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ondylodiscitis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A Case Report of a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Pathogenic Organism
1
作者 Sara Beca Sandra Xerinda António Sarmento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 (SDSE) is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that possesses genetic and clinical similarities to Streptococcus pyogenes. It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the etiological mic...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 (SDSE) is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that possesses genetic and clinical similarities to Streptococcus pyogenes. It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the etiological microorganism of invasive diseases. We report a case of a 74-year-old male who wa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with lower back and neck pain and infected with leg ulcer. The diagnosis of spondylodiscitis C2-C3 and L1-L3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was made. The present case demonstrates the risk of older patients of developing invasive disease upon skin infection with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even when risk factors are absent or well controlled (as was diabetes mellitus in this case), suggesting that the pathogenic potential of SDSE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DYLODISCITIS Vertebral Osteomyelitis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 Diabetes Mellitus
下载PDF
Combined Onset of Bilateral Endophthalmitis and Spondylodiscitis as Manifestations of <i>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i>Infection in an Elderly Woman
2
作者 Kazuki Takakura Mikio Kajihara +3 位作者 Ryoko Fukushima Seiji Arihiro Shigeo Koido Hisao Tajiri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4年第4期216-219,共4页
A case of a patient with bilateral endophthalmitis and vertebral infection is presented here. The case presented with fever, general malaise, reduced vision and back pain for at least two weeks. Diagnosis was establis... A case of a patient with bilateral endophthalmitis and vertebral infection is presented here. The case presented with fever, general malaise, reduced vision and back pain for at least two weeks.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y positive blood cultures together with ophthalmology review and radiological findings.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 was isolated from blood cultures. This case demonstrates the risks for older patients of developing invasive disease upon exposure to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even if underlying diseases are ab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ENDOPHTHALMITIS SPONDYLODISCITIS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下载PDF
Analysis of Pyelonephritis-Associated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n Japan 被引量:1
3
作者 Masaaki Minami Hideki Nishiyama +3 位作者 Shinoba Ikegami Takuya Hattori Makoto Kawashima Michio Oht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8年第12期45-52,共8页
Pyelonephritis is an inflammation of the kidney tissue, calyces, and renal pelvis. It is commonly caused by bacterial infection that has spread up the urinary tract. Common bacteria are Escherichia coli and Enterococc... Pyelonephritis is an inflammation of the kidney tissue, calyces, and renal pelvis. It is commonly caused by bacterial infection that has spread up the urinary tract. Common bacteria are Escherichia coli and Enterococcus faecalis.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i also cause pyelonephritis.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such as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and S. 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when grown on blood-agar, produce complete hemolysis around each colony, usually cause severe infections including many cases of cellulitis, pneumonia, meningitis and sepsis.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pyelonephritis causing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has seldom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and pyelonephritis patient in Japan. We investigated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solated from pyelonephritis patient at two tertiary care hospital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Japan 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We recovered total sixteen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n nine years. In pyelonephritis patients,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was isolated from 9 S. agalactiae and 7 S. 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respectively. The numbers of streptococci from female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those from male patients. Bacteria were not isolated from under 30 year patients. All S. 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were isolated from 60-year-age patients. About one fifth of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had erythromycin and minocycline-resistant ability. Four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i that were all S. agalactiae, had levofloxacin-resistant ability. Only one S. agalactiae had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resistant ability. Ampicillin was effective against all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i. In our results,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caused pyelonephritis in aged people and the quarter of these bacteria had some antibiotics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PYELONEPHRITIS S. AGALACTIAE S. 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建飞 徐浩 郭丽丽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419-1423,1427,共6页
目的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DSE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SDSE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纸... 目的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医生对SDSE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SDSE的49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SDSE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年龄≥60岁、存在有创操作史(或既往手术)、有放化疗史、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4周、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咳嗽、头痛等。SDSE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46.94%)、血液(22.45%)和尿液(14.29%),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28.57%)、肿瘤内科(24.49%)、皮肤科(14.29%)、感染科(10.20%)。药敏试验未发现SDSE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青霉素G、阿莫西林、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100.00%耐药。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45.00%,且2020—2022年SDSE对以上7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SDSE感染患者选用头孢曲松、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均治愈或有好转。结论SDSE感染患者主要为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β-内酰胺类药物可作为治疗SDSE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马保臣 秦卓明 +2 位作者 蔡玉梅 董玉兰 柴同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2-1208,共7页
参照GenBank发表的序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16S rRNA与23S rRNA之间的区域设计了3对引物,参照念珠菌和隐球菌的18S rRNA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4种乳腺... 参照GenBank发表的序列,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16S rRNA与23S rRNA之间的区域设计了3对引物,参照念珠菌和隐球菌的18S rRNA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4种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参照Skladny的方法制备模拟了细菌感染临床标本。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多重PCR方法检测乳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最小浓度为104CFU/mL,检测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真菌的细菌最小浓度分别为102CFU/mL、103CFU/mL和103CFU/mL。通过对采自临床型乳腺炎(46个)和隐性乳腺炎(167个)动物共计213个乳样分别用传统细菌学培养法和多重PCR方法进行检测,多重P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真菌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检出率(P<0.01),但该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停乳链球菌 酵母真菌
下载PDF
西伯利亚鲟停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 被引量:28
6
作者 潘厚军 刘晓勇 +6 位作者 常藕琴 王庆 孙慧武 刘瑞明 付小哲 刘雨果 吴淑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1-904,共14页
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和心脏中各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纯化后获得2个分离株,编号分别为AeBF070904、AbHT070912,对分离菌进行了菌株鉴定、致病性分析及药敏实验。分别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全自动细菌测定... 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和心脏中各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纯化后获得2个分离株,编号分别为AeBF070904、AbHT070912,对分离菌进行了菌株鉴定、致病性分析及药敏实验。分别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全自动细菌测定卡API20STREP和ID32STREP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为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对2个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链球菌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同,与停乳链球菌同源性最高达97.3%,在系统进化树上与停乳链球菌聚为一簇,进一步确认2个分离株均为停乳链球菌。从人工感染后发病鱼的内脏组织再分离的细菌特性与原感染菌相同,确认停乳链球菌是西伯利亚鲟的致病菌。2个分离株对西伯利亚鲟、杂交鲟及剑尾鱼均有致死毒性,37℃培养的细菌毒力比28℃培养的细菌毒力强。2个分离株均对青霉素、诺氟沙星等7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2种药物耐受;对红霉素中等敏感;对卡那霉素等8种药物菌株之间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停乳链球菌 致病性 细菌鉴定 16S RRNA基因序列 药物敏感
下载PDF
俄罗斯鲟源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移斌 杨秋红 +3 位作者 刘永涛 胥宁 杨先乐 艾晓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7-721,共5页
2016年6月~8月,湖北鲟养殖场的俄罗斯鲟发生一种以上下嘴唇充血肿胀为特征的病害。为确定其发病原因,本研究对自然发病鱼的病灶及内脏器官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人工感染、毒力检测、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 RNA基因序列... 2016年6月~8月,湖北鲟养殖场的俄罗斯鲟发生一种以上下嘴唇充血肿胀为特征的病害。为确定其发病原因,本研究对自然发病鱼的病灶及内脏器官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人工感染、毒力检测、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从患病俄罗斯鲟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试验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确定其为俄罗斯鲟本次发病的病原菌,其对俄罗斯鲟幼鱼的半数致死剂量为3.64×10~4 cfu/g,该分离株生理生化特性与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一致;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聚为一支,同源性在99%以上。该分离株鉴定为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dysgalactiae),命名为HD0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HD03株对环丙沙星、痢特灵及氟苯尼考等8种抗生素敏感,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及阿莫西林等7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首次证实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是俄罗斯鲟的病原菌,养殖时可以选用氟苯尼考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 俄罗斯鲟 药敏特性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12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劳冬 洪亢亢 +3 位作者 凌宙贵 文智能 吴昕 芮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7年8月经血培养确诊的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患者12例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 目的通过分析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7年8月经血培养确诊的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患者12例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2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患者中11例(91.7%)有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6例,50.0%)、高血压病(4例,33.3%)和冠心病(3例,25.0%)常见;11例(91.7%)存在既往手术(或有创操作)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例,100%)、畏寒(6例,50.0%)、咳嗽(5例,41.7%)和腹痛(3例,25.0%)。发热以急性高热为主,最高体温38.7~40.2℃,发病时间0~96 h,9例(75.0%)合并有淋巴管炎;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和喹奴普丁的敏感率达100%,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为33.3%、33.3%和25.0%。12例(100%)患者给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结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和手术(或有创操作)史,以急性高热为主要表现,易引起淋巴管炎,治疗上首选青霉素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血流感染 临床特点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一起食源性停乳链球菌类马亚型暴发感染调查 被引量:12
9
作者 翟永志 刘梦林 +5 位作者 张志强 陈歆 刘昕 田琳 肖红菊 刘刚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调查一起食源性停乳链球菌类马亚型(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暴发感染,为快速诊治SDSE感染暴发积累经验。方法采集和分析驻京某部队2012年9月30日-10月1日暴发呼吸道感染7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目的调查一起食源性停乳链球菌类马亚型(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暴发感染,为快速诊治SDSE感染暴发积累经验。方法采集和分析驻京某部队2012年9月30日-10月1日暴发呼吸道感染7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对比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表现为发热66例(94.29%),咽痛62例(88.57%)、扁桃体化脓36例(51.43%)。其中38例(54.29%)咽拭子病原学培养结果为SDSE。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enia leukocyte percent,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源性SDSE致人群呼吸道暴发感染比较罕见,病原学分离鉴定是关键,血常规和IL-6检测是较好的辅助检查和病情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类马亚型 调查 暴发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豚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类M蛋白及其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笑宇 战文斌 +1 位作者 邢婧 绳秀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5-949,共5页
分别用热酸抽提法、碱抽提法和胃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豚链球菌NUF849的类M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印迹法分析比较三种方法所提类M蛋白的组成和抗原性差异。结果表明,热酸抽提法分离制备的类M蛋白得率和纯度都较其它两种方法高... 分别用热酸抽提法、碱抽提法和胃蛋白酶消化法分离豚链球菌NUF849的类M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印迹法分析比较三种方法所提类M蛋白的组成和抗原性差异。结果表明,热酸抽提法分离制备的类M蛋白得率和纯度都较其它两种方法高,蛋白的抗原性保持较好。采用热酸抽提法提取5株豚链球菌NUF633、NUF693、NUF701、NUF812、NUF849和2株停乳链球菌SD和L2的类M蛋白,其SDS-PAGE图谱明显不同,种间差异明显,豚链球菌主要类M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60、48、37、30、27、24和15ku,停乳链球菌主要类M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68、48、42、37、29、26、23、21、19、17、15、14和11ku。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兔抗豚链球菌血清可与豚链球菌的两条类M蛋白带结合,分子量分别为60和37ku;与停乳链球菌的两条类M蛋白带结合,分子量为68和37ku。两种链球菌主要类M蛋白组成及其抗原性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链球菌 停乳链球菌 类M蛋白 抗原性
下载PDF
一起聚集性发热事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媛 邹自英 +2 位作者 王文博 谭积善 熊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对一起聚集性发热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8月,某部报告营区内出现不明原因群体性发热病例。发病后第2~3 d,医院收治8例发热病例,采集其咽拭子标本,分别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荧光定... 目的对一起聚集性发热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8月,某部报告营区内出现不明原因群体性发热病例。发病后第2~3 d,医院收治8例发热病例,采集其咽拭子标本,分别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学涂片、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8例咽拭子标本中,6例血培养分离出溶血性链球菌,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药敏实验发现该菌株耐药性较低,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生素均较为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患者经阿莫西林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症状消失,细菌复检为阴性。结论引起这次聚集性发热事件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细菌分离株耐药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性发热事件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分离 鉴定 诊断
下载PDF
一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致隐匿性肾炎的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晓光 张辉 +2 位作者 贾丽君 刘继锋 龚建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8-461,共4页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是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菌感染的病例多与食用被污染的奶制品或肉制品有关,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容易误诊。2014年6月西安市某幼儿园暴发一起食源性(酸奶)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是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菌感染的病例多与食用被污染的奶制品或肉制品有关,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容易误诊。2014年6月西安市某幼儿园暴发一起食源性(酸奶)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疫情。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时发现,首发病例发展为隐匿性肾炎,未及时明确诊断并治疗是首发病例发展为隐匿性肾炎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对该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认识,加强防治能力,减少不良后遗症的发生,对该病例的调查和疫情的应对情况进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隐匿性肾炎 流行病学调查 食源性致病菌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GapC_(1-150a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线性表位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丽萌 周雪 +17 位作者 魏玉华 樊自尧 汤炜 代建 杨轩 张建新 杨汐静 刘道龙 王成 王健南 于永忠 吴志军 于立权 孙虎男 马金柱 宋佰芬 朱战波 崔玉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5-880,共6页
链球菌GapC蛋白是表达于各种链球菌的膜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预防链球菌感染的表位疫苗和研发以单克隆抗体(MAb)为基础的检测试剂盒,本研究利用表达的停乳链球菌GapC蛋白aa1~aa150片段制备了3株MAbs,并利用噬菌体展示... 链球菌GapC蛋白是表达于各种链球菌的膜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预防链球菌感染的表位疫苗和研发以单克隆抗体(MAb)为基础的检测试剂盒,本研究利用表达的停乳链球菌GapC蛋白aa1~aa150片段制备了3株MAbs,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这3株MAbs的抗原表位进行分析,获得一个线性表位1377HDILDG142。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链球菌GapC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表位疫苗和建立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 GAPC 单克隆抗体 B细胞抗原表位
下载PDF
东北民猪源停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楠楠 秦平伟 +3 位作者 尹珺伊 王岩 史同瑞 刘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6-130,共5页
为分离东北民猪源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从齐齐哈尔市某东北民猪场死亡仔猪的肝脏及其关节液样品中分离病原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分离菌,研究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 为分离东北民猪源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从齐齐哈尔市某东北民猪场死亡仔猪的肝脏及其关节液样品中分离病原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分离菌,研究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到革兰阳性球菌1株,生化指标与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相符。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参考菌株的同源性为97%~98%,其中与AB537921.1(Japan)同源性最高,达到98.99%,进一步从分子水平鉴定该菌为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以0.2mL/只(3.2×10^9CFU/mL)接种量感染小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为100%。分离菌对多黏菌素B、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新霉素均敏感,仅对罗红霉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牛源停乳链球菌灭活菌苗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比较与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善春 周婷婷 +2 位作者 冯凯 江航 苏艳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8-221,共4页
以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牛源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分离株为生产菌株制备了二联灭活菌苗,经无菌和安全检验合格后,背部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对免疫小鼠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和攻击保护力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免... 以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牛源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分离株为生产菌株制备了二联灭活菌苗,经无菌和安全检验合格后,背部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对免疫小鼠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和攻击保护力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免疫14d后小鼠抗体水平不断升高,滴度可达1∶24300。该二联菌苗免疫后对小鼠产生保护率为73%,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独免疫组(60%),低于停乳链球菌单独免疫组(80%)。小鼠攻击保护力实验和抗体滴度的检测表明制备的乳腺炎二联灭活菌苗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停乳链球菌 二联灭活菌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病原菌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郁杰 李宏胜 +3 位作者 罗金印 李新圃 徐继英 张礼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的24株无乳链球菌、7株停乳链球菌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3种菌株之间及同种异地各菌株间血清学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菌株之间无免疫... 对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的24株无乳链球菌、7株停乳链球菌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3种菌株之间及同种异地各菌株间血清学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菌株之间无免疫交叉反应,但我国各地同种异地间各菌株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学交叉反应,而且菌株之间交叉反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制苗菌株抗原性筛选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停乳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清学交叉反应
下载PDF
卵形鲳鲹主要致病链球菌多重PCR诊断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向英 蔡小辉 +3 位作者 彭银辉 黄国强 梁志辉 王志成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感染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和格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4种主要的致病菌,为... 【目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感染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和格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4种主要的致病菌,为卵形鲳鲹的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针对4种致病菌的特异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cfb-F/cfb-R,tuf-F/tuf-R,Si-F/Si-R,PLG-F/PLG-R,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通过调试各引物对之间的最佳比例以及最适退火温度,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及灵敏度测试。2014年6~8月,应用该体系对北海及湛江各养殖场的发病卵形鲳鲹进行检测,然后用通用引物扩增16SrRNA基因,经测序、比对检测体系的准确性。【结果】反应体系中cfb-F/cfb-R,tuf-F/tuf-R,Si-F/Si-R,PLG-F/PLG-R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μmol/L,0.08μmol/L,1.6μmol/L和0.4μmol/L;最优退火温度为54.3℃;4种目标菌的检测灵敏度为5×10^(-2) ng/μL;11份病原样品检测中,2份出现海豚链球菌的目的条带,4份出现无乳链球菌的目的条带,5份未见目的条带,和测序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多重PCR方法能代替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特异、快速、灵敏地检测4种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链球菌病 无乳链球菌 停乳链球菌 格式乳球菌 海豚链球菌
下载PDF
PCR-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奶牛乳房炎4种主要致病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剧慧栋 李月颖 +3 位作者 张乐祎 李秀娟 赵宝华 徐保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8-64,共7页
应用PCR-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一种新型快速检测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4种主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 应用PCR-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一种新型快速检测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4种主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的sip基因、停乳链球菌的isp基因、沙门氏菌的stn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lfa基因的序列信息,分别设计各基因保守区段的PCR扩增引物及焦磷酸测序引物。分别以108株无乳链球菌、100株停乳链球菌、136株沙门氏菌、20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多株其他参照菌为模板,轮流使用上述各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随后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针对阳性PCR扩增片段进行核苷酸保守区段的测序分析。最终得到预期的PCR扩增和焦磷酸测序结果,且实验结果具有可靠的重复性。PCR-焦磷酸测序技术适用于上述奶牛乳房炎4种主要致病菌的检测鉴定,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焦磷酸测序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停乳链球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MIG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褚明亮 陈创夫 +1 位作者 刘君 曹旭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0-434,共5页
本研究用PCR方法从停乳链球菌C588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IG基因,用T/A克隆法将其插入pBS-T载体,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IG。用BL21(DE3)/pET系统表达Trix-MIG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CR扩增产物... 本研究用PCR方法从停乳链球菌C588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IG基因,用T/A克隆法将其插入pBS-T载体,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IG。用BL21(DE3)/pET系统表达Trix-MIG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中停乳链球菌MIG基因(AF354651)序列同源性为99%。SDS-PAGE显示,经IPTG诱导后BL21(DE3)/pET-32a(+)-MIG总蛋白中出现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89ku的新蛋白条带。Westernblot分析显示,MIG蛋白可与停乳链球菌多克隆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MIG融合蛋白的表达为MIG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研究以及相关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 MIG 克隆与表达
下载PDF
停乳链球菌对日本沼虾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卫红 张凤英 +2 位作者 於叶兵 王资生 齐志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9-213,共5页
对健康的日本沼虾(1.40±0.12)g分别肌肉注射0.6×10^6、2×10^6、4×10^6、6×10^6 CFU/mL的停乳链球菌菌液10μL,注射后3 h、6 h、9 h、12 h、24 h、5 d、10 d分别采集肝胰腺、肌肉和鳃组织,测定其中的总超... 对健康的日本沼虾(1.40±0.12)g分别肌肉注射0.6×10^6、2×10^6、4×10^6、6×10^6 CFU/mL的停乳链球菌菌液10μL,注射后3 h、6 h、9 h、12 h、24 h、5 d、10 d分别采集肝胰腺、肌肉和鳃组织,测定其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研究停乳链球菌对日本沼虾T-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肝胰腺中T-SOD活性于注射5 d后达到最大值(P &lt;0.05),10 d后0.6×10^6、2×10^6和4×10^6CFU/mL组T-SOD活性下降并接近对照组水平,而最高浓度组(6×10^6 CFU/mL)T-SOD酶活性仅有对照组的46%。肌肉和鳃中T-SOD活性均在注射6 h后达到最大值,注射10 d后,4×10^6和6×10^6 CFU/mL组的肌肉和6×10^6 CFU/mL组的鳃组织中T-SOD活性均仅有对照组的50%左右。另外,肌肉组织中T-SOD的峰值远高于鳃和肝胰腺组织中的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停乳链球菌不仅影响日本沼虾机体T-SOD酶的活性,而且肌肉、鳃和肝胰腺组织中酶的活性应答时间不同,且组织内酶活性的应答与菌的感染方式有关,另外,注射高浓度停乳链球菌长时间后会降低其组织中T-SOD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 日本沼虾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