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oem Translation Styles of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us-Translatology
1
作者 ZHAO Xu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2年第8期448-453,共6页
Poet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rtistic framework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portraying characters,and reflecting social reality,therefore it has both unique artis... Poet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artistic framework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portraying characters,and reflecting social reality,therefore it has both unique artistic charm and research value.This paper takes Kuhn’s and Schwarz’s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selects 19 poems that both translators have translated to make a corpus,uses the software LancsBox to compare the translations from three levels of vocabulary,syntax,and text,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interpretation dimension for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enric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rpus-based method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of Chinese clas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poetry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style
下载PDF
论宋人对陆游诗歌风格及内容的批评与阐释
2
作者 朱子良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3-95,共13页
作为陆游诗歌的“第一读者群”,宋人的相关批评在陆游诗歌“阐释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价值。在陆诗的风格论上,宋人不仅以颇具涵容性的“淡”这一诗学理论范畴统摄陆诗疏淡、平和等多元风格,更能在辩证圆融、互补互渗的视... 作为陆游诗歌的“第一读者群”,宋人的相关批评在陆游诗歌“阐释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价值。在陆诗的风格论上,宋人不仅以颇具涵容性的“淡”这一诗学理论范畴统摄陆诗疏淡、平和等多元风格,更能在辩证圆融、互补互渗的视域下发掘陆诗敷腴及雄健的一面;宋人一方面突出陆诗精工生新的艺术风貌,同时也不忘发掘其浑厚博赡的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前者可能带来的关于尖巧与刻露的印象。在关于陆诗内容的批评中,宋人极其重视陆诗“忠愤”“雅讽”等与杜诗相近的特质。宋人的相关批评开辟了陆诗风格多元化的阐释史格局,奠定了陆诗在“杜诗谱系”中的重要地位,塑造了陆游爱国主义诗人形象的基本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 陆游诗歌 批评与阐释 风格 接受史
下载PDF
魏野诗风之归类与宋初“白体”“晚唐体”之内涵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子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8,共8页
魏野诗风归属晚唐体还是白体,在宋代就存在分歧,今人的论述也相对模糊,这涉及到对宋初白体与晚唐体内涵的理解。事实上,语言是否浅易,是否多唱和之作,是否多抒闲适之情等,并非宋初晚唐体与白体的界限,叹老嗟卑的悲哀情绪也不是宋初晚唐... 魏野诗风归属晚唐体还是白体,在宋代就存在分歧,今人的论述也相对模糊,这涉及到对宋初白体与晚唐体内涵的理解。事实上,语言是否浅易,是否多唱和之作,是否多抒闲适之情等,并非宋初晚唐体与白体的界限,叹老嗟卑的悲哀情绪也不是宋初晚唐体的特色。宋初晚唐体与白体的根本界限在于创作理念的不同。白体主张"见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晚唐体主张"象生意后",苦心经营,锻炼景联与颔联。其中前者强调对景能赋的写实,后者注重缘情布景的营构。质之魏野诗作,则明显属于晚唐体。考辩宋初白体与晚唐体不同的创作理念,是深入认识宋诗发展演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野诗风 白体 晚唐体
下载PDF
舍尔其谁也——李白词真实性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木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6,共12页
从诗歌史、音乐史、词体发生史的演变历程,以及版本、作者背景、作品诸多方面综合考察,李白词可以确认为真实的存在。《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三首、《清平乐》四首,三组作品均为李白在天宝二年于宫廷应制写作,分别写作于该年早... 从诗歌史、音乐史、词体发生史的演变历程,以及版本、作者背景、作品诸多方面综合考察,李白词可以确认为真实的存在。《宫中行乐词》八首、《清平调》三首、《清平乐》四首,三组作品均为李白在天宝二年于宫廷应制写作,分别写作于该年早春、仲春和暮春,在题材和写法上顺承而下,清晰显示了词体诞生之际的蜕变痕迹和发生历程。《菩萨蛮》《忆秦娥》在李白临别宫廷的诗作中也可以一一得到对应和验证,"玉阶空伫立",是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与"结桂空伫立"的重新组合与词体表达,玉阶专指宫廷,较早见于陆机《班婕妤》;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李白同期诗作《灞陵行送别》中字字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起源 李白词 应制写作 宫廷文学 词体发生史
下载PDF
苏轼思想与宋词关系发微 被引量:4
5
作者 祁光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6,共5页
苏轼对词的历史性的锻炼和完善 ,除了他具有超常的智慧和渊博的才学外 ,还与他独特的思想意识密切相关。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 ,均奇妙地统一在苏轼的生命实践中 。
关键词 苏轼思想 宋词 艺术网格 逻辑关系
下载PDF
再论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是全面的。遗山的那些描写登山临水、表现隐逸之趣的词作,疏快超旷,清丽淡雅,颇得杜诗高旷清婉之致;遗山词还有缠绵悱恻、婉曲深挚的一面,既体现了他重言外意、倡韵外致的词学观念,又可与杜诗婉厚深远之神韵相... 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是全面的。遗山的那些描写登山临水、表现隐逸之趣的词作,疏快超旷,清丽淡雅,颇得杜诗高旷清婉之致;遗山词还有缠绵悱恻、婉曲深挚的一面,既体现了他重言外意、倡韵外致的词学观念,又可与杜诗婉厚深远之神韵相颉颃。遗山词之学杜,可谓渊源有自,堪称"词中老杜"。其词之学杜,与宋代周邦彦词的学杜又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遗山词风 影响 词中老杜
下载PDF
词中的“杜陵嫡派”——析论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8-53,共6页
与其诗歌创作一样,遗山的词创作始终贯穿着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尊崇和追摹。独特系统的杜诗学理论,相近相仿的人生经历,是遗山词学杜甫的根本原因。而诸种杜诗风格的融入,是遗山词学杜的具体表现。杜诗对宋金词人如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与其诗歌创作一样,遗山的词创作始终贯穿着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尊崇和追摹。独特系统的杜诗学理论,相近相仿的人生经历,是遗山词学杜甫的根本原因。而诸种杜诗风格的融入,是遗山词学杜的具体表现。杜诗对宋金词人如周邦彦、苏轼、辛弃疾、元遗山等影响很大,其中以元遗山最为显著和独特。因此,称遗山词为词中的"杜陵嫡派"是毫不为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陵嫡派 杜甫诗 遗山词 风格 影响
下载PDF
《二十四诗品》之典雅、清奇及其与孟浩然诗风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庆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学术界一般认为《二十四诗品》(简称《诗品》)与孟浩然诗风关系密切。这是有道理的,但相关的具体论证还很不够。笔者以为,《诗品》中的《典雅》《清奇》二品与孟浩然诗风关系尤密。本文即先对《诗品》中《典雅》、《清奇》两品作具体研... 学术界一般认为《二十四诗品》(简称《诗品》)与孟浩然诗风关系密切。这是有道理的,但相关的具体论证还很不够。笔者以为,《诗品》中的《典雅》《清奇》二品与孟浩然诗风关系尤密。本文即先对《诗品》中《典雅》、《清奇》两品作具体研究,进而对孟氏诗风与此二品的关系作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从而对《诗品》与孟浩然诗风的密切关系予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典雅 清奇 孟浩然诗风
下载PDF
诗人毛泽东与中国新诗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联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154,160,共5页
诗人毛泽东及其诗词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对中国当代新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新诗与传统的关系上,毛泽东及其诗词,为连接新、旧诗体"断层"架起了巨大桥梁;在新诗与群众的关系上,毛诗为新诗贴近生... 诗人毛泽东及其诗词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对中国当代新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新诗与传统的关系上,毛泽东及其诗词,为连接新、旧诗体"断层"架起了巨大桥梁;在新诗与群众的关系上,毛诗为新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树立了光辉榜样;在新诗创作艺术规律上,毛诗为新诗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艺术经验;在新诗的发展道路上,毛诗为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做出了可贵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新诗 断层 艺术经验 新体实验
下载PDF
试论中唐诗风蜕嬗之际的刘禹锡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筱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在中唐诗风蜕嬗之际,元白、韩孟诗派极力要打破诗歌发展到盛唐时所形成的审美经典与规范,而独立于两大诗派之外的刘禹锡诗歌却仍在追求清新婉美、雄奇健举的传统风格,可视为对此经典与规范的努力维持,这与元白、韩孟诗派的开拓与创新同... 在中唐诗风蜕嬗之际,元白、韩孟诗派极力要打破诗歌发展到盛唐时所形成的审美经典与规范,而独立于两大诗派之外的刘禹锡诗歌却仍在追求清新婉美、雄奇健举的传统风格,可视为对此经典与规范的努力维持,这与元白、韩孟诗派的开拓与创新同样具有诗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综观刘禹锡诗歌,其中既具高标远韵、清丽天然等盛唐遗意,亦有自身的独创之处,形成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刘禹锡步武杜甫,选择的是一条尊经学古与创变求新并重的道路,对中唐以后诗人颇具启示意义,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诗风 刘禹锡诗歌 雄奇健举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构成、写作特点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颖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1年第9期42-46,共5页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3 类人构成。他们的写作特点...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3 类人构成。他们的写作特点体现在:一是新加坡地域文化风貌的体现;二是语言的杂糅;三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类诗作的研究具有比较文学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加坡本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文学 旧体诗 南洋风貌 比较文学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历时视域中的苏黄比较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美琼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5-88,共4页
苏黄比较论在历史流程中起伏较大,具体体现为:宋代,尊苏扬黄,各执一端;金元,苏学北行,扬苏抑黄的呼声较高;明代,诗学思潮扬唐抑宋,典型地体现宋诗特征的黄诗被认为远逊于苏诗;清代,祖苏尊黄,取径不一。历时视域中的苏黄比较论,一定程度... 苏黄比较论在历史流程中起伏较大,具体体现为:宋代,尊苏扬黄,各执一端;金元,苏学北行,扬苏抑黄的呼声较高;明代,诗学思潮扬唐抑宋,典型地体现宋诗特征的黄诗被认为远逊于苏诗;清代,祖苏尊黄,取径不一。历时视域中的苏黄比较论,一定程度上已超出了争论本身的意义,它在多向度的比较中突出和确定了诗人的个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优劣 历时视域 起伏抑扬 诗作特征 个体风格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
13
作者 胡建次 汪素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我国古典词学中诗词体性之辨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两条线索中:一是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二是偏于辨说诗词体性之通论的承衍。上述两条线索从不同的维面上展开了诗词体性之论,为后人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作体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辨识。
关键词 古典词学 诗词体性之辨 线索承衍 辨异论 辨通论
下载PDF
中国传统词学批评中尊体论的承衍
14
作者 胡建次 李国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3,共5页
我国传统词学批评中尊体论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从创作实践之难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二是从诗词同源或同旨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三是从有补于诗歌情感表现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上述几条线索,从主体层面上展开了对词之体制的推尚,将传... 我国传统词学批评中尊体论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从创作实践之难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二是从诗词同源或同旨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三是从有补于诗歌情感表现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上述几条线索,从主体层面上展开了对词之体制的推尚,将传统词学批评中尊体论的基本面目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词学 批评视野 尊体论 维面展开 线索承衍
下载PDF
论元白诗风对郑谷诗之影响
15
作者 崔霞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10-112,162,共4页
从郑谷的具体作品入手,重点探讨郑谷诗歌与晚唐元白诗风的关系这一问题,以表明其诗的独特风貌与他所受元白诗风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元白诗风 郑谷 通俗 影响
下载PDF
金代词风转变的标志——赵可词浅论
16
作者 刘锋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赵可词有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映现着北国气象、洋溢着盛世豪情;二是雅趣盎然,尤以清雅为其特色。这两种特色,体现了金海陵王完颜亮时期及世宗大定时期词坛的基本特点。赵可其人,在海陵朝成长并显露头角又一直生活到大定末明昌初,他的词... 赵可词有两个显著的特色:一是映现着北国气象、洋溢着盛世豪情;二是雅趣盎然,尤以清雅为其特色。这两种特色,体现了金海陵王完颜亮时期及世宗大定时期词坛的基本特点。赵可其人,在海陵朝成长并显露头角又一直生活到大定末明昌初,他的词风及作品中体现出的心态、韵味、风调,明显地体现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两种不同词风的过渡与转变。赵可词是金代前期词向中期词转变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可词 金代词坛 词风转变 文学标志
下载PDF
韩偓与江湖诗派
17
作者 张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75,共6页
江湖诗派在推崇贾岛姚合的同时也效法韩偓的香奁诗,部分诗作题材上叙写女性及恋情,风格婉丽缠绵,这在较少描写爱情的宋诗中显得颇为突出。江湖诗派内部学习姚贾、许浑与学习韩偓两种创作倾向并存,这表明江湖诗人对晚唐诗的两种主要风格... 江湖诗派在推崇贾岛姚合的同时也效法韩偓的香奁诗,部分诗作题材上叙写女性及恋情,风格婉丽缠绵,这在较少描写爱情的宋诗中显得颇为突出。江湖诗派内部学习姚贾、许浑与学习韩偓两种创作倾向并存,这表明江湖诗人对晚唐诗的两种主要风格都比较看重,学习的是全面意义上的晚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诗派 韩偓 香奁诗
下载PDF
论《唐诗品汇》的诗体正变观
18
作者 申东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8-84,共7页
《唐诗品汇》是明初高棅编选的以盛唐为宗的一部重要唐诗选本,诗体正变观是其诗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分三部分:体因代变,正本清源,对唐以前成熟的诗歌体裁五、七古、五绝源流正变;以盛唐诗体为正、晚唐诗体为变的"一代诗体观"... 《唐诗品汇》是明初高棅编选的以盛唐为宗的一部重要唐诗选本,诗体正变观是其诗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分三部分:体因代变,正本清源,对唐以前成熟的诗歌体裁五、七古、五绝源流正变;以盛唐诗体为正、晚唐诗体为变的"一代诗体观";古体为"正",律、绝为古诗之"变";五排律为六朝古诗之"变",是后世五排律之"正",七排律是后世该体之"正";五律为"正",七律为"变";五言为"正",七言为"变",重视"正",接受"变"。《品汇》以盛唐为宗,"四唐"、"九格"品诗,"终明之世,馆阁宗之",其诗体正变观对诗体渊源流变研究和明、清诗人诗体辨析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品汇 诗体正变 影响
下载PDF
“神”:杜甫诗论中的重要美学范畴
19
作者 李天道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13,共5页
杜甫的诗歌理论推崇"神"这一审美范畴,"神"既体现出诗歌审美创作是诗人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灵化加工的主客体双向异质同构的精神活动,同时,又规定着诗歌作品审美意境的创构应以"有神"为最高境界。在杜甫看来... 杜甫的诗歌理论推崇"神"这一审美范畴,"神"既体现出诗歌审美创作是诗人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灵化加工的主客体双向异质同构的精神活动,同时,又规定着诗歌作品审美意境的创构应以"有神"为最高境界。在杜甫看来,只有达到"有神"、"神妙"的作品,才是艺术杰作,因此,他把是否创构出"有神"、"神妙"审美境界作为作品艺术成就高下的重要标准。"有神"、"神妙"、"神",体现了杜甫的审美意趣与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论 有神 神妙 神应意会 以形传神
下载PDF
齐梁诗风与杜甫诗歌在唐代的流传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卓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9-72,共4页
杜甫诗歌自宋以后得到广泛流传,受到很高评价。但在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唐代的流传却不广泛,究其原因当为杜甫诗歌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气不一致。整个唐代,或多或少倾向于艳体诗和清丽的诗歌,这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 杜甫诗歌自宋以后得到广泛流传,受到很高评价。但在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唐代的流传却不广泛,究其原因当为杜甫诗歌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气不一致。整个唐代,或多或少倾向于艳体诗和清丽的诗歌,这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相抵触。影响整个唐代审美风气的根源是齐梁诗风,这也进而影响了杜甫诗歌在唐代的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审美风气 齐梁诗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