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desert plant Suaeda physophora Pall. 被引量:3
1
作者 Ruizhi Men Ning Li +6 位作者 Yachao Xing Yingzhan Tang Chengyu Tan Fantong Meng Juan Zhang Hui Ni Xiaoguang Jia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2013年第5期328-332,共5页
Suaeda physophora Pall.is a kind of desert plant mostly growing in saline habitat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tilization of halophytes,a screening for ACE inhibitors from halophytes... Suaeda physophora Pall.is a kind of desert plant mostly growing in saline habitat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tilization of halophytes,a screening for ACE inhibitors from halophytes growing in Xinjiang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70%EtOH extract and n-BuOH extract of S.physophora Pall.possessed significant ACE inhibitory activities.So we focused on its 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firstly.One new quinazoline alkaloid,namely Suaedine(1),along with six known compounds(2–7)was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S.physophora Pall.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quinazoline alkaloid was established by one-an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optical rot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The flavonoid compounds(2–4)and phenolic compound(5)exhibited significant ACE activities.It was the first time to focu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activities of this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ert plant suaeda physophora pal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CE inhibitory activity
原文传递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Halophyte (<i>Suaeda altissima</i>(L.) Pall.) and Glycophyte (<i>Spinacia oleracea</i>L.) to Salinity 被引量:2
2
作者 Nataly R. Meychik Yuliya I. Nikolaeva Igor P. Yermakov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We have don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on status, growth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shoots and roots of seablite (Suaeda altissima (L.) Pall.) and spinach (Spinacia oleracea L.) grown with different salinity levels i... We have don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on status, growth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shoots and roots of seablite (Suaeda altissima (L.) Pall.) and spinach (Spinacia oleracea L.) grown with different salinity levels in the medium (0.5 - 750 mМ).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halophyte was a high Na+ content in tissues at its low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um (0.5 mM). In these conditions, Na+ accumulation in seablite roots was four-fold higher than in spinach roots, and Na+ content in seablite leaves was almost 20-fold higher than in spinach. Together with an increase in sod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um, K+ content decreased six-fold in seablite leaves, while in spinach it did not decrease so drastically. We can suppose that in the halophyte, some processes occur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and these functions of sodium cannot be fully fulfilled by potassium. Analysis of protein and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tissues shows that at high salinity, the ability to synthesize non-protein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creases in the halophyte and decreases in the glycophyte. Data on proline content dynamics show that its increase in tissues of spinach (salinity levels 150 and 250 mМ) and seablite (salinity levels 0.5 and 750 mМ) is an indicator of plant injury. In seablite and spinach, proline is not a major osmoregulator. Its concentration both in roots and leaves was no more than 2.5 μmol/g fresh weight. The data presented in this work concern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a+, Cl?, K+ and ions, as well as growth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ur data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daptation reactions in the whole plants in the conditions of high salinity is determined by morphofunctional systems and their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aeda altissima (L.) pall. SPINACIA oleracea L. SALINITY Ions PRALINE Nitrogen Protein
下载PDF
Effects of sodium on nitrate uptake and osmotic adjustment of Suaeda physophora
3
作者 Yuan, JunFeng Tian, ChangYan Feng, G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3期190-196,共7页
Na+ 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halophyte. The effect of Na+ ions on nitrate uptake and osmotic adjustment in the euhalophyte Suaeda physophora was investigated under glasshouse conditions. Seedlings ... Na+ 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halophyte. The effect of Na+ ions on nitrate uptake and osmotic adjustment in the euhalophyte Suaeda physophora was investigated under glasshouse conditions. Seedlings were exposed to 1 mmol/L NaCl (control),300 mmol/L NaCl,150 mmol/L NaCl plus 150 mmol/L KCl or 300 mmol/L KCl treatments for 24 d. Dry weight was not affected greatly by different salt treatments,but water content and succulence in leaves of S. physophora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300 mmol/L NaCl and 150 mmol/L NaCl plus 150 mmol/L KCl treatmen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 and NO3’ in leaves of S. physophora were the highest at 150 mmol/L NaCl plus 150 mmol/L KCl,but lowest at 300 mmol/L KCl treatment. Moreover,the increase of NO3’ concentration did not result in the decrease of Cl-concentration at 150 mmol/L NaCl plus 150 mmol/L KCl treatments. The estimated contribution of NO3’ to osmotic potential (CNO3) in leaves of S. physophora was 9.8% at 150 mmol/L NaCl plus 150 mmol/L KCl,and CNa and CCl were 31.0% and 23.3%,respectively. However,CNO3,CNa and CCl were respectively 1.6%,7.9% and 11.9% at 300 mmol/L KCl treat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Na+ stimulates NO3’ absorption and the stimulation is independent on the internal or the external Cl-concentration in the euhalophyte S. physo-phora.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y explain the high levels of N in leaves of saline desert plants in arid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halophyte suaeda physophora NACL KCL NO3’
下载PDF
亚麻叶碱蓬(Suaeda linifolia)的物候及结实格局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艳敏 魏岩 严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7-191,共5页
亚麻叶碱蓬的整个生活史为8个月,从种子萌发到现蕾的完全营养生长期与其生殖生长期时间接近持平,约各占整个生活周期的1/2。亚麻叶碱蓬由3朵花在叶腋形成聚头状花序,聚头状花序在分枝上形成穗状花序,聚头状花序位于中间位置的花先开,开... 亚麻叶碱蓬的整个生活史为8个月,从种子萌发到现蕾的完全营养生长期与其生殖生长期时间接近持平,约各占整个生活周期的1/2。亚麻叶碱蓬由3朵花在叶腋形成聚头状花序,聚头状花序在分枝上形成穗状花序,聚头状花序位于中间位置的花先开,开放后10~15 d,两侧花开放。中央花形成黑色果实,于花后1个月果实陆续成熟;两侧花形成褐色果实,花后子房发育长期停滞,于9月底10月初集中成熟。褐色果实和黑色果实在颜色、大小、质量上均有差异,着生方式均为直立。两种种子在4个温变周期(2℃/15℃,10℃/20℃,15℃/25℃,25℃/30℃,暗/光=12 h/12 h)下萌发率不同,褐色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黑色种子的萌发率,但两种种子的萌发率均小于80%,说明两种种子都存在生理休眠。低温层积处理能显著提高褐色种子和黑色种子的萌发率,褐色种子低温层积处理8周后萌发率大于95%,黑色种子处理16周后萌发率最高为71%,表明两种种子休眠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叶碱蓬 物候 种子多型性 结实格局 萌发对策
下载PDF
不同水盐生境下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5
作者 热依汗·阿布力孜 何学敏 +3 位作者 杨欢 黄鹏程 冯海鹏 王勇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94,共10页
【目的】研究干旱区盐生植物光合响应机理,为土壤盐渍化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支撑。【方法】以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盐生植物小叶碱蓬(Suaeda microphylla Pall.)为研究对象,选取保护区内高水高盐(生境Ⅰ)、低水中... 【目的】研究干旱区盐生植物光合响应机理,为土壤盐渍化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支撑。【方法】以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盐生植物小叶碱蓬(Suaeda microphylla Pall.)为研究对象,选取保护区内高水高盐(生境Ⅰ)、低水中盐(生境Ⅱ)和高水中盐(生境Ⅲ)三种生境类型,测定其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三种生境下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变化,研究三种生境下土壤因子对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三种生境下小叶碱蓬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F_(o)、F_(m)和NPQ随着生境的变化逐渐升高,最大值出现在生境Ⅲ(142.95、609.42和1.65),最小值出现在生境Ⅰ(87.6、358.06和0.96)。F v′/F_(m)′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生境Ⅱ(0.53),最小值出现在生境Ⅲ(0.39);F_(o)与F_(m)、NPQ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F_(m)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筛选出F_(o)、F_(m)和NPQ三个与逆境胁迫相关性较好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其公因子方差为0.947、0.969、0.824;盐分、速效磷和pH对小叶碱蓬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异起到了较好的解释,其解释量为17.2%、24.2%、13.5%,而水分未起解释作用。【结论】在高盐生境下,小叶碱蓬叶片PSⅡ的结构和生理状态受到损伤,光合作用受阻,最终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不同生境 小叶碱蓬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光照、温度和盐分对囊果碱蓬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雷 田长彦 +1 位作者 张道远 周智彬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0-674,共5页
囊果碱蓬种子在3种光照、5个温度梯度和5个盐分梯度条件下萌发,测定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随NaCl浓度增高囊果碱蓬种子萌发率降低,直至为零。不同温... 囊果碱蓬种子在3种光照、5个温度梯度和5个盐分梯度条件下萌发,测定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随NaCl浓度增高囊果碱蓬种子萌发率降低,直至为零。不同温度和盐分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囊果碱蓬种子萌发的影响都是极显著的。在最适温度时,种子耐盐临界值为488.89mmol/L,极限值为933.34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果碱蓬 光照 温度 盐分 种子萌发 NACL
下载PDF
盐生植物在盐渍土壤改良中的作用 被引量:218
7
作者 赵可夫 范海 +1 位作者 江行玉 宋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盐生植物盐爪爪〔Kalidiumfoliatum (Pall.)Moq.〕、盐地碱蓬 (SuaedasalsaL .Pall)、中亚滨藜 (AtriplexcentralasiatieaIljin)、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sibiricaPall) ,在中国禹城地区〔φ(N) =36°5 5′,λ(E) =116°40′〕... 盐生植物盐爪爪〔Kalidiumfoliatum (Pall.)Moq.〕、盐地碱蓬 (SuaedasalsaL .Pall)、中亚滨藜 (AtriplexcentralasiatieaIljin)、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sibiricaPall) ,在中国禹城地区〔φ(N) =36°5 5′,λ(E) =116°40′〕含盐量较高 (1%~ 1.3%)的试验田中分别种植 .出苗后定苗 ,株密度n =80m-2 ,小区面积为 4m2 ,每种植物 3个重复 .种植前分别测定土壤Na+ 含量 ,N、P、K含量 ,有机质含量 ,细菌和真菌数量 .萌发后 15d测定植株干重、植株Na+ 含量 .在花芽形成期收获 ,再测定植物干重和植株Na+ 含量 ,以及土壤Na+ 含量 ,N、P、K含量 ,有机质含量 ,细菌和真菌数量 .结果发现 ,盐渍土壤种植 4种盐生植物 1个季度后 ,土壤Na+ 含量显著降低 ,每季盐爪爪从土壤中吸收Na+ 量 934 5 .6kg/hm2 ,盐地碱蓬吸收Na+ 量 6 85 1.4kg/hm2 ,西伯利亚白刺吸收 6 0 19.2kg/hm2 ,中亚滨藜吸收 6 0 98.4kg/hm2 .土壤有机质 ,N、P、K以及细菌和真菌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这再次证明 ,盐生植物是一类良好的吸盐植物 .并对盐渍土壤种植盐生植物后Na+盐降低、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数量增加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表 7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爪爪 盐地碱蓬 中亚滨藜 西伯利亚白刺 盐渍土壤 土壤有机质 土壤微生物 土壤改良 盐生植物
下载PDF
硝态氮对盐胁迫下囊果碱蓬幼苗根系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原俊凤 田长彦 +1 位作者 冯固 马海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3-959,共7页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设计了4个盐分(1、150、300和450 mmol/L NaCl)和3个氮素(0.05、5和10 mmol/L NO3--N)水平,研究了盐、氮及其互作对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Pall.)幼苗的离子吸收、氮营养状况、根系形态特征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设计了4个盐分(1、150、300和450 mmol/L NaCl)和3个氮素(0.05、5和10 mmol/L NO3--N)水平,研究了盐、氮及其互作对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Pall.)幼苗的离子吸收、氮营养状况、根系形态特征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盐或低氮相比,增加盐分或氮水平显著增加了囊果碱蓬根部的干重、根系的侧根长、表面积、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且这些根系的形态指标与地上部的离子及氮的累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盐胁迫下增加氮营养,显著增加了地上部Na+、NO3-、有机氮的含量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了Cl-和K+的含量。高盐胁迫下,硝态氮的增加促进了囊果碱蓬幼苗根系的生长,增加了地上部有机氮、NO3-和Na+的累积,改善了植株的营养状况和渗透调节,从而提高了囊果碱蓬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植物 囊果碱蓬 根系形态 NACL NO3-
下载PDF
NaCl胁迫对3种荒漠植物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韩张雄 李利 +1 位作者 徐新文 吕湘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43-1849,共7页
以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典型盐生植物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Pall.)、旱生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和超旱生植物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Bunge ex Boiss.et Buhsee)的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它们在不同NaCl浓... 以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典型盐生植物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Pall.)、旱生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和超旱生植物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Bunge ex Boiss.et Buhsee)的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它们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同期囊果碱蓬的PSⅡ潜在活性(Fv/Fo)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降低幅度较小,而梭梭和白梭梭则有较明显降低,而且囊果碱蓬显著高于后两者;同期光合量子产量(Yield)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以囊果碱蓬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余2种植物,而梭梭与白梭梭之间无显著差异.囊果碱蓬和梭梭的Yield和ETR并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植物的荧光参数在各浓度盐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本实验条件下,NaCl胁迫并未使囊果碱蓬的PSⅡ受到明显损伤,其仍能够较正常地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对盐分胁迫有较强的忍耐能力;适度的盐渍对囊果碱蓬和梭梭幼苗的生长是有益的;盐胁迫效应主要表现为种间差异,而非处理间差异;叶绿素荧光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耐盐植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 盐分胁迫 叶绿素荧光 囊果碱蓬 梭梭 白梭梭
下载PDF
NaCl对真盐生植物囊果碱蓬硝态氮吸收亲和力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效东 张士荣 +1 位作者 米国华 冯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5-179,共5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真盐生植物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 Pall.)在不同盐度和氮水平中预处理21 d后硝态氮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氮饥饿后,囊果碱蓬对NO3-吸收符合离子吸收动力学模型,其吸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NO3-预处理...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真盐生植物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 Pall.)在不同盐度和氮水平中预处理21 d后硝态氮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氮饥饿后,囊果碱蓬对NO3-吸收符合离子吸收动力学模型,其吸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NO3-预处理浓度增加后,高亲和力系统中Vmax增大,Km值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经过低氮高盐预处理的囊果碱蓬高亲和力系统增加的幅度比经过高氮高盐预处理的囊果碱蓬高亲和力系统增加的幅度大;对于低亲和力系统,NaCl长期胁迫对高氮预培养的囊果碱蓬的低亲和力系统吸收速率有抑制作用,而对低氮预培养的囊果碱蓬的低亲和力系统吸收速率有促进作用。结果说明,真盐生植物囊果碱蓬长期生长在低氮高盐条件下,为了适应特殊的环境条件,形成了耐盐的硝态氮吸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果碱蓬 盐胁迫 硝态氮 动力学特征
下载PDF
翅碱蓬对石油烃污染的海岸带修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许崇彦 刘宪斌 +3 位作者 刘占广 王娟 姜中鹏 曹佳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研究了翅碱蓬对石油烃污染的灭津渤海湾河口海岸带的修复效果。通过野外种植翅碱蓬试验,监测土壤中钉油烃的质量比发现,翅碱蓬能使盐碱土壤中的石油烃质量比下降,种植翅碱蓬的盐碱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率比尤翅碱蓬对照的盐碱土壤中的... 研究了翅碱蓬对石油烃污染的灭津渤海湾河口海岸带的修复效果。通过野外种植翅碱蓬试验,监测土壤中钉油烃的质量比发现,翅碱蓬能使盐碱土壤中的石油烃质量比下降,种植翅碱蓬的盐碱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率比尤翅碱蓬对照的盐碱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率高21.7%~37.9%。翅碱蓬生长情况良好,试验区植被得到恢复,覆盖率达到60%以上。结果表明.翅碱蓬对百油烃污染的盐碱土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翅碱蓬 植物修复 海岸带 石油烃
下载PDF
温度与盐分对囊果碱蓬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姜黎 赵振勇 +1 位作者 张科 田长彦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通过对不同变温(20℃/5℃、25℃/10℃、30℃/15℃和35℃/20℃)与盐分(0、100、200、400、600和800mmol/L NaCl)互作下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的测定,探索其适应干旱区荒漠盐碱环境的机制。研究结果表... 通过对不同变温(20℃/5℃、25℃/10℃、30℃/15℃和35℃/20℃)与盐分(0、100、200、400、600和800mmol/L NaCl)互作下囊果碱蓬(Suaeda physophora)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的测定,探索其适应干旱区荒漠盐碱环境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囊果碱蓬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均受到盐分与温度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种子萌发过程表现出了较高耐盐性。100mmol/L盐分条件下,20℃/5℃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均高于25℃/10℃、30℃/15℃和35℃/20℃处理,800mmol/L盐分条件下,30℃/15℃和35℃/20℃处理下的萌发参数均高于20℃/5℃和25℃/10℃处理。回归分析显示,囊果碱蓬种子在20℃/5℃、25℃/10℃、30℃/15℃和35℃/20℃处理下萌发时,其耐盐适宜值分别为273、224、402和327mmol/L,极限值分别为774、803、1446和992mmlo/L。综上所述,根据耐盐适宜值、极限值及萌发速率和萌发势推断,30℃/15℃是囊果碱蓬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以上结果可为干旱盐碱环境中囊果碱蓬的种群重建、恢复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果碱蓬 盐胁迫 温度 种子萌发 荒漠植物
下载PDF
盐胁迫下囊果碱蓬出苗状况及苗期抗盐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奔 宋杰 +4 位作者 刘金萍 史功伟 范海 赵可夫 王宝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31-6135,共5页
研究了盐胁迫对囊果碱蓬出苗、幼苗生长、离子积累以及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囊果碱蓬生长的最适盐浓度在200mmol/LNaCl左右。高浓度NaCl(400mmol/L和600mmol/L)没有显著降低其出苗率,200mmol/LNaCl对出苗率具有促进作用。400mmol/L和600... 研究了盐胁迫对囊果碱蓬出苗、幼苗生长、离子积累以及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囊果碱蓬生长的最适盐浓度在200mmol/LNaCl左右。高浓度NaCl(400mmol/L和600mmol/L)没有显著降低其出苗率,200mmol/LNaCl对出苗率具有促进作用。400mmol/L和600mmol/LNaCl显著降低了光合放氧速率。囊果碱蓬在高浓度NaCl处理下能够维持叶片较高的K+/Na+及含水量可能是其适应高盐生境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果碱蓬 NACL 出苗 生长 离子积累 光合放氧 K+/Na+
下载PDF
盐地碱蓬食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海林 马艳芝 +1 位作者 李静霞 朴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350-14351,共2页
以幼嫩盐地碱蓬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进行7种营养成分测定,研究其食用价值,为盐地碱蓬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新鲜碱蓬中糖、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粗纤维、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并含有VC,同时亚硝酸盐含量为1.125μg/g,完全符合安... 以幼嫩盐地碱蓬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进行7种营养成分测定,研究其食用价值,为盐地碱蓬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新鲜碱蓬中糖、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粗纤维、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并含有VC,同时亚硝酸盐含量为1.125μg/g,完全符合安全食用标准,是一种可食用野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野菜 食用价值
下载PDF
盐地碱蓬覆被对滨海滩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立华 张欢 +3 位作者 姚宇阗 张弛 郑金海 张风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7,共9页
以滨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的覆被度(VC)为标准划定低覆被区(30%<VC≤50%)、中覆被区(50%<VC≤80%)和高覆被区(80%<VC≤100%),并以光滩区(0%≤VC≤30%)为对照,对各样地的盐地碱蓬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指标... 以滨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的覆被度(VC)为标准划定低覆被区(30%<VC≤50%)、中覆被区(50%<VC≤80%)和高覆被区(80%<VC≤100%),并以光滩区(0%≤VC≤30%)为对照,对各样地的盐地碱蓬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了盐地碱蓬生长状况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覆被区盐地碱蓬的总生物量、植株密度和株高均有显著(P<0.05)差异,但茎直径则无显著差异;随覆被度增大,盐地碱蓬的各项生长指标依次升高。各覆被区的土壤容重总体上显著低于光滩区,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总体上显著高于光滩区,其中,高覆被区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幅最大。随土层加深,各覆被区的土壤pH值总体呈升高趋势,但土壤的含水量和水溶性盐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而各样地的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随覆被度增大,土壤pH值呈降低趋势,而土壤的含水量、水溶性盐和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与光滩区相比,各覆被区0~20 cm土层的土壤pH值和土壤全氮含量升高、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降低,各覆被区各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程度升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不同程度降低;此外,高覆被区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及中覆被区各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光滩区,各覆被区40~60 cm土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光滩区。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生长指标与土壤的容重和pH值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土壤的总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光滩区,盐地碱蓬覆被区的土壤结构明显改善,土壤的持水能力以及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提示盐地碱蓬适度覆被有利于改善滨海滩涂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对浅层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滩涂 盐地碱蓬 覆被度 土壤理化指标 冗余分析
下载PDF
真盐生植物梭梭和囊果碱蓬幼苗耐干旱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效东 张士荣 +1 位作者 刘阳超 冯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0-246,共7页
本文以沙生植物白梭梭幼苗为对照,研究了盐生植物梭梭和囊果碱蓬幼苗的耐干旱脱水能力,通过比较干旱时间对三者幼苗干旱后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耐脱水能力,并对复水后根部细胞的受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长为1~2cm 白梭梭幼苗经... 本文以沙生植物白梭梭幼苗为对照,研究了盐生植物梭梭和囊果碱蓬幼苗的耐干旱脱水能力,通过比较干旱时间对三者幼苗干旱后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耐脱水能力,并对复水后根部细胞的受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长为1~2cm 白梭梭幼苗经过7,14,21和28d干旱后,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梭梭和囊果碱蓬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存活率发生显著性地降低,囊果碱蓬幼苗干旱28d后全部死亡并发生降解;白梭梭幼苗的耐干旱能力比较强,干旱28d后复水根部死亡细胞和受伤的细胞比较少,而梭梭死亡和受损程度明显比白梭梭高;300mmol/L NaCl溶液处理,梭梭的根尖发生弯曲,根尖大部分死亡.研究表明,白梭梭、梭梭和囊果碱蓬属于“同型叶绿素型”植物,在光照下干旱叶绿体不会被降解,其幼苗在干旱和复水过程中能够适应干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囊果碱蓬 白梭梭 耐干旱脱水 存活率
下载PDF
盐地碱蓬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7
作者 周东生 王奇志 +3 位作者 王鸣 董云发 冯煦 梁敬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综述了盐地碱蓬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在以后的化学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藜科 碱蓬属 盐地碱蓬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梦秋 朱爱华 郑维发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7-58,61,共3页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 ,初步研究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在采用相同剂量、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给药次数的试验方法下 ,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 A,B,C分别灌胃给药 ,结果表明 :水提取物 A和 C具有显著增... 通过小鼠刚果红吞噬试验 ,初步研究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在采用相同剂量、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给药次数的试验方法下 ,将盐地碱蓬幼苗水提取物 A,B,C分别灌胃给药 ,结果表明 :水提取物 A和 C具有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其中以 C(间隔 1 2 h给药 ,共给药 4次 )的效果最为显著 ,而 B的效果不明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水提取物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幼苗
下载PDF
两种不同盐浓度环境中盐地碱蓬叶的形态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章英才 张晋宁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70-72,76,共4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研究了盐生植物盐地碱蓬叶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结果表明 ,盐地碱蓬是典型的贮盐植物 ;生长在两种不同盐浓度环境中的盐地碱蓬 ,在叶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性状差异 .
关键词 盐地碱蓬 叶片 盐生环境 形态结构 贮盐植物 含盐量 盐胁迫 抗盐种质
下载PDF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地区囊果碱蓬及其群落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孔令韶 马茂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6期475-482,共8页
在研究地区 ,囊果碱蓬 (Suaeda physophora)分布在表层 (0~ 2 0 cm)盐分含量为 3.0 %~ 6.0 %的盐土上。囊果碱蓬群落为多汁木本盐柴类荒漠中的一个群系 ,本区记载有 9个群丛。群落总覆盖度为 6%~ 2 5% ,种类组成稀少 ,群落结构简单... 在研究地区 ,囊果碱蓬 (Suaeda physophora)分布在表层 (0~ 2 0 cm)盐分含量为 3.0 %~ 6.0 %的盐土上。囊果碱蓬群落为多汁木本盐柴类荒漠中的一个群系 ,本区记载有 9个群丛。群落总覆盖度为 6%~ 2 5% ,种类组成稀少 ,群落结构简单。囊果碱蓬株高 45~ 60 cm;当年生小枝长 1 2 cm;叶肉汁、条形。侧根发达 ,主要分布在由表层往下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大量减少、水分含量大幅度增加的 2 0~ 60 cm的土壤层内。以冠幅 (长以 X1 表示 ,宽以 X2 表示 )和高 (以 X3 表示 )为参数建立了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多元回归模型为 :Y=31 2 .0 0 +3.44X1 +4.85X2 - 2 .1 6X3 。囊果碱蓬叶有较高的 Na、S含量 ,Na含量高达91 2 55μg· g-1 (9.1 2 6% )。植物不同部位元素含量不同 ,叶和花穗中 K、Na、Mg、S和 P含量最高 ,老枝中含量最低。嫩枝叶水浸出液的盐分含量为 2 3.1 7% ,高于花穗和老枝。植物不同生长季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果碱蓬 新疆呼图壁 生物生态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