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伴腹壁瘘病人应用气囊导管冲洗治疗的护理
1
作者 郭慧霞 《全科护理》 2024年第3期586-587,共2页
总结1例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伴腹壁瘘病人应用气囊导管冲洗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体位管理、腹壁瘘管的冲洗和引流的护理、营养支持的护理、心理护理。经41 d治疗后,病人瘘口愈合良好,腹壁皮肤瘢痕愈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
关键词 肠瘘 造口护理 营养支持 护理
下载PDF
泡沫敷料在喉癌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维护中的应用
2
作者 颜少观 何静 郭巧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7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探析采用泡沫敷料对喉癌患者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进行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喉癌全/部分切除术治疗并行造瘘口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 目的 探析采用泡沫敷料对喉癌患者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进行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喉癌全/部分切除术治疗并行造瘘口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换药,试验组采用泡沫敷料换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造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总费用、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造瘘口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造口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7 d换药次数少于常规组,造瘘口感染率低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的换药总费用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舒适度评分为(7.48±2.49)分,低于常规组的(9.68±3.25)分(t=3.605,P <0.05)。试验组患者造瘘口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泡沫敷料对喉癌患者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进行维护可有效促进造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造瘘口感染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敷料 喉癌全部切除术 喉癌部分切除术 造瘘口维护 造口愈合时间 换药次数 造瘘口感染
下载PDF
胃肠道术后肠瘘的综合治疗(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白立芳 唐华建 +3 位作者 王剑锋 刘国庆 朱大江 刘忠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道术后 肠瘘 综合治疗 抢救成功率 腹部手术 病人病情 经济负担 治疗困难 生长抑素 临床应用 生长激素 资料介绍 并发症 死亡率 胃肠外 自愈率 严重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29例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克亮 熊治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4例低位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术吻合口置于腹腔外的病例。结果  2 5 4例中发生吻合口漏 2 9例 ,占11.4 %。 2 9例经局部冲洗 ,进食等保守治疗均痊...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4例低位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术吻合口置于腹腔外的病例。结果  2 5 4例中发生吻合口漏 2 9例 ,占11.4 %。 2 9例经局部冲洗 ,进食等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低位直肠癌行TME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增高 ,与系膜全切除后远端肠管血供不足及低位吻合条件差密切相关 ,将吻合口置于腹膜外 ,保持引流通畅 ,进食促进肠黏膜修复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漏 保守治疗
下载PDF
B超引导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吻合口瘘空肠营养管置入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晏萍兰 黄金狮 +1 位作者 陈快 陶俊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03-505,509,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吻合口瘘患儿置入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吻合口瘘的婴幼儿,在B超导引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经床边X造影定位后行肠内营养,观察插管过程,营养管开口位置,置管后并...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吻合口瘘患儿置入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吻合口瘘的婴幼儿,在B超导引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经床边X造影定位后行肠内营养,观察插管过程,营养管开口位置,置管后并发症。结果 15例患儿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经X线摄片定位,12例导管开口端位于空肠起始部,3例导管开口端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置管时间最长30 min,最短8 min,平均置管时间10±5 min。2例患儿置管时间达30 min,12 h内出现胃部不适,呕吐淡咖啡色液体约5~10 mL;留置时间最长90 d,最短7 d;非计划性拔管6例。结论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瘘在B超导引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是一项安全的,费用低廉,成功率高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吻合口 B超 方法 婴儿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亚萍 钟碧绿 +2 位作者 沈芳 郑美春 温咏珊 《全科护理》 2009年第19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Whipple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给予及时处理后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对Whipple...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Whipple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给予及时处理后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对Whipple术后病人严密观察和预防性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观察 吻合口瘘
下载PDF
胰管空肠侧侧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作用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5 位作者 崔建峰 黎冬喧 汪涛 石力 陈涛 邹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4,共2页
目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过程中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并观察其预防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8年3月,对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收治的167例胆道或胰头恶性肿瘤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7例患者中,术前... 目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过程中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并观察其预防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8年3月,对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收治的167例胆道或胰头恶性肿瘤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7例患者中,术前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和(或)B超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胰体部主胰管直径〉10mm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9.8(41~72)岁,其中胰头癌10例、胆管下段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2例,在术中切开胰体部的主胰管后,缝闭残胰断端,将切开的主胰管与空肠侧侧吻合,然后常规行胆管空肠吻合及胃空肠吻合。结果26例患者手术后并发残胃应激性溃疡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但无一例发生胰肠吻合口瘘,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住院11~26d,平均15.6d。结论对于主胰管扩张的患者,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采用胰管空肠侧侧吻合处理残胰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不失为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术 吻合口
下载PDF
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与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利勋 吉占全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导致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为预防颈部切口感染对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改进。设定改进前为污染组,改进后为清洁组。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污染组发生率为12.5%,清洁组发生率为2.4%,χ2=9.25... 目的探讨导致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为预防颈部切口感染对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改进。设定改进前为污染组,改进后为清洁组。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污染组发生率为12.5%,清洁组发生率为2.4%,χ2=9.258,P=0.00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部切口感染是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颈部吻合口瘘 切口感染
下载PDF
胰空肠端侧吻合术生物力学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志平 王志伟 +5 位作者 朱铭岩 范向军 陆玉华 吴银弟 朱振飞 李敏达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在生物力学及病理学方面基础数据的比较。方法按吻合方法不同将动物分为紧贴式胰空肠吻合组(A组)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组(B组),术后每天肠内生理压力测定(第1~10天)、在此基础上人工高压(上述肠腔内每天平均... 目的观察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在生物力学及病理学方面基础数据的比较。方法按吻合方法不同将动物分为紧贴式胰空肠吻合组(A组)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组(B组),术后每天肠内生理压力测定(第1~10天)、在此基础上人工高压(上述肠腔内每天平均生理压力的第2、3、4倍)检测吻合口情况及第十天活体测定破裂压和离断力并做病理观察。结果(1)每天术后生理压力:两种术式的压力曲线图基本相同。(2)每天人工高压检测吻合口:A组吻合口漏0/6例,d1-10,P2-4倍;B组吻合口漏2/6例,分别出现于d3,P2倍;d5,P2倍。(3)术后第十天破裂压、离断力测定:破裂压A组为282.17±24.41mmHg,B组为144±15.57 mmHg,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5,P<0.05);离断力A组为9.45±0.45 N,B组为6.9±0.32 N,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P<0.05)。(4)组织病理学:A组吻合口已由结缔组织基本修复,空肠浆膜层与胰腺包膜已愈合贴附。B组则由肉芽组织不完全修复,胰腺残端断面尚无上皮再生。结论紧贴式胰空肠吻合组(A组)更能抗肠腔内的扩张力、肠管拉力,吻合口愈合更快、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空肠吻合术 胰瘘 吻合口 生物力学 病理学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少全 李培峰 +2 位作者 王瑜 黄盛 王烈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探讨其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方法42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中将1根乳胶引流管和2根分别为10号、6号的吸痰管固定在一起,通过肛门置于肠腔,达吻合口上方约5 cm处,并将这3根引流...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探讨其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方法42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中将1根乳胶引流管和2根分别为10号、6号的吸痰管固定在一起,通过肛门置于肠腔,达吻合口上方约5 cm处,并将这3根引流管缝合固定在肛周皮肤上,分别接引流袋,术后采用中心静脉压测压系统,以静止测压法测定术后1~6 d内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结果术后2例发生吻合口瘘,未瘘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第4 d压力最高;而吻合瘘组患者的肛门直肠内压基本呈持续增高的趋势。吻合口瘘组第4、5、6 d的压力均高于未瘘组。结论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导致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肛门直肠内压 吻合口
下载PDF
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应用价值Meta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君 王维帅 +3 位作者 朱希良 周浩 贾婷 娄耀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2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7年1月~2017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和研究。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7年1月~2017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和研究。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6篇,预防性造口组2654例,未造口组29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有较高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20,95%CI[0.11~0.38],P<0.00001)。国外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有较高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34,95%CI[0.24~0.47],P<0.00001)。综合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也有较高的吻合口发生率(OR=0.29,95%CI[0.22~0.39],P<0.00001)。结论无论国内和国外研究结果均显示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可以选择性用预防性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 预防性造口 吻合口瘘 META分析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横结肠瘘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涛 杨冬红 刘玉兰 《胃肠病学》 2010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病例:患者男,52岁,主因“腹胀、腹泻伴消瘦5年”于2010年4月29日收治入院。患者7年前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并布朗式吻合术。术后2年开始出现腹胀、腹泻。大便带有未消化食物,7.8次/d,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消瘦明... 病例:患者男,52岁,主因“腹胀、腹泻伴消瘦5年”于2010年4月29日收治入院。患者7年前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并布朗式吻合术。术后2年开始出现腹胀、腹泻。大便带有未消化食物,7.8次/d,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消瘦明显。入院查体:体温35.8℃.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吻合口 肠瘘 诊断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宏 王凤华 赵鹏 《齐鲁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能全素口服配合局部冲洗引流等非手术方法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病人20例。结果20例病人均能很好适应,引流管中无粪便样引流物,均临床治愈。发生漏到治愈时间最短者1...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能全素口服配合局部冲洗引流等非手术方法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病人20例。结果20例病人均能很好适应,引流管中无粪便样引流物,均临床治愈。发生漏到治愈时间最短者11 d,最长者35 d。结论非手术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费用低,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 治疗
下载PDF
301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祖扬 尹友生 +4 位作者 潘罅 李清初 毕慧欣 覃新芳 冷斌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总结探讨进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1例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而行手术创建动静脉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 目的总结探讨进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1例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而行手术创建动静脉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资料,记录分析不同吻合口径患者内瘘成功率、术后通畅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1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转流术的患者,其中吻合口径5 mm 82例,吻合口径6 mm 81例,吻合口径7 mm 81例,吻合口径8 mm 57例,术后一期吻合成功率达100%,不同吻合口组术后通畅率:术后1个月,5、6、7、8 mm吻合口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93.90%、97.53%、97.53%、98.25%(P术后1个月> 0. 05);术后半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85.37%、90.12%、90.12%、91.23%(P术后半年>0.05);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75.61%、86.42%、83.95%、85.96%(P术后1年>0.05);术后2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62.20%、75.31%、77.77%、77.19%(P术后2年<0.05);术后3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54.88%、61.73%、71.60%、85.96%(P术后3年<0.05),术后并发症(1个月内):术后血栓形成9例,术后手部肿胀6例,术口切口渗血9例,肢端窃血综合征1例。结论 7~8 mm的吻合口径较适宜,恰当吻合口径选择是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吻合口径 通畅率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直肠瘘修补术的多学科协作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琼峰 许方蕾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7期167-169,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直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经肛门手术路径,在电切镜下切除瘘管后行尿道直肠瘘修补术,围手术期间,护理组、伤口造口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麻醉师进行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加强围手术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8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道直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经肛门手术路径,在电切镜下切除瘘管后行尿道直肠瘘修补术,围手术期间,护理组、伤口造口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麻醉师进行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加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营养支持、伤口造口失禁护理、膀胱痉挛护理等。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手术预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模式 前列腺癌 尿道直肠瘘 伤口造口护理 营养支持
下载PDF
游离自体大网膜预防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勇 张鹏 朱正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自体大网膜在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手术胃食管吻合口瘘方面的作用,为胃食管吻合口瘘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病例120例,所有病例术中均使用自体游离大网膜包裹食管胃吻合口。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游离自体大网膜在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手术胃食管吻合口瘘方面的作用,为胃食管吻合口瘘提供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病例120例,所有病例术中均使用自体游离大网膜包裹食管胃吻合口。结果术后2例患者因意外损伤吻合口出现吻合口瘘,其余118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瘘,顺利出院。结论游离自体大网膜能有效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大网膜 吻合口 吻合口瘘
下载PDF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防治吻合口瘘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梅 黄丽容 +1 位作者 郑娟丽 邹志强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19期1708-1709,共2页
[目的]探讨防治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病人防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护理措施。[结果]26例病人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1例吻合口瘘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营养不良行再次吻合、胸... [目的]探讨防治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病人防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护理措施。[结果]26例病人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1例吻合口瘘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营养不良行再次吻合、胸廓改型、空肠造瘘手术后治愈出院,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针对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可能出现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吻合口瘘
下载PDF
术后小儿肠造瘘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旭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0期884-886,共3页
小儿肠造瘘是将小肠或结肠放在腹壁,做成暂时性人工肛门,让肠道内容物通过造瘘口排出,暂时不进入远端肠腔,尽早恢复肠道畅通和血液供应[1]。由于小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身体抵抗力差,术后很容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Ameh EA等[2]将肠造... 小儿肠造瘘是将小肠或结肠放在腹壁,做成暂时性人工肛门,让肠道内容物通过造瘘口排出,暂时不进入远端肠腔,尽早恢复肠道畅通和血液供应[1]。由于小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身体抵抗力差,术后很容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Ameh EA等[2]将肠造瘘称为一种损害性的控制措施,关键时刻可以挽救患儿的生命,术后细致的造口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因此,术后护理对患儿疾病的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小儿肠造瘘 造瘘口 造口袋 护理
下载PDF
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邝乃乐 许洁娜 +2 位作者 陈云扬 左超海 余杰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3期232-235,24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7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大网膜包绕胰肠吻合口... 目的探讨采用大网膜包裹胰肠吻合口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7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大网膜包绕胰肠吻合口(包绕组),40例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未包绕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术后两组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包绕组术后胰漏分级均为A级胰漏,未见B、C级胰漏,而未包绕组A级胰漏2例,B级胰漏5例,C级胰漏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包绕组出现2例胃排空延迟,而未包绕组出现1例胆漏,5例术后出血,3例胃排空延迟,除了1例术后腹腔出血需行介入治疗外,其余患者均予以保守治疗而治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术后住院时间(1.5±3.0天vs.17.4±6.8天,P<0.001)及住院费用(106442±16230 vs.129831±35875元,P<0.001)包绕组较为包绕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采用大网膜包绕胰肠吻合口方法可以减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程度,促进术后胰漏愈合,未增加腹腔感染、腹腔脓肿、胃排空延迟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可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方法简单、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 胰肠吻合口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下载PDF
器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宏宇 刘伟 +3 位作者 曹建军 况成明 樊汉利 王方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4期9-10,共2页
目的总结吻合器在食管癌手术中重建消化道的临床经验,探讨器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4例食管癌患者应用吻合器行胃食管胸内吻合的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瘘14例,其中10例治愈,4例死亡;吻合口狭窄27例,1例放置食... 目的总结吻合器在食管癌手术中重建消化道的临床经验,探讨器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4例食管癌患者应用吻合器行胃食管胸内吻合的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瘘14例,其中10例治愈,4例死亡;吻合口狭窄27例,1例放置食管记忆合金支架、另26例行食管狭窄扩张后恢复正常饮食;吻合口出血2例,术中缝合治愈。结论熟练的应用吻合器不但能减轻手术创伤,缩短胃食管吻合的时间,并且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械吻合 食管癌 吻合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