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叶因子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江兰 吴靖芳 +4 位作者 王志勇 张静 吕洋 郑慧娥 张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5-318,327,共5页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比白髓面积明显增大(P<0.05或P<0.01),至6 d组最大,边缘区增厚(P<0.05或P<0.01),至10 d组最厚;红髓面积减少。②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③TFF3在正常组大鼠脾脏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溃疡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溃疡组白髓中阳性细胞TFF3平均吸光度值各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以10 d组增高最为明显;边缘区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 d和6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红髓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6 d和14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④溃疡组边缘区TFF3表达与损伤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能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胃溃疡 三叶因子3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舌下腺TFF2、TFF3在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顾彩霞 吴靖芳 +3 位作者 张静 王浩宇 张江兰 任君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探讨舌下腺三叶因子2(TFF2)和三叶因子3(TFF3)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42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溃疡组在胃前壁近胃窦处将0.01ml冰醋酸注入黏膜下层制作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 目的探讨舌下腺三叶因子2(TFF2)和三叶因子3(TFF3)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42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溃疡组在胃前壁近胃窦处将0.01ml冰醋酸注入黏膜下层制作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舌下腺TFF2及TFF3基因和多肽表达情况。结果 TFF2及TFF3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纹状管、闰管和肌上皮细胞,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表达。TFF2的积分光密度在溃疡第1天时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第2天最低,第4、第6天逐渐升高(P<0.01),第10~23天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而TFF3的积分光密度在溃疡第1、第2天时接近正常组,第4、第6天逐渐增强并高于正常组(P<0.05),到第10天达高峰(P<0.01),至第23天仍高于正常组(P<0.05)。RT-PCR显示TFF2mRNA和TFF3mRNA的转录情况与相应多肽的表达趋势相似。结论舌下腺TFF2和TFF3基因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表达增高,可能参与胃溃疡愈合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因子2 三叶因子3 舌下腺
下载PDF
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自愈期间胰腺组织三叶因子3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魏亚伟 吴靖芳 +5 位作者 连雅君 张慧芹 蔡倩楠 王志勇 张静 任君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胃溃疡(GU)期间大鼠胰腺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及变化。方法:SD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GU1、GU4、GU10、GU23和正常组5组,每组6只。GU1、GU4、GU10和GU23组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GU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1、4... 目的:探讨实验性胃溃疡(GU)期间大鼠胰腺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及变化。方法:SD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GU1、GU4、GU10、GU23和正常组5组,每组6只。GU1、GU4、GU10和GU23组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GU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1、4、10和23d取材。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组织TFF3蛋白和胰岛素的表达,RT-PCR法检测胰腺TFF3mRNA,ELISA法检测血清TFF3水平。结果:5组大鼠胰腺组织TFF3蛋白和胰岛素的表达水平、胰腺TFF3mRNA和血清TFF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276、12.362,166.600,21.316,P均<0.001)。造模4、10d后胰腺组织TFF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23d时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胰岛素变化趋势与TFF3一致;造模4d后,胰腺组织中TFF3与胰岛素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826,P<0.05)。胰腺TFF3mRNA和血清TFF3水平在造模4d后达最高,10d时略有下降,23d时进一步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胰岛TFF3与胰岛素共同释放入血,参与GU自愈期间胃黏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腺组织 三叶因子3 胃溃疡 胰岛素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垂体三叶因子3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小俊 吕洋 +3 位作者 张文静 张静 邵素霞 吴靖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垂体和血清三叶因子3(TFF3)的改变,探讨垂体TFF3在实验性胃溃疡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溃疡组(42只)、盐水组(21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垂体TFF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FF...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垂体和血清三叶因子3(TFF3)的改变,探讨垂体TFF3在实验性胃溃疡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溃疡组(42只)、盐水组(21只)和正常组(6只)大鼠垂体TFF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FF3mRNA的转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TFF3含量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显示TFF3mRNA的定位。结果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TFF3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存在于腺垂体部分细胞和神经垂体,而TFF3 mRNA仅存在于腺垂体。与对照组相比,溃疡第1~6天,腺垂体内阳性信号平均吸光度值明显增大,6d达高峰,10d略有下降,14d复增高,23d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神经垂体TFF3平均吸光度值在2~23d高水平波动,14d达高峰(P<0.01或P<0.05)。RT-PCR显示,各组垂体均检测到TFF3 mRNA转录,溃疡组TFF3/GAPDH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血清TFF3含量在溃疡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垂体TFF3在溃疡期间高表达,可能通过释放入血发挥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垂体 实验性胃溃疡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清肠化湿方对TNBS大鼠结肠组织PPAR-γ/p38 MAPK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培青 沈洪 +5 位作者 朱磊 刘亚军 张露 刘军楼 徐艺 成家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 :观察清肠化湿方(QHD)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结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0只Wistar大鼠建... 目的 :观察清肠化湿方(QHD)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结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0只Wistar大鼠建立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QHD低剂量组、QHD中剂量组、QHD高剂量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柳氮磺胺吡啶+双酚A-二甘氨酸醚(SASP+BADGE)组及中药中剂量+BADGE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肠外,其余组采用TNBS/乙醇灌肠造UC大鼠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为阳性对照,同时联合使用PPAR-γ抑制剂双酚A-二甘氨酸醚(BADGE),给药7 d后病理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损伤情况,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实验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PPAR-γ、p38 MAPK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同时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黏蛋白2(MUC2)和三叶因子3(TFF3)的表达情况。结果:清肠化湿方可上调TNBS大鼠结肠组织PPAR-γ的表达(P<0.01),同时抑制p38 MAPK的活性(P<0.01),并促进结肠组织中MUC2和TFF3表达(P<0.01),当联用PPAR-γ抑制剂BADGE后其对p38 MAPK的抑制作用减弱(P<0.05)。结论:清肠化湿方对TNBS大鼠结肠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抑制p38 MAPK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升高结肠组织中MUC2与TFF3的表达水平、参与肠黏膜的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化湿方 溃疡性结肠炎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黏蛋白2 三叶因子3 大鼠
下载PDF
TFF3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胃黏膜不同部位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洋 吴靖芳 +5 位作者 刘博 王志勇 王浩宇 郑慧娥 张耕 张江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三叶肽因子3(trefoil factor3,TFF3)免疫反应细胞在胃黏膜不同部位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只大鼠不同部位胃黏膜组织中TFF3的表...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三叶肽因子3(trefoil factor3,TFF3)免疫反应细胞在胃黏膜不同部位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只大鼠不同部位胃黏膜组织中TFF3的表达。结果:(1)胃溃疡损伤后大鼠胃黏膜TFF3的阳性表达率为63.9%(23/36)。(2)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数密度要显著高于远离溃疡的其它部位(P<0.01)。其中,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数密度从大鼠胃溃疡损伤后的第2天开始到损伤后的第6天呈递增趋势,且显著高于对应时期的远离溃疡的其它部位(P<0.01);而损伤后的第1天以及第10天以后,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数密度与远离溃疡的其它部位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鼠胃溃疡期间TFF3表达增高,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表达更强,TFF3对溃疡损伤起着保护及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肽因子3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从脑肠轴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及ERK1/2和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思清 韩运宗 +2 位作者 刘琴 周姝 周赛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51-1655,172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每组15只。正常组隔日蒸馏水灌胃,每日不限饮食;其余组大鼠先以小承气汤结合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胃虚寒证模型,实验第11天采用冰醋酸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之后模型组继续隔日上午给予小承气汤并当日禁食,次日恢复饮食,共持续20 d;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除同模型组的每日处理外,每日下午分别给予4.2 mg/(kg·d)奥美拉唑和6.8 g/(kg·d)黄芪建中汤灌胃;正常组隔日上午及每日下午给予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摘取各组大鼠胃,记录溃疡大小并计算胃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正常,未见溃疡点及糜烂斑等;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皱襞存在中断,有点状溃疡、糜烂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芪建中汤组与奥美拉唑组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的胃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能促进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上调HGF、ERK1/2及TFF3的表达可能是其基于脑肠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脑肠轴 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肠三叶因子3
下载PDF
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静 吴靖芳 +3 位作者 任君旭 王志勇 王浩宇 张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 family 2,TFF2)在血清、胃液和胃黏膜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溃疡组(n=42)、盐水组(n=42)、正常组(n=6),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 family 2,TFF2)在血清、胃液和胃黏膜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溃疡组(n=42)、盐水组(n=42)、正常组(n=6),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TFF2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血清及胃液TFF2变化趋势。结果胃黏膜、血液及胃液检测结果显示在溃疡术后早期(1、2、4、6 d)TFF2增多较为明显。胃黏膜TFF2原位表达以溃疡术后6 d阳性细胞最多(24.50±5.68)(P<0.01),表达强度较强,可见以壁细胞、颈黏液细胞为主的阳性表达;血清TFF2以溃疡2 d含量最高(338.62±58.72)pmol/L(P<0.01);胃液TFF2含量以溃疡术后1 d最高(5 021.65±291.69)pmol/L。胃黏膜、血液、胃液TFF2表达量自溃疡术后10 d有所下降,但均高于相应盐水组及正常组(P<0.05,P<0.01)。结论 在胃溃疡自愈早期,TFF2在胃黏膜、血液和胃液表达水平均较高,其通过不同的表达途径参与了胃溃疡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三叶因子2在大鼠下颌下腺内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靖芳 杨明月 +3 位作者 张静 王志勇 王浩宇 张江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TFF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纹状管、闰管和小叶间导管、颗粒曲管少颗粒细胞的胞质,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表达,近腔面处较多。和正常组相比,溃疡1d时TFF2阳性物质面密度和积分吸光度明显增高,2d时最低,4、6d时逐渐升高(P<0.01),10~23d时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溃疡1、2、4、6、10、14、23d TFF2/GAPDH吸光度比值除2d溃疡组略有增高外,其他各溃疡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参与了胃溃疡愈合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因子2 下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三叶因子2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吕洋 +4 位作者 吴靖芳 郑慧娥 王志勇 任君旭 张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的表达变化。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正常组(6只)、溃疡组(42只)和盐水组(42只)大鼠胃黏膜组织T...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的表达变化。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正常组(6只)、溃疡组(42只)和盐水组(42只)大鼠胃黏膜组织TFF2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胃黏膜TFF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溃疡术后1d组TFF2阳性细胞即显著增多,至溃疡术后6dTFF2积分吸光度值达到高峰,阳性细胞以靠近黏膜肌层信号较强,壁细胞阳性表达较多。溃疡术后10d及14dTFF2积分吸光度值低于溃疡术后6d组,但仍维持于较高水平;溃疡术后23dTFF2积分吸光度值显著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T-PCR结果显示,TFF2mRNA变化趋势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以溃疡术后4d和6d表达较为强烈。结论 TFF2在维持胃黏膜的完整性和促进其快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三叶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三叶因子1在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薛刚 张慧芹 +3 位作者 张文静 杨海江 吴靖芳 邵素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下颌下腺三叶因子1(TFF1)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和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TFF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正常大鼠...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下颌下腺三叶因子1(TFF1)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和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TFF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正常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的多颗粒细胞呈TFF1免疫反应阳性,各级导管管腔内也有TFF1阳性物质,纹状管管腔游离面可见线条状TFF1阳性物。溃疡组下颌下腺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明显增加,高于相应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其中1d、2d、4d、6d TFF1肽积分吸光度值逐渐增加,6d最高,10d、14d、23d也显著高于盐水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下颌下腺有TFF1 mRNA转录,且溃疡组TFF1/GAPDH mRNA吸光度比值在溃疡2~23d均高于盐水对照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下颌下腺TFF1肽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高表达,主要通过导管系统排泄,参与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下颌下腺 三叶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下载PDF
TFF3在胃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臣臣 顾晓萌 +1 位作者 王妍 黄山英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的发生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浅表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20例不典型增生、66例胃癌组织中TFF3的表达,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计数微血...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的发生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浅表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20例不典型增生、66例胃癌组织中TFF3的表达,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胃癌组TFF3蛋白表达低于肠上皮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1);胃癌组MVD值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肠上皮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1),TFF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TFF3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672),阳性表达者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 TFF3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其表达水平可作为早期预测胃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胃肿瘤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