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JG5008转化系统的初建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双雅 邓子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JG5 0 0 8的最佳转化条件是 :JG5 0 0 8在添加MgCl2 (cf=0 .0 0 5mol/L)和甘氨酸 (ρf=0 .5g/L)的含 10 %蔗糖的YEME培养基中接种浓度n≈ 10 8mL-1的JG5 0 0 8孢子悬液 ,37℃摇床培养 12h ,收获菌丝体 .在 32℃、溶... 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JG5 0 0 8的最佳转化条件是 :JG5 0 0 8在添加MgCl2 (cf=0 .0 0 5mol/L)和甘氨酸 (ρf=0 .5g/L)的含 10 %蔗糖的YEME培养基中接种浓度n≈ 10 8mL-1的JG5 0 0 8孢子悬液 ,37℃摇床培养 12h ,收获菌丝体 .在 32℃、溶菌酶浓度 ρ =2mg/mL的条件下溶菌 1h后制备原生质体 ,用T缓冲液在R2 YE培养基上进行转化 .本文初步建立了JG5 0 0 8的质粒载体系统 ,包括不同来源的pIJ70 2、pIJ92 2、pCZA16 8、pHZ132等质粒载体 .感染实验证实 ,JG5 0 0 8对外源DNA具有较强的限制性 .图 1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链霉菌 井冈变种JG5008 转化系统 抗生素
下载PDF
农抗120对水稻纹枯病菌抗生活性试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昌雄 倪楚芳 +2 位作者 谢德龄 季明东 蔡晓春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3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农抗120对水稻纹桔菌的抗生试验结果,表明农抗120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抗生作用为抑制菌丝生长,使菌丝畸变。菌丝顶端产生不正常的分枝,分枝与主轴成直角,菌丝先端扭曲变形,不形成菌核。农抗120对纹枯菌的抑制生长最低浓... 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农抗120对水稻纹桔菌的抗生试验结果,表明农抗120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抗生作用为抑制菌丝生长,使菌丝畸变。菌丝顶端产生不正常的分枝,分枝与主轴成直角,菌丝先端扭曲变形,不形成菌核。农抗120对纹枯菌的抑制生长最低浓度为12.5μg/ml,抑制纹枯菌核形成的最低浓度为100μg/ml,可推迟形成菌核,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流行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120 水稻 纹枯病
下载PDF
井冈霉素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筛选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茜茜 朱永强 +2 位作者 刘华梅 丁咏梅 李世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2-614,共3页
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jinggangensis Yen)KN-16经紫外线、60Coγ射线、亚硝酸-紫外线复合诱变处理,摇瓶发酵筛选得到一株井冈霉素A高产菌株F-101,该菌株产井冈霉素A含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3.5%。
关键词 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 诱变 井冈霉素A
下载PDF
不同时期使用农抗120控制花生网斑病侵染源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秀娟 石延茂 +2 位作者 徐明显 毕国金 崔风高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3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用农抗120防治花生网斑病,不同使用方法效果不一。用常规喷洒叶面方法控制再侵染源,防效为21.4%,相当于多菌灵(29.4%);用农抗120和杀菌剂(抗枯灵或多菌灵等)混合,在花生播种时喷洒地面一次,控制初侵染源,防效为48.6%,用农抗120同杀... 用农抗120防治花生网斑病,不同使用方法效果不一。用常规喷洒叶面方法控制再侵染源,防效为21.4%,相当于多菌灵(29.4%);用农抗120和杀菌剂(抗枯灵或多菌灵等)混合,在花生播种时喷洒地面一次,控制初侵染源,防效为48.6%,用农抗120同杀菌剂混合,播种时喷洒地面,以控制初侵染源,7月上旬再喷洒叶面,控制再侵染源,效果最佳,防效高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120 花生 网斑病 农药混用
下载PDF
利用同源菌株融合改良农抗5102产生菌Ⅰ.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和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修军 周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共5页
报道了农抗5102产生菌同源菌株90-11、FR-008及WH-1相互之间融合研究的前期结果。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酶解温度和时间均为32℃和1.0~1.5h,但所需溶菌酶量则有异:90-11为2~4mg/ml,F... 报道了农抗5102产生菌同源菌株90-11、FR-008及WH-1相互之间融合研究的前期结果。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酶解温度和时间均为32℃和1.0~1.5h,但所需溶菌酶量则有异:90-11为2~4mg/ml,FR-008为6mg/ml,WH-1为2mg/ml。将各菌株的原生质体在-20℃下冻存1个月内的相对再生率可维持在70%以上,2个月以内仍可达60%以上。以50%PEG1000诱导融合各组合的融合频率是,90-11×WH-1为10-2,FR-008×-90-11以及FR-008×WH-1均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5102产生菌 同源菌株 原生质体融合
下载PDF
吖啶橙处理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获得丧失抗生素合成能力的阻遏突变株 被引量:3
6
作者 梁蓉芳 周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2-366,共5页
通过活性测定和获得的阻遏突变株,进一步确证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除了产生5102—Ⅰ号和5102—Ⅱ号抗生素外,尚能产生5102—Ⅲ号抗生素.采用吖啶橙处理这一菌株后获得的部分或全部抗生素生物合成能力受到阻遏的各种突变株,对进一步研究510... 通过活性测定和获得的阻遏突变株,进一步确证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除了产生5102—Ⅰ号和5102—Ⅱ号抗生素外,尚能产生5102—Ⅲ号抗生素.采用吖啶橙处理这一菌株后获得的部分或全部抗生素生物合成能力受到阻遏的各种突变株,对进一步研究5102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均有重要意义.关于这些阻遏突变株的获得,究竟是由于与生物合成能力有关的质粒被消除,还是由于诱变引起染色体突变所造成的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才能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应城变种 吖啶橙 农药
下载PDF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农抗120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昌雄 谢德龄 +1 位作者 倪楚芳 高惠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64-466,共3页
随着工业微生物育种在理论和技术上的进展,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抗生素育种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新抗生素或提高抗生素产量,在国内外已有成功报道。农抗120是刺孢吸水链霉菌产生的一种碱性水溶性核苷类抗生素... 随着工业微生物育种在理论和技术上的进展,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抗生素育种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新抗生素或提高抗生素产量,在国内外已有成功报道。农抗120是刺孢吸水链霉菌产生的一种碱性水溶性核苷类抗生素,其对作物真菌病害具有广谱抗性,对瓜果蔬菜类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已大面积应用。本文报道用原生质体融合方法选育出农抗120高产菌株的部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融合 抗生菌育种 农抗120
下载PDF
STUDIES ON GLUTAMINE SYNTHETASE FROM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 jinggangensis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天辉 焦瑞身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86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 jinggangensis produces validamycin, an important antibiotic used in agricul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x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mycelial glutamine s...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 jinggangensis produces validamycin, an important antibiotic used in agricul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x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mycelial glutamine synthetase (GS) and validamycin biosynthesis in our laboratory. So, in this paper, the pur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tory properties of GS are reported. The native enzyme had a molecular weight of approximately 530,000 and was composed of 12 identical subunits, each 43,000. Electronic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preparations negatively stained disclosed that the subunits were arranged in two hexagonal rings that lay one on top of the other in a face-to-face fashion. Mg^(2+) or Mn^(2+) was absolutely needed as cofactor for GS activity.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regulated by feedback inhibition and cumulative feedback inhibition. In addition, it was also regulated through a covalent modification, adenylylation and deadenylyl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covalent modification of GS exists not only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but also in some Gram-positive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ggangensis STUDIES ON GLUTAMINE SYNTHETASE FROM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 GS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