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通道FES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感觉-运动能力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宋达 陈兰 +2 位作者 陈煜 赵薇薇 王彤 《中国康复》 2021年第10期589-593,共5页
目的:观察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普通主被动踏车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多通道功能性电... 目的:观察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普通主被动踏车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平衡仪评估患者的本体感觉;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三维步态评估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ATE、Time以及步宽的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数值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BBS评分、步长、步速、健侧时间摆动占比以及下肢各关节最大活动角度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数值更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侧下肢ATE差值与步宽差值呈正相关(P<0.05),与步长差值、步速差值、健侧摆动时间占比差值、患侧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均呈负相关(P<0.05);患者Time差值与步宽差值呈正相关(P<0.05),与步长差值、步速差值、健侧摆动时间占比差值、患侧髋关节/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均呈低度负相关(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进一步改善平衡功能以及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踏车 本体感觉 平衡
下载PDF
基于FES控制下的踏车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丁宁宁 张素红 王会敏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基于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控制下的踏车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来中风二科就诊的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51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52例增加FES控...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基于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控制下的踏车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来中风二科就诊的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51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52例增加FES控制下的踏车训练,观察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双膝屈曲最大平均值(36.55±4.92)°高于对照组(33.25±5.13)°,观察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20.35±4.43)分高于对照组(15.91±3.58)分;观察组步幅、步速、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 mMW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价量表(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双支撑相及行走步数、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基于FES控制下的踏车训练干预,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增加平衡能力,使患者步态参数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踏车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下载PDF
头针联合助行功能性电刺激促进脑卒中后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前瞻性研究
3
作者 孙倩倩 余果 +7 位作者 郭新毅 谢丹丹 雷蕾 廖秋菊 田腾飞 刘宇 柳红勤 何晓阔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助行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患者36例,随机分为头针联合助行FES组和助行FES组,每组各18例。两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助行...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助行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患者36例,随机分为头针联合助行FES组和助行FES组,每组各18例。两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助行FES组加助行FES,头针联合助行FES组增加头针干预。训练及头针每次30min,两组干预均为1次/d,持续1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周后行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10m步行计时测试(10MWT)6min步行试验(6MWT)和平衡功能(睁、闭眼运动轨迹面积及长度)的评定并分析干预周期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36例研究对象均完成了整个试验,两组干预基线情况一致(P>0.05);(2)干预前后组内对比,步行功能(TUG、10MWT、6MWT)和平衡功能(睁、闭眼运动轨迹面积和长度)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3)干预前后组间对比:头针联合助行FES组对平衡功能闭眼时运动轨迹面积和长度的改善优于单纯助行FES组(P<0.05),步行功能和平衡功能(睁眼状态下),两组干预前后差值对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4)研究中无不良事件,无脱落。结论:头针联合助行FES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步行功能及平衡功能,其改善平衡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助行F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行功能 平衡功能 头针 助行功能性电刺激
下载PDF
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4
作者 熊杏秀 张正辉 +4 位作者 邓春燕 李云波 陈镇鹏 李元杰 宋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观察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选择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增加天轨系统减重结... 目的观察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选择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增加天轨系统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共3周。治疗前后采用平衡评定与训练仪、Berg平衡量表(BBS)、FMA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X轴轨迹长、动摇平均速度、动摇总轨迹长、Y轴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BBS评分、FMA-LE评分、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809,P<0.001)。除X轴轨迹长和动摇平均速度外,其他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t|>2.268,P<0.05)。结论增加减重结合功能性电刺激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减重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 下肢 运动 平衡 步行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和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吴李娜 许贵 于秀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和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前海人寿南宁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和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前海人寿南宁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FES组(42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镜像疗法,FES组予以FES联合镜像疗法,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步行能力[10m行走时间测试(10MWT)、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和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血清irisin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FES组下肢FMA、BBS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FES组10MWT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FES组FA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FES组血清iris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联合镜像疗法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血清irisin水平,促进患者步行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功能性电刺激 镜像疗法 鸢尾素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超 林玮佳 +1 位作者 郑得忠 程昊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研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 目的研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行核心稳定性练习,观察组(30例)基于对照组练习条件予以NMES治疗。比较两组的肢体活动功能、步行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y-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y Meyer Motor Function Rating Scale,FMA)上、下肢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Walking Classification,FAC)评级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卒中评估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Assessment Scale,NIHSS)得分(9.87±2.23)分低于对照组(12.01±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9,P<0.05)。结论NMES配合核心稳定性练习能够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加快恢复其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电刺激 核心稳定性练习 肢体活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的临床效果及对Hcy、GFAP、MMP-9、hs-CRP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宗相 张磊 陈明浩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治疗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治疗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康复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cy、GFAP、MMP-9、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问卷(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够调节Hcy、GFAP、MMP-9、hs-CRP的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强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调衡屈伸肌电刺激与“阴阳平衡”理论探析
8
作者 高竹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176-180,共5页
脑卒中发展的一定阶段,部分患者出现痉挛,导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把脑卒中痉挛期上肢屈、伸肌肌张力失衡归因于“阴阳失衡”,调节阴阳的盛衰是治病的关键所在。调衡屈肌与伸肌的肌张力包含了阴... 脑卒中发展的一定阶段,部分患者出现痉挛,导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把脑卒中痉挛期上肢屈、伸肌肌张力失衡归因于“阴阳失衡”,调节阴阳的盛衰是治病的关键所在。调衡屈肌与伸肌的肌张力包含了阴阳平衡理论。屈伸肌交替电刺激属于功能性电刺激的一种,其根据患肢痉挛程度,调整屈伸肌刺激比例和刺激量,有助于降低肌张力、协调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通过刺激部位的不同,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实现手部抓握、拿取等功能性任务,调节阴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 屈肌 伸肌 功能性电刺激 阴阳平衡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赵蕊 苗乐静 杨会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93-96,共4页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为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重组排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即单独接受功能性电刺激治...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为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重组排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即单独接受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平衡反应测试简表(Lindmark)、感觉运动恢复量表(Fugl-Meyer)、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FAC)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的评分数据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主证和次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13.246、14.200,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态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9.953、16.210,P<0.05);观察组的肢体功能Lindmark、Fugl-Meyer、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6.219、11.076、7.779,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SS-QOL、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6.944、9.960,P<0.05)。结论 在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中,补阳还五汤与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理想,对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负面消极情绪的调节、肢体功能恢复、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建议加强推广和临床应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补阳还五汤 功能性电刺激 中医证候积分 肢体功能 平衡能力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自理能力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迎春 李岩 +3 位作者 李辉 顾旭东 姚云海 傅建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及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FES。共8周。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及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FES。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CSS评分、FAC分级及BB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ES能促进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减重平板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 步行 痉挛 平衡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创 李姗 +4 位作者 唐朝正 陈昌成 张晓莉 吴毅 贾杰 《中国康复》 201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7)。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TEA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7)。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TEA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H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LE、H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仅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E、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H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AS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卒中 下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脑电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龙 王仲朋 +3 位作者 顾斌 张磊 刘爽 明东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解决目前面临的传统功能性电刺激强化肢体运动康复训练模式无法实现患者自主意愿控制、难以达到大脑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协同康复效果的问题。方法通过软件与硬件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脑电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系统,其信号采集软... 目的解决目前面临的传统功能性电刺激强化肢体运动康复训练模式无法实现患者自主意愿控制、难以达到大脑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协同康复效果的问题。方法通过软件与硬件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脑电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系统,其信号采集软件模块实现了特征提取,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脑电信号的想象动作模式特征,引入共空间模式算法提取了脑电信号的二分类想象动作模式特征。2名卒中患者(2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参与使用该系统进行临床康复训练测试,并长时程跟踪了一名患者康复训练测试,同时就量表和脑电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较康复训练前,患者上肢肌肉张力水平下降,部分肌肉的肌力增强,伴随康复训练进程对侧占优系数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进一步印证了神经可塑性在卒中康复中的作用,也为今后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机接口 功能性电刺激 运动想象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欣 王宁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功能性电刺激(FES)已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康复的许多领域之中。由于其特殊的治疗作用,FES已作为提高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是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常规手段。现就FES的基本参数设置和其在改善肢体活动能力方面的... 功能性电刺激(FES)已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康复的许多领域之中。由于其特殊的治疗作用,FES已作为提高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是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常规手段。现就FES的基本参数设置和其在改善肢体活动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fes) 运动功能 康复 脑卒中 脊髓损伤 综述
下载PDF
电子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奎 李鑫 +5 位作者 吴丹丽 陈培荣 沈鲁希 马晓丹 郑雅丹 唐志明 《中国康复》 2019年第12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运动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佩戴动态踝足矫形器和电子助行仪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 目的:探讨电子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运动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佩戴动态踝足矫形器和电子助行仪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佩戴装备后,2组患者组内比较,10m MWS较未佩戴装备时均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2周后,无论是否佩戴装备,2组患者BBS评分及10m MW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未佩戴装备时,观察组10m MWS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佩戴踝足矫形器或电子助行仪均能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但电子助行仪在提高患者步行速度方面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子助行仪 功能性电刺激 动态踝足矫形器 平衡 步行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健 游伟星 孙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组和肩托治疗组,治疗后6周测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患者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组和肩托治疗组,治疗后6周测定患者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肩关节半脱位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且功能性电刺激组改善更明显,与肩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的患侧上肢,可改善患侧肩关节半脱位和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偏瘫 肩关节半脱位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用于肢体运动系统的神经假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万柏坤 李佳 明东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5-240,共6页
介绍一种基于功能性电刺激(FES)技术、用以恢复上下肢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假体的发展概况和用于脊髓损伤、中风等康复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神经假体 脊髓损伤 中风
下载PDF
助力电刺激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丽 张莲芳 董继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助力电刺激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助力电刺激辅... 目的探讨助力电刺激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助力电刺激辅助步行训练。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跖屈肌群肌张力,胫前肌肌力的测定,同时应用FMA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足跖屈群肌张力评定改善总有效率实验组75%,对照组40%,胫前肌肌力评定总有效率实验组90%,对照组55%,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助力电刺激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改善了患者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增强胫前肌的肌力及患者步行时的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步行时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电刺激 足下垂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瘫痪患者肌电图、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志茹 王军杰 +2 位作者 张晓艳 王雪君 王梦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0期3729-3732,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瘫痪患者肌电图、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2例卒中后下肢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41例为研究...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瘫痪患者肌电图、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2例卒中后下肢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41例为研究组,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41例为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胫骨前肌、腓肠肌、股四头肌的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RMS)值,给予患者三维步态分析,记录患者跨步长比率、步频及步速,给予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功能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胫骨前肌、腓肠肌、股四头肌iEMG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胫骨前肌、腓肠肌、股四头肌RMS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跨步长比率、步频及步速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BBS、MBI、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瘫痪康复具有较好效果,胫骨前肌、腓肠肌、股四头肌功能得到改善,iEMG、RMS水平下降,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训练 卒中后下肢瘫痪 肌电图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下的关节自适应运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强 张琴 熊蔡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23-1932,共10页
针对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下外部干扰和肌肉疲劳对关节运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关节运动.本文建立了电刺激下的关节运动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滑模控制... 针对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下外部干扰和肌肉疲劳对关节运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关节运动.本文建立了电刺激下的关节运动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滑模控制律,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在线逼近系统不确定特性,并通过Lyapunov方法设计了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律,以电刺激所产生的膝关节运动控制为例,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滑模控制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滑模控制来说,不仅可以准确地控制电刺激而获得期望的关节运动,而且当关节运动受到外部干扰和肌肉疲劳的影响时,还可自适应地对此进行补偿,有效地调节电刺激强度以获得准确的关节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肌肉疲劳 运动控制 功能性电刺激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对运动想象皮层活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龙 张磊 +2 位作者 王仲朋 刘爽 明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81,共7页
脑卒中是现代社会运动功能障碍的首要诱因。针对传统被动强化肢体运动康复训练手段单一及训练策略缺乏客观评价参数指导等关键问题,设计了右上肢运动想象融合不同强度功能性电刺激(阈上与阈下及无刺激)的实验任务范式,17名年轻健康右利... 脑卒中是现代社会运动功能障碍的首要诱因。针对传统被动强化肢体运动康复训练手段单一及训练策略缺乏客观评价参数指导等关键问题,设计了右上肢运动想象融合不同强度功能性电刺激(阈上与阈下及无刺激)的实验任务范式,17名年轻健康右利手被试参与各项任务实验。脑电时频特征及统计学结果显示:刺激与无刺激模式间C3/C4导联α频带能量及CPz导联β频带能量存在显著性统计差异;阈上刺激与阈下刺激α频带能量仅在辅助运动皮层存在显著的激活差异。以上结果初步可证实,MI结合FES的康复训练模式更有助于激活运动皮层;可推论出FES作用能够强化包括辅助和初级运动皮层、感觉运动皮层在内的α节律及感觉运动皮层的β节律皮层神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象 功能性电刺激 运动皮层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