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soscale eddy field and mean flow in the Kuroshio south of Japan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利斌 王强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10-222,共13页
Using 19-year satellite altimetric data, variations in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energy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ddy fi eld and mean fl ow are discussed for the Kuroshio south of Japan. In the seasonal cy... Using 19-year satellite altimetric data, variations in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energy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ddy fi eld and mean fl ow are discussed for the Kuroshio south of Japan. In the seasonal cycle,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level is a minimum in December/January and a maximum in April/May. In addition to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undergoes interannual changes. The energy transfers mainly from the mean fl ow to the eddy fi eld in the Kuroshio south of Japan, and dominant energy exchanges mainly occur along the Kuroshio path south of Japan in each year from 1993 to 2011. In addition, there is often barotropic instability south of Honshu. Regar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ddy fi eld and mean fl ow, cyclonic and anticyclonic accelerations are also found along the Kuroshio path and they fl ank each other. There is cyclonic acceleration always imposed on southeast of Kyushu, and anticyclonic acceleration dominates south of Honshu from 2001 to mid-2005. Reynolds stress is used to expla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nergy exchange. Furthermore, lag-correlation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variability of the energy conversion rate and Reynolds stress involve responses to eddy acceleration at two time scales. The enhanced eddy acceleration induces large Reynolds stress, and enhanced Reynolds stress or barotropic instability further enforces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mean fl ow to the eddy fi 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y kinetic energy energy conversion rate eddy-mean flow interaction Reynolds stress
下载PDF
The Linkage between Midwinter Suppress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Featur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2
作者 Minghao YANG Chongyin LI +2 位作者 Xin LI Xiong CHEN Lifeng L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502-518,共17页
The midwinter suppression(MWS) of the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NPST) has been an active research topic for decades. Based on the daily-mean NCEP/NCAR reanalysis from 1948 to 20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WS-rela... The midwinter suppression(MWS) of the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NPST) has been an active research topic for decades. Based on the daily-mean NCEP/NCAR reanalysis from 1948 to 20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WS-rel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y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respect to a new MWS index, which may shed more light on this difficult issue.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he MWS of the upper-tropospheric NPST is more than 0.8 after the mid-1980 s. The MWS is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ly positive sea-level pressure anomalies in Eurasia and negative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 Pacific, which correspond to a strengthened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The intensified East Asian trough and atmospheric blocking in the North Pacific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low-level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lying upstream of the MNPST, are expected to be distin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MW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WS and low-level atmospheric baroclinicity is somewhat puzzling.From the diagnostics of the eddy energy budget, it is identified that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barotropic energy conversion related to the barotropic governor mechanism does not fav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WS. In contrast, weakened baroclinic energy conversion, buoyancy conversion, and generation of eddy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by diabatic heating are conducive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MWS. In addition, Ural blocking in the upstream region of the MNPST may be another candidate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the M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winter suppression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eddy energy budget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空流型对西太平洋台风路径影响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徐晶 陈联寿 徐祥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0-420,共11页
利用观测研究,动力诊断分析等手段,从上下游效应、中低纬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青藏高原高空天气系统的变化与西太平洋台风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1970~1995 年25 年间的统计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空流型与台风路径有如下关系... 利用观测研究,动力诊断分析等手段,从上下游效应、中低纬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青藏高原高空天气系统的变化与西太平洋台风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1970~1995 年25 年间的统计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空流型与台风路径有如下关系:高原高空500 hPa 为低值系统控制时,有利于台风西行;反之,高原高空500 hPa 为高压时,近海台风往往转向.动力诊断分析的结果揭示了高原上空系统影响下游系统的物理机制,即高原上游扰动动能的传递使得下游的槽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台风的引导气流.高原脊的存在,使得涡动动能的输送通道偏北;高原上为槽时,涡动动能的输送通道偏南.高原槽前的南风和台风东侧南风将低纬度的低位涡输入副热带高压,有利于副热带高压的发展,影响台风运动,体现了中低纬相互作用对天气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空流型 台风路径 等熵位涡 涡动动能
下载PDF
北太平洋风暴轴“深冬抑制”现象的能量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懿妮 朱伟军 袁凯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5-733,共9页
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逐日再分析资料(ERA-40),从局地能量变化方程出发,通过分析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对流层不同层次局地能量的季节演变过程,对风暴轴区域各能量项在"深冬抑制"现象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天气... 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逐日再分析资料(ERA-40),从局地能量变化方程出发,通过分析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对流层不同层次局地能量的季节演变过程,对风暴轴区域各能量项在"深冬抑制"现象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天气尺度扰动动能的季节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深冬抑制"现象,并且该现象在对流层上层最为显著,其发生概率约为80%,其中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前期抑制最强。从同期各能量项的变化来看,扰动动能的变化主要受斜压能量转换项、涡动非地转位势通量的散度项和正压能量转换项的影响。在深冬季节,由于消耗扰动动能的正压能量转换项虽有些微弱减少从而使得扰动动能有所增加,但为风暴轴提供扰动动能的斜压能量转换项和涡动非地转位势通量的散度项减少的幅度却更大,因而总的效果是扰动动能大为减小,这可能是造成北太平洋风暴轴"深冬抑制"现象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轴 深冬抑制 斜压能量转换 正压能量转换 涡动非地转位势通量
下载PDF
海洋风暴形成的一种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立文 吴国雄 +1 位作者 宇如聪 秦曾灏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4-684,共11页
文中从观测统计学、瞬变涡动能量学和 MM5中尺度数值模拟角度 ,研究了海洋风暴 (爆发性气旋 )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其可能的动力学机制 ,揭示了一幅爆发性发展的物理图像。结果表明 ,在冷季大气特别是日本以东洋面上大气特有的热力气候背景... 文中从观测统计学、瞬变涡动能量学和 MM5中尺度数值模拟角度 ,研究了海洋风暴 (爆发性气旋 )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其可能的动力学机制 ,揭示了一幅爆发性发展的物理图像。结果表明 ,在冷季大气特别是日本以东洋面上大气特有的热力气候背景下 ,通过同海洋风暴过程相联系的涡动热通量 vθ的向极地输送 (- vθ· θm>0 ) ,将季节尺度的时间平均有效位能向瞬变涡旋时间尺度的涡动有效位能转换 ,是海洋风暴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在该过程中转换来的具有最大贡献的涡动有效位能 ,连同具有次大贡献的积云加热制造的涡动有效位能(q3 )一起 ,通过暖异常区 (α >0 )暖湿空气上升运动 (-ω >0 )的斜压转换 (-ωα) ,促使涡动动能增长。同时 ,补充的涡动有效位能又加强了暖异常区的暖湿空气上升运动 ,进而产生积云对流活动及其潜热释放的正反馈过程 ,最终导致涡动动能急剧增长和海洋风暴的形成。海-气潜热输送的作用是在风暴形成初期提供后来积云尺度对流活动及潜热释放的水汽潜力。研究还表明 ,海洋风暴主要发生在冷季月份 1 3 0°E以东的中高纬洋面上 ,这种对特定季节和特定海域的依赖性是大气和海洋气候背景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机制 涡动热输送 时间尺度 能量转换 海洋风暴
下载PDF
“96·7”中亚低涡持续活动能量转换和频散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莲梅 李曼 《气象科技进展》 2015年第3期40-48,共9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11—22日中亚低涡持续活动发展、维持和减弱过程中三维结构及其能量转换和频散特征。结果表明:(1)中亚低涡在对流层中高层发展并向高层和低层延伸,最大正涡度中心始终位于中高层,存在300h P...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11—22日中亚低涡持续活动发展、维持和减弱过程中三维结构及其能量转换和频散特征。结果表明:(1)中亚低涡在对流层中高层发展并向高层和低层延伸,最大正涡度中心始终位于中高层,存在300h Pa以下为冷心、以上为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深厚天气尺度系统,其发展—成熟—减弱过程最大正涡度中心由低涡中心西侧逐渐移至东侧,并对应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强上升运动。(2)扰动动能(KE)变化定量地反映中亚低涡强度变化和发展阶段,对流层中、高层KE强,同时,低涡内部的能量转换及其与外界的能量输送也主要发生在中、高层。低涡发展过程KE来源于扰动位能(AE)的转换和区域开放边界的扰动动能输入,且两者作用相当,它们使得低涡快速发展。低涡成熟期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很小,KE来自于外界扰动位能输入,消耗项为向开放边界的扰动动能输出。(3)此次低涡持续活动过程平均而言,东北大西洋反气旋式异常环流中心是罗斯贝(Rossby)波能量的频散源地,波能量向东欧—乌拉尔山频散,东欧—乌拉尔山正异常环流成为向中亚地区能量频散的"中继站",此地重新激发罗斯贝波向中亚地区频散使得中亚低涡持续活动了12d。(4)中亚低涡不同发展阶段罗斯贝波能量频散路径有所不同。发展和稳定维持期,东北大西洋正异常环流向东欧—乌拉尔山地区的能量频散过程显著,使得东欧正异常环流强盛发展并作为能量"中继站"向中亚地区频散能量,从而导致中亚低涡快速发展和稳定维持;减弱期,东北大西洋罗斯贝波能量向东南方向频散在地中海东部地区进入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然后沿亚洲急流向东频散,使得中亚低涡维持,这阶段东欧—乌拉尔山地区不再出现向中亚地区的能量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低涡 三维结构 扰动动能转换 罗斯贝波能量频散
下载PDF
北半球冬季风暴轴与ENSO循环的关系及其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花 聂绩 谭本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7,共8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对流层上层300hPa面上风暴轴与ENSO循环的关系以及风暴轴的能量平衡特征。研究表明,由于ElNio年北太平洋的哈德莱环流增强,导致北太平洋西风急流向赤道和向东伸展,进而引起了...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对流层上层300hPa面上风暴轴与ENSO循环的关系以及风暴轴的能量平衡特征。研究表明,由于ElNio年北太平洋的哈德莱环流增强,导致北太平洋西风急流向赤道和向东伸展,进而引起了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增强并向赤道和向东伸展;而LaNina年事件期间情形正好相反。在北大西洋,ElNio年其西风急流中心最大值有所减小,但整个西风急流区域有所扩大并向西和向赤道伸展,相应北大西洋风暴轴强度在ElNio年也有所减弱并向西和向赤道方向伸展;LaNina事件的情形正好相反。能量分析表明,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位于风暴轴及其上游区域。在ElNio年,北太平洋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向赤道和向下游伸展,而北大西洋斜压转换的正值中心向赤道和向西伸展,这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和北大西洋风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行星尺度扰动对斜压转换的贡献比天气尺度扰动的贡献要小,而行星尺度-天气尺度扰动的相互作用项对斜压转换的贡献更小。研究还表明,能量正压转换的正中心位于风暴轴的上游,负中心位于风暴轴区域。相对于LaNina年,ElNio年北太平洋东部的正压转换负值中心偏北,北美的正值中心位置偏南,而北大西洋的负值中心强度减弱范围变小。这些变化与从LaNina年到ElNio年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是一致的。在能量的正压转换过程中,天气尺度扰动的贡献要大于行星尺度扰动,而行星尺度-天气尺度扰动的相互作用项的贡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半球风暴轴 ENSO循环 能量转换 天气尺度波 行星尺度波
下载PDF
北半球风暴轴附近的能量转换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兴秀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用1980~1983年的ECMWF客观分析资料,对任选一年的任意月份、正常年和尼尔尼诺年的特别月份天气尺度涡动能量及其与时间平均气流之间的能量转换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风暴轴区域,天气尺度涡动动能和天气尺度涡动有... 用1980~1983年的ECMWF客观分析资料,对任选一年的任意月份、正常年和尼尔尼诺年的特别月份天气尺度涡动能量及其与时间平均气流之间的能量转换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风暴轴区域,天气尺度涡动动能和天气尺度涡动有效位能最大,天气尺度涡动与时间平均气流之间的能量转换也最剧烈;在风暴轴的入口区、出口区,天气尺度涡动与时间平均气流之间的能量转换是反向的,从而使风暴轴维持在比较常定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轴 天气尺度 涡动 能量转换 北半球
下载PDF
影响初夏江淮流域年代际极端干旱的欧洲关键区能量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诗梦 张杰 于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的全球再分析数据,使用局地多尺度能量涡度分析法(localized Multiscale Energy and Vorticity Analysis,MS-EVA)分析了初夏影响江淮流域极端...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的全球再分析数据,使用局地多尺度能量涡度分析法(localized Multiscale Energy and Vorticity Analysis,MS-EVA)分析了初夏影响江淮流域极端干旱发生的欧洲关键区动能变率的时间特征及其动能收支。结果表明:初夏欧洲关键区高层动能有增长趋势时,我国江淮流域极易发生极端干旱事件。该处增长的动能主要来自天气尺度动能的传输,其次来自气压梯度力做功和动能的垂直输送;动能向有效位能的转换和季节平均尺度动能的传输是高层动能流失的原因。深入研究三项动能来源因子后发现:上层增加的动能一部分来自低层北大西洋东岸和欧洲大陆西南地区的动能东传,在欧洲辐合后向上输送,为高层传递能量;同时,由于关键区地面热强迫增强,使垂直风切变增大,大气斜压稳定度降低,气压梯度力做功项增大,使得高层动能得到补充。在此期间,由于地面加热,天气尺度传输项对高层动能的传输量也增多。关键区增加的净能量经西风环流在江淮地区辐合,有助于该地上空的脊增强,促进了极端干旱事件发生。该结果从能量转换角度探究了江淮流域干旱发生的部分成因,为干旱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 气压梯度力做功项 动能平流项 天气尺度传输项
下载PDF
北大西洋风暴轴高低空分布及其能量诊断
10
作者 余霄 黄菲 +2 位作者 王鑫 管承扬 张荣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8-670,共13页
利用1979~2013年NCEP再分析数据,通过经验正交分解对比了前冬时期北大西洋风暴轴的高低空分布,并用涡动动能(Eddy Kinetic Energy,EKE)方程对风暴轴高低空分布型差异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上层和下层第一空间分布型差异巨大,对流层... 利用1979~2013年NCEP再分析数据,通过经验正交分解对比了前冬时期北大西洋风暴轴的高低空分布,并用涡动动能(Eddy Kinetic Energy,EKE)方程对风暴轴高低空分布型差异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上层和下层第一空间分布型差异巨大,对流层下层风暴轴中心偏北,靠近极地,而上层风暴轴中心偏西南,靠近北美沿岸。EKE方程诊断结果表明:正压转换项在高低空符号相反,导致了EKE在上、下层分布出现显著差异,即上层正压转换项为负,在扰动发展中起能量耗散作用,而下层正压转换项为正,且极大值区域对应下层EKE极大值区域,为风暴轴下层向极区域增强的主要原因。而斜压转换和非地转位势通量散度在上层均为正,且远大于下层,为风暴轴上层涡动能量维持的原因,也从涡动能量收支上解释了风暴轴的主体出现在上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轴 涡动动能 能量转换
下载PDF
北太平洋风暴轴对黑潮延伸体系统变异的响应及其能量转换机制
11
作者 胡凤良 王丽琼 +1 位作者 左瑞亭 王超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2-714,共13页
西北太平洋纬向扰动海温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第一和第三模态、第二和第四模态分别代表同期黑潮延伸体和亲潮强弱的配置关系,将两者的典型位相合成,可以分别得到延伸体收缩和扩张状态时的典型模态海温,本文以此及气候态海温作为初始海... 西北太平洋纬向扰动海温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第一和第三模态、第二和第四模态分别代表同期黑潮延伸体和亲潮强弱的配置关系,将两者的典型位相合成,可以分别得到延伸体收缩和扩张状态时的典型模态海温,本文以此及气候态海温作为初始海温强迫场,利用CESM1.2.0模式,讨论了延伸体的系统变异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能量转换过程的主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延伸体收缩状态下,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整体加强,而扩张模态下强度减弱。空间分布上,收缩模态下,风暴轴主要体现为经向方向的变化,中心及其以北强度加强,中心以南减弱;扩张状态下,则主要表现为纬向方向的差异,中心及以西强度减弱明显,中心以东有所增强。对能量转换的诊断分析表明,正压能量转换过程对涡动动能的变化贡献很小,且在风暴轴中心附近,其作用主要为消耗涡动动能,延伸体收缩状态下其消耗作用增强,而扩张状态下消耗作用减弱,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海温异常强迫下瞬变涡旋的形变不同造成;斜压有效位能释放比正压能量转换大一个量级以上,该过程几乎全部通过基流的经向温度梯度和经向涡动热量输送的相互作用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大气斜压性(经向温度梯度)起了关键性作用,大气斜压性异常、基流经向温度梯度异常、斜压有效位能释放异常与风暴轴异常的空间分布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该过程可能也是延伸体海温异常影响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主要物理过程;涡动有效位能需要进一步转换为涡动动能才能产生瞬变涡旋运动,涡动有效位能释放的量级与斜压有效位能的释放相当,但数值要小,这一过程通过冷暖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完成,延伸体异常模态下,扰动垂直速度和扰动温度的负相关性的变化与涡动有效位能向涡动动能转换的变化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风暴轴 黑潮延伸体系统变异 能量转换 大气斜压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