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顺应理论视域下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以《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对话英译为例 |
陈吉荣
都媛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4 |
4
|
|
2
|
《聊斋志异》:错综缠绕的性别言说——蒲松龄进步妇女观的另一面 |
王向东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3
|
语用学视角下的《聊斋志异》对话翻译研究 |
都媛
陈吉荣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1
|
|
4
|
从《画皮》看《聊斋志异》的寓言化特征 |
赵霞
|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
2010 |
2
|
|
5
|
《聊斋志异》与《人间喜剧》商人形象之比较研究 |
朱娟辉
|
《云梦学刊》
|
2010 |
1
|
|
6
|
男权话语构造的情爱世界——《聊斋志异》女性鬼狐形象解读 |
顾晓玲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 |
1
|
|
7
|
略论《聊斋志异》的自传性 |
林海清
林骅
|
《蒲松龄研究》
|
2016 |
0 |
|
8
|
文化视野下的《聊斋志异》科第观 |
柴国珍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文学作品的韵味传译 |
栗长江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0
|
试析《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乔女的性格特点 |
牟玉珍
|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1
|
《崂山道士》英译本的文化抉择与意境再现 |
张清清
彭石玉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2
|
论《聊斋志异选》译文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
王正英
|
《枣庄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3
|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中婆媳关系比较研究 |
张磊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4
|
文之妙,当于抑扬对待中求之——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结构势能说 |
李美乐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5
|
浅析马尔教授《聊斋志异》的翻译策略 |
陈飞霞
|
《海外英语》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