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间文艺中的“苏二姐”意象及其多元审视
- 1
-
-
作者
李祥林
-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2期98-106,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6ZD02)成果。
-
文摘
“苏二姐”这一人物在民歌中常见,也不仅仅见于民歌,其是中国民间文艺所创造的符号化审美意象或意象化审美符号。借助这个约定俗成的符号,不同区域和不同族群的作者编码出多姿多彩的作品。时而,“苏二姐”化身为羌族村寨的“美呐巴啧”,是一个性情爽利、端庄美丽的羌家女子;时而,《苏二姐》在地化为四川乡村苏姓作者创作的歌曲,苏二姐以其女儿身份出场,她还做得一手好菜,至今当地有以“苏二姐”命名的菜肴闻名;时而,这“苏”姓女子又成了云南“嵩明人越看越亲热”的苏家村人。凡此种种,体现出“苏二姐”作为审美能指在鲜活的民间文艺创作中不乏弹性的运用潜力。
-
关键词
苏二姐
审美符号
民间文艺
多元审视
-
Keywords
su Erjie
Aesthetic symbol
Falk Literature and Art
Multiple Examination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超越五色的玄素世界——论老庄哲学中的色彩符号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许哲娜
-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9,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治思想视野的中国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研究"(08BZS003)
-
文摘
在五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却强烈抨击五色文明。他们推崇玄黑、素白,以之隐喻最高哲学范畴——"道"或者"天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想社会模式。由道家脱胎而来的道教将老庄对玄素境界的追求物化为充满玄素意象的神话世界。
-
关键词
老庄哲学
玄素符号
本体范畴
理想社会模式
-
Keywords
the philosophy of Lao Zi and Zhuang Zi
the symbol of xuan and su
ontological category
ideal social model
-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
被引量:6
- 3
-
-
作者
何念龙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5,共5页
-
基金
20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李白文化现象’研究"中"‘李白文化现象’的历史比较"中的一节(项目编号:03BZW028)
-
文摘
李白和苏轼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等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风之异。同时从“士文化”的角度而言,李白、苏轼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士文化符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真放的李白和旷达的苏轼。
-
关键词
李白
苏轼
真放
旷达
文化符号
-
Keywords
Li Bai
su Shi
"natural grace and unconstrained boldness"
"exuberant and spontaneous"
cultural symbol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鲁迅与苏童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吉鹏
李瑶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4-47,共4页
-
文摘
鲁迅与苏童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这两位优秀的作家不论从精神上还是艺术上都有着命运般的交汇。从精神层面上看,他们在乡源意识、历史题材、女性形象上都颇为关注;从艺术层面上看,他们在细节处理、诗性氛围,以及象征手法的使用上亦有共通。
-
关键词
鲁迅
苏童
乡源意识
历史题材
女性形象
细节
诗性氛围
象征手法
-
Keywords
Lu Xun
su Tong
the awareness of hometown source
historical themes
female images
details
the poetic atmosphere
symbolism
-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苏轼“以诗为词”之动因、标志及词史意义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国荣
-
机构
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7,74,共8页
-
文摘
"以诗为词"乃是北宋学人对苏轼词之普遍认知,亦是苏轼词之一大特色。苏轼之所以"以诗为词",其动因是要以此压倒柳永,超越柳词,同时亦深受宋初欧阳修领导"诗文革新运动"及传统各种文学体裁相互融通、相互作用之启示与影响。苏轼"以诗为词"有三大鲜明标志:(1)词中杂有诗句;(2)词多以"赋笔"为主,参以"比兴";(3)词多诗境。苏轼"以诗为词"在我国词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苏轼
以诗为词
动因
标志
意义
-
Keywords
su Shi
Composing Ci with the Spirit of Poem
Motive
symbol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黄楼的兴建、变迁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 6
-
-
作者
周奎生
-
机构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8-12,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徐州市地方文化史研究”(16WMA009)。
-
文摘
黄楼是苏轼知徐州时期建造的一座名楼。苏轼兴建黄楼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固城防、抵御水患,同时也是纪念抗洪胜利。黄楼建成后,历经种种磨难,曾一次改名,两次迁址,多次重建和重修,饱经风霜,历久弥坚,现已成为徐州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经过近千年积累和发酵,黄楼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已经远远超出其建筑实体本身,而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
关键词
黄楼
苏轼
兴建
变迁
象征意义
-
Keywords
Huang Lou
su Shi
Construction
Change
symbolic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I209.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的象征意味
- 7
-
-
作者
裴军
-
机构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6-78,共3页
-
文摘
苏童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经常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人生的看法,给读者提供遐想的空间。短篇小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中的象征意味主要是通过"白鹤"和"水塘"来实现的。
-
关键词
苏童
象征
人生
-
Keywords
su Tong
symbolism
life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苍茫的古韵 空灵的诗意——苏童小说的象征意味
被引量:5
- 8
-
-
作者
黄萍
-
机构
苏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2-34,共3页
-
文摘
“先锋派”、“先锋文学”作为对当代中国诗歌运动和小说现象的某种指代 ,多年来已广为评论界所谈论。在小说领域 ,苏童可称得上是先锋派的核心作家之一。在他的小说创作中 ,一方面积极实践着先锋的创作理念 ,一方面又尝试着用他所说的“老式方法”进行写作。这“老式方法”中不能忽视的一种便是象征手段的运用。“枫杨树”、女性、生命、死亡……无不被他拈来以构建其作品浓郁的象征意味。
-
关键词
苏童
小说
象征
-
Keywords
su Tong
Fiction
symbolism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基于符义学的“苏式”公共建筑特征性浅析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刘璐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2期154-155,共2页
-
文摘
本文以"苏式"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以从西方建筑学理论—符义学的角度对"苏式"公共建筑特征归纳和分析,采用符义学的研究方法将"苏式"公共建筑特征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并总结出这些符号的所含义表达和涉指对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些符号的运用原则。
-
关键词
“苏式”公共建筑
符义学
建筑符号
-
Keywords
"su Style" Public Buildings
Semantics
Architectural symbols
-
分类号
TU24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论苏轼茶诗中的生命寄寓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张毓雄
汤跃跃
-
机构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8年第2期138-144,共7页
-
文摘
为促进苏轼历史名人文化的多维研究、保护传承与传播交流,挖掘苏轼茶诗资源及其当代经济文化价值,本文以苏轼茶诗为微型窗口,依照诗人认知生命局囿—珍惜热爱生命—定位生命人格的基本逻辑,对苏轼茶诗中或隐匿或彰显的生命寄寓进行梳理与阐发。苏轼茶诗中的生命寄寓,集中表现为:对生命苦短易逝、人生处世艰难等方面的清醒认知;探索揣摩茶功效、体悟参与茶实践等方面表现的对生命的珍惜热爱;将茶比附求真去伪之"佳人"、刚直独立之"君子"、闲适自存之"高人"的生命人格定位。
-
关键词
生命寄寓
茶诗
苏轼
-
Keywords
life symbols
tea poetry
su Shi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眉山苏轼符号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刘清泉
-
机构
三苏文化研究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14,共9页
-
文摘
眉山苏轼遗迹大多湮没于历史的风尘,眉山苏轼遗址比较重要的有纱縠行故居、天庆观乡校和老翁山坟茔,它们超越时空、衍生发展,并在符号化的过程中演变成为眉山苏轼符号的标志,眉山苏轼符号具有苏轼潜意识主体的特征,象征苏轼孕奇蓄秀的精神特质和苏轼文化之根。因此,潜意识乃苏轼的文字之根、仁政之根、灵魂之根。
-
关键词
眉山
苏轼符号
标志
特征
-
Keywords
Meishan
su Shi symbol
symbol
Features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郏县苏轼符号——谈苏轼的丧葬观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刘清泉
-
机构
三苏文化研究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6-12,共7页
-
文摘
郏县三苏坟虽然曾被夷为平地,以至"莫知谁何",如今的三苏坟是否真茔尚待考证,但是三苏坟已然衍化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三苏尤其是苏轼丧葬观的载体。从苏轼进入仕途至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至贬谪惠州、儋州之前,以及贬谪惠州、儋州之后苏轼关于丧葬的言论,可知他归葬祖茔、安葬随缘、安葬海外、归骨眉山、安葬郏城的变化过程,可知他的故乡情结和随遇而安,苏轼不循旧俗、顺应天命、临时随宜的自然丧葬观,仍然值得今人发扬光大。
-
关键词
郏县三苏坟
苏轼符号
临时随宜
丧葬观
-
Keywords
Three-sus' Tombs in Jiaxian County
su Shi's symbol
Abrupt Intention and Random Choice
Funeral Outlook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苏东坡黄州词中贬谪文学符号的探寻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王琼
-
机构
东坡赤壁诗词杂志社
-
出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6-19,共4页
-
文摘
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以其词的豪放之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以致近千年来为无数后人所景仰。为进一步探索其人格魅力、词作内涵及历史影响,弘扬其人文精神,以索绪尔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例证方法,以苏东坡黄州词中部分作品为代表进行剖析,发现苏东坡黄州近百阕词作,无论是豪放抑或婉约之风,皆蕴藏了大量东坡贬谪文学的重要符号,这些贬谪文学符号,正是筑成东坡文学艺术巅峰的极为重要的元素。
-
关键词
苏东坡
黄州词
贬谪文学
语言符号
-
Keywords
su Dongpo
Huangzhou word
Relegation literature
Language symbol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月几时有——论密州苏轼符号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刘清泉
-
机构
三苏文化研究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7,共3页
-
文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历代文人的递相推崇,互相影响,争相传诵,与密州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情结、一个象征、一个符号,谓之密州苏轼符号或者中秋文化苏轼符号也未尝不可。文章以苏轼的中秋词为例,分析苏轼在中秋明月上涂抹的肖像印记、情感标识和生活密码,论述苏轼中秋词所具有的遗世之清影、哲理之清思和浪漫之清醉的特征。
-
关键词
中秋
明月
苏轼
符号
-
Keywords
Mid-autumn Festival
Bright Moon
su Shi
symbol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雷州苏轼符号诠释
- 15
-
-
作者
刘清泉
-
机构
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4-7,30,共5页
-
文摘
苏轼流徙海南,旅居雷州,留下了诗歌、书牍和遗迹。其中《和陶止酒》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雷州苏轼符号,其象征意蕴集中体现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象征义无反顾、旷达潇洒和重情重义的苏轼精神。文章以苏轼在雷州作《和陶止酒》为基础,从"止酒"的不可止酒、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诠释了苏轼的价值选择、人生姿态和社会取向。
-
关键词
雷州
和陶止酒
苏轼符号
-
Keywords
Leizhou
Hetaozhi Wine
su Shi symbol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常州苏轼符号——谈苏轼的死亡观
- 16
-
-
作者
刘清泉
-
机构
三苏文化研究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7,41,共8页
-
文摘
苏轼终老之地孙氏馆或曰藤花旧馆,是常州苏轼符号的载体,有助于我们思考死亡附着于人生的诸多奥义。受儒家影响,苏轼选择重于泰山之死,鄙弃轻于鸿毛之死,以身报国的初心从未改变,具有积极的价值选择;受道家影响,苏轼希望久生缓死,甚至羽化登仙,喜欢谈神说鬼,具有世俗的社会取向;受佛家影响,苏轼认为死与生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顺其自然,具有旷达的人生姿态。
-
关键词
常州
苏轼符号
死亡观
价值选择
社会取向
人生姿态
-
Keywords
Changzhou
su shi's symbol
Death View
Value Choice
Social Orientation
Life Attitude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徐州苏轼符号
- 17
-
-
作者
刘清泉
-
机构
三苏文化研究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
文摘
在苏轼的政绩之中,徐州抗洪可谓举足轻重,其标志性建筑为徐州黄楼。徐州黄楼作为徐州苏轼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忠于职守的担当精神、危机应对的果断精神、凝心聚力的协商精神,以及传承以民为本、勤政为民精神——的文化自觉,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徐州苏轼符号
黄楼载体
危机应对
文化自觉
-
Keywords
Xuzhou su shi's symbol
The Yellow Building Carrier
Crisis Respons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酒红」意象的典范转移論苏轼诗之「意新语创」
- 18
-
-
作者
郭繐綺(Suei-Ci Guo)
-
出处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
文摘
「酒」乃中国诗歌传统中重要意象与命题,而「酒」与「红」二字連用,实有独特文学意涵。二字連用始於隋末唐初尹式之诗,尔後唐代诸公亦多用「酒红」一词入诗,其意象表现於三方面:一、暮年壮志未酬之悲;二、美人醉酒娇容之态;三、欢宴酬唱之醉况。宋初诸公,亦无出其左右,至苏轼〈纵笔三首‧其一〉,方使意象扩大,出现「老叟童颜,面色红润」的新意象。本文以「创意思维」角度切入,探讨苏轼何以自创新意,自铸伟词,据笔者考察,主要手法大致可分为一、逆向思维,以结构对立与意象群对立的方式,拓展意象;二、组合思维,以同類重组与異類重组的方式,继承诗歌传统中的酒红意象,并翻新出奇,跳脱前人窠臼。此诗見收宋代诸多诗话中,公认为夺胎换骨法经典范例,此說濫觞於释惠洪《冷斋夜话》,而後宋代诗话皆引用或继承其說,唯洪迈《容斋随笔》提出苏轼化典白居易之工:「采旧公案,机杼一新,前无古人。」因此本文欲从「酒红」意象的典范转移,以创意思维与造语的角度,探讨苏轼如何能够「机杼一新,前无古人」,从而在宋代诗学「意新语工」的特色建立下,成就苏轼个人「意新语创」的境界。
-
关键词
酒紅
意象
典範
蘇軾
意新語創
-
Keywords
Wind Red
symbol
Prototype
su Shi
Innovative Concept And Expres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