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CENTURY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外国文学研究四人谈
2
作者 李维屏 刘建军 +1 位作者 吴笛 王立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访谈邀请的四位学者围绕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如何有效构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在访谈中,四位教授深入...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访谈邀请的四位学者围绕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如何有效构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在访谈中,四位教授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外国文学研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并就外国文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包括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能否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学研究者的世界观、文学观和方法论是否足以推进外国文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如何不断开拓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外国文学的批评话语,并最终促进新质学术力的形成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外国文学研究 新质学术力 中国视角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晓明 罗岗 +2 位作者 王鸿生 沈卫威 包亚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3,共9页
随着 90年代以来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国内近 2 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所造成的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 ,人们普遍感觉到 ,现代文学研究在 80年代形成的许多基本的理论预设和分析思路难以再继续有效地发挥... 随着 90年代以来新一轮“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国内近 2 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所造成的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 ,人们普遍感觉到 ,现代文学研究在 80年代形成的许多基本的理论预设和分析思路难以再继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在今天 ,现代文学研究如何继续保持学科的“当代性” ?如何拓展研究的范围和丰富自己的分析方法 ?如何在发展学术规范的同时保持艺术敏感和思想锋芒 ?如何理解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 ?如何将历史研究和当下的文学批评结合起来 ?……在这一系列问题上 ,学术界正在产生许多新的理解、新的分歧和新的共识。本刊在上海大学 2 0 0 1年 1 1月举办的“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变”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组织的这一组笔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当代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之构思、建设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辉洪 陈智德 +1 位作者 龙向洋 黄潘明珠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4,共6页
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中国研究的背景,概述大学图书馆系统与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联合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计划"的构思。透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数量及不同版本,指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而言,在在须... 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中国研究的背景,概述大学图书馆系统与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联合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计划"的构思。透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数量及不同版本,指出"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而言,在在须要整合散见各处的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著述资料,散见不同的图书馆及个别书目文献书籍,部分作家如鲁迅,不论单行本或全集皆版本繁多,该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建立一站式資讯平台,提供单行本、期刊论文、报刊文章、学位论文等不同类别的中、英、日语的资料,把分散的资料集中及提供书目分类浏览,以至按不同作家特色制作专题书目,以利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站 中国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书目文献
下载PDF
定量分析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建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2,共8页
定量分析方法属实证主义研究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逐渐开始运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定量分析法主要运用于作家作品研究、文学风格研究、文学报刊研究、海外传播研究、研究成果评价等领域,其表现出区别于传统文学研... 定量分析方法属实证主义研究法。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逐渐开始运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定量分析法主要运用于作家作品研究、文学风格研究、文学报刊研究、海外传播研究、研究成果评价等领域,其表现出区别于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优势。作为一种尚在发展和完善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法 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下载PDF
八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与海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6,共10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中,海外研究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在文学价值观的嬗递与经典重塑、现代性的发掘与"大文学史"的繁兴、"新文学传统"的"重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中,海外研究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在文学价值观的嬗递与经典重塑、现代性的发掘与"大文学史"的繁兴、"新文学传统"的"重寻"等方面形成的渗透和互动尤为明显,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一条重要的文学史叙事线索;同时,海外研究的局限和偏颇也越来越凸出。近年来,"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史观的嬗变、文学与政治关联性、"无边的现代性"、现代文学传统的重新反思和探察,或许会带来"价值重建与文学史重构"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研究 现代文学 价值重建 文学史重构 民国文学
下载PDF
缘起、意义与反思:论美国《现代中国文学通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松 舒萌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80,189,共8页
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通讯》是中国学领域专门刊载现代中国文学论文的第一本学术期刊。该刊物在中美国际关系由冷转暖的特殊语境中创办,成为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具有破冰作用的学术平台,记录了美国、欧洲、中国内地和其他地区学术交往... 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通讯》是中国学领域专门刊载现代中国文学论文的第一本学术期刊。该刊物在中美国际关系由冷转暖的特殊语境中创办,成为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具有破冰作用的学术平台,记录了美国、欧洲、中国内地和其他地区学术交往的良性互动以及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它在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美国学界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研究者对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合法性以及领域分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通讯》 区域研究 中国学 现代文学 戈茨
下载PDF
海外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文刚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传播与研究,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他们采取种种合作互动的手段,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有着不同的视野和视角,具有一定的特点与意义。影响他们翻译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因素有文化... 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传播与研究,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他们采取种种合作互动的手段,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有着不同的视野和视角,具有一定的特点与意义。影响他们翻译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因素有文化、政治、审美等。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是国内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 翻译出版 研究
下载PDF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刍议——兼谈翻译家傅东华研究中若干版本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陆颖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以现代文学版本研究为基础,充分考虑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结合实证性研究与阐释性研究、版本考校与文本比读,以原文版本为源头,重点考察在翻译创作、传播过程中译本众版本的演进关系及背后缘由,最终发现现代... 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以现代文学版本研究为基础,充分考虑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结合实证性研究与阐释性研究、版本考校与文本比读,以原文版本为源头,重点考察在翻译创作、传播过程中译本众版本的演进关系及背后缘由,最终发现现代翻译文学作品不同版本的不同文本本性,拓展批评解读空间,是相关译作、译家和译史研究的起点,以求对译作、译家得失有准确把握,对翻译史有全面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版本研究 傅东华 翻译家研究
下载PDF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类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海波 苗欣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6-29,共4页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呈现不同风格的同时,表现出大体相同的文化趋向,主要在爱情、家庭以及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表现出女性作家的文化趣味和人生关怀。“五四”以来女性作家以父子对立模式表现青年一代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其目的并不在于...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呈现不同风格的同时,表现出大体相同的文化趋向,主要在爱情、家庭以及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表现出女性作家的文化趣味和人生关怀。“五四”以来女性作家以父子对立模式表现青年一代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其目的并不在于爱情本身,而更在于通过爱情叙述一个社会化的故事,达到批判封建主义礼教的目的;不同的家庭观念也表现出作家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趋向;女性文学的人文关怀,是对题材领域的超越,也是对女性意识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主题 类型研究
下载PDF
文本研究:当下文学批评的软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义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在文学研究,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文学史研究一直深受推崇,而现场的文学批评则多多少少受到了轻视与冷落。因为即使不是公开宣称,在潜意识里我们也都认为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性要远远高于现场的文学批评。然而对于一个时代的... 在文学研究,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文学史研究一直深受推崇,而现场的文学批评则多多少少受到了轻视与冷落。因为即使不是公开宣称,在潜意识里我们也都认为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性要远远高于现场的文学批评。然而对于一个时代的文学来说,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其实是无法分开的。韦勒克和沃伦在其影响深远的《文学理论》中就给文学批评以很高的地位,认为文学批评是文学史的基础。文学批评是文学作品进入文学史的中介,离开了文学批评.文学史将无从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本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研究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学术性 潜意识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因素:以张爱玲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绪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因缘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张爱玲等人的因缘写作,一是源于因缘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源于明清小说对世俗化因缘的描绘。文化心理的变动制约着现代作家的因缘写作。因缘在现代作家笔下具有多种含义,其叙事格局也有... 因缘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张爱玲等人的因缘写作,一是源于因缘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源于明清小说对世俗化因缘的描绘。文化心理的变动制约着现代作家的因缘写作。因缘在现代作家笔下具有多种含义,其叙事格局也有摆脱佛教影响的倾向。就因缘叙述所具备的现代特性而言,启蒙作家是完成的现代性,张爱玲等人是未完成的现代性,是一种融合有传统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因缘 文化心理 佛学 现代性
下载PDF
需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方竞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0-35,共6页
时至今日,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有了某种隔阂、壁障以致对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鲁迅与其他现代作家研究的发展,制约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内部分裂乃至对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 时至今日,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有了某种隔阂、壁障以致对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鲁迅与其他现代作家研究的发展,制约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内部分裂乃至对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可以看到,这些矛盾、差异乃至分裂、对立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内部,统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具有自身根基的整体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作家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文学史的权力——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阅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耀威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58,共5页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了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在文学史学上的经典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评论 文学史研究
下载PDF
近三十年鲁迅与周作人比较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湘铭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92-198,共7页
鲁迅与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文坛享有盛名,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而关于鲁迅与周作人的比较研究也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点之一。通过整理近三十年(1982—2011)来学界关于鲁迅与周作人的比较研究成果,以具体的数量统计分析和... 鲁迅与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文坛享有盛名,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而关于鲁迅与周作人的比较研究也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点之一。通过整理近三十年(1982—2011)来学界关于鲁迅与周作人的比较研究成果,以具体的数量统计分析和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比较,归纳该研究的某些热点问题与研究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中国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际传承——以蒋心焕教授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宗刚 《长江学术》 CSSCI 2022年第2期5-24,共20页
任何学术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传承,蒋心焕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第二代学者,既接续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第一代学者的风骨和精神,又对第三代学者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曾在武汉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师... 任何学术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传承,蒋心焕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第二代学者,既接续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第一代学者的风骨和精神,又对第三代学者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曾在武汉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师从著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刘绶松教授。在珞珈山学习的日子里,他涵养了学术心智,窥见了治学门径,提升了人生境界,为未来的学术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大中文系深厚的学术底蕴,文史兼治、注重实证、关注前沿的治学风格,使蒋心焕受益匪浅。他又继承和发扬了“山师学派”的学术研究传统,注重资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散文研究与散文创作方面独树一帜。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不仅自我学术研究日臻成熟与完善,而且继往开来,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代际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心焕 田仲济 刘绶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术传承
下载PDF
从《追求现代性》到“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提出——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之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忠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7,共7页
现代性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延展至今,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的一个强大推动力,改变了该学科的研究格局,成为学术研究新的生长点。本文以80年代为时间限度,考察了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到《论"20... 现代性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境,延展至今,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型的一个强大推动力,改变了该学科的研究格局,成为学术研究新的生长点。本文以80年代为时间限度,考察了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到《论"20世纪中国文学"》及相关现象,阐述了在特定语境中,"现代性"与"现代化"交互使用,取代沿用甚久的"革命——阶级分析"范式,建立"现代性——启蒙话语"范式的学术进程,并且对其中一些关节点予以较为深入的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 文明与启蒙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7-73,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更强调史实呈现而非观点论证,它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具有历史客观性的工具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首先是“通史”,其次是“研究”。其首要和基本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实作既客观全面又详略得当的陈述,但真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更强调史实呈现而非观点论证,它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具有历史客观性的工具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首先是“通史”,其次是“研究”。其首要和基本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实作既客观全面又详略得当的陈述,但真正具有学术含金量的是反思和批判,这需要撰写者平衡客观叙述与学术反思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的书写既需要处理好同其他学科的“边界”问题,又需要处理好其内部的“分类”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5卷按时间顺序划分有其合理性,但忽视了“密度”的相对差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应当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但如何逻辑地选择和统摄诸多研究现象与成果,进而避免分裂和矛盾、重复和交叉,需要充分的准备性研究。就此而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具有开创性,也为进一步书写留下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 工具书 边界 分类 准备性研究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构建——评冯光廉先生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春林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27-38,共12页
冯光廉和他带领的青岛大学学术团队,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大步:第一步,对近百年中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考察,写出了关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概论;第二步,对中国近代文学、现... 冯光廉和他带领的青岛大学学术团队,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大步:第一步,对近百年中国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考察,写出了关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概论;第二步,对中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进行再认识,写出了三部系列性史著;第三步,对近百年中国文学的体式流变进行梳理,写出了关于中国近百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批评体式的流变史等五种系列性著作。冯光廉是这一系列著作的总策划人、总设计师,他为诸多著作所撰写的序言与跋,深刻而清晰地阐释了诸多系列研究的要旨和意义,提出和解决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他的研究既有鲜明的理论建树,又有细腻的文本分析,能在细微处挖掘大精神。同时又能将自己的学术研究自觉地置于关于民族和人民命运的思考基础之上,有着浓烈的使命意识与担当意识,闪现着他所崇敬的鲁迅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冯光廉 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 使命意识
下载PDF
留日学生文学与留欧美学生文学异同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建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留日学生作家和留欧美学生作家这两个特殊的群体。留美学生作家在文学理论创新上先声夺人, 而留日学生作家则在创作上显示了新文学创作的实绩。他们虽然存在着差异性,但其最初的指向性是一致的。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留日学生作家 留欧美学生作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