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ober法制备煤焦油酚基碳纳米球 被引量:1
1
作者 侯豪杰 黄瑞 +3 位作者 杨莹 刘冬 冯宇 王建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61,共10页
煤焦油的直接排放和粗放利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焦油利用的关键是绿色高价值.以中低温煤焦油中提取得到的小分子量酚类物质为碳源,利用Stober法合成碳纳米球.考察了煤焦油提取酚添加量、预聚合温度、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碳纳米球... 煤焦油的直接排放和粗放利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焦油利用的关键是绿色高价值.以中低温煤焦油中提取得到的小分子量酚类物质为碳源,利用Stober法合成碳纳米球.考察了煤焦油提取酚添加量、预聚合温度、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碳纳米球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煤焦油提取酚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预聚合温度为60℃、水热温度为160℃和水热时长为24 h时,可以制备得到形貌规整、粒径均一的单分散碳纳米球.在该条件制备的碳纳米球(CTCNS)平均粒径667 nm,比表面积可达596 m^(2)·g^(-1),氮含量为2.42%(原子分数),作为潜在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6 mol·L^(-1)KOH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比电容为123 F·g^(-1).为煤焦油的绿色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碳纳米球 stober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Stober法制备单分散,粒径可控碳球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军奇 刘振兴 +2 位作者 崔明明 郭占云 朱振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1-56,共6页
采用Stober法,以间苯二酚和福尔马林为原料,制备了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碳球.讨论了醇/水比、不同种类的醇、水浴温度、反应物和氨水添加量等对碳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XRD和DLS对最终产物的粒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采用Stober法,以间苯二酚和福尔马林为原料,制备了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碳球.讨论了醇/水比、不同种类的醇、水浴温度、反应物和氨水添加量等对碳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XRD和DLS对最终产物的粒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醇/水比、醇的烷链、反应物和氨水的添加量增加时,碳球的粒径变大,且粒径分布在370~1 050nm之间;最佳水浴温度为30℃;碳球具有强的吸附作用,以碳球为牺牲模板,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的空心ZnO/ZnFe2O4纳米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球 尺寸可控 单分散 stober ZnO/ZnFe_(2)O_(4)
下载PDF
立方氮化硼表面Stober法包覆硅氧纳米涂层及其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姜铸峰 吴一 +3 位作者 邹正光 于文霖 杨山山 明艺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100,共7页
在立方氮化硼聚晶复合材料制备中,为改善晶体相的偏聚,其思路之一便是将晶体相与粘接相预先制备成带有核-壳结构的原料。先采用Pirnaha溶液对cBN进行羟基化改性,改善其亲水性,使其容易分散并带有电荷的基础上,再用Stober法进行硅氧包覆... 在立方氮化硼聚晶复合材料制备中,为改善晶体相的偏聚,其思路之一便是将晶体相与粘接相预先制备成带有核-壳结构的原料。先采用Pirnaha溶液对cBN进行羟基化改性,改善其亲水性,使其容易分散并带有电荷的基础上,再用Stober法进行硅氧包覆处理,在氨水和少量水的作用下,以乙醇作为分散剂,用TEOS硅氧烷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利用水解-凝胶法让硅醇以非自发形核的方式在c BN粉体表面聚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TEM,SEM,EDS,XRD,FTIR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对立方氮化硼粉体进行硅氧纳米涂层包核处理,成功得到了立方氮化硼-氧化硅微/纳米核壳结构,包核形貌良好,包覆层厚度可由TEOS加入量的不同而调节。对无机材料核壳结构制备和立方氮化硼与结合剂的均布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 核壳结构 stober 正硅酸乙酯 溶胶-凝胶
下载PDF
Template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Stober Method:an Improve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Hollow Polysiloxane Spheres 被引量:1
4
作者 Hui Gang WANG Ping CHEN Xiao Ming ZHE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37-640,共4页
A modified Stober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permits the controlled growth of spherical hollow spheres with diameters between 197 and 208 nanometers by consecutively cocondensed methyltrimethoxysilane and dimethy... A modified Stober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permits the controlled growth of spherical hollow spheres with diameters between 197 and 208 nanometers by consecutively cocondensed methyltrimethoxysilane and dimethyldimethoxysilane monomers onto microemuls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 and subsequently removing the templ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 by exposure to solvents. Ammonia was used as a morphological catalyst. The morphology of the polymer spheres was demonstr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s (TEM)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ber method hollow polysiloxane spheres template 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硼掺杂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红外辐射性能
5
作者 张星星 高相东 +1 位作者 董余兵 段灯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41-549,共9页
为提高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在大气窗口波段的红外辐射性能,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硼酸为掺杂源,采用改进St9ber法制备了硼掺杂SiO_(2)纳米颗粒,并分析硅源加入方式、硼摩尔掺量、烧结温度等对SiO_(2)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能、化学成分... 为提高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在大气窗口波段的红外辐射性能,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硼酸为掺杂源,采用改进St9ber法制备了硼掺杂SiO_(2)纳米颗粒,并分析硅源加入方式、硼摩尔掺量、烧结温度等对SiO_(2)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能、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和红外发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源加入方式显著影响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连续滴加法制备的纯SiO_(2)和硼掺杂SiO_(2)纳米颗粒粒径更大且形状更规则;硼掺杂可诱发SiO_(2)在高温下生成石英晶体相,形成B—O-Si键,并导致SiO_(2)纳米颗粒的尺寸、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增大;硼掺杂可显著提高SiO_(2)纳米颗粒的红外辐射性能,硼摩尔掺量为0.40且经过550℃烧结的样品在8~13μm波段的平均发射率高达0.982。硼掺杂SiO_(2)纳米颗粒具有耐高温和高红外辐射特性,在耐高温节能涂层、辐射制冷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纳米颗粒 硼掺杂 St9ber法 大气窗口 红外辐射
下载PDF
SiO_2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世权 王立民 +1 位作者 刘福田 蒋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综述了致密和多孔SiO2微球的制备方法,重点描述了近年来SiO2微球的一些新应用。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微球 stober工艺 有序介孔微球 致密微球
下载PDF
组装胶体晶体用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6
7
作者 方俊 王秀峰 +1 位作者 程冰 杨万莉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9,共3页
采用Stober法合成二氧化硅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为非晶态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463 nm,单分散性较高,平均标准偏差小于5%,表... 采用Stober法合成二氧化硅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为非晶态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463 nm,单分散性较高,平均标准偏差小于5%,表面非常平整光滑。通过垂直沉积法在40℃和60%相对湿度下制备出有序性较好的密排结构的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膜。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这种胶体晶体是面心立方(FCC)密排结构,(111)晶面平行于基底。透射光谱表明,所制备的胶体晶体在(111)方向具有光子晶体的带隙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单分散颗粒 stober 光子晶体 胶体晶体
下载PDF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表面化学修饰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红霞 冯晓静 霍冀川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50-2055,2060,共7页
采用Stber法在醇-水混合体系中,以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在氨水催化作用下制备SiO_2纳米微球,分析了不同浓度的氨水、TEOS、乙醇和温度对SiO_2微球形貌及粒径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对其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最后引入具有疏水基团... 采用Stber法在醇-水混合体系中,以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在氨水催化作用下制备SiO_2纳米微球,分析了不同浓度的氨水、TEOS、乙醇和温度对SiO_2微球形貌及粒径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对其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最后引入具有疏水基团的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_2微球表面进行修饰,并采用FT-IR和测量接触角对修饰的SiO_2微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O_2微球粒径随氨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TEOS、乙醇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并通过FT-IR和测量接触角证明疏水基团成功接枝到SiO_2微球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 stober SIO2微球 化学修饰
下载PDF
磁性纳米复合颗粒(Fe_3O_4/PVA)/SiO_2的制备与修饰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雅飞 王志飞 +3 位作者 李智洋 何农跃 史智扬 汪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22-1026,共5页
用三步合成法(共沉淀法、微乳液聚合、Stober过程)制备了(Fe3O4/PVA)/SiO2磁性纳米颗粒,并在颗粒表面进行了醛基化修饰。用TEM对不同工艺获得的颗粒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中间产物Fe3O4/PVAc颗粒的平均尺寸为100nm... 用三步合成法(共沉淀法、微乳液聚合、Stober过程)制备了(Fe3O4/PVA)/SiO2磁性纳米颗粒,并在颗粒表面进行了醛基化修饰。用TEM对不同工艺获得的颗粒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中间产物Fe3O4/PVAc颗粒的平均尺寸为100nm;终产物(Fe3O4/PVA)/SiO2的尺寸在100~500nm范围内是可调的。醛基化的(Fe3O4/PVA)/SiO2对BSA蛋白具有捕获能力,并且颗粒结合蛋白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耐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颗粒 醋酸乙烯酯 微乳液聚合 stober反应 蛋白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苗 王如意 +1 位作者 成功 张高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89-91,95,共4页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经Stber法制备了单分散SiO2纳米微球,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表面进行了改性;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对SiO2纳米微球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经Stber法制备了单分散SiO2纳米微球,并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表面进行了改性;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对SiO2纳米微球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EOS和氨水用量的增加,SiO2纳米微球的粒径逐渐增大,而粒径分布到后期也有所增加;经KH-570改性后,SiO2纳米微球不仅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而且表面成功接枝上丙烯酸酯基团,因而具有较好的亲油性,能更好地分散在甲苯和苯乙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纳米微球 stober 表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对岩心润湿反转及解水锁机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家锋 王彦玲 马汉卿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0,103,共6页
使用气湿反转剂能解除凝析气藏等温降压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液锁损害,但目前的气湿反转剂存在价格高、用量大、气湿反转效果差等缺点。为此,通过采用改进的Stober法制备均一粒径的纳米SiO_2颗粒,再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合成出了具备气... 使用气湿反转剂能解除凝析气藏等温降压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液锁损害,但目前的气湿反转剂存在价格高、用量大、气湿反转效果差等缺点。为此,通过采用改进的Stober法制备均一粒径的纳米SiO_2颗粒,再对其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合成出了具备气湿反转功能的纳米颗粒,其最佳合成条件为,正硅酸乙酯和氨水的用量均为1~2 m L,非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G24的浓度为0.3%。通过接触角法、Owens二液法和自吸吸入法研究了纳米SiO_2颗粒对岩心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用0.3%气湿性纳米颗粒流体处理岩心,水相和油相在岩心表面的接触角可由未处理时的23°和0°增至157°和135°;岩心的表面能由67.9 m N/m降至0.23 m N/m;岩心的液相饱和度由87%和73%降至3.5%和32%,水相和油相的自吸速率由0.26和0.27 m L/min在2 h内降至0。实验还测定了气、油相在气(油)-纳米流体-岩心体系中的接触角,探索分析了气湿性纳米SiO_2颗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具备良好的气湿反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改进stober 气湿性 接触角 自吸
下载PDF
SiO_(2)修饰TiO_(2)负载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金林 贺俞 +2 位作者 刘成超 张煜华 张亚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3,22,共5页
采用Stber法和浸渍法制备了SiO2修饰的TiO2载体,并用浸渍法制备了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考察了其费-托合成催化性能.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物理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载体和... 采用Stber法和浸渍法制备了SiO2修饰的TiO2载体,并用浸渍法制备了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考察了其费-托合成催化性能.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物理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SiO2的引入能减弱钴物种与TiO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钴物种的还原性,使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钴基催化剂 TiO_(2) SiO_(2) stober 浸渍法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SiO_2胶体微球结构色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盖言成 王芬 +1 位作者 朱建锋 安凯妮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4,共5页
以氨水作为催化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乙醇介质中合成了SiO2胶体微球;采用垂直沉积法,通过SiO2胶体微球自组装的方式,在玻璃表面制备了不同色彩的结构色。利用XRD、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SEM分析了SiO2胶体微球的形貌;研究... 以氨水作为催化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乙醇介质中合成了SiO2胶体微球;采用垂直沉积法,通过SiO2胶体微球自组装的方式,在玻璃表面制备了不同色彩的结构色。利用XRD、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用SEM分析了SiO2胶体微球的形貌;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SiO2胶体微球结构色的影响,并探讨了胶体微球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粉体是一种非晶态的二氧化硅,SiO2胶体微球结构色随氨水和TEOS用量的增加向可见光红色光波段偏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胶体微球结构色向可见光蓝紫光波段偏移;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SiO2微球结构色先趋于红色然后变为白色。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合成颜色可控的SiO2胶体微球结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结构色 二氧化硅 stober
下载PDF
SiO_2/Ag纳米复合微球的合成及其抗菌、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斌 张莉 +3 位作者 卓馨 郭志华 刘希慧 杨福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0-724,共5页
文章以经典的Stber法制备的SiO2纳米球为载体,以PVP为分散剂,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制备出SiO2/Ag纳米复合微球;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复合微球的光学性质、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 文章以经典的Stber法制备的SiO2纳米球为载体,以PVP为分散剂,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制备出SiO2/Ag纳米复合微球;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复合微球的光学性质、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LB培养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模板菌种,研究了SiO2/Ag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以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6G(R6G)为降解物,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方法,银纳米颗粒负载到SiO2表面;纳米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当纳米复合材料质量浓度为0.08g/L和0.10g/L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好;纳米复合材料对有机染料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ber SIO2 Ag纳米复合微球 抗坏血酸 抑菌 催化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及FTIR分析初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睿 王海英 +1 位作者 孙睿 雷舒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16期3-4,共2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乙醇为溶剂,氨水为催化剂,Stober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KH-550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宏观形貌呈白色粉末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并未改变纳米二氧...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乙醇为溶剂,氨水为催化剂,Stober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KH-550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宏观形貌呈白色粉末状。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并未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体相成分和晶体结构,只是使其表面的部分羟基与硅烷偶联剂作用生成Si-O键,疏水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stober溶胶 凝胶法 改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统计模试识别技术在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辉 赵晓峰 +1 位作者 唐清 李文超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Stober法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制备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给出了目标优化区,并利用模式逆映照对工艺参数进行了预报,通过实验验证了预报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统计模式识别 二氧化硅微球 单分散性 工艺参数 stober
下载PDF
纳米粒子改性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光华 卢玉群 郭明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19-10125,共7页
以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简称DSD酸)为荧光母体,利用三聚氯氰的交联反应,经过亲核取代将乙醇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与荧光母体连接起来,制备了一种荧光增白剂。然后将其作为原料,采用改进的stober水解法,制... 以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简称DSD酸)为荧光母体,利用三聚氯氰的交联反应,经过亲核取代将乙醇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与荧光母体连接起来,制备了一种荧光增白剂。然后将其作为原料,采用改进的stober水解法,制备出了含有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SiO2荧光纳米复合粒子。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其结构,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分析仪、热重(TG)分别对其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对产物的光物理化学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老化实验考察了荧光纳米粒子对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使用性能上,相同量的荧光增白剂,用纳米粒子改性后其对纸张的增白效果及光抑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荧光纳米复合粒子 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 stober水解法 返黄抑制剂
下载PDF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滋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6,共5页
通过Stober法合成了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成球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随着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浓度的提高,生成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逐渐减小。而温度升高的条件下则会形成粒径... 通过Stober法合成了单分散的二氧化硅微球,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成球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随着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浓度的提高,生成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逐渐减小。而温度升高的条件下则会形成粒径较小的微球,溶剂粘度的升高也会增大形成的微球的粒径。另一方面,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电解质可以有效地增大球的粒径,从而为制备微米级的二氧化硅微球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研究了相关的反应机理,根据这些反应条件的变化可以确定制备不同粒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微球 正硅酸乙酯 stober 电解质 机理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可控制备以及高浓度正硅酸乙酯条件下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立强 南泉 金花子 《化学工程师》 CAS 2016年第7期1-5,共5页
采用Stber法,在60℃,正硅酸乙酯(TEOS)浓度为1mol·L^(-1)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粒径为55nm的SiO_2,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05,显示了良好的单分散性,找到了一种在高TEOS浓度、高温条件下制备单分散纳米SiO_2的方法... 采用Stber法,在60℃,正硅酸乙酯(TEOS)浓度为1mol·L^(-1)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粒径为55nm的SiO_2,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05,显示了良好的单分散性,找到了一种在高TEOS浓度、高温条件下制备单分散纳米SiO_2的方法,并探讨了制备机理。同时还研究了TEOS、水和NH_3·H_2O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产物颗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ber 纳米二氧化硅 单分散 制备机理
下载PDF
微米级Co/SiO_2复合颗粒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勇 刘超 +1 位作者 姜建堂 甄良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避免Co颗粒高温氧化及团聚等问题,用Stober方法在微米Co颗粒表面包覆SiO_2壳层、制备了Co/SiO_2复合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复合颗粒的组分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热重量分析法和矢量网络分析法评价了其高温氧化行为和电磁性能... 为避免Co颗粒高温氧化及团聚等问题,用Stober方法在微米Co颗粒表面包覆SiO_2壳层、制备了Co/SiO_2复合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复合颗粒的组分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热重量分析法和矢量网络分析法评价了其高温氧化行为和电磁性能。分析表明:所制备的SiO_2壳层均匀致密,厚度随包覆次数的增加而变大;SiO_2壳层的存在抑制了Co颗粒的氧化,经7次包覆制备的复合颗粒其初始氧化温度达800℃。SiO_2壳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可有效抑制团聚造成的涡流效应。用Co/SiO_2颗粒、厚度2.89 mm的涂层在14 GHz可实现-15dB的吸收。研究为高温电磁吸波材料的研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隐身涂层 CO 电磁性能 二氧化硅包覆 耐氧化性能 吸波性能 stober方法 包覆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