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Polysemy Translation in the Inner Canon of Huangdi-Su W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1
作者 JIA Shan JIA Xiaoq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1年第11期338-342,共5页
Based on the difficulties of polysemy in translation,this paper explains the rationality of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in polysemy translation.Taking Li Zhaoguo’s English version of Su W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 an... Based on the difficulties of polysemy in translation,this paper explains the rationality of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in polysemy translation.Taking Li Zhaoguo’s English version of Su W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it analyzes the polysemy translation of“Jing”,“Zong”,and“Jiu”as examples,and puts forwar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olysemy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equivalent substitution between categories,synonymous conversion between categories,transliteration and introspection outside categori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polysem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ext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su wen POLYSEM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下载PDF
刘勰文体论对《翰林论》的因革
2
作者 贾奋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文心雕龙》文体论极大地受惠于李充《翰林论》所建构的关于各类文体的经典秩序、论文体例和简略评说;又充实、丰富、发展了《翰林论》“成文”“德音”“体要”等文体学思想,并探讨“深极骨髓”的文学根本问题,建构了完善的文学理论... 《文心雕龙》文体论极大地受惠于李充《翰林论》所建构的关于各类文体的经典秩序、论文体例和简略评说;又充实、丰富、发展了《翰林论》“成文”“德音”“体要”等文体学思想,并探讨“深极骨髓”的文学根本问题,建构了完善的文学理论体系。其视野之开阔、思想之精深、方法之自觉、理论之完善远超出了李充论文水平。刘勰评《翰林论》“浅而寡要”大体合乎事实,“浅而寡要”之“浅”指精省浅近的措辞风格,未必贬辞;“寡要”为少要,亦并非完全否定判断。相较钟嵘贬之“疏而不切”,刘勰批评态度相对温和,且更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翰林论》 吸纳超越 浅而寡要 精省浅近
下载PDF
足痿理法方药文献研究
3
作者 刘秋赤 范颖 +2 位作者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足痿首见于《素问》,从历代医家差异性注释中归纳提炼出足痿阳明虚弱、肾虚受湿、湿热交阻、寒湿阻滞、湿邪困脾五类病因病机。通过对足痿理法方药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并探寻足痿与现代疾病之间的联系,揭示足痿诊治的规律性,以期为当今治... 足痿首见于《素问》,从历代医家差异性注释中归纳提炼出足痿阳明虚弱、肾虚受湿、湿热交阻、寒湿阻滞、湿邪困脾五类病因病机。通过对足痿理法方药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并探寻足痿与现代疾病之间的联系,揭示足痿诊治的规律性,以期为当今治疗足痿相关疾病,以及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痿疾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痿 痿疾 《素问》 理法方药 文献研究
下载PDF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治疫思想探析
4
作者 宋双莹 苏金峰 +3 位作者 李富震 张福利 李文辉 金鑫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俞根初是绍派伤寒奠基人,其所著《通俗伤寒论》论述四时外感疾病,提倡寒温融合,包含治疫思想。俞氏提出“三焦赅疫证”,认为疫病感则迅速传变三焦,治从通调三焦入手。书中内容涉及温疫、寒疫、杂疫,主张舌脉合参预判疫病转归,针对性创... 俞根初是绍派伤寒奠基人,其所著《通俗伤寒论》论述四时外感疾病,提倡寒温融合,包含治疫思想。俞氏提出“三焦赅疫证”,认为疫病感则迅速传变三焦,治从通调三焦入手。书中内容涉及温疫、寒疫、杂疫,主张舌脉合参预判疫病转归,针对性创制新方开达膜原,和解三焦;下法逐毒,通利三焦;寒疫则审时求因,对症立方。同时配合多种外治法以求速功,强调祛邪务尽,善后务细,疫病后期善用鲜药养阴及通风调护。俞氏论治疫病的思想对于现代临床传染病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根初 绍派伤寒 通俗伤寒论 治疫
下载PDF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彤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我意识处于隐没状态;李煜词中意觉运用得以丰富,其对自我意识的书写推动词体转型,但这种“萌发”大致属于无意识地运用与表露;苏轼词中意觉运用具有抒情自我化、书写哲理思辨等特质,其意觉运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欲望,同时也为词体的功能、格调、地位都带来极大的拓展和提升。温、李、苏三位词人的创作反映出唐宋词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发展历程,而“自我”意觉的觉醒是其间重要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意觉 唐宋词 温庭筠 李煜 苏轼
下载PDF
吴海科辨治重症脑血管病的“六辨”思路
6
作者 龚利芬 黄珊 +2 位作者 张学颖 江晨 吴海科(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74-2178,共5页
重症脑血管病为涉及意识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病重症,与中医中风病之中脏腑相对应。吴海科教授扎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尤其精研与中医病机相关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立足于传统四诊“望闻问切”的辨... 重症脑血管病为涉及意识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病重症,与中医中风病之中脏腑相对应。吴海科教授扎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尤其精研与中医病机相关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立足于传统四诊“望闻问切”的辨证方法,简化并创立了针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六辨”辨证体系,即“辨神志以知病情变化”“辨色泽以明气血盛衰”“辨舌象以推病势进退”“辨脉象以判预后转归”“辨气息以识脏腑虚实”“辨寒热以知阴阳表里”,突出了神志、面色、舌象、脉象、气息、寒热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意义。此“六辨”信息获取较简便,发挥了中医诊法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特点和优势,可为建立重症脑血管病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 辨神志 辨面色 辨舌象 辨脉象 辨气息 辨寒热 吴海科
下载PDF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成书、版本及东传日本考述
7
作者 高寰宇 宋咏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入门之作,由刘温舒撰著,成书于北宋元符年间,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多个刻本、抄本或影印本,元代古林书堂曾将其与《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合刊。室町时代末至江户时代初,该书东渐日本,受到幕府和...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入门之作,由刘温舒撰著,成书于北宋元符年间,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多个刻本、抄本或影印本,元代古林书堂曾将其与《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合刊。室町时代末至江户时代初,该书东渐日本,受到幕府和医家的重视,庆长、元和、宽永、正保、宽文等年间均有和刻本刊行。日本学者依据该书创作了诸多相关书籍,促进了原著的传播与传承,反映出这一时期日本学界研究运气学说的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刘温舒 版本 医书流布 日本
下载PDF
以气论重审“建安七子”及其文学创作
8
作者 刘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8-93,99,共7页
以气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特色的理论,它源自古老的气学思辨传统和知识谱系,脱胎于先秦两汉气论哲学范畴,而其中承担关键作用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及其“文气说”的提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高度概括的笔... 以气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特色的理论,它源自古老的气学思辨传统和知识谱系,脱胎于先秦两汉气论哲学范畴,而其中承担关键作用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及其“文气说”的提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高度概括的笔法言说了“七子”的各自文学特色,其中以气而论的评价尤为值得注意。以《典论·论文》为根源,结合历家评论以及“七子”创作实际,重审七人的文章之气除了轩轾有别,还各显异彩,呈现出不同的“作者之气”与“文本之气”,这与其家世背景、学术渊源、个性气质等息息相关。此外,因受政治格局、时代风气和个人际遇的影响,“七子”之气又都具有共同特征——饱含慷慨之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论·论文》 建安七子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新冠肺炎“给邪以出路”临床运用举隅
9
作者 师金娟 肖定洪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瘟疫”范畴,为“戾气”致病,湿毒之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根据《温疫论》理论,结合临床辨证,邪毒遵循“表里九传”理论,分为顺传与逆传。对于邪伏膜原,应予开达膜原,逐邪外出。邪毒从膜原离开顺传于表,当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瘟疫”范畴,为“戾气”致病,湿毒之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根据《温疫论》理论,结合临床辨证,邪毒遵循“表里九传”理论,分为顺传与逆传。对于邪伏膜原,应予开达膜原,逐邪外出。邪毒从膜原离开顺传于表,当用辛凉解表之剂,通过战汗、发斑透邪外出;若邪毒入里(脏腑),形成热结里实,当通腑泻热,逐邪外出。无论邪毒如何传变,不在乎表里、膜原之间,应辨清表里虚实,逐邪外出,给邪以出路,疾病方可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温疫论 给邪以出路
下载PDF
“阿细跳月”的名称溯源及其认可
10
作者 马贞维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33,共6页
“跳月”一词至迟是明万历以来汉族文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跳舞以求偶的风俗之专称,并非梁伦、闻一多所起。1940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到阿细人聚居区,他们用“跳月”一词来称呼阿细人跳舞求偶的三弦舞。1945年梁伦深入路南... “跳月”一词至迟是明万历以来汉族文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跳舞以求偶的风俗之专称,并非梁伦、闻一多所起。1940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到阿细人聚居区,他们用“跳月”一词来称呼阿细人跳舞求偶的三弦舞。1945年梁伦深入路南圭山采风,看到了久闻其名的“跳月”,1946年他在当地挑选阿细人演员,创编了一个名为“阿细跳月”的三弦舞节目。后来“阿细跳月”这个节目名称知名度扩大,最终含义泛化为对阿细人三弦乐舞的专称,并被社会各界和阿细人所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月 阿细跳月 梁伦 闻一多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所载术语“络”的英译研究
11
作者 刘为雯 安玥 +2 位作者 陈卓霖 钟嘉滢 刘帅帅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195-200,共6页
系统梳理和分类《黄帝内经·素问》中术语“络”的定义和内涵,对比分析李照国、文树德、倪毛信3位译者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本中术语“络”的英译,总结出以下英译策略:应准确分类“一词多义”,追求术语翻译标准、简洁、统一;... 系统梳理和分类《黄帝内经·素问》中术语“络”的定义和内涵,对比分析李照国、文树德、倪毛信3位译者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本中术语“络”的英译,总结出以下英译策略:应准确分类“一词多义”,追求术语翻译标准、简洁、统一;以“经”译“经”,充分利用副文本完善医学、文化、哲学多维度内涵的传播;灵活运用音译加括号夹注、意译、增译、脚注等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素问》 中医英译 术语翻译 李照国 文树德 倪毛信
下载PDF
《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伪书考实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春雷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旧题元人陈秀民著《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是两部较为知名的专门评说苏轼诗文的文话、诗话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指出二书体例不纯,采辑随意,并杂收明人著述,故怀疑其是伪作,但未能定谳。今人因缺乏确凿证... 旧题元人陈秀民著《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是两部较为知名的专门评说苏轼诗文的文话、诗话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指出二书体例不纯,采辑随意,并杂收明人著述,故怀疑其是伪作,但未能定谳。今人因缺乏确凿证据证成其伪,仍重视二书的价值,多所利用。实则《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确为伪书,二书是截取王世贞编著、璩之璞增补《苏长公外纪》卷四、卷五“诗话”“文谈”,冒名元人陈秀民,别署书名,以充秘本。如此,以往建立在二书真实性基础上的相关研究和结论,应重做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文谈录》 《东坡诗话录》 《苏长公外纪》 辨伪
下载PDF
吴又可《温疫论》理法方药新探
13
作者 杨德福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4期208-214,共7页
探讨分析《温疫论》中的理法方药。分析认为,现存最早论治温疫的专著《温疫论》蕴含着吴又可辨治温疫的一整套理法方药体系,其中颇多创见。吴又可提出新的病因学说--杂气说及疠气说,力主温疫不同于伤寒。建立表里辨证模型,创立表里九传... 探讨分析《温疫论》中的理法方药。分析认为,现存最早论治温疫的专著《温疫论》蕴含着吴又可辨治温疫的一整套理法方药体系,其中颇多创见。吴又可提出新的病因学说--杂气说及疠气说,力主温疫不同于伤寒。建立表里辨证模型,创立表里九传辨证体系。提出和阐发阳郁化热理论,揭示温疫的基本病机是邪阻气机,阳郁化热或化火,耗气搏血,伤津耗液。治疗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视邪之所在、邪之所趋,因势利导使用汗、吐、下三法,导邪外出,宣通气机。丰富了攻下法和治疗温疫的方药。阳郁化热理论是吴又可学术思想的核心,温疫的辨证、治法、方药及治疗禁忌均是在这一原理指导下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又可 《温疫论》 理法方药 温疫 疠气 阳郁化热 表里辨证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两部早期英文译本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202,203,共9页
《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 《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翻译简史,通过对底本、术语和译文错误的比较研究,分析译者的翻译动机和对中医认知的切入点,以期探讨中医知识西传中所存在的特殊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早期英文译介 皮尔斯·道森 阿尔弗雷德·佛尔克
下载PDF
苏轼与文同研究二题
15
作者 张小花 庆振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苏轼有关文同的诗文创作,自罗琴女士统计的79首(篇)问世后,学界多遵循借鉴,几无质疑。剔除重复,查漏补缺,得出85首(篇)的最新数字,并对个中难以系年的诗文详加考证,确定创作年代。苏、文两家的姻亲关系,始于文同少子文务光与苏辙之女的... 苏轼有关文同的诗文创作,自罗琴女士统计的79首(篇)问世后,学界多遵循借鉴,几无质疑。剔除重复,查漏补缺,得出85首(篇)的最新数字,并对个中难以系年的诗文详加考证,确定创作年代。苏、文两家的姻亲关系,始于文同少子文务光与苏辙之女的琴瑟之好。苏轼与文同并非中表兄弟,其自称“从表弟”是基于后辈姻亲与志趣相投以示亲近,不可坐实。文章去伪、去冗以存真,旨在揭示二人在君子相惜与姻亲基础上建立的深厚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友谊 诗文创作
下载PDF
《广瘟疫论》关于“时疫汗法”的运用要点
16
作者 谭雯 蔡明阳 +3 位作者 孙艺凡 陈香云 杨桢 刘珍洪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0期219-223,共5页
清代医家戴天章在《广瘟疫论》中提出“汗法为治时疫之一大法”观点和“时疫汗法”的概念,认为“时疫汗不厌迟”。通过文献整理及分析比较,辨别伤寒汗法与时疫汗法的区别,梳理出“时疫汗法”的具体方法主要以辛凉发汗、辛寒发汗、发表... 清代医家戴天章在《广瘟疫论》中提出“汗法为治时疫之一大法”观点和“时疫汗法”的概念,认为“时疫汗不厌迟”。通过文献整理及分析比较,辨别伤寒汗法与时疫汗法的区别,梳理出“时疫汗法”的具体方法主要以辛凉发汗、辛寒发汗、发表通里三类为主,详列出“时疫汗法”的适应证及其代表方剂与运用范围,厘清时疫早期治法选方,分析治疗时疫不避汗法、不避辛药的合理性。并总结出“时疫汗法”运用要点:汗法实质为“通”;选方注意时疫兼证;用药突出辛味解表;辨别汗不厌迟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疫 传染病 汗法 《广瘟疫论》
下载PDF
基于《素问·风论》辨“中风”病名之内涵
17
作者 熊为锋 陈昕力 +1 位作者 张舒雯 贺娟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中风”是中医学的重要疾病概念,从《素问·风论》到《伤寒论》之太阳中风证,《金匮要略》之中风历节病,再到现代之脑中风,虽临床表现完全不同,但其本质病机存在着密切关联。《素问·风论》之风包含了“邪气之总称”及“汗出... “中风”是中医学的重要疾病概念,从《素问·风论》到《伤寒论》之太阳中风证,《金匮要略》之中风历节病,再到现代之脑中风,虽临床表现完全不同,但其本质病机存在着密切关联。《素问·风论》之风包含了“邪气之总称”及“汗出恶风”症状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容纳着人体真气虚的核心病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继承《素问·风论》对疾病命名的方式及对其核心病机的认识。但今之脑中风的概念则是后世医家在前三者基础上,以相似症状为依据对“中风”病名内涵的进一步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风论》 中风 脑中风 病名内涵
下载PDF
《清俗纪闻》中江南及闽地的医界习俗、礼仪与医学知识
18
作者 刘雅仙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6期555-561,共7页
《清俗纪闻》是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官员所撰写的一部有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风俗文化的书籍,内容详实生动,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中医家和患者在当时社会中所需遵守的相应行为规范、民间预防疾病和孕产妇妊娠前后处理的风俗习惯的记录,以... 《清俗纪闻》是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官员所撰写的一部有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风俗文化的书籍,内容详实生动,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中医家和患者在当时社会中所需遵守的相应行为规范、民间预防疾病和孕产妇妊娠前后处理的风俗习惯的记录,以及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都有十分直观的呈现,有效填补了国内史料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有助于完善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此外,书中所反映出的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对研究当时中国对外往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俗纪闻》 医疗文化 清代 江南
下载PDF
《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汤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晗睿 谢婷 +1 位作者 崔健 王庆国 《中医药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3-5,共3页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伤寒论》 承气汤 发挥
下载PDF
小议“虚不受补”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波 王洪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3-1484,共2页
受《内经》所论"传化之府受五脏之浊气"的启发,对临床"虚不受补"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虚不受补可能是由于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五脏浊气久留体内、因虚致实,补益药不能与正气相接反助邪生患。强调临床治疗需明辨虚实,... 受《内经》所论"传化之府受五脏之浊气"的启发,对临床"虚不受补"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虚不受补可能是由于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五脏浊气久留体内、因虚致实,补益药不能与正气相接反助邪生患。强调临床治疗需明辨虚实,以免出现虚虚实实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五藏别论 浊气 虚不受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