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编剧视域下《聊斋志异》叙事艺术考察
1
作者 龚金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从电影编剧角度看,《聊斋志异》大量运用插叙、补叙,容易削弱小说的悬念感和吸引力,而一个叙事文本中出现多条情节线索时,作者未必仔细考虑了这些线索之间的互文或者对话关系,这就导致其文本缺乏情节设置上的严谨性和主题表达上的力度;... 从电影编剧角度看,《聊斋志异》大量运用插叙、补叙,容易削弱小说的悬念感和吸引力,而一个叙事文本中出现多条情节线索时,作者未必仔细考虑了这些线索之间的互文或者对话关系,这就导致其文本缺乏情节设置上的严谨性和主题表达上的力度;缺乏结构意识或者说对叙事节奏把握的不理想,导致《聊斋志异》的叙事要么铺垫阶段过长,要么人物在“对抗”阶段遇到的障碍没有强度和挑战性,其障碍的解决方式则过分依赖“神迹”。此外,《聊斋志异》的叙事重心在于“事”,尤其是关注“事”之“奇异”,而对人物刻画似乎并不在意,其人物刻画方式单一。《聊斋志异》的叙事手法在当时可能具有合理性甚至超前性,但在进行电影改编时,其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之后,才能符合电影编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电影改编 电影编剧 叙述方式 结构方式 人物刻画方式
下载PDF
赓续与革新:梦境叙事在当代网络小说中的继承与流变——以《龙族》《红楼梦》与《聊斋志异》为例
2
作者 郭文轩 蒋欢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9-84,共6页
梦境叙事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极为重要的叙事方式之一,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上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媒介技术和市场导向的发展,网络小说作为古典小说在当代的赓续,对后者的梦境叙事手法进行了有选择的继承和革新。网络小说在古典小说梦境叙事循... 梦境叙事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极为重要的叙事方式之一,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上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媒介技术和市场导向的发展,网络小说作为古典小说在当代的赓续,对后者的梦境叙事手法进行了有选择的继承和革新。网络小说在古典小说梦境叙事循环与回溯功能的基础上,对叙事视角和涵盖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创新,其在淡化古典小说中梦境叙事教化功能的同时,放大了梦境叙事在当代网络小说中的情节助力功用,进而完成了从梦境建构方式与梦境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梦境叙事手法进行的突破性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梦境叙事 比较研究 《红楼梦》 聊斋志异 《龙族》
下载PDF
试论《聊斋志异》中狐精的“仁性”特征
3
作者 王艺乔 许勇强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7-73,共7页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描写狐精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一个独具人性和人情美的理想狐世界。蒲松龄既继承了前代文学所积累的狐创作经验,又吸收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基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聊斋志异》中发展出带有...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描写狐精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一个独具人性和人情美的理想狐世界。蒲松龄既继承了前代文学所积累的狐创作经验,又吸收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基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聊斋志异》中发展出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蒲氏仁学”,塑造出具有孝亲、友悌、知恩图报和乐善好施等“仁性”品质的完美狐精形象,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生发出人不如狐的哀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狐精 仁性 儒学
下载PDF
独幅图与连环画——“图咏本”与“全图本”聊斋“女性篇”插图比较
4
作者 麻飘飘 刘相雨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在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的研究中,学界对绘本插图的研究较为薄弱,对独幅图到连环画性质的多幅图的流变关注不够。在不同版本插图的具体比较方法上,大多为多对多或一对一的比较,缺少一对多的比较。比较“图咏本”独幅与“全图本”多幅《聊斋... 在明清小说戏曲插图的研究中,学界对绘本插图的研究较为薄弱,对独幅图到连环画性质的多幅图的流变关注不够。在不同版本插图的具体比较方法上,大多为多对多或一对一的比较,缺少一对多的比较。比较“图咏本”独幅与“全图本”多幅《聊斋志异》“女性篇”插图,可以发现,在相同图像主题的呈现上体现出它们对情节律的共同追求。在相同图像主题的不同细节处理中存在“全图本”插图对文本的逃逸现象,“图咏本”与“全图本”插图在构图风格上呈现出文人画与风俗画、简朴与繁华、保守性与灵活性的对比。两个版本插图对不同图像主题的取舍反映了它们的雅俗差异,“图咏本”插图强调情节性,对小说的诠释性强,风格偏雅,适合公共性阅读;“全图本”插图喜艳情,崇尚家庭日常生活与民俗表现,观赏性与娱乐性强,风格偏俗,适合私密性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图咏本 全图本 独幅图 连环画
下载PDF
《聊斋志异》科考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考述
5
作者 麻飘飘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9-47,共9页
《聊斋志异》中科考小说的情节设计不但体现了当时士人对科考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社会、政治等因素对当时科举考试的巨大影响。蒲松龄通过设置小说中士子以正常方式参加科考或考中的情节,呈现了当时科考制度的严苛要求,这也从侧... 《聊斋志异》中科考小说的情节设计不但体现了当时士人对科考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社会、政治等因素对当时科举考试的巨大影响。蒲松龄通过设置小说中士子以正常方式参加科考或考中的情节,呈现了当时科考制度的严苛要求,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士子们对获得经济帮助、精神支持的渴望,对无奈的道德命运观的感喟,对良好的先天条件和巧合的期盼,富有现实性。《聊斋志异》通过仙家、志怪、鬼神等光怪陆离的情节呈现了诸多以非正常方式或途径参加科考或考中的故事,富有奇幻性。《聊斋志异》真实再现了科举制度下,考生辛酸而复杂的心理和生存样态,文史互证为今人以历史的同情观照古人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科举制度 科考小说
下载PDF
《聊斋志异》的医药思想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申粒蒂 张桂军 《药学教育》 2012年第4期20-22,31,共4页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自幼好岐黄之术,在一生的创作中留给世人许多医药专著。其所撰《聊斋志异》中也穿插了很多的医药知识,具体地反映了蒲松龄的医药思想。这些医药知识和医药现象可归类为:实用便捷的民间偏方、药方;传统中医的针灸、按摩...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自幼好岐黄之术,在一生的创作中留给世人许多医药专著。其所撰《聊斋志异》中也穿插了很多的医药知识,具体地反映了蒲松龄的医药思想。这些医药知识和医药现象可归类为:实用便捷的民间偏方、药方;传统中医的针灸、按摩之术;大胆巧妙的医学幻想;夸大无据的民间传说和迷信。上述方面真实地反映了蒲松龄扎根百姓生活,医药为民所用的思想,对当时的一些所谓"名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医药思想
下载PDF
中国古人对外邦的态度与豪侠文化——《聊斋志异·王司马》的主题学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3,共7页
《聊斋志异·王司马》突现了王霁宇以冒牌武勇服夷,以诡计服夷,以英雄魅力服夷,其直接来自隋唐豪侠文化。汉大赋即以"豪气服夷"为中央集权地位威望表现,中古汉译佛经比武赌技故事是该母题又一渊源。明代超凡武勇的中原战... 《聊斋志异·王司马》突现了王霁宇以冒牌武勇服夷,以诡计服夷,以英雄魅力服夷,其直接来自隋唐豪侠文化。汉大赋即以"豪气服夷"为中央集权地位威望表现,中古汉译佛经比武赌技故事是该母题又一渊源。明代超凡武勇的中原战将让北方的外族人恐惧,对蒲松龄也可能产生影响。虽蒲公有意将背景和"北人"确指淡化,其主要人物的行为透露了其处境的尴尬,暗示出将领的无奈来自朝廷的昏庸和法令无常,体现了蒲松龄对明朝灭亡的深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对外态度 豪侠文化 佛经故事 主题学
下载PDF
士大夫的“劝惩遣怀”之作与落魄书生的“孤愤”之书——《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波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0,共6页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但因为作者的身份、地位、人生经历的不同 ,导致了两部小说思想文化意蕴、美学风格上的巨大差异。《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遣怀”之作 ,富于浓郁的文化气息 ,而《...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但因为作者的身份、地位、人生经历的不同 ,导致了两部小说思想文化意蕴、美学风格上的巨大差异。《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遣怀”之作 ,富于浓郁的文化气息 ,而《聊斋志异》是一部“孤愤”之书 ,表现的是强烈的“平民意识”。同时 ,两者在美学风格上亦存在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聊斋志异 劝惩遣怀 孤愤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创造性的译介学表现范式——以Wilhelm和章鹏高《聊斋志异》德译版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天海 霍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54-758,共5页
译介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学,它是比较文学框架下的翻译研究。译者对他者形象的塑造和对异域文化因素的创造性吸收,成为译介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以Wilhelm和章鹏高《聊斋志异》德译版为例,分析在译介学视域下文学翻译创造性的三... 译介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学,它是比较文学框架下的翻译研究。译者对他者形象的塑造和对异域文化因素的创造性吸收,成为译介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以Wilhelm和章鹏高《聊斋志异》德译版为例,分析在译介学视域下文学翻译创造性的三种主要表现,即为求同和存异的创造性翻译本质、译者的创造性语言想象力,以及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创造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比较文学翻译 创造性 语言想象力 聊斋志异 Wilhelm 章鹏高
下载PDF
《聊斋志异》品析四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自振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15-17,共3页
《聊斋志异》诸体兼备,各具特色。其多数篇章,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迥异的幻想世界,文中所描绘的虚幻世界,乃是现实世界的艺术投影。本篇选取唐人传奇式的《鸦头》《狐谐》,六朝志怪式的《雨钱》《小猎犬》加以品析,以见全书思想、艺术之... 《聊斋志异》诸体兼备,各具特色。其多数篇章,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迥异的幻想世界,文中所描绘的虚幻世界,乃是现实世界的艺术投影。本篇选取唐人传奇式的《鸦头》《狐谐》,六朝志怪式的《雨钱》《小猎犬》加以品析,以见全书思想、艺术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思想 艺术
下载PDF
于“抵抗处”求“和解”:《聊斋志异》的分裂性情爱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桂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对于自由爱情的大胆书写构成了《聊斋志异》的经典价值,但正是在这些已经获得公认的叛逆性情爱叙事之中,蒲松龄又不自觉地把对于礼教道德的顾忌和情感紧张播撒在这些抵抗性文本中,从而构成一种既反抗礼教却又不断与之"和解"... 对于自由爱情的大胆书写构成了《聊斋志异》的经典价值,但正是在这些已经获得公认的叛逆性情爱叙事之中,蒲松龄又不自觉地把对于礼教道德的顾忌和情感紧张播撒在这些抵抗性文本中,从而构成一种既反抗礼教却又不断与之"和解"的分裂性叙事。这种和解方式一是以"正妻缺席"的方式规避自由爱情与礼教婚姻的冲突;二是作为礼教抵抗性书写的特有方式——"鬼狐",又成为通向礼教之门。这种既抵抗又和解的心态以及幻想式的解决方式,不仅未能淡化礼教对人性自由的巨大压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一种渴望享受自由却又怕承担反抗礼教后果的虚弱与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情 分裂叙事 叛逆 和解
下载PDF
异类有情 尚堪晤对——《聊斋志异》动物描写摭谈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璇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文言小说中有关动物的描写,在题材、主题、创作模式方面都为蒲松龄塑造动物形象提供了有益借鉴。蒲松龄因感慨世情之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对动物主题进行了拓展、深入,塑造了...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文言小说中有关动物的描写,在题材、主题、创作模式方面都为蒲松龄塑造动物形象提供了有益借鉴。蒲松龄因感慨世情之薄,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对动物主题进行了拓展、深入,塑造了一批重报恩、重然诺、重情义的动物形象,赋予了他笔下的许多动物以美好的人性,并借此表达"异类有情,尚堪晤对"的主题思想,以此来宣泄孤愤、痛斥邪恶、儆世劝善、寄托理想,讽刺现实社会中的那些"人面兽心"者,对人性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动物描写 报恩 重情义 讽刺现实
下载PDF
从文言文心到俗话俗情——论话本小说对《聊斋志异》的语体变更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富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9,共7页
聊斋话本由原来的传奇文类改编为话本体式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语体从文言文心转变到俗话俗情的过程。聊斋话本对《聊斋志异》的语言转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文人雅韵为庶民俗趣;二是变文思才藻为俗话谐谈;三是变书面文言为方音... 聊斋话本由原来的传奇文类改编为话本体式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语体从文言文心转变到俗话俗情的过程。聊斋话本对《聊斋志异》的语言转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文人雅韵为庶民俗趣;二是变文思才藻为俗话谐谈;三是变书面文言为方音时调。聊斋话本和《聊斋志异》不仅在语言运用上显示出质与文的区别,而且通过语言的表象亦可看出两者在文化理念上也存在着俗与雅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话本 聊斋志异 改编 语言
下载PDF
从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走向蒲松龄——莫言小说创作与《聊斋志异》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喻晓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2-38,共7页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经验在于创作出既古老又新潮、既传统又现代、既富于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的文本。幼年时以"用耳朵阅读"的方式接受《聊斋志异》故事和高密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形成其文学创作的"本我",经过莫...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经验在于创作出既古老又新潮、既传统又现代、既富于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的文本。幼年时以"用耳朵阅读"的方式接受《聊斋志异》故事和高密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形成其文学创作的"本我",经过莫言在向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学习中所发现的福克纳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激发而被唤醒。文章立足文本,探究了莫言小说如何在西方文学视界中,以当代人的眼光对《聊斋志异》从故事内容、小说艺术到创作精神层面进行承传与改造、创新,认为莫言小说是继《聊斋志异》之后,中国小说发展到当代阶段的另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福克纳 加西亚·马尔克斯 蒲松龄 聊斋志异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看我国古代的反腐倡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灿 陈广益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8,共4页
贪官污吏的大量存在是封建社会腐败的重要表现,他们的大行其道是司法不公、民不聊生的源头。蒲松龄借《聊斋志异》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古代封建社会官虎吏狼、贪婪暴虐、营私舞弊、官商勾结的黑暗现实。通过对我国古代贪污腐败的主要表... 贪官污吏的大量存在是封建社会腐败的重要表现,他们的大行其道是司法不公、民不聊生的源头。蒲松龄借《聊斋志异》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古代封建社会官虎吏狼、贪婪暴虐、营私舞弊、官商勾结的黑暗现实。通过对我国古代贪污腐败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析,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腐败的方式,以期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重要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反腐倡廉 治理机制
下载PDF
文人的自我疗救——从《聊斋志异》情爱故事看蒲松龄的创作心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冬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5-17,共3页
蒲松龄的孤愤之作《聊斋志异》中 ,有近 1 /4的篇章描写青年男女的情爱、婚恋。这些情爱婚恋故事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对知己之情的渴盼和礼赞 ,这是作者屡遭生活蹉跎 ,屡受人生磨难 。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情爱故事 知己之情 自我疗救 短篇小说
下载PDF
古文笔法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以《左传》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才训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2期51-54,共4页
有着深厚古文功底的蒲松龄对作为先秦古文代表作之一的《左传》涉猎颇深,因此,其《聊斋志异》中许多古文笔法即导源于《左传》。首先,以古文笔法从事小说创作,使《聊斋志异》中某些情节对《左传》多所借鉴和模仿。其次,蒲松龄还从《左... 有着深厚古文功底的蒲松龄对作为先秦古文代表作之一的《左传》涉猎颇深,因此,其《聊斋志异》中许多古文笔法即导源于《左传》。首先,以古文笔法从事小说创作,使《聊斋志异》中某些情节对《左传》多所借鉴和模仿。其次,蒲松龄还从《左传》中汲取了许多古文笔法以资其小说创作,如他以隐晦曲折的"春秋笔法"寄寓满腔"孤愤"、表情达意;他对"层叠"、虚实相生的古文笔法也多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聊斋志异 古文笔法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同性恋透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别海燕 《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0-54,共5页
《聊斋志异》中有九篇关于同性恋的故事。这些文章是在当时社会上同性恋盛行、同性恋作品流传甚广、蒲松龄重情惜情理解同性恋的心理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对于男性同性恋的性关系和性行为描写,蒲松龄采取了工笔细描层层点染的叙... 《聊斋志异》中有九篇关于同性恋的故事。这些文章是在当时社会上同性恋盛行、同性恋作品流传甚广、蒲松龄重情惜情理解同性恋的心理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对于男性同性恋的性关系和性行为描写,蒲松龄采取了工笔细描层层点染的叙述方式,但在描写女性同性恋的性关系时,其手法却又显得含蓄蕴藉,显示了他内心的婚姻取向和坚守的道德底线。蒲松龄在理解同性恋行为的同时却又表明了自己的批判态度,并试图找出合理的途径来解决同性恋问题,实现情感由“变”向“正”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同性恋 入文背景 描写手法 复归
下载PDF
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落头之谈》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艳萍 齐秀丽 《日本学论坛》 2007年第2期18-21,共4页
《落头之谈》是芥川龙之介从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的《诸城某甲》中取材而创作的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没有谈话的题材就不写作”的作家,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发现题材而是找出题材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两篇作品的比... 《落头之谈》是芥川龙之介从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的《诸城某甲》中取材而创作的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没有谈话的题材就不写作”的作家,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发现题材而是找出题材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两篇作品的比较研究,阐述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分析他借用题材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落头之谈》 聊斋志异 《诸诚某甲》
下载PDF
试论《聊斋志异》的狂生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毓龙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6-9,共4页
"痴"与"狂"是用以描述聊斋男性(特别是与狐仙鬼女发生恋情的书生)性格特征和审美气质的两大范畴。之前的相关研究多将重点放在"痴"上。由于"痴"与"狂"内涵和表征上的重叠,以及文化... "痴"与"狂"是用以描述聊斋男性(特别是与狐仙鬼女发生恋情的书生)性格特征和审美气质的两大范畴。之前的相关研究多将重点放在"痴"上。由于"痴"与"狂"内涵和表征上的重叠,以及文化来源的一致,狂生形象群多被归入痴生形象群中。笔者认为,"痴"与"狂"是不可混淆的范畴,"痴生"和"狂生"在性格表征、审美意蕴和形象价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较之"痴","狂"更贴近明中叶以来的放诞士风和蒲松龄身上的疏狂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男性 痴狂之辨 放诞士风 疏狂潜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