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低温联合尼莫地平静脉输注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1、TNF-α、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万丽 黄焕森 +3 位作者 胡春旭 赖永东 莫平 高崇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32~33℃)联合尼莫地平静脉输注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低血压脑缺血模型,除正常对照组(V组)外,Ⅰ、Ⅱ、Ⅲ、Ⅳ组均行脑缺血30min,再灌注... 目的探讨浅低温(32~33℃)联合尼莫地平静脉输注对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低血压脑缺血模型,除正常对照组(V组)外,Ⅰ、Ⅱ、Ⅲ、Ⅳ组均行脑缺血30min,再灌注3h;Ⅱ组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同时行局部脑组织浅低温处理,Ⅲ组则在夹闭同时静脉输注尼莫地平10μg·kg-1.h-1,Ⅳ组则同时采取局部脑组织浅低温和静脉输注尼莫地平10μg·kg-1.h-1,上述处理均维持至再灌注后3h。常规监测鼓膜温度、MAP、CVP,分别于缺血前(T0)、缺血后30min(T1)、再灌注30min(T2)、1h(T3)、2h(T4)、3h(T5)采血标本,再灌注3h后处死动物,以干湿重比测定脑水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表达。结果脑水含量Ⅰ组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5),其他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Ⅰ组血清IL-1表达在T1时升高,T4时达高峰(P<0.05或P<0.01),TNF-α表达在T1时升高并达高峰(P<0.01)。Ⅱ~Ⅳ组血清IL-1、TNF-α表达在T1时升高(P<0.01),Ⅰ组血清IL-1、TNF-α表达T2~T5时明显高于Ⅱ~Ⅴ组(P<0.01)。Ⅱ组IL-1、TNF-α表达T2~T4时略高于Ⅳ、Ⅴ组,但低于Ⅰ组(P<0.01)。Ⅰ组IL-10表达在T1时开始下降,T5时达最低,与Ⅰ组相比,Ⅱ~Ⅳ组分别经浅低温、尼莫地平处理后T2时血清IL-10表达升高,并持续至T5(P<0.01)。结论浅低温及浅低温联合尼莫地平静脉输注能显著减少血清IL-1、TNF-α表达,增加IL-10表达,减轻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浅低温 尼莫地平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敏忠 李春霞 +3 位作者 郭守刚 刘雪平 杜怡峰 张苏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和对白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后6h、24h、48h、72h、7d组,每组再分为常温亚组和亚低温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自体不凝血...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和对白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后6h、24h、48h、72h、7d组,每组再分为常温亚组和亚低温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各亚低温亚组注血后实施亚低温治疗4h,维持脑温在(33±0.5)℃。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和IL-1β表达的变化。结果亚低温亚组各时间点脑组织水肿明显轻于常温亚组;神经元变性坏死、炎症反应及胶质细胞增生程度明显轻于常温亚组。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L-1β开始表达,48h达高峰,7d时仍明显高于对照亚组(均P<0.01)。脑出血24h~7d亚低温亚组IL-1β表达水平较相应时点常温亚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抑制血肿周围IL-1β的过度表达,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动物模型 白介素- 亚低温
下载PDF
针刺结合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缺血侧海马区差异miRNA功用及miR-106b-5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慧娥 田浩梅 +3 位作者 何灏龙 陈芯仪 高音来 陈楚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59-1764,共6页
目标:观察针刺结合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脑缺血侧海马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调控作用,探讨针刺结合亚低温促CIRI的修复机制。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造模组,... 目标:观察针刺结合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脑缺血侧海马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调控作用,探讨针刺结合亚低温促CIRI的修复机制。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造模组,造模组大鼠参照改良版Zea Longa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及针刺结合亚低温组,正常组不予处理,针刺组针刺“人中”“百会”“大椎穴”,亚低温组保持72 h鼓膜(31±1)℃与肛温(33±1)℃,针刺结合亚低温组联合针刺与亚低温处理,各组于造模后、72h后行神经功能症状评分,72 h后取材行TTC染色、基因芯片检测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脑梗死面积比、miR-106b-5p表达上升(P<0.01),差异表达4种miRNA,功能涉及调节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与模型组比较,亚低温组、针刺组及针刺结合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脑梗死面积比、miR-106b-5p表达下降(P<0.01或P<0.05),分别激发7、16、23种差异miRNA,功能除涉及调节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还可调节神经元分化、轴突延伸、基因表达及炎症反应;与亚低温组比较,针刺结合亚低温组脑梗死面积比、miR-106b-5p表达下降(P<0.05),且各功能差异miRNA数目增加。结论:针刺结合亚低温法通过下调miR-106b-5p或激发miRNA多层次功用等机制,改善CIRI,从而实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刺 亚低温 MIRNA miR-106b-5p
下载PDF
亚低温对脓毒症心肌抑制大鼠血清TNF-α、IL-6的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伟 林乐清 +4 位作者 梁栋诚 金光勇 唐文学 王白永 王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8期35-39,F0003,共6页
目的建立脓毒症心肌抑制大鼠模型,观察亚低温(33.0±0.5)℃治疗对脓毒症心肌抑制大鼠不同时期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健康大鼠,利用超声及盲肠结扎穿孔术... 目的建立脓毒症心肌抑制大鼠模型,观察亚低温(33.0±0.5)℃治疗对脓毒症心肌抑制大鼠不同时期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健康大鼠,利用超声及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脓毒症心肌抑制大鼠30只,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常温组,每组各15只。亚低温组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全身物理降温,并监测肛温,目标肛温为(33.0±0.5)℃;达到目标体温4 h后进行复温,复温速度为0.25~0.50℃/h,亚低温治疗总时长持续6 h。常温组暴露于室温(24.0~26.0℃),常规处理。两组大鼠在0、3、6、16、24 h分别留取静脉血标本,观察TNF-α、IL-6、cTnI、NT-proBNP变化,24 h后处死并制作心肌病理切片,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构。结果心肌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常温组较亚低温组心肌组织更为疏松、模糊,部分心肌细胞肿胀、脂肪变,出现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心肌间质出现充血扩张;亚低温组血清TNF-α浓度在24 h明显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间点两组IL-6、cTnI、NT-proBNP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亚低温组IL-6高峰前移,cTnI及NT-proBNP在24 h较常温组呈下降趋势。结论亚低温可抑制脓毒症心肌抑制大鼠TNF-α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脓毒症 心肌抑制 TNF-Α IL-6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症急性颅脑创伤患者S100-β蛋白、 NSE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曾小琴 何芙蓉 隋曌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696-699,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症急性颅脑创伤(ASTBI)患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ASTBI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n=6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症急性颅脑创伤(ASTBI)患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ASTBI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n=63)与对照组(n=63)。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亚低温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亚低温处理(降温床降温、肌注冬眠合剂)。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S100-β蛋白、NSE等神经损伤因子水平,抗氧化能力(AO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治疗7d后,亚低温组IL-6、IL-10、TNF-α、S100-β蛋白、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亚低温组AOA、G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亚低温组MoCA评分、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可保护ASTBI患者脑组织,缓解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元及血脑屏障,避免NSE释放至外周血,抑制生成S100-β蛋白,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亚低温 血清 炎性因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Effect of sub-hypothermia therapy on coagulopathy after severe head injury 被引量:5
6
作者 LI Gang XU Ru-xiang +4 位作者 KE Yi-quan JIANG Xiao-dan ZHANG Shu-fen DENG Bi-lan YU X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2350-2352,共3页
Sub-hypothermia therapy is one of the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The objective of the therapy is to trea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by alleviating brain edema, protecting blood brain barrier... Sub-hypothermia therapy is one of the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The objective of the therapy is to trea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by alleviating brain edema, protecting blood brain barrier (BBB), and preventing subsequent damage to neurons. It can protect brain function by depressing metabolism, reducing the release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 and free radicals, reducing the level of lactic acid, and lowering the damage of cytoskeletal structure Howe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hypothermia brain injury blood coagulation HYPERFIBRINOLYSIS
原文传递
亚低温联合生脉注射液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岚 马国营 +2 位作者 王璞 王维展 李雅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生脉注射液在心肺脑复苏(CPCR)救治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给予复苏兴奋药物、降颅压、激素等基...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生脉注射液在心肺脑复苏(CPCR)救治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给予复苏兴奋药物、降颅压、激素等基础复苏药;亚低温组同时联用大剂量生脉注射液。两组患者均在复苏即刻以及复苏后1、3和7 d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抽取静脉血3 m l,检测血浆丙二醛(M DA)含量及尿酸(UA)浓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亚低温组治疗后GCS明显升高(P<0.05或P<0.01),M DA含量和UA浓度则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GCS、M DA和UA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亚低温联合大剂量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PCR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CPCR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生脉注射液 心肺脑复苏
下载PDF
亚低温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缺血脑组织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邱小鹰 陈汉明 +3 位作者 廖书胜 陈红 黄英华 杨明秀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及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亚低温组、轻度高温GBE组、常温GBE组及亚低温GBE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亚低温及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亚低温组、轻度高温GBE组、常温GBE组及亚低温GBE组,每组8只。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GBE组在缺血前12 h~缺血后2 h 4次腹腔注射GBE 300 mg/k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Glu、Asp、GAB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除亚低温GBE组Glu、Asp及亚低温组Asp外,其他各组缺血脑组织Glu、Asp、GAB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0.001)。与脑缺血对照组比较,常温GBE组、亚低温组及亚低温GBE组缺血脑组织Glu、As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GAB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0.001)。与常温GBE组比较,亚低温组及亚低温GBE组缺血脑组织Glu、Asp水平和轻度高温GBE组缺血脑组织GAB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0.001);而亚低温组及亚低温GBE组缺血脑组织GABA水平和轻度高温GBE组缺血脑组织Glu、Asp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0.001)。亚低温组与亚低温GBE组缺血脑组织Glu、Asp、GAB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和GBE都能降低缺血脑组织Glu、Asp水平,使GABA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亚低温 银杏叶提取物 氨基酸递质
下载PDF
不同时机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亚斌 尚金星 +2 位作者 赵志煌 王希瑞 李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59-461,4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及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沧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早期亚...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及对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沧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联合早期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早期亚低温联合后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以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2%)显著高于对照组(73.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织氧分压及颅内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组织氧分压明显高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 d研究组患者的相关血清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sTBI的疗效更为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缺氧状况,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治疗时机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血清指标 预后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引流术后亚低温治疗医院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闫雅凤 唐晟 +1 位作者 刘宗琼 高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引流术后亚低温治疗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方法对1996年8月~2003年8月,住院>3d的 216例脑室引流术后, 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重症颅脑损伤患...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引流术后亚低温治疗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方法对1996年8月~2003年8月,住院>3d的 216例脑室引流术后, 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引流术后, 亚低温治疗并发医院感染28例,感染发生率12.96%,多发生在住院14 d内,上呼吸道感染最高39.29%,其次为泌尿系统17.86%,病原学检查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因素主要与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冬眠、意识状态、年龄、住院时间、营养情况等有关. 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室引流术后亚低温治疗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医院感染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脑室引流术后 亚低温治疗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远、近期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瑞林 郭亚乐 +3 位作者 李占魁 苏宝山 黄少平 周熙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61-564,共4页
为研究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害 (HIBD)新生大鼠的远、近期脑保护作用 ,对新生7天的SD大鼠制作HIBD模型 ,31℃亚低温干预分别持续6小时及3小时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 ,并进行行为观察。结果发现新生大鼠HIBD后... 为研究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害 (HIBD)新生大鼠的远、近期脑保护作用 ,对新生7天的SD大鼠制作HIBD模型 ,31℃亚低温干预分别持续6小时及3小时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 ,并进行行为观察。结果发现新生大鼠HIBD后有近期大量凋亡损害和饥饿诱发后远期行为如空间探索能力、生存竞争能力损害 ;亚低温干预可使近期凋亡细胞数减少 ,远期损害减轻 ,31℃亚低温持续6小时比3小时效果显著。提示31℃亚低温对缺血新生鼠脑远、近期都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缺氧缺血性脑损害 动物实验 新生儿 细胞凋亡 脑保护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明明 张瑛琪 +4 位作者 邵琰 陈莹 游道锋 籍文强 张岁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等,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研究组给予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均治疗2个月,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异常情况;记录2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统计2组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组NSE、S100β蛋白、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减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EG异常情况改善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明显显著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EACMP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安全且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脑损伤,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EEG异常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亚低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惠琴 金红梅 +1 位作者 彭爱霞 游幼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7B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78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抗掠...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78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抗掠厥、防治脑水肿、维持正常脑代谢、静脉营养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期间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直肠温度等,动态检测血糖、血气分析、电解质、出凝血时间等,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EEG)检查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EEG、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4h、48h、72h心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呼吸、收缩压、舒张压、血糖、钠离子浓度、钾离子浓度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在新生儿HIBD治疗中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亚低温 护理
下载PDF
重型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银清 陈汉民 +2 位作者 余锦刚 尹家和 黄国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 5例经手术治疗后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 5例 )及常温对照组 (2 0例 ) ,亚低温组术后入NICU病房行亚低温治疗 ,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 ,并与常规...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 5例经手术治疗后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 5例 )及常温对照组 (2 0例 ) ,亚低温组术后入NICU病房行亚低温治疗 ,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 ,并与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进行比较。 6个月后进行GOS预后评估。结果 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GOS预后评估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 3天和第 6天 ,血清IgM ,IgG ,IgA和补体C3值均下降 ,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治疗后第 2周 ,亚低温组IgM ,IgG ,C3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疗法对重型脑损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稳定和保护作用 ,并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脑损伤 免疫球蛋白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桂梅 吴家幂 +4 位作者 张希庆 郭宇林 文华 张轩 储照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3期2771-2773,共3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fCIRI)后成年大鼠脑内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及其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模拟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制造成年大鼠fCIRI,持续脑缺血2 h后再灌注。将动物随机分为fCIRI常温组f、CIRI亚低温组...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fCIRI)后成年大鼠脑内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及其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模拟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制造成年大鼠fCIRI,持续脑缺血2 h后再灌注。将动物随机分为fCIRI常温组f、CIRI亚低温组。fCIRI亚低温组于再灌注时即开始实施亚低温,持续1 h。在fCIRI后1 d取脑,应用免疫荧光观察eNSCs和新生神经细胞的表达。结果与fCIRI常温组比较fCIRI亚低温组侧脑室下区中eNSCs数量有所增加(P<0.05),新生神经细胞与新生神经胶质细胞的比率较fCIRI常温组增多(P<0.05)。结论fCIRI后亚低温能促进eNSCs增殖并更多地向神经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亚低温 成年大鼠
下载PDF
急诊体外循环在创伤性心脏和大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冠华 张鲁英 +4 位作者 张广福 梁家立 杨哲 郑晓舟 张波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临床评价急诊体外循环(emergency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ECC)抢救和治疗创伤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危重患者的效果.方法 应用EECC抢救和治疗创伤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危重患者13例.其中交通伤致胸主动脉破裂2例,介入治疗时发... 目的 临床评价急诊体外循环(emergency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ECC)抢救和治疗创伤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危重患者的效果.方法 应用EECC抢救和治疗创伤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危重患者13例.其中交通伤致胸主动脉破裂2例,介入治疗时发生创伤性心脏、大血管损伤5例;手术中发生心脏、大血管损伤6例.结果 13例全部存活,1例应用深低温停循环者术后出现下肢远端部分麻痹.术后随访1~5年,生存良好.结论 加强围术期处理,尽早建立EECC,改良EECC技术,可提高抢救和治疗创伤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危重患者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体外循环 创伤性危重患者 浅低温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6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子坚 林言华 +1 位作者 容耔耘 仇尔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69例,常温组7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血气分析、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提高...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69例,常温组7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血气分析、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0.01)、提高恢复良好率(P<0.01),明显降低颅内压(P<0.01)和死亡率(P<0.05)。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辅助亚低温下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恢复良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西云 王雪晖 +1 位作者 陈萍 兰明利 《安徽医学》 2008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降颅压控制脑水肿,平稳血压,营养脑神经,保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头部亚低温治疗组38例,在上述治疗...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降颅压控制脑水肿,平稳血压,营养脑神经,保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头部亚低温治疗组3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YZK-1076型医用智能低温治疗仪,进行头部亚低温治疗,使鼻咽部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3-5天。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2周进行头部CT扫描,测定脑出血及脑水肿量,于入院时及4周进行欧洲卒中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周时头部亚低温组脑水肿量显著减少,4周时欧洲卒中评分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头部亚低温组病死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具有脑保护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头部亚低温 高血压
下载PDF
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11
19
作者 钟有安 肖开敏 +1 位作者 钟良 刘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01~2012-03入院时血压>180/105mmHg,病程<24h的HICH患者160例,并且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随机分为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01~2012-03入院时血压>180/105mmHg,病程<24h的HICH患者160例,并且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随机分为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A组)80例及指南标准降压组(B组)8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及指南标准降压治疗;观察A、B两组术后再出血及术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 A组再出血2例,B组再出血10例,再出血率A组低于B组(P<0.05);术后2个月A组日常生活能力好于B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比较有效地降低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并能较好地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降压 亚低温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亚低温对脑缺血性损伤后凋亡诱导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华正宇 赵瑞波 刘宏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表达的影响,研究凋亡诱导因子从线粒体释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 目的观察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表达的影响,研究凋亡诱导因子从线粒体释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于缺血2h再灌注3h、6h、12h、24h、72h、7天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4h。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AIF的表达,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缺血组大鼠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常温缺血组(P<0.05)。②AIF表达:常温组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逐渐增强,至24h达高峰;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表达明显少于常温缺血组(P<0.05)。③凋亡细胞的检测:常温组凋亡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至72h达高峰;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AIF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并出现核转移,相应时间点亚低温组降低,同时凋亡阳性细胞数也呈相似的趋势,亚低温抑制缺血后神经元凋亡通过抑制AIF从线粒体释放及核转移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亚低温 凋亡诱导因子 原位末端标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