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a Persistent Snow Storm over Southern China with a Regional Atmosphere-Ocean Coupled Model 被引量:3
1
作者 廖治杰 张耀存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425-447,共23页
A regional atmosphere-ocean coupled model, RegCM3-POM, was developed by coupling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with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The performance of RegCM3-POM in simulating a persistent s... A regional atmosphere-ocean coupled model, RegCM3-POM, was developed by coupling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with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The performance of RegCM3-POM in simulating a persistent snow storm over souther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the 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 (MJO) on this persistent snow storm were investigated.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lone RegCM3, the coupled model performed better at reproducing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precipitation episodes. The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oupled model successfully captured the dominant period between 30 and 60 days in the precipitation field, leading to a notable improvement in simulating the magnitude of intraseason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and further in enhanc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These improvements were mainly due to the well-simulated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center and its eastwar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MJO phase by RegCM3-POM, which improved the simulations of MJO-related low-frequency vertical motions, water vapor transport, and the deep inversion layer that can directly influence the precipitation event and that further improved the simulated MJOprecipitation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the pha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vection and SST indicated that RegCM3-POM exhibits a near-quadrature relation between the simulated convection and SST anomalies,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However, such a near-quadrature relation was not as significant when the stand-alone RegCM3 was used. This difference indicated that the inherent coupled feedback process betwee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in RegCM3-POM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reproducing the features of the MJO that accompanied the snow st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3 POM coupled model snow storm 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a Freezing Rain and Snow Storm Event over Southern China in January 2008 Using RIEMS 2.0 被引量:1
2
作者 XIONG Zh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del System (RIEMS 2.0) with NCEP Reanalysis II is utilized to simulate the severe freezing rain and snow storm event over southern China in January 2008, which caused severe d...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del System (RIEMS 2.0) with NCEP Reanalysis II is utilized to simulate the severe freezing rain and snow storm event over southern China in January 2008, which caused severe damage in the reg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reezing rain process and the large-scale cir- culation, in terms of the westerly and low-level jets,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and northerly wind area/intensity indices, were analyzed to tm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 freezing rain occurr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 lowing: (1) RIEMS 2.0 reproduced the pattern of precipi- tation in January 2008 well, especially for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daily precipitation averaged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southern China; (2) RIEMS 2.0 repro- duced the persistent trough in the South Branch of the westerlies, of which the southwesterly currents trans- ported abundant moisture into southern China; (3) RIEMS 2.0 reasonably reproduced the pattern of frequencies of light and moderate rain, although it overestimated the frequency of rain in southern China. This study shows that RIEMS 2.0 can be feasibly applied to study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in East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EMS 2.0 climate extremes freezing rain snow storm
下载PDF
2022年初5次降雪过程分析和预报着眼点
3
作者 李进 陈光宇 +2 位作者 周娟 郝世峰 徐娟 《科技通报》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本文采用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细网格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模式数据、NCEP 1°×1°再分析资料、降雪加密观测和常规资料,对2022年初的5次降雪过... 本文采用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细网格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模式数据、NCEP 1°×1°再分析资料、降雪加密观测和常规资料,对2022年初的5次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5次降雪过程均为雨转雪过程,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平原为雨夹雪或小雪到中雪,山区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数值模式预报的积雪深度与实况相差甚远;大尺度环流形势为500 hPa中低纬南支槽或弱波动配合700 hPa上的暖湿气流和中低层冷空气,造成边界层浅薄的冷垫上温度骤降而在短时间内形成降雪;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山区上空温度层结与最大上升运动中心的配置,有利于降雪粒子较长时间维持在有利于枝状雪花的形成区域,且高山区云底云水含量显著偏低、整层温度足够低,故高山区更利于暴雪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过程 雪水比 高山区 暴雪 杭州
下载PDF
2024年2月我国两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对比
4
作者 董全 陈博宇 +4 位作者 胡宁 孔铃涵 陈涛 王佳 张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99,共15页
2024年1月31日—2月7日(过程Ⅰ)和2月19—25日(过程Ⅱ)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两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观测、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雨滴谱等分析两次过程的雨雪冰冻实况、微物理特征、环流形势和层结特征,并... 2024年1月31日—2月7日(过程Ⅰ)和2月19—25日(过程Ⅱ)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两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观测、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雨滴谱等分析两次过程的雨雪冰冻实况、微物理特征、环流形势和层结特征,并对比二者异同。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区域、持续时间和总降水量接近,但过程Ⅰ积冰更厚、积雪更深,过程Ⅱ影响范围更广、降雪量更大。过程Ⅰ降水粒子从上到下呈3层结构特征,即冰晶层-融化层-液态层,过程Ⅱ呈4层结构特征,即冰晶层-融化层-液态层-再冻结层,导致过程Ⅰ冻雨更明显、积冰更厚,过程Ⅱ冰粒更多、积雪深度较浅、积冰厚度较薄。环流形势和层结特征显示两次过程均为西伯利亚高压和南支系统的协同作用,但过程Ⅱ低层急流强度和地面西伯利亚高压更强,导致过程Ⅱ中层暖层和低层冷层的强度均强于过程Ⅰ,而冷层更强是过程Ⅱ冰粒更明显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冰冻 冻雨 冰粒 双偏振雷达 雨滴谱
下载PDF
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被引量:88
5
作者 盛春岩 杨晓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7,共5页
采用对称不稳定判据 ,对发生在 2 0 0 1年 1月 6~ 7日的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暴雪产生在对称不稳定大气中 ,低空急流促使对流层低层暖湿气流辐合上升 ,触发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 ,产生暴雪天气。江淮气旋和... 采用对称不稳定判据 ,对发生在 2 0 0 1年 1月 6~ 7日的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暴雪产生在对称不稳定大气中 ,低空急流促使对流层低层暖湿气流辐合上升 ,触发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 ,产生暴雪天气。江淮气旋和暴雪区有向对称不稳定区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不稳定 低空急流 江淮气旋 暴雪天气 山东 2001年 1月 对流层
下载PDF
基于交通承灾体的低能见度致灾因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白媛 张建松 +1 位作者 潘东华 王静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4-629,共6页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通过对低能见度灾害案例梳理,构建由大雾、暴雨、沙尘暴、降雪4个灾种构成的低能见度灾害致灾因子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低能见度灾害链.以灾害发生的相对频度为低能见度灾害危险性指标,编制危险性图谱,并通过GIS空间叠加...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通过对低能见度灾害案例梳理,构建由大雾、暴雨、沙尘暴、降雪4个灾种构成的低能见度灾害致灾因子分类系统,并提出了低能见度灾害链.以灾害发生的相对频度为低能见度灾害危险性指标,编制危险性图谱,并通过GIS空间叠加分析形成低能见度灾害类型-频度图.对低能见度灾害的空间分异及组合规律分析的结果表明:大雾和暴雨高危险性区域分别覆盖了全国高速公路的24%和18%,机场的16.6%和12.9%;其中具有4个灾种影响的低能见度致灾区域覆盖了全国38个城市和22%人口;具有3个灾种影响的致灾区域覆盖全国308个城市和57.9%人口.因此,低能见度灾害的综合评价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沙尘暴 降雪 交通承灾体 危险性
下载PDF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雪凝灾情分析及重建思考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苇洁 聂忠兴 +3 位作者 龙秀琴 彭熙 李安定 陈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根据贵州省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施细则,就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受灾地块设置样方进行林木受损情况调查。调查显示: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普底花区的成灾面积比远远低于金坡花区;杜鹃林中马缨杜鹃受灾... 根据贵州省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施细则,就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受灾地块设置样方进行林木受损情况调查。调查显示: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普底花区的成灾面积比远远低于金坡花区;杜鹃林中马缨杜鹃受灾最严重,映山红(落叶)受灾最轻;大径级的杜鹃花受损较严重,林内出现大量的林窗,面积最大的达2100m2。从树种、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情况,分析灾害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提出灾后重建应以杜鹃花区为重点,加强大径级杜鹃花的保护力度,林窗的生态恢复需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 杜鹃花 雪凝灾害 灾后重建
下载PDF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被引量:305
8
作者 丁一汇 王遵娅 +1 位作者 宋亚芳 张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8-825,共18页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是一个局地或地区性现象,它是同期发生的亚洲大范围冰雪灾害链中的一环,在影响范围和灾害程度上是最严重的一环。它有3个主要特征:(1)降雪、冻雨和降雨3种天气并存,冻雨是导致南方致灾的...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是一个局地或地区性现象,它是同期发生的亚洲大范围冰雪灾害链中的一环,在影响范围和灾害程度上是最严重的一环。它有3个主要特征:(1)降雪、冻雨和降雨3种天气并存,冻雨是导致南方致灾的主要原因;(2)低温、雨雪、冻雨天气强度大,根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和南方各省气象部门的统计及分析,有8项气象要素打破同期中国历史记录;(3)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破历史记录。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在同一时段,同一地区相互配合和迭加的结果,其中La Nina事件是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它为雨雪冰冻天气提供了冷空气侵袭中国南方的前提条件;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持续性是造成冷空气不断侵袭中国南方的直接原因;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暖湿气流的北上是大范围冻雨和降雪形成并持续在中国南方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冻雨 雨雪灾害 中国南方 南支槽 阻塞形势
下载PDF
青海东部一次强暴雪天气的Q矢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李加洛 达成荣 +2 位作者 刘海明 贾红莉 韦淑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2,共5页
20 0 2年 1 0月 2 1~ 2 2日青海高原东部地区发生近 1 0年以来秋季最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利用Q矢量方法以及GMS 5红外云图、水汽云图和常规观测等资料 ,对强暴雪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Q矢量湿锋生函数、Q矢量... 20 0 2年 1 0月 2 1~ 2 2日青海高原东部地区发生近 1 0年以来秋季最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利用Q矢量方法以及GMS 5红外云图、水汽云图和常规观测等资料 ,对强暴雪天气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Q矢量湿锋生函数、Q矢量散度场和水汽通量散度场与青海高原暴雪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对青海高原的降雪预报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部地区 强暴雪天气 Q矢量诊断分析 Q矢量湿锋生函数
下载PDF
沈阳市百年最大降雪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大为 路爽 +1 位作者 张子峰 唐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600-8604,共5页
2007年3月4日-5日暴雪过程为沈阳地区有观测资料百年以来最大一次暴雪天气过程。为了研究此次天气的特点,以便于对以后此类天气做出更好的预报,作者在本文中对该次天气过程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因为此次天气过程为沈阳市百年以来最大的... 2007年3月4日-5日暴雪过程为沈阳地区有观测资料百年以来最大一次暴雪天气过程。为了研究此次天气的特点,以便于对以后此类天气做出更好的预报,作者在本文中对该次天气过程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因为此次天气过程为沈阳市百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过程,包括暴雪、寒潮和大风三大主要特点,所以对此次过程做一深入的研究对于以后的气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表明本次过程为高空南北槽合并、低空切变发展为低涡、地面南来气旋和极地冷空气的共同配合作用形成。通过水汽条件、动力因素和k指数等多方面物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寒潮和大风主要成因为①500hPa强冷空气堆积、700hPa垂直运动、850hPa的低涡和地面南来气旋,高低空以及地面的配合相当完美。②前期暖湿空气的堆积和地面江淮气旋带来的暖湿空气,高空强冷平流。暖湿和冷干空气的交汇是暴雪产生的必要条件。③垂直运动是降水产生的动力因数,垂直运动和地面气旋系统的移动路径和降雪区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寒潮 大风 气旋 K指数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雪暴的个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清华 尹朝晖 +2 位作者 张林 邢建勇 苏博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9,共9页
使用地面观测和NCEP全球对流层分析资料,从地面和高低空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和大气垂直水平结构演变等方面对2006年8月29日南极长城站的一次强雪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雪暴由"南高北低"天气形势对应的偏东大风引导,高空... 使用地面观测和NCEP全球对流层分析资料,从地面和高低空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和大气垂直水平结构演变等方面对2006年8月29日南极长城站的一次强雪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雪暴由"南高北低"天气形势对应的偏东大风引导,高空暖平流输送提供了水汽条件,有利的涡度散度场配置和强烈的大气垂直上升运动使高层暖空气和低层冷空气充分混合,是导致强降雪、进而引发雪暴的动力原因。雪暴后期伴有明显的低层逆温,它对雪暴后期的维持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暴 吹雪 气旋 南极 长城站
下载PDF
积雪覆盖度对沙尘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彰俊 郝璐 李兴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8-343,共6页
采用遥感监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数据以及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沙尘天气观测资料,以沙尘暴、扬沙发生日数为定量指标,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与沙尘暴、扬沙发生日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采用遥感监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数据以及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沙尘天气观测资料,以沙尘暴、扬沙发生日数为定量指标,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与沙尘暴、扬沙发生日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积雪覆盖度与沙尘天气的发生有负相关关系,但地表积雪覆盖对沙尘暴的抑制作用要小于对扬沙的抑制作用,这种负相关关系在1—3月较11—12月更为显著。积雪覆盖度决定了积雪的影响范围,而积雪日数则决定了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综合考虑这两种因素,构建了积雪指数用以反映积雪的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共同作用。积雪指数能较好地反映积雪日数与积雪覆盖度对沙尘天气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度 沙尘暴 积雪指数 内蒙古中西部
下载PDF
一次暴雨与特大暴雪并存的华北强降水过程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杨晓亮 王咏青 +3 位作者 杨敏 李江波 张叶 田雨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6-1454,共9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1月3—4日华北地区产生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成因和降水相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厚的低涡和地面气旋是本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东南风低空急流带来东部海上的充沛水汽,...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1月3—4日华北地区产生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成因和降水相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厚的低涡和地面气旋是本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东南风低空急流带来东部海上的充沛水汽,使得暴雨雪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远高于当月平均值;低涡和气旋等低层辐合系统与高空辐散叠置,为强雨雪天气提供了持久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区、暴雪区分别为对流不稳定、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大气层结,而锋生作用更有利于暴雪产生;雪花形成和增长的环境条件与雪花下降过程是否融化在判断降水相态方面同等重要,二者兼具才能保证地面降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雪 降水相态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下载PDF
渭干河流域“2002·7”特大洪水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健 毛炜峄 +1 位作者 李燕 王顺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4-210,共7页
渭干河是塔里木河流域第六大源流 ,位于天山西部南麓 ,渭干河干流起点有新疆最大的流域性控制工程———克孜尔水库 .2 0 0 2年 7月下旬天山中西部山区出现大暴雨 (雪 )过程 ,渭干河流域山区降水持续时间长达 30h以上 ,山区降水量 5 0m... 渭干河是塔里木河流域第六大源流 ,位于天山西部南麓 ,渭干河干流起点有新疆最大的流域性控制工程———克孜尔水库 .2 0 0 2年 7月下旬天山中西部山区出现大暴雨 (雪 )过程 ,渭干河流域山区降水持续时间长达 30h以上 ,山区降水量 5 0mm左右 ,导致 5条支流和渭干河干流出现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峰 ,流量超过警戒流量和危险流量的 2~ 3.5倍 ,暴雨 (雪 )过程结束之后 ,融雪型洪峰长时间居高不下 .洪水过程中 ,各支流以及暴雨与融雪等多种洪峰遭遇现象很明显 .克孜尔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达 36 6 0m3 ·s-1,经水库调洪错峰 ,出库峰值流量为 10 0 0m3 ·s-1,削峰率 72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流域 特大洪水 融雪 洪峰 克孜尔水库 暴雨 2002年7月
下载PDF
雨雪冰冻灾害对滇东南5种人工林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温庆忠 魏雪峰 +3 位作者 赵元藩 罗顺宏 张正华 王振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27,共5页
2008年初,在波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中,云南省文山州作为一个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在对受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损失程度、受损类型以及受灾前后郁闭度、单位面积蓄积量、胸高断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 2008年初,在波及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雪冰冻灾害中,云南省文山州作为一个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在对受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损失程度、受损类型以及受灾前后郁闭度、单位面积蓄积量、胸高断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雨雪冰冻灾害对当地5种人工林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树种的大面积造林,未能做到适地适树,是调查区人工林大范围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区别不同经营主体和经营目标,提出人工林营造中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树种的建议,为今后的人工林营造技术及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冰冻灾害 人工林损失 树种选择
下载PDF
低温雨雪过程的粒子群-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陆虹 翟盘茂 +4 位作者 覃卫坚 金龙 谢敏 钱晰 赵华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3-524,共12页
利用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预报场资料,通过分析提取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及其预报因子,使用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集合预报模型(PSONN—EPM),对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进行... 利用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预报场资料,通过分析提取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及其预报因子,使用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集合预报模型(PSONN—EPM),对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以过程的冷湿程度及影响范围为标准,将低温雨雪过程分为一般过程和严重过程,并建立不同的预报模型效果较好。通过10 d独立样本预报试验看,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集合预报模型比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预报模型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小,对严重过程预报能力高于对一般过程预报,且这种非线性统计集合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中不需要调整神经网络参数,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值得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神经网络 持续性 低温雨雪 集合预报
下载PDF
1961~2006年黑龙江省暴雪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玉莲 于宏敏 +1 位作者 任国玉 周江兴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0-478,共9页
利用1961~2006年逐日降雪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暴雪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暴雪分布具有东多西少、山地多平原少的特点;暴雪量和暴雪日数最多发生在季节转换的10月和次年3月,不在隆冬季节;暴雪强度5月和10月最大;... 利用1961~2006年逐日降雪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暴雪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年暴雪分布具有东多西少、山地多平原少的特点;暴雪量和暴雪日数最多发生在季节转换的10月和次年3月,不在隆冬季节;暴雪强度5月和10月最大;全省平均暴雪量和暴雪日数存在不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主要发生在春季暴雪多发的东部山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暴雪量和暴雪日数年际波动有所增大,进入21世纪以来暴雪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时空分布 气候变化 黑龙江省
下载PDF
2011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司东 李修仓 +3 位作者 任福民 徐良炎 袁媛 龚志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0-489,共10页
2011年,全球气温偏高,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十个暖年,是近60年来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年份中全球气温最高的一年。2011年,全球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偏少。4月,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9月又一次拉尼娜事件生成。年初,低温、寒流席卷亚洲大部,暴风... 2011年,全球气温偏高,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十个暖年,是近60年来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年份中全球气温最高的一年。2011年,全球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偏少。4月,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9月又一次拉尼娜事件生成。年初,低温、寒流席卷亚洲大部,暴风雪频繁袭击北美地区。西欧和中国东部出现严重春旱。夏季,非洲东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而东南亚、巴基斯坦和中南美洲洪涝灾害严重。全球极端偏暖事件主要出现在欧洲西部和西北部、南亚南部、东亚中西部、北美东南部等地;极端偏冷事件主要出现在东亚、澳大利亚、非洲南部和美国东北部和西部等地。而南美中东部、东南亚及中国东南部、日本、澳大利亚北部、非洲西部等地出现了极端强降水事件。研究发现,2010/2011年拉尼娜事件和台风活动是导致东南亚洪涝出现的重要原因,而巴基斯坦洪涝主要与印度洋正位相偶极型海温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表面气温 拉尼娜 暴风雪 洪涝 热带气旋
下载PDF
2008年低温暴雪对枇杷北缘地区生产造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化坤 邱学林 +5 位作者 徐春明 沈珉 李浩宇 张海如 张春晓 黄丽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057-9060,9109,共5页
2008年我国南方罕见的长期低温、暴雪天气以及霜冻给枇杷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枇杷栽培的北缘地区。笔者查阅了江苏省气候资料,低温、暴雪及此后的冰冻、霜冻是造成2008年枇杷减产的主要原因。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金庭镇、张家... 2008年我国南方罕见的长期低温、暴雪天气以及霜冻给枇杷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枇杷栽培的北缘地区。笔者查阅了江苏省气候资料,低温、暴雪及此后的冰冻、霜冻是造成2008年枇杷减产的主要原因。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金庭镇、张家港市、无锡市、上海市、浙江省余杭市等地的枇杷冻害情况表明:1.低温暴雪天气对2008年的枇杷产量造成较大影响;2.品种之间抗寒性差异明显;3.地形对枇杷冻害影响明显;4.不同管理水平和树势冻害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低温 霜冻 枇杷 影响
下载PDF
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林曲凤 吴增茂 +2 位作者 梁玉海 朱先德 苏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8-914,共7页
利用高空和地面的常规观测和天气加密观测资料,以及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的模拟结果,对2003年1月3~5日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发生的暴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特征研究。实况资料表明:在高空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控制下。不断入侵的冷... 利用高空和地面的常规观测和天气加密观测资料,以及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的模拟结果,对2003年1月3~5日山东半岛北部地区发生的暴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特征研究。实况资料表明:在高空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控制下。不断入侵的冷空气作用下,受渤海暖海面的热力作用和山东半岛地形作用,产生了中尺度的海岸锋。在强冷平流、海岸锋锋生及半岛地形的摩擦抬升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这次强冷流降雪。海岸锋环流形成的对流云能引起降水量的局部增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岸锋生过程及其产生的沿岸辐合带是形成山东半岛冷流暴雪的主要原因,同时海岸锋同低层大气重力波耦合形成了海岸锋陷波。本文给出了山东半岛北岸海岸锋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冷流降雪 中尺度特征分析 海岸锋陷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