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Lessons from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James H LENZER JR Simon Xiaobin ZH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3期343-355,共13页
The mortgage loan has evolved from a local lending instrument into a major global security and its role is unparallel to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 The mortgage loan has evolved from a local lending instrument into a major global security and its role is unparallel to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transformed the mortgage loan from a local security into a premier global security traded worldwide. It examines the fundamental flaws of this process and why it does not work in regards to mortgage lending and the re-securitization products that were created through financial innovation. The findings show that regulation was unable to keep pace with financial innovation, which created an environment where actor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 sector were able to behave geographically irresponsibly by using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to their advantage by par- ticipating in moral hazard activities and engaging in other immoral and unethical business practices that were centered around localized geography, which ultimately contribute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t also examines the roll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regard to the Lehman Brothers Mini-Bond in Hung and its role as a driving force behind China's newly emerging shadow banking sector. It concludes with a policy recommend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hina's continued 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dow banking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financial tsunami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ealth man- agement vehicle China asset bubble
下载PD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Accounting Rul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Exposure Draft (ED) Financial Instruments: Expected Credit Losses on the Evaluation of Banking Company Loans 被引量:11
2
作者 Gianluca Risaliti Greta Cestari Mariarita Pierotti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3年第9期1141-1162,共22页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delayed recognition of credit losses on loan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was identified as a weakness in existing incurred loss model of impairment stated by International Account...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delayed recognition of credit losses on loan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was identified as a weakness in existing incurred loss model of impairment stated by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AS) 39, because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delay might generate pro-cyclical effects. In response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G20, Financial Crisis Advisory Group (FCAG),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bodies,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has undertaken, since 2009, as a part of the project to replace IAS 39, a project (partially shared with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aimed at introducing an expected loss model of impairment.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subset project, the IASB has previously issued two exposure documents proposing models to account for expected credit losses: an exposure draft (ED) Financial Instrument: Amortized Cost and Impairment,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09, and a supplementary document (SD) Financial Instrument: Impairment, published jointly with the FASB in January 2011. However, neither of the two proposals received strong support from interested parties. Recently, the IASB, after the FASB's decision to withdraw from the joint project and to develop a separate expected credit loss model based on a single measurement approach consisting in the sole recognition of lifetime expected credit losses, published a third proposal--Ahe so-called expected credit losses model (ED/2013/3 Financial Instruments: Expected Credit Lo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irment expected credit losse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anking company loans credit quality
下载PDF
Reflection on the Key Features and Causes of the Current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3
作者 张娟 《海外英语》 2011年第3X期259-260,共2页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ccommodating a new banking business model, which endeavors to benefit, with increased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products, from the incentives...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ccommodating a new banking business model, which endeavors to benefit, with increased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products, from the incentives and distortions created by the global macro liquidity policies. The failure of regulatory and supervising institutions to keep up with those innovations has undoubtedly compounded the magnitude of the debt and credit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ANCIAL crisis sub-prime market SHADOW BANKING system REGULATORY framework
下载PDF
Marxist logic tells origin of current crisis
4
作者 赵磊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2期70-79,共10页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1929,economists have continued soul-searching for the lessons to be drawn from the crisis.But mainstream reflections have been misguided,conf ined to stereotypical targets of blame such a...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1929,economists have continued soul-searching for the lessons to be drawn from the crisis.But mainstream reflections have been misguided,conf ined to stereotypical targets of blame such as "lax regulation," "policy mistakes" and "underestimation of risks." Regretfully,understanding of the root cause of the current sub-prime crisis is as superficial as before.The reasons for both crises seem to be polar opposites:the Great Depression of 1929 was triggered by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while the ongoing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was triggered by "excess" effective demand.In fact,however,the classic crisis and the modern crisis in the capitalist world essentially originate from the same thing:crisis of overproduction.The shift from classic crisis into modern crisis only kicks the ball from supply side to demand side.Given the intrinsic contradictions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at give rise to the crisis,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risk and regulation" proves difficult to help us understand its nature.For this reason,we must turn to a Marxist questioning of the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prime crisis Frnancial REGULATION Marxis questioning.
下载PDF
从资助到危机: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演进中未兑现的平等承诺
5
作者 王慧敏 郑樱涵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9,共13页
196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美国的一部里程碑式高等教育法案,以学生资助政策为核心,旨在消除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障碍。该法案诞生之初以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为使命,在实施过程中确实为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美国的一部里程碑式高等教育法案,以学生资助政策为核心,旨在消除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障碍。该法案诞生之初以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为使命,在实施过程中确实为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政策本身的流变,在经历了数次重新授权和修订之后,《高等教育法》中的学生资助政策逐渐异化,甚至走向资助的反面,演变成学生长久无法摆脱的经济枷锁乃至全社会的债务危机。法案的平等初心回应了弱势群体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但这一承诺在法案的实施过程中逐渐淡化,资助政策的方向发生偏移,出现了资助对象泛化、资助方式从助学金向贷款项目不断倾斜、高校学费快速攀升和学生贷款债务难以偿还等诸多问题,以促进平等为初衷的《高等教育法》并未真正打破弱势群体的贫困循环。尽管资助规模不断扩大,但旨在促进平等的资助最终蜕变为弱势群体的债务枷锁,庞大的学生贷款债务成为联邦政府和全社会的沉重负担。学生资助政策基于平等原则而制定,但实施效果与立法宗旨及政策制定者的设想相去甚远,其原因既有高等教育中平等与卓越两大追求的冲突,也有特定时代背景和特殊政治体制的影响。在教育政策的实施中如何不忘初心,实现教育公平,既是理解美国教育的批判视角,也是当下需要审慎思考的普遍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法》 教育公平 学生资助 学生贷款 债务危机
下载PDF
文在寅政府时期韩国房价暴涨与家庭负债危机探析
6
作者 金光熙 王思加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28,141,共9页
若仅依据统计指标,韩国已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然而,在历史因素、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低利息和房地产政策的失误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文在寅执政期间房价暴涨,使韩国人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同期出现的“调集灵魂”投资和“贷款投... 若仅依据统计指标,韩国已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然而,在历史因素、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低利息和房地产政策的失误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文在寅执政期间房价暴涨,使韩国人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同期出现的“调集灵魂”投资和“贷款投资”也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危机。韩国银行使用的两种家庭负债统计方法都遗漏了全租保证金贷款等重要债务,无法准确把握负债比率。现如今,差价投资盛行、信用贷款和全租资金贷款也大幅增加,因此韩国的家庭负债风险远比预想中要严重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在寅政府 房价暴涨 家庭负债危机 全租保证金贷款 差价投资
下载PDF
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金融稳定——来自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园园 池国栋 白俊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37,共18页
从实体企业发放委托贷款如何影响财务风险的微观视角,通过将手工收集的委托贷款数据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相匹配,研究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实体企业发放委托贷款会提高企业营业外利润率,却牺牲主业利润率,... 从实体企业发放委托贷款如何影响财务风险的微观视角,通过将手工收集的委托贷款数据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相匹配,研究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实体企业发放委托贷款会提高企业营业外利润率,却牺牲主业利润率,降低企业主业收入的持续性,表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不利于金融稳定;委托贷款对创新等实体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加大微观企业未来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削弱金融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资金贷出方高效治理水平以及借款方较强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委托贷款对金融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建议企业对委托贷款持谨慎态度,避免从事“舍本逐末”的委托贷款行为,有关部门要引导资金资源流向高效率部门,方能从源头上遏制影子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贷款 收入效应 风险效应 影子银行 银行危机
下载PDF
斯里兰卡视角下的债务危机及其与中国贷款关系分析
8
作者 王秋彬 普雷马拉特纳 乌梅什·莫拉穆达利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2期96-108,156,共14页
斯里兰卡是较早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使用中国贷款建设了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视塔等重要基础设施,但却经常被西方与印度拿来作为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的典型案例。2022年,斯里兰卡爆发自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债务危机,... 斯里兰卡是较早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使用中国贷款建设了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视塔等重要基础设施,但却经常被西方与印度拿来作为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论”的典型案例。2022年,斯里兰卡爆发自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债务危机,陷入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重危机,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由于近年来中国贷款在斯里兰卡外债总额中的占比增加,西方以及印度有些人就把这场危机归咎于中国贷款,再度大肆炒作“中国债务陷阱论”。但事实上,从外债结构来看,斯里兰卡高额债务负担的直接原因是商业贷款规模的急剧增加;从债权人结构来看,国际主权债券(ISB)而不是中国贷款规模在斯里兰卡外债存量以及还本付息额中占比更高。可见,这场危机不仅不能算到中国头上,也很难完全归咎于新冠病毒大流行、乌克兰危机等外部因素。危机的根源性因素主要是在斯里兰卡内部: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长期的经济管理不善与政治机会主义、经济的结构性弱点等因素,这是造成这场严重危机的重要根源。简言之,债务危机的爆发不是债务本身或贷款国出了问题,而是使用债务的人与方式出了问题。为此,斯里兰卡需要进行重大改革并采取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才能带领国家走出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里兰卡 债务危机 “中国债务陷阱论” 中国贷款 中斯合作
下载PDF
4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测算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郭菊娥 郭广涛 +1 位作者 孟磊 薛勇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4,共7页
本文论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出台的现实背景,给出了我国宏观政策与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基于对4万亿投资的具体分解,利用投入产出闭模型定量测算获得,4万亿投资对我国GDP的拉动总效应为64489亿元,并详细论述了投资... 本文论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出台的现实背景,给出了我国宏观政策与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基于对4万亿投资的具体分解,利用投入产出闭模型定量测算获得,4万亿投资对我国GDP的拉动总效应为64489亿元,并详细论述了投资对我国GDP拉动具有六年的时滞效应特征。最后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经济政策 4万亿 GDP 投入产出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体育产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锦平 李舜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环境恶化、竞赛市场萎靡、企业效益受损、运动员收入降低等,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从危机中把握机遇、整合市场资源、调控行业区域布局、采取危机营销策略是体育产业应对危机的必...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环境恶化、竞赛市场萎靡、企业效益受损、运动员收入降低等,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从危机中把握机遇、整合市场资源、调控行业区域布局、采取危机营销策略是体育产业应对危机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下载PDF
次贷危机影响下我国能源生产态势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晏文隽 郭菊娥 龚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2,共6页
基于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经验模态分解提取的特征因素,揭示了金融危机、能源政策、经济周期和能源生产自身发展规律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演进特征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依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影响的实际情况,从金... 基于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经验模态分解提取的特征因素,揭示了金融危机、能源政策、经济周期和能源生产自身发展规律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演进特征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依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影响的实际情况,从金融危机和能源政策层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能源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翔实的对比分析,得出2007年金融危机会加剧我国已经下滑的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趋势,但相应出台的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发展的影响时效长、作用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熨平金融危机对能源生产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给出2008年至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小幅调整,但能源生产总量仍缓慢增长的发展态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 经验模态分解 能源政策 预测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时变Copula模型的美国次贷危机传染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叶五一 韦伟 缪柏其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158,共8页
金融危机传染分析是国际金融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对Copula变点检测方法进行推广,采用时变非参数阿基米德Copula模型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及其变化趋势,以时变尾部相依系数的大小来度量危机传染程度,并结合系数的变化趋势和时间段... 金融危机传染分析是国际金融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对Copula变点检测方法进行推广,采用时变非参数阿基米德Copula模型检验金融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及其变化趋势,以时变尾部相依系数的大小来度量危机传染程度,并结合系数的变化趋势和时间段对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进行分析.最后选择全球六个主要股票市场指数和S&P500指数进行危机传染实证研究,得出次贷危机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传染效应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非参数时变Copula 局部极大似然估计
下载PDF
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构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景新 刘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9-102,共4页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的持续蔓延,银行业金融机构倒闭事件层出不穷,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我国政府非常紧迫的一项任务。本文在解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取美国存款保险...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的持续蔓延,银行业金融机构倒闭事件层出不穷,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我国政府非常紧迫的一项任务。本文在解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取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构想,维护金融和经济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存款保险 次贷危机
下载PDF
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现状及其效果检验——基于造纸、采掘与电力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5
14
作者 蔡海静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5,共7页
本文针对我国2007年7月实施绿色信贷以来的效果进行经验检验,结果发现,银行对于长期借款的审批更多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绿色信贷政策仅体现在企业的短期借款行为上。在考虑金融危机因素后,绿色信贷政策对短期借款行为的效果在金融危机... 本文针对我国2007年7月实施绿色信贷以来的效果进行经验检验,结果发现,银行对于长期借款的审批更多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绿色信贷政策仅体现在企业的短期借款行为上。在考虑金融危机因素后,绿色信贷政策对短期借款行为的效果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信贷市场就出现了供少于求的局面,银行在选择信贷对象时除了会考虑偿债能力等必要的财务指标外,也会更加关注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环境保护问题,这不仅符合绿色信贷政策的要求,也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更符合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而短期信贷的利息率较低,且差异并不显著,绿色信贷的效果并未体现在借款成本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银行借款 借款成本 金融危机
下载PDF
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雷鸣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近期,美国发生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波及的幅度和范围都创下了新世纪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之最。而上个母纪90年代初,日本也爆发了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泡沫危机"的金融危机,并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长期的影响。目前从两... 在近期,美国发生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波及的幅度和范围都创下了新世纪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之最。而上个母纪90年代初,日本也爆发了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泡沫危机"的金融危机,并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长期的影响。目前从两场危机的产生原因、表现方式、及作用机理上看,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同之处。但在危机爆发的规模、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两国政府处理危机的方式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两场危机对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泡沫危机 流动性过剩 金融自由化 资本泡沫
下载PDF
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以温州民间借贷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越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正规金融的满足,只能转而依赖民间借贷甚至民间高利贷。不利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盈利欠佳,民间借贷的高利息使它们不堪重负,银行惜贷使它们资金周转不灵。在温州,不少民营中小企业... 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正规金融的满足,只能转而依赖民间借贷甚至民间高利贷。不利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盈利欠佳,民间借贷的高利息使它们不堪重负,银行惜贷使它们资金周转不灵。在温州,不少民营中小企业纷纷关门倒闭;企业倒闭潮的连锁效应导致担保公司的垮塌和民间借贷市场的动荡和混乱,引发民间借贷挤兑,民间金融诚信危机四伏。因而,需要分析民间借贷危机形成原因和防治对策,以促成民间资本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危机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态势及其风险摆脱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伟光 许晓婷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82,共6页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存量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原因。在此,在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下降的前提下,以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信贷激增为背景,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存量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原因。在此,在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下降的前提下,以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信贷激增为背景,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演变轨迹、成因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设计出防止不良贷款反弹、控制信贷风险积聚的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生态 银行业 不良贷款
下载PDF
金融海啸中的三重危机与法律应对 被引量:9
18
作者 楼建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94,共9页
金融海啸包含了三重危机:次级贷款危机、金融衍生品危机以及金融全球化危机。它们分别处于基础金融环节、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三种危机之间有联动效应,但可以分别进行分析。相应地,它们对法律提出的挑战也各不相同,涉及国... 金融海啸包含了三重危机:次级贷款危机、金融衍生品危机以及金融全球化危机。它们分别处于基础金融环节、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三种危机之间有联动效应,但可以分别进行分析。相应地,它们对法律提出的挑战也各不相同,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两个层面,覆盖金融监管(公法)与金融商法(私法)两类完全不同的法律领域。法律对金融海啸的回应也应当三条进路并行,包括国际层面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设、金融监管立法的改进,以及目前尚为人忽略的金融商法/私法秩序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海啸 次贷危机 金融衍生品危机 金融全球化危机
下载PDF
房地产市场对银行收益的系统性影响研究——以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市场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宏 曹宁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5-134,143,共11页
文章研究了三地上市银行和房地产公司股票之间的收益关系,发现三个市场的银行股票收益都显著地受到房地产股票波动的影响,并且利用三地数据的结构性差异点,确定了次贷危机发生作用的时点。对比次贷危机前后的三个市场银行股和房地产股... 文章研究了三地上市银行和房地产公司股票之间的收益关系,发现三个市场的银行股票收益都显著地受到房地产股票波动的影响,并且利用三地数据的结构性差异点,确定了次贷危机发生作用的时点。对比次贷危机前后的三个市场银行股和房地产股票收益的关系后发现,代表银行股收益对房地产股波动敏感性的回归系数在次贷危机后均有所增大,显示美国和中国的银行业所面临的房地产风险已经由非系统性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其风险敞口在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按揭抵押贷款 次贷危机
下载PDF
—切实保障金融创新中的金融安全——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被引量:31
20
作者 何德旭 范力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共5页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既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也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实证研究表...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既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也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果金融创新信息披露充分、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有效、金融创新监管到位,那么,金融创新仍然是规避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