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应理论视域下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以《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对话英译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吉荣 都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13,74,共6页
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为了满足最终的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以这个理论观点来看,小说对话是为了满足小说世界的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是小说中不可缺少... 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为了满足最终的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以这个理论观点来看,小说对话是为了满足小说世界的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对话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小说译文的整体性、可读性以及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同时,对话翻译还是一种间接交际活动,受到来自各方面语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对话翻译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做出顺应性的选择。本文从顺应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对话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顺应理论在对话翻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理论 对话翻译 《聊斋志异》
下载PDF
《聊斋志异》:错综缠绕的性别言说——蒲松龄进步妇女观的另一面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向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6,51,共7页
蒲松龄在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集中体现的妇女观,并不像通常人们所认定的那样积极和进步,而是呈现一种混杂、错综、盘旋缠绕的形态。与时人相比,蒲氏小说中不乏同情妇女、张扬人性的层面,但与此同时,传统女祸论的影响、女性身份... 蒲松龄在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集中体现的妇女观,并不像通常人们所认定的那样积极和进步,而是呈现一种混杂、错综、盘旋缠绕的形态。与时人相比,蒲氏小说中不乏同情妇女、张扬人性的层面,但与此同时,传统女祸论的影响、女性身份的隐性缺席以及以两情相悦为表象的男性立场的婚恋观也时有表现。蒲松龄错杂交缠的妇女观可以视为性别观念进化的漫漫长途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停靠和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祸论 女性身份隐性缺席 男性中心立场
下载PDF
语用学视角下的《聊斋志异》对话翻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都媛 陈吉荣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实际交际过程中的运用与理解。小说中的对话翻译就是一种在特定情景中的间接交际语,译者从人物对话中获取相关信息再将其传递给译文读者。小说对话翻译的好坏,不仅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而且影响读者能否顺利阅读等等。所以在翻译小说对话的过程中,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正确推理并理解会话含义及原作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原文信息的传递。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本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个方面来阐释语用学在对话翻译活动中的作用,进而阐明语用学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翻译研究 聊斋志异 语言语境 非语言语境
下载PDF
从《画皮》看《聊斋志异》的寓言化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霞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志怪体文言小说的典范作品,其中的短篇小说多具有寓言化写作特点,对中国新时期寓言化小说创作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在此,以《画皮》为例,从寓言化的内涵、形成和典型意义三个方面,分析《聊斋志异》的寓言化特征。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画皮》 寓言化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与《人间喜剧》商人形象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娟辉 《云梦学刊》 2010年第4期113-115,共3页
《聊斋志异》与《人间喜剧》中的商人,有共性亦有差别。诸如精明、实干、智慧、贪婪,这是商人的群体共同形象,也正因为如此,蒲松龄笔下的商人形象与巴尔扎克所写的商人形象有汇合点;又由于这些商人形象植根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 《聊斋志异》与《人间喜剧》中的商人,有共性亦有差别。诸如精明、实干、智慧、贪婪,这是商人的群体共同形象,也正因为如此,蒲松龄笔下的商人形象与巴尔扎克所写的商人形象有汇合点;又由于这些商人形象植根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两者的商人形象亦各有千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人间喜剧》 商人 形象
下载PDF
男权话语构造的情爱世界——《聊斋志异》女性鬼狐形象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晓玲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9-31,共3页
中国传统文学是一种男权特质的文学,这一点自然也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文通过对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女性鬼狐形象的解读、分析渗透于其中的男性视角、话语和愿望,揭示男性话语强化男权传统的文学事实。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性鬼狐 男权话语
下载PDF
略论《聊斋志异》的自传性
7
作者 林海清 林骅 《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3期83-88,共6页
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自传性,只有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解读,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的真谛。《聊斋志异》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蒲松龄常常通过"异史氏曰",或通过作品人物之口,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观念。更多的情况是在作品的人物... 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自传性,只有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解读,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的真谛。《聊斋志异》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蒲松龄常常通过"异史氏曰",或通过作品人物之口,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观念。更多的情况是在作品的人物形象与情节中融入作家的主体意识。《聊斋志异》中最具自传性的人物形象是科考中的落第书生、社会生活中的告状复仇者和爱情作品中的男主人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自传性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下的《聊斋志异》科第观
8
作者 柴国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从文化的角度,即从个体科场失意的心理与士子普遍的科举心态的层面上,从选贤用能与个体的怀才不遇层面上,从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八股取士的层面上,从公平竞争的科举选拔制度与试官腐败的层面上,辩证、历史与客观地审视蒲松龄的作品《... 从文化的角度,即从个体科场失意的心理与士子普遍的科举心态的层面上,从选贤用能与个体的怀才不遇层面上,从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八股取士的层面上,从公平竞争的科举选拔制度与试官腐败的层面上,辩证、历史与客观地审视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所表现出的科第观,重新解读《聊斋志异》的科第观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野 科第观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下载PDF
文学作品的韵味传译
9
作者 栗长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4-126,共3页
韵味是文学的特质,文学翻译中韵味的传译是保证翻译作品成为“翻译文学”的关键。文章按照刘士聪先生的韵味三分法,参照丹尼斯.马尔和维克多.马尔合译的《聊斋志异》来说明文学翻译中的韵味再现问题。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韵味 传译 《聊斋志异》
下载PDF
试析《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乔女的性格特点
10
作者 牟玉珍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72-174,共3页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世人塑造了性格各并,仪态万千并充满个性色彩的女性形象。其中的贤德类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女性在纲常伦理中的孝道,贤淑,持家等德行,本文从《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中的典型人物乔女的性格特点入手,深刻阐述了封...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世人塑造了性格各并,仪态万千并充满个性色彩的女性形象。其中的贤德类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女性在纲常伦理中的孝道,贤淑,持家等德行,本文从《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中的典型人物乔女的性格特点入手,深刻阐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品行、情感和愿望等,并从传统的观念出发去衡量女性的人生价值,表现了对伦理传统的回归,以加深对封建社会女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性格特点
下载PDF
《崂山道士》英译本的文化抉择与意境再现
11
作者 张清清 彭石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3-118,共6页
依据文化分层理论,分析《聊斋志异》的一个英译本《崂山道士》一文的译文特点及其传达的原文意境和情感。通过比较原文文化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心理层次所对应的译文,可知译者传达了原文文化的内涵;再现了原文的意境、表达了原作的情感... 依据文化分层理论,分析《聊斋志异》的一个英译本《崂山道士》一文的译文特点及其传达的原文意境和情感。通过比较原文文化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心理层次所对应的译文,可知译者传达了原文文化的内涵;再现了原文的意境、表达了原作的情感,以上均体现在译者选取了恰当的词汇。对于体现在表层文化与中层文化中的部分文化词汇翻译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措施。笔者拟用释意和加注的方式来改进原文的不足之处,再现原文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崂山道士》 译文 文化 意境 情感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选》译文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12
作者 王正英 《枣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2-84,共3页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本文通过对英译本《聊斋志异选》的分析,从语言文化、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五个角度探讨了书中体现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及译者的处理方法,指出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应该利用多种策略,以弘...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本文通过对英译本《聊斋志异选》的分析,从语言文化、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五个角度探讨了书中体现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及译者的处理方法,指出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应该利用多种策略,以弘扬中华文化,开展中西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选》 文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中婆媳关系比较研究
13
作者 张磊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14,共5页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同一时期谈狐说鬼的志怪文言小说,都记叙了许多关于婆媳关系的故事。由于两部小说的作者在身份和经历上的差异,小说在内容呈现、态度倾向、写作目的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有许多异同点。对于涉及家庭问题的...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同一时期谈狐说鬼的志怪文言小说,都记叙了许多关于婆媳关系的故事。由于两部小说的作者在身份和经历上的差异,小说在内容呈现、态度倾向、写作目的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有许多异同点。对于涉及家庭问题的婆媳关系而言,两部小说在写作内容以及写作倾向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婆媳关系
下载PDF
文之妙,当于抑扬对待中求之——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结构势能说
14
作者 李美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5-78,共4页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运用中国叙事结构思维,对作品内在、外在和变异各个角度结构运转中的能量,进行了动力学的解读,总结出造势的许多方法,如"转字诀"、"蓄字诀"、"反逼法"、"紧字诀"、"...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运用中国叙事结构思维,对作品内在、外在和变异各个角度结构运转中的能量,进行了动力学的解读,总结出造势的许多方法,如"转字诀"、"蓄字诀"、"反逼法"、"紧字诀"、"叙次忽断忽续法"等,形成了自己的结构势能理论,即"文势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叙事结构 文势
下载PDF
浅析马尔教授《聊斋志异》的翻译策略
15
作者 陈飞霞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X期123-124,共2页
该文通过分析丹尼斯·马尔(Denis C.Mair)教授和维克多·马尔(Victor H.Mair)教授合译的《聊斋志异》译本,认为这两位汉学家在翻译此书时主要采用了异化法的翻译策略,有效地保留了原作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特点。然而由于异化法的... 该文通过分析丹尼斯·马尔(Denis C.Mair)教授和维克多·马尔(Victor H.Mair)教授合译的《聊斋志异》译本,认为这两位汉学家在翻译此书时主要采用了异化法的翻译策略,有效地保留了原作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特点。然而由于异化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它会导致译作的晦涩难懂,故得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的翻译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翻译策略 异化法 归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