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tress wave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at arc-shaped interface inlayered SiC/Al composite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明燕 张朝晖 +2 位作者 杨瑞 王富耻 李树奎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3年第4期557-562,共6页
The effects of interface shape on stress wave distribution and attenuation were investiga- 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 FEM ).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stress wave propagates from SiC ceram... The effects of interface shape on stress wave distribution and attenuation were investiga- 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 FEM ).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stress wave propagates from SiC ceramic to A1 alloy, the tensile stress decreases and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tress wav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entral angle of the concave interface between SiC and A1. But for the convex interface, the tensile stress increases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entral angle. As the stress wave propagates from A1 alloy to SiC ceramic, the atten- uation coefficient of stress wav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central angle of the concave interface. For the convex interface,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entral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1 composite arc-shaped interface stress wave attenu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Combined stress waves with phase transition in thin-walled tubes 被引量:5
2
作者 宋卿争 唐志平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4年第3期285-296,共12页
The incremental constitutive relation and governing equations with combined stresses for phase transition wave propagation in a thin-walled tube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criterion considering both... The incremental constitutive relation and governing equations with combined stresses for phase transition wave propagation in a thin-walled tube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criterion considering both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and the deviatoric str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centers of the initial and subsequent phase transition ellipses are shifted along the sigma-axis in the sigma tau-plane due to the tension-compression asymmetry induced by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wave solution offers the 'fast' and 'slow' phase transition waves under combined longitudinal and torsional stresses in the phase transition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some new stress paths and wave structures in a thin-walled tube with phase transition, differing from those of conventional elastic-plast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stress phase transition wave thin-walled tube shape memory alloy(SMA)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of Nanosized Arbitrary Shape Inclusion under SH Waves
3
作者 Yongqiang Sun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CAS 2022年第8期1352-1365,共14页
The scattering of shear waves (SH waves) by nano-scale arbitrary shape inclusion in infinite plane is studied by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theory. Firstly, the governing eq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 a... The scattering of shear waves (SH waves) by nano-scale arbitrary shape inclusion in infinite plane is studied by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theory. Firstly, the governing eq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are given by classical elastic theory. Secondly, the arbitrary shape inclusion in the two-dimensional plane is transformed into a unit circle domain by conformal mapping, the incident wave field and the scattered wave field are presented. Next, th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surface elasticity theory, The infinite algebraic equations for solving the unknown coefficients of the scattered and standing waves are obtained.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effect, non-dimensional wave number, Shear modulus and hole curvature on the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are analyzed by some example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effect weakens the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wave number, the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DSCF) decreases. Shear modulus and hole curvatur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DS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 waves Arbitrary shape Inclusion Conformal Transformation Surface Effect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下载PDF
留巷切顶聚能爆破空孔效应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王海川 王鹏 郭英飞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36-39,共4页
本文以常村矿2303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进行留巷切顶聚能爆破空孔效应研究,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空孔效应力学模型,确定聚能爆破在爆破孔与空孔连线的垂线方向实现最大拉应力,聚能爆破工艺通过增加聚能药包、定位块等装置,较传统切顶爆破... 本文以常村矿2303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进行留巷切顶聚能爆破空孔效应研究,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建立空孔效应力学模型,确定聚能爆破在爆破孔与空孔连线的垂线方向实现最大拉应力,聚能爆破工艺通过增加聚能药包、定位块等装置,较传统切顶爆破,能实现更好的预裂效果,经过多方案数值模拟验证分析,确定空孔能够显著改变空孔附近有效应力状态,且距离空孔越近爆破效果越明显,空孔能够有效增加主裂缝扩展长度,进而增大爆破孔距离,通过综合分析爆破预裂效果,确定空孔作用下爆破孔合理间距为8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爆破 空孔效应 应力波 聚能装置
下载PDF
平面药包抛掷爆破的漏斗特征解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先魁 孙五继 +2 位作者 李伟 杨跃生 张峰 《工程爆破》 2003年第3期42-46,61,共6页
根据惠州港通用码头陆域平面药包抛掷爆破的实爆堆积测量分析成果 ,结合药包设计的主要参数 ,对平面药包产生的爆破漏斗的范围与形态、不同药包部位的残方比与抛掷率、药包的长抗比与圆柱体药包的应力波形演变关系予以解析 ,供硐室爆破... 根据惠州港通用码头陆域平面药包抛掷爆破的实爆堆积测量分析成果 ,结合药包设计的主要参数 ,对平面药包产生的爆破漏斗的范围与形态、不同药包部位的残方比与抛掷率、药包的长抗比与圆柱体药包的应力波形演变关系予以解析 ,供硐室爆破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药包 抛掷爆破 漏斗特征 码头 应力波 硐室爆破 惠州港
下载PDF
剪切波作用下圆弧形界面裂纹的动应力强度因子 被引量:15
6
作者 汪越胜 王铎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2-367,共6页
1 引言不同弹性材料圆弧界而的裂纹问题在复合材料与地震工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其静态问题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而对于动态问题却极少有人涉及.Y.Yang等对单个弧形界而裂纹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剪切波 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波函数
下载PDF
桩身质量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桩形估计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牟让科 赵淳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2年第3期202-210,共9页
本文提出了桩身质量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桩形估计法,或称“ESP”(Estimation of theShape of a Pile)法。该法基于一维杆应力波理论,将桩划分为N 个单元,根据波在各单元界面处反射与透射的传波原理,推导出在桩顶进行瞬态激振时桩顶的... 本文提出了桩身质量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桩形估计法,或称“ESP”(Estimation of theShape of a Pile)法。该法基于一维杆应力波理论,将桩划分为N 个单元,根据波在各单元界面处反射与透射的传波原理,推导出在桩顶进行瞬态激振时桩顶的速度响应与界面反射系数以及桩的形状之间的关系。对几种典型缺陷桩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其结果证明作者所提出的桩形估计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现场试验更进一步证明:该法能够较准确地估计出缺陷桩或好桩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应力波 缩颈 扩颈
下载PDF
用微地震波法确定松辽盆地头台油田地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云彬 安广柱 张烈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0,共2页
在压裂过程中,利用地层岩石破裂产生的微地震波对松辽盆地头台油田10口水力压裂井的人工裂缝及天然裂缝方位、几何形态进行测试,确定了该油田地应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头台油田人工裂缝形成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100°~120°... 在压裂过程中,利用地层岩石破裂产生的微地震波对松辽盆地头台油田10口水力压裂井的人工裂缝及天然裂缝方位、几何形态进行测试,确定了该油田地应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头台油田人工裂缝形成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100°~120°,平均为110°;天然裂缝方向70%为0°-50°,地层中三向应力为南部较小、北部较大,构造断裂与天然裂缝的走向近似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波 头台油田 裂缝形态 地应力特征
下载PDF
一种超聚能装药结构的仿真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庆鑫 王志军 +1 位作者 陈莉 伊建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35-38,共4页
为了得到一种新型的可形成较传统射流更高速度的聚能装药结构,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2D对其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应用应力波基础、冲击力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选用铜、钽、钨作为"蘑菇形"药型罩的材料可... 为了得到一种新型的可形成较传统射流更高速度的聚能装药结构,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2D对其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应用应力波基础、冲击力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选用铜、钽、钨作为"蘑菇形"药型罩的材料可以得到速度在8 800~13 000 m/s且具有良好成型效果的高速射流。分析了药型罩壁厚和下辅助药形罩二的半径结构参数对射流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药型罩厚度或增大下辅助药形罩的半径可以有效提高形成射流的速度,但速度超过13 700 m/s后成型效果变差。根据研究成果可以得到"蘑菇形"药型罩各部分材料的搭配规律及其成型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形”药型罩 高速射流 应力波 结构仿真
下载PDF
结构面间距对透射波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世丽 罗嗣海 王观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13,共5页
针对Pyrak-Nolte等人在计算多结构面的总透射系数时存在的问题,把非充填型结构面抽象为弹簧,用参数K/(Zω)讨论结构面刚度、频率和间距对应力波在多结构面间多次反射和透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形相关系数和透射系数随结构面参数变... 针对Pyrak-Nolte等人在计算多结构面的总透射系数时存在的问题,把非充填型结构面抽象为弹簧,用参数K/(Zω)讨论结构面刚度、频率和间距对应力波在多结构面间多次反射和透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形相关系数和透射系数随结构面参数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结构面间距与波长之比存在一个临界值,当结构面间距与波长之比大于该临界值时,多重反射和透射对应力波传播过程影响很小,可以认为结构面间距对总透射系数没有影响;临界值与K/(Zω)有关,K/(Zω)增大,临界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结构面间距 透射系数 相关系数 波形
下载PDF
SH波冲击下浅埋任意形孔洞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志刚 刘殿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6,共5页
求解了稳态SH波垂直弹性半空间水平表面入射时,浅埋任意形孔洞的动力响应。采用复变函数和多极坐标方法构造了一个能够自动满足水平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散射波函数。应用这一波函数,将半空间中的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全空间中任意形... 求解了稳态SH波垂直弹性半空间水平表面入射时,浅埋任意形孔洞的动力响应。采用复变函数和多极坐标方法构造了一个能够自动满足水平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散射波函数。应用这一波函数,将半空间中的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全空间中任意形孔洞的散射问题,最终将问题归结为对一组无穷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作为对抗爆问题的研究,给出了浅埋椭圆孔和方孔附近的动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结果,并对算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波散射 任意形孔洞 动应力集中 浅埋
下载PDF
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的岩体温度应力效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炳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1-7,共7页
丹霞地貌中片状剥落引人注目,温度应力是造成片状剥落的主要原因。本文用岩石热物理学理论和方法阐述温度应力在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将岩体简化为无限大各向同性的一维不稳定热传导问题。岩体内温度按简谐函数传播,周期性... 丹霞地貌中片状剥落引人注目,温度应力是造成片状剥落的主要原因。本文用岩石热物理学理论和方法阐述温度应力在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将岩体简化为无限大各向同性的一维不稳定热传导问题。岩体内温度按简谐函数传播,周期性的温度变化在岩体内产生变化温度应力,导致岩体以表层剥落形式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温度波 温度应力 温度梯度 片状剥落
下载PDF
混凝土SHPB试验的波形整形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凯 刘彤 +2 位作者 王汝恒 谢若泽 贾彬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4-29,共6页
针对SHPB试验中试件的应力均匀性问题,计算分析了试件达到应力均匀时波在试件中来回透射—反射所需的最低次数,以及相对应的入射脉冲上升沿最短时间。通过Φ50 mm SHPB试验装置对C40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得到铜片、铝片、黄油、橡胶... 针对SHPB试验中试件的应力均匀性问题,计算分析了试件达到应力均匀时波在试件中来回透射—反射所需的最低次数,以及相对应的入射脉冲上升沿最短时间。通过Φ50 mm SHPB试验装置对C40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得到铜片、铝片、黄油、橡胶4种波形整形材料冲击后的入射波形,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橡胶是良好的波形整形材料,且其波形呈半正弦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SHPB实验 波形整形 应力均匀
下载PDF
硅锰装甲钢破甲弹坑宏观和微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卓越 李保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11,共4页
借助于冶金分析方法研究了硅锰装甲钢薄靶破甲弹坑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应力波的传播在射流侵彻前沿形成较多的损伤(层裂),因此射流在已受损的靶材上很容易侵彻;尽管破甲机制仍主要是侵彻和摩擦,但作用的时间短未能在... 借助于冶金分析方法研究了硅锰装甲钢薄靶破甲弹坑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研究表明,由于应力波的传播在射流侵彻前沿形成较多的损伤(层裂),因此射流在已受损的靶材上很容易侵彻;尽管破甲机制仍主要是侵彻和摩擦,但作用的时间短未能在孔壁附近形成白层和其相应结构,而且在穿孔后射流的动能仍较高而很少沉积在孔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层裂 侵彻 装甲钢 破甲弹 弹坑
全文增补中
开孔波形板剪力连接件推出试验研究
15
作者 鲁治 张雷鸣 李淑琴 《山西建筑》 2012年第18期46-48,共3页
通过对设有双开孔波形板剪力连接件的试件进行推出试验,探讨了这种连接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钢板和混凝土应变分布及荷载滑移变化规律,分析了混凝土板与钢板交界面的界面特性及贯穿钢筋的受力情况、混凝土板的掀起作用等,结果表明:开孔波... 通过对设有双开孔波形板剪力连接件的试件进行推出试验,探讨了这种连接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钢板和混凝土应变分布及荷载滑移变化规律,分析了混凝土板与钢板交界面的界面特性及贯穿钢筋的受力情况、混凝土板的掀起作用等,结果表明:开孔波形板剪力连接件具有较高的抗剪能力和连接性能,混凝土与钢梁交界面相对滑移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波形板 新型连接件 受力性能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聚能爆破增透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向上 郑俊杰 +3 位作者 宋彦琦 郭德勇 马宏发 王嘉敏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168,共13页
为解决常规爆破增透煤层过程中煤体粉碎严重而裂隙发育不佳的难题,进行了聚能爆破煤层增透技术研究。开展了聚能爆破与常规爆破的混凝土致裂实验,对比分析了爆破后混凝土裂隙开裂程度,同时利用超动态应变仪采集了应变砖应变随时间变化... 为解决常规爆破增透煤层过程中煤体粉碎严重而裂隙发育不佳的难题,进行了聚能爆破煤层增透技术研究。开展了聚能爆破与常规爆破的混凝土致裂实验,对比分析了爆破后混凝土裂隙开裂程度,同时利用超动态应变仪采集了应变砖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利用ANSYS/LS-DYNA数值模拟再现了聚能罩压垮运移、聚能射流侵彻混凝土的过程,对比分析了聚能爆破与常规爆破应力波传播特征及内部裂隙扩展过程。最后在平煤十矿进行了聚能爆破与常规爆破的煤层增透试验,对比了爆破后抽采孔瓦斯的体积分数。研究结果表明:聚能爆破后,聚能方向上混凝土的裂纹宽度为1.1 cm,垂直聚能方向上混凝土的裂纹宽度为0.4 cm,而常规爆破后混凝土形成的4条主裂纹的宽度均为约0.3 cm。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聚能爆破混凝土的粉碎区呈“哑铃型”,常规爆破混凝土的粉碎区呈圆形,且聚能爆破混凝土的粉碎区面积小于常规爆破的;而裂隙区呈“纺锤型”,且聚能爆破混凝土的裂隙区面积大于常规爆破的,说明聚能爆破技术可有效解决爆破增透过程中煤体粉碎区严重而裂隙区发育不佳的难题,更有利于致裂增透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现场试验结果同样显示聚能爆破后瓦斯抽采浓度明显高于常规爆破。可见,聚能爆破将更多的能量用在了煤层致裂过程,减小了煤体粉碎区,可有效解决常规爆破致裂煤层时遇到的煤体粉碎严重而裂隙扩展不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增透 聚能爆破 应力波传播 瓦斯抽采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颗粒材料临边界区域的波动行为及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蕉 楚锡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95-2403,共9页
研究颗粒材料中的波传播问题在超材料制造方面有重要意义,如波传导超材料边界的设计需考虑应力波的反射和吸收等问题.本文从一维颗粒链中的波传播行为出发,根据距边界不同位置处颗粒能够得到的最大动能的不同,给出了临边界区域的定义.... 研究颗粒材料中的波传播问题在超材料制造方面有重要意义,如波传导超材料边界的设计需考虑应力波的反射和吸收等问题.本文从一维颗粒链中的波传播行为出发,根据距边界不同位置处颗粒能够得到的最大动能的不同,给出了临边界区域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多组二维颗粒样本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应力波的传播行为,主要考虑了不同边界形状及不同颗粒排列方式对应力波在临边界区域内传播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临边界区颗粒排列方式主要影响边界附近颗粒的相对位置和局部孔隙率;经边界反射后的应力波直接以边界形状在临边界区内传播,该结论在边界情况越复杂(高局部孔隙率,颗粒无序随机排列)时越准确;在临边界区域外(即材料中心区域),波前形状主要由波速决定.弧形边界对波反射的汇聚作用和临边界区域内颗粒的排列方式所引起的弥散作用是两个竞争因素,共同决定临边界区域内波的反射过程.最后分析了临边界区域内颗粒力链网络在反射前后的变化.该研究将为超材料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离散单元法 临边界区域 应力波反射 波前形状
下载PDF
地下洞室断面形状对动应力峰值大小影响的统计分析
18
作者 何颖 梁建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9-696,共8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及边界离散的方法给出了任意断面形状地下洞室在平面SH波入射下动应力的一个半解析解,并对该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验证。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产生了30组半径变异系数为0.05的洞室断面样本,通过对该30组断面地下...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及边界离散的方法给出了任意断面形状地下洞室在平面SH波入射下动应力的一个半解析解,并对该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验证。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产生了30组半径变异系数为0.05的洞室断面样本,通过对该30组断面地下洞室在平面SH波入射下洞室动应力峰值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洞室断面形状对动应力峰值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洞室断面形状对动应力的峰值大小有显著影响,样本峰值的最大值均显著大于相应圆形洞室的解析解的峰值,样本峰值的最大值比圆形洞室解析解峰值增大60%,样本峰值的最大值的平均增大程度也可达24%;样本动应力峰值的变异系数可达洞室半径变异系数的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断面形状 动应力峰值 蒙特卡洛方法 波函数展开法 半解析解
下载PDF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国平 陈文华 +2 位作者 马鹏 卢泳 周春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82,共6页
阐述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方法在水电工程中应用状况。为了获得科学、客观的测试记录,进一步综合分析水压致裂法测试成果,结合众多工程实例图形,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过程中岩体波速、渗透流速、"V"型谷等与... 阐述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方法在水电工程中应用状况。为了获得科学、客观的测试记录,进一步综合分析水压致裂法测试成果,结合众多工程实例图形,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过程中岩体波速、渗透流速、"V"型谷等与地应力的相关关系及规律性。测试记录的应力与测试过程中流速的控制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地应力量值分布及方向受洞径、"V"型谷的大小和特征所影响;测点地应力值的大小与波速的高低在宏观上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也对水压致裂法测试中若干问题提出探讨,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分布 "V"型谷 波速 问题及探讨
下载PDF
多点起爆双模聚能装药破片毁伤元成形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梓圃 陆盼盼 +1 位作者 余庆波 王海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1-135,共5页
用AUTODYN-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能装药在多点起爆条件下金属药型罩碎裂失效行为,获得了药型罩材料、壁厚及曲率半径等对碎裂形成破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点起爆条件下,爆轰波在药型罩壁面相互叠加产生强应力集中带,导致罩材沿应... 用AUTODYN-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能装药在多点起爆条件下金属药型罩碎裂失效行为,获得了药型罩材料、壁厚及曲率半径等对碎裂形成破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点起爆条件下,爆轰波在药型罩壁面相互叠加产生强应力集中带,导致罩材沿应力集中带发生切割性碎裂失效形成与起爆点数相等的规则杀伤破片。进一步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药型罩碎裂失效行为显著受罩材及其结构参数的影响。对于钢质药型罩聚能装药,在罩壁厚为0.04~0.05倍装药直径、曲率半径为0.9~1.0倍装药直径条件下,可形成杀伤性能良好的规则破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双模聚能装药 金属药型罩 爆轰波叠加 应力集中 杀伤破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