transform to asymmetric solitons upon assigning appropriate values to some parameters.Furthermore,a double-peaked lump solution can be constructed with breather degeneration approach.By applying a mixed technique of a resonance ansatz and conjugate complexes of partial parameters to multisoliton solutions,various kinds of interactional structures are constructed;There include the soliton molecule(SM),the breather molecule(BM)and the soliton-breather molecule(SBM).Graph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s composed of SM,BM and SBM are inelas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onopelchenko-Dubrovsky-Kaup-Kupershmidt equation soliton molecules velocity resonance nonelastic interaction
下载PDF
Resonant interactions among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localized waves and lump molecules for the(2+1)-dimensional elliptic Toda equation
4
作者 庞福忠 葛根哈斯 赵雪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00-217,共18页
The(2+1)-dimensional elliptic Toda equation is a high-dimensional generalization of the Toda lattice and a semidiscrete Kadomtsev–Petviashvili I equ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the resonant interactions ... The(2+1)-dimensional elliptic Toda equation is a high-dimensional generalization of the Toda lattice and a semidiscrete Kadomtsev–Petviashvili I equa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the reson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breathers,a breather/lump and line solitons as well as lump molecules for the(2+1)-dimensional elliptic Toda equation.Based on the N-soliton solution,we obtain the hybrid solutions consisting of line solitons,breathers and lumps.Through the asymptotic analysis of these hybrid solutions,we derive the phase shifts of the breather,lump and line solit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breather/lump and line solitons.By making the phase shifts infinite,we obtain the resonant solution of two breathers and the resonant solutions of a breather/lump and line solitons.Through the asymptotic analysis of these resonant solutions,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sonant interactions exhibit the fusion,fission,time-localized breather and rogue lump phenomena.Utilizing the velocity resonance method,we obtain lump–soliton,lump–breather,lump–soliton–breather and lump–breather–breather molecules.The above work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the(2+1)-dimensional discrete nonlinear wave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dimensional elliptic Toda equation resonant interaction lump molecules
下载PDF
Altered expression of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STIM)-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ORAI) and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_3Rs)in cancer:will they become a new battlefield for oncotherapy? 被引量:3
5
作者 Jing Wen Ying-Cheng Huang +2 位作者 Huan-Huan Xiu Zhi-Ming Shan Kang-Qing X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14-222,共9页
The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STIM)-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ORAI) and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_3Rs) play pivotal roles in the modulation of Ca^(2+)-regulated pathways from ... The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STIM)-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ORAI) and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_3Rs) play pivotal roles in the modulation of Ca^(2+)-regulated pathways from gene transcription to cell apoptosis by driving calcium-dependent signaling processes.Increasing evidence has implicated the dysregulation of STIM-ORAI and IP_3Rs in tumorigenesis and tumor progression.By controlling the activities,structure,and/or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se Ca^(2+)-transporting proteins,malignant cancer cells can hijack them to drive essential biological functions for tumor development.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STIM-ORAI and IP_3Rs in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cancer remain elusive.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recent advances regarding STIM-ORAI and IP_3Rs and discuss how they promote cell proliferation,apoptosis evasion,and cell migration throu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arrangements in certain types of malignant cells.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roles of STIM-ORAI and IP_3Rs may provide new pharmacologic targets that achieve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by inhibiting their actions in key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STIM) 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 (ORAI) Inositol 1 4 5-trisphosphate receptors (IP3Rs) Ca2+ Tumorigenesis
下载PDF
基于EPSTI1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预后
6
作者 曾澄龙 吴筱辉 +5 位作者 林博涵 邱钱仁顺 郑清水 许宁 薛学义 陈少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5-601,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上皮间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stromal interaction protein 1,EPSTI1)预后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T... 目的:构建基于上皮间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stromal interaction protein 1,EPSTI1)预后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TCGA数据库中53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数据,对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析EPSTI1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EPSTI1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OS的预后因素,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与癌旁正常肾组织比较,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EPSTI1的IHC评分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01),且在高T分期的癌组织中表达更高(P=0.036,P=0.006);EPSTI1蛋白表达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相关(P=0.002,P=0.032);EPSTI1低表达组OS、DFS均优于高表达组(P=0.046,P=0.003,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PSTI1蛋白高表达、WHO/ISUP分级、AJCC/TNM分期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P=0.039,P<0.001);基于上述变量构建的预后列线图模型对患者5年OS预测能力优于AJCC/TNM分期,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EPSTI1、AJCC/TNM分期和WHO/ISUP分级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上皮间质相互作用蛋白1 列线图
下载PDF
动脉平滑肌细胞STIM1过表达上调Akt/mTOR通路并促进细胞增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明芳 齐元麟 +3 位作者 王丹 王情 陈富华 林默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肺动脉高压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STIM1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别测定...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肺动脉高压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STIM1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别测定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STI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STIM1瞬时高表达的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模型;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蛋白印迹测定Akt/m TOR通路分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组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重量指数(RVMI)均明显增高(P<0.01),形态学观察可见肺小动脉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管腔减小;MCT组大鼠STIM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对照大鼠的2.19和1.66倍;STIM1瞬时过表达的动脉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生长速度加快;STIM1过表达可明显增加Akt、m TOR、p70-S6K和4E-BP1的磷酸化水平,而对它们的蛋白水平没有影响。结论肺动脉高压发病中存在STIM1的过表达,STIM1可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Akt/mT 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动脉平滑肌细胞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细胞增殖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芳 丁小云 +4 位作者 吕果 刘振国 李红军 耿李科 郭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98-180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患者并根据PCI术后6~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S1P和STIM1含量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0例患者并根据PCI术后6~2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检测PCI术后24小时的血清S1P、STIM1、血管新生分子、炎症反应分子的含量。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中S1P、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非再狭窄组,STIM1、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STIM1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NO、VEGF、Angptl2、Angptl4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TIM1正常的再狭窄患者;S1P降低的再狭窄患者血清中IFN-γ、IL-18、VCAM-1、P-选择素、L-选择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1P正常的再狭窄患者。结论:PCI术后血清S1P含量降低、STIM1含量升高对支架内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并且与血管新生障碍、炎症反应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磷酸鞘氨醇 基质交感分子1 血管新生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清STIM1及Adropin含量对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林秋伟 朱秀龙 +1 位作者 张灿 孙喜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及Adropin含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病患者进行研究,筛选PCI术后6个月时支架内狭窄超过50%的4...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及Adropin含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病患者进行研究,筛选PCI术后6个月时支架内狭窄超过50%的45例纳入ISR组、支架内狭窄未超过50%的85例纳入NISR组,测定两组血清STIM1、Adropin、NO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含量、内皮微粒数目。结果:ISR组血清中STIM1的含量高于NISR组且STIM1含量与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SR组血清中Adropin的含量低于NISR组且Adropin含量与管腔狭窄程度呈负相关;ISR组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含量、血清中NO含量少于NISR组,外周血中内皮微粒数目多于NISR组;血清STIM1含量与外周血中内皮微粒数目呈正相关、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含量呈负相关,血清Adropin含量与外周血中内皮微颗粒数目呈负相关、与外周血清中NO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TIM1含量升高、Adropin含量降低与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发生相关,两类分子主要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和内皮祖细胞归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基质交感分子1 Adropin 内皮损伤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STIM1表达对低氧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后显华 陈建 +6 位作者 罗勇军 刘福玉 杨晓红 袁志兵 徐刚 陈德伟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e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基质交感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基因表达,探讨STIM1表达抑制后对PASMCs缺氧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培养大鼠肺动脉平... 目的应用RNA干扰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e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基质交感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基因表达,探讨STIM1表达抑制后对PASMCs缺氧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设对照组、阴性siRNA组(SiNT)及阳性siRNA组(SiSTIM1),低氧(3%O2)培养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PASMCs中STIM1基因表达变化,MTT比色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PASM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PASMCs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SiSTIM1组STIM1蛋白相对灰度值为(0.355±0.008),显著低于对照组(0.624±0.017)和SiNT组(0.618±0.021)(P<0.05)。MTT比色实验及[3H]-TdR掺入实验显示低氧培养24 h后,对照组和SiNT组PASMCs较常氧组增殖显著(P<0.05),而SiSTIM1组PASMCs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和SiNT组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低氧培养24 h后,对照组和SiNT组PASMCs G0/G1期细胞比例较常氧组显著降低(P<0.05),而SiSTIM1组G0/G1期细胞比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NT组(P<0.05)。结论 RNA干扰介导STIM1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低氧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交感分子1 RNA干扰 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 缺氧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血管疾病治疗新靶标:STIM1和Orai1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慧 何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9-182,187,共5页
钙离子(Ca^2+)是常见的第二信使,不同于其它第二信使,其主要位于细胞外或存储于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等细胞器内。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Ca^2+]i)约为细胞外的... 钙离子(Ca^2+)是常见的第二信使,不同于其它第二信使,其主要位于细胞外或存储于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等细胞器内。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Ca^2+]i)约为细胞外的1/20000,受体激活或生物信号刺激可通过改变[Ca^2+]i进一步发挥生物放大效应。[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Orai1 血管疾病 钙库操纵钙通道
下载PDF
TRPC1/STIM1复合体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钙池操纵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介导的钙内流和NO生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腊梅 胡清华 +3 位作者 钟华 唐娜 孙志萍 何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4-772,共9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基质交联分子1(STIM1)复合体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ROCC)介导的钙内流和NO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取2~3代HUVEC,将构建的TRPC1和STIM1干扰质粒分别转染HUV...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基质交联分子1(STIM1)复合体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ROCC)介导的钙内流和NO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取2~3代HUVEC,将构建的TRPC1和STIM1干扰质粒分别转染HUVEC,观察细胞转染效果的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PC1、STI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细胞分别与钙敏感受体(CaR)激动剂精胺、ROCC模拟剂(TPA)+CaR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及经典型PKCs和PKCμ抑制剂Go6967孵育后,用荧光探针Fura-2/AM及DAF-FM负载方法同步检测[Ca2+]i和NO生成的变化;随后用TRPC1和STIM1干扰质粒同时转染HUVEC,与精胺孵育后检测[Ca2+]i和NO生成,免疫共沉淀法检测TRPC1和STIM1的相互作用。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TRPC1转染组和STIM1转染组TRPC1、STI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在四种不同处理作用下,TRPC1转染组和STIM1转染组[Ca2+]i△ratio值和NO净荧光强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Control组、TRPC1转染组及STIM1转染组相比,TRPC1和STIM1共转染组[Ca2+]i△ratio值和NO净荧光强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TRPC1与STIM1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且在CaR激动剂的剌激下作用增强。结论 TRPC1/STIM1复合体共同调节CaR经SOCC和ROCC激活介导的钙内流和N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基质交联分子1 钙池操纵性钙通道 受体操纵性钙通道 一氧化氮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钙离子感受蛋白STIM1与Orai1在钙敏感受体介导钙内流及NO生成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腊梅 钟华 +3 位作者 唐娜 庞丽娟 张春军 何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3-1780,共8页
目的:研究Ca^(2+)感受蛋白[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与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Orai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钙敏感受体(Ca SR)介导的钙内流和一氧化氮(NO)生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Ca SR激动剂精胺[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和受... 目的:研究Ca^(2+)感受蛋白[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与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Orai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钙敏感受体(Ca SR)介导的钙内流和一氧化氮(NO)生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将Ca SR激动剂精胺[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ROC)均激活]单用或与ROC模拟剂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醋酸酯(TPA)+Ca SR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 231(激活ROC、阻断SOC)、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 31-8220和PKCα/β1选择性抑制剂Go 6976(激活SOC、阻断ROC)联合孵育HUVECs;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UVECs中STIM1和Orai1的蛋白表达和共定位;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TIM1和Orai1之间的相互作用;取2~3代HUVECs随机分为特异性的质粒转染组(sh STIM1+sh Orai1组)、空质粒组(vehicle-STIM1+vehicle-Orai1组)和未转染组(control组),将3组细胞分别加入上述4组不同药物刺激,采用荧光探针Fura-2/AM检测HUVECs中Ca^(2+)浓度的变化,NO荧光探针DAF-FM DA负载方法同步检测HUVECs中NO生成的变化。结果:STIM1和Orai1蛋白表达共定位于胞浆,与control组相比,加入Calhex 231+TPA、Ro 31-8220和Go 6976刺激后,STIM1和Orai1在胞浆中的定位均减少,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均减弱;在4种不同处理因素作用下,sh STIM1+sh Orai1组细胞内Ca^(2+)浓度和NO净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STIM1与Orai1以二元复合物的形式共同调节Ca SR,并通过激活SOC和ROC介导钙内流及N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 钙敏感受体 一氧化氮
下载PDF
STIM1及其相关蛋白在脂筏介导的细胞内钙信号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小林 何芳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富含特殊脂质(胆固醇和鞘脂)和蛋白质的微区,脂筏作为独特的信号转导平台不仅可以为内部分子提供一个"交流"的环境,也有助于加快信号传递。Ca2+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许多生理功能。细胞内Ca2+浓... 脂筏是膜脂双层内富含特殊脂质(胆固醇和鞘脂)和蛋白质的微区,脂筏作为独特的信号转导平台不仅可以为内部分子提供一个"交流"的环境,也有助于加快信号传递。Ca2+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许多生理功能。细胞内Ca2+浓度受各种信号分子,钙泵和钙池操纵的Ca2+内流等多种因素调节。最新研究发现: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一些成员、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以及Orai1在钙池操纵的钙通道介导的Ca2+内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Ca2+通道和蛋白质(包括钙信号途径的关键蛋白)在脂筏微区集聚,脂筏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筏 钙池操纵的钙通道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下载PDF
STIM1对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内钙和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赵波 陈曦 李洪波 《西部医学》 2020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研究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在高糖诱导系膜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正常组(N组),高糖(high glucose)作用12小时及24小时组(HG12h及HG24h组),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方法... 目的研究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在高糖诱导系膜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正常组(N组),高糖(high glucose)作用12小时及24小时组(HG12h及HG24h组),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在不同作用时间下高糖引起系膜细胞S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通过激光共聚焦实验观察在高糖诱导下系膜细胞内钙变化,以及应用Tunel实验检测系膜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应用STIM1siRNA基因转染对系膜细胞内钙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显示,HG12h组与N组比较STIM1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HG24h组与N组比较STIM1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P<0.01及P<0.05);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HG12h组及HG24h组与N组比较,系膜细胞内钙明显升高(P<0.05);Tunel实验显示,HG12h组及HG24h组与N组比较,系膜细胞凋亡增加(P<0.01);STIM1siRNA基因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相比系膜细胞内钙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减轻(P<0.05)。结论高糖可以诱导系膜细胞内钙变化,细胞发生凋亡,STIM1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糖尿病肾病 系膜细胞 凋亡
下载PDF
STIM1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马江敏 周婷君 +3 位作者 张世玉 莫雪垠 杨菁菁 范媛 《口腔生物医学》 2014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探索OLP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37例OLP患者及17例健康成人外周... 目的:通过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探索OLP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37例OLP患者及17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STIM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STI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糜烂型和非糜烂型OLP患者中STIM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糜烂型和非糜烂型OLP患者组间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M1在OLP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高表达,通过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参与了OLP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口腔扁平苔藓 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钙感受器STIM1参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鹏 秦晓玥 +6 位作者 王义蓉 李穗敏 陈淑贞 邝素娟 杨慧 饶芳 邓春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7-583,共7页
目的:探讨钙感受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参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衰老模型,并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变化;利用Cre-loxP基... 目的:探讨钙感受器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参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衰老模型,并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变化;利用Cre-loxP基因重组技术,制备平滑肌特异性STIM1基因敲除(sm-STIM1-KO)小鼠;体内及体外干预STIM1表达,观察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变化。结果:在200μmol/L H_(2)O_(2)诱导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衰老模型中,SA-β-Gal染色细胞阳性率显著升高,同时钙库操纵性钙通道相关蛋白STIM1和ORAI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另外,成功构建了sm-STIM1-KO小鼠,该小鼠主动脉的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及p16表达上调(P<0.05)。用STIM1 siRNA敲减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TIM1,衰老相关蛋白p21和p16显著上调(P<0.05)。在衰老细胞模型中,用腺病毒过表达STIM1则衰老相关蛋白p21和p16显著下调(P<0.01)。结论:钙感受器STIM1下调可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衰老,并参与血管老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基因敲除 细胞衰老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
下载PDF
体外高糖环境对H9c2心肌细胞中STIM1、Orai1及TRPC1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梦楠 卢海龙 +1 位作者 李雷 杨荣礼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构建体外高糖诱导的心肌损伤模型,观察体外高糖环境对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以及基质作用分子1(STIM1)、Orai1和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鼠胚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渗组... 目的构建体外高糖诱导的心肌损伤模型,观察体外高糖环境对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以及基质作用分子1(STIM1)、Orai1和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鼠胚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渗组(27.5 mmol/L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3mmol/L葡萄糖),药物组(2μmol/L SKF96365+33 mmol/L葡萄糖)。培养72 h。采用CCK8技术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4组STIM1、Orai1及TRP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和高渗组STIM1、Orai1及TRPC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糖组STIM1、Orai1及TRPC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均<0.05);药物组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高(P均<0.05),较高糖组下降(P均<0.05)。结论体外高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细胞增殖,促进STIM1、Orai1及TRPC1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体外高糖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高糖 基质作用分子1 Orai1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p-PLA2、STIM1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闫嘉茗 郑红军 +2 位作者 李贵民 于淑娜 张丹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EH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LVH分为LV...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EH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LVH分为LVH组68例和非LVH组137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Lp-PLA2、STIM1水平、左心室肥厚指标,分析血清Lp-PLA2、STIM1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H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ROC分析血清Lp-PLA2、STIM1水平对EH患者发生LVH的预测价值。结果LVH组血清Lp-PLA2、STIM1水平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非LVH组[t(Z)/P=5.405/<0.001、7.182/<0.001、4.727/<0.001、2.774/0.006、2.905/0.004、11.098/<0.001]。LVH组血清Lp-PLA2、STIM1水平与LVPWT、IVST、LVEDD、LVMI呈正相关(Lp-PLA2:r/P=0.401/0.015、0.325/0.032、0.362/0.029、0.710/<0.001;STIM1:r/P=0.417/0.021、0.306/0.022、0.317/0.035、0.619/<0.001)。EH病程长、收缩压高、舒张压高、有糖尿病、Hcy高、Lp-PLA2高、STIM1高为EH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316(1.131~1.531)、1.150(1.030~1.285)、1.288(1.083~1.531)、2.105(1.150~3.854)、1.179(1.031~1.347)、1.027(1.014~1.041)、1.021(1.021~1.030)]。血清Lp-PLA2、STIM1及二者联合预测EH患者发生LV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2、0.772、0.840,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3.583、2.714,P=0.000、0.007)。结论血清Lp-PLA2、STIM1水平升高是EH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LVH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相关性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TIM1与成骨分化关键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渝勇 曹兴 +1 位作者 邓淼 王扬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基质交感分子1(STIM1)与成骨分化关键因子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CN)、骨钙素(OPN)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通过临床取材获得并培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BMSCs,加入成骨诱导液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基质交感分子1(STIM1)与成骨分化关键因子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CN)、骨钙素(OPN)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通过临床取材获得并培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BMSCs,加入成骨诱导液孵育14天,采用RT-PCR检测ALP、OPN、OCN的转录水平及ALP的活性,并检测STIM1的表达情况。采用ALP染色法检测ALP活性;采用Alizarin Red染色法检测钙结节形成数量;采用Fluo荧光法检测钙离子内流变化。结果通过无菌培养,获得高纯度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观察组)病人的BMSCs,经成骨诱导14天后,观察组病人BMSCs中成骨分化关键因子ALP、OPN、OCN的转录水平以及ALP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STIM1 mRNA的表达水平也相应下降,钙离子内流较对照组减少(P<0.05)。另外,观察组病人BMSCs钙结节形成数量少于对照组。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由STIM1参与调控的钙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开放情况密切相关,可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预防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交感分子1 碱性磷酸酶 钙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