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对急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 李玮 +1 位作者 黄梅艳 贾树山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急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急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急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急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给予0.25 mg/kg艾司氯胺酮镇痛)和对照组(麻醉前摆放体位时不进行镇痛,给予0.25 mg/kg生理盐水),每组3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_(1))、艾司氯胺酮静脉推注10 min后(T_(2))、摆放体位时(T_(3))的疼痛程度以及T_(1)、T_(2)、T_(3)、麻醉平面稳定后5 min(T_(4))的镇静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满意度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术后48 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时刻,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刻,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麻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690)。结论术前应用艾司氯胺酮蛛网膜下腔阻滞可显著减轻急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疼痛程度,缩短麻醉操作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急诊 下肢骨折手术 摆放体位 蛛网膜下腔阻滞 镇痛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刘波 张艳玲 石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分娩镇痛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分娩镇痛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质量以及母婴安全情况。结果麻醉后15 min、分娩后2 h,观察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单次注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中,可缓解产妇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应激反应,降低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且保障了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应激反应 疼痛程度 母婴安全
下载PDF
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术后镇痛 被引量:22
3
作者 邵兵 刘琴湘 +2 位作者 郭训 赖朝蓬 黄素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93-194,共2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Ⅰ~Ⅱ级 6 0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均采用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腰麻用药为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 10mg ,然后硬膜外腔置管。研究组于...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Ⅰ~Ⅱ级 6 0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 ,均采用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腰麻用药为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 10mg ,然后硬膜外腔置管。研究组于腰麻药中加入吗啡 0 2 5mg ,对照组则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2mg。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Ramsay镇静评分、BCS(Bruggrmanncomfortscale)舒适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蛛网膜下隙吗啡组术后完全无痛时间和持续镇痛时间明显长于硬膜外吗啡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吗啡组 (P <0 0 5或P <0 0 1)。Ramsay评分和BCS评分明显高于硬膜外吗啡组 (P <0 0 5或P <0 0 1)。蛛网膜下隙吗啡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蛛网膜下隙注射吗啡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 吗啡 镇痛 硬膜外腔注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第一产程潜伏期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宋梅 李文红 +3 位作者 桂香玲 赵念 肖阳 罗春艳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722-724,共3页
目的观察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运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镇痛效果。方法对130例自愿接受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实施麻醉后助产士协助产妇选择自由体位行走活动。并与未行分娩镇痛产妇131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 目的观察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运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镇痛效果。方法对130例自愿接受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实施麻醉后助产士协助产妇选择自由体位行走活动。并与未行分娩镇痛产妇131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下肢活动情况、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镇痛效果明显,潜伏期时间缩短,剖宫产率下降,应用催产素比例提高(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可行走性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应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能有效的减轻产妇早期疼痛,对产妇的运动功能无不良影响,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了产妇分娩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走性 分娩镇痛 潜伏期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晓雷 钟惠珍 +3 位作者 甘果 袁力勇 黄建平 方春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确定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100名拟实施分娩镇痛初产妇,按蛛网膜下隙Rop剂量不同,随机分为Rop 1.0mg(R。)组、1.5mg(R2)组、2.2mg(Rj)组及3.3mg(R4)组,每组25... 目的:确定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100名拟实施分娩镇痛初产妇,按蛛网膜下隙Rop剂量不同,随机分为Rop 1.0mg(R。)组、1.5mg(R2)组、2.2mg(Rj)组及3.3mg(R4)组,每组25名。有效镇痛的标准为蛛网膜下隙注射Rop 10min内产妇宫缩时VAS评分0~2cm。运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Probit法),建立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蛛网膜下隙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并计算Rop的E%及E%。结果: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为:Probit(Z)=-1.00478±5.67816(10g剂量);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95%可信区间:1.31~1.70mg),ED。为2.93mg(95%可信区间:2.42~4.16mg)。结论:Rop蛛网膜下隙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ED95为2.93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隙 分娩镇痛 剂量 效应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泌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骐 崔雯 方明星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712-713,共2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组(Ⅰ组)及术后疼痛时用哌替啶肌注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观察术后6、12、24、48hVAS评分以及术后24、48h血浆泌乳...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组(Ⅰ组)及术后疼痛时用哌替啶肌注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观察术后6、12、24、48hVAS评分以及术后24、48h血浆泌乳素(PRL)水平,另外观察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Ⅰ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1),术后24、48h的PRL水平亦高于Ⅱ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并可促进术后泌乳素的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镇痛 吗啡 泌乳素 剖宫产术
下载PDF
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最佳剂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雁 梁立双 冀亚男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产妇等分为6组:芬太尼2.5μg(A组)、芬太尼5μg(B组)、芬太尼10μg(C组)、芬太尼15μg(D组)、芬太尼20μg(E组)、芬太尼25μg(F组),各组均复合罗哌卡...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产妇等分为6组:芬太尼2.5μg(A组)、芬太尼5μg(B组)、芬太尼10μg(C组)、芬太尼15μg(D组)、芬太尼20μg(E组)、芬太尼25μg(F组),各组均复合罗哌卡因3mg。记录蛛网膜下腔镇痛起效及维持时间,注药前及注药后5、10、30、60min、宫口开至10cm和分娩时、分娩后24h的VAS评分,记录产妇的MBS评分、Ramesay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及镇痛对呼吸、循环、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等。结果:A、B组起效慢、维持时间短;D、E、F组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组注药后5、10、30、60min时,宫口开全时、分娩时及分娩后24h与注药前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E、F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完善,C组欠佳,A、B组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组产妇运动阻滞轻,各时相SpO2及各时相MAP、HR、RR均在正常范围,剖宫产、器械助产及不良反应例数少。A、B、C组在5、10、30min时镇静评分低,D、E、F组在30、60min时镇静评分较高。各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均在8分以上,5min均为10分。结论: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国人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时芬太尼最佳剂量为15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阻滞 镇痛 产科
下载PDF
不同时辰剖宫产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时效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洁 汪小海 +1 位作者 马正良 顾小萍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39-41,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剖宫产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时效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拟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健康临产妇480例,选择予0.5%重比重布比卡因2.5~3 m L蛛网膜下腔(L2-3)阻滞,记录产妇术后...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剖宫产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时效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拟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健康临产妇480例,选择予0.5%重比重布比卡因2.5~3 m L蛛网膜下腔(L2-3)阻滞,记录产妇术后疼痛显著开始的时间(VAS评分>3分)以及24h内自觉疼痛最为剧烈时刻的VAS评分,计算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有效镇痛时间(术后自觉疼痛显著开始的时间点-麻醉平面固定时间点)。分析患者自零点起24h期间12个时段(时段/2h)、6个时段(时段/4h)和3个时段(时段/8h)等划分条件下其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及术后镇痛时效的变化特点。结果:2h分段结果显示,22:00至24:00时辰内产妇自觉疼痛最为剧烈时刻VA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时段组,14:00至18:00时辰内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效镇痛时间显著短于其他时辰组;4 h分段结果显示,20:00至24:00时辰内自觉疼痛最剧烈时刻VA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时段组;12:00至20:00时辰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效镇痛时间显著低于其他时辰组;8 h分段结果显示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时段患者自觉疼痛与术后镇痛时效均呈现了显著的时辰变化特点,其中,晚间实施剖宫产的产妇,术后24h内自觉疼痛最为剧烈时刻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其它时段产妇;下午实施剖宫产的产妇,其蛛网膜下腔阻滞有效镇痛时间(min)显著短于其他时段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蛛网膜下腔阻滞 布比卡因 镇痛 时辰
下载PDF
加巴喷丁联合蛛网膜下腔吗啡输注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邹聪 何云武 +3 位作者 龙石银 廖梦君 龙慧 李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8-622,627,共6页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蛛网膜下腔植入式输注系统吗啡输注用于晚期癌痛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晚期癌痛患者40例,A组为加巴喷丁联合蛛网膜下腔植入式输注系统吗啡输注(n=13例);B组为安慰剂联合蛛网膜下腔植入式输...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蛛网膜下腔植入式输注系统吗啡输注用于晚期癌痛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晚期癌痛患者40例,A组为加巴喷丁联合蛛网膜下腔植入式输注系统吗啡输注(n=13例);B组为安慰剂联合蛛网膜下腔植入式输注系统吗啡输注(n=12例);对照C组为口服吗啡进行镇痛(n=15例)。在达到疼痛缓解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维持给药至观测终止。分别观察A、B、C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2 h、1周、1个月的VAS,睡眠质量,药物毒副反应的差异;比较至观测终止时吗啡的日消耗量;治疗前、观测终止时T细胞、NK细胞等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为期1个月的研究,分析3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发现:(1)评价疼痛控制程度及睡眠质量、药物的毒副反应、吗啡的日均消耗量,与B、C组相比,A组疗效最好,吗啡日消耗量最少。(2)与B、C组相比,A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CD56+等指标升高最为显著,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蛛网膜下腔植入式输注系统吗啡输注能更有效的缓解疼痛,减少吗啡的消耗量,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能提高睡眠质量及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吗啡 癌痛 蛛网膜下腔 输注泵 镇痛
下载PDF
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连续蛛网膜下隙注入用于晚期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庾俊雄 刘辉梅 +2 位作者 葛波 丁可 文向萍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蛛网膜下隙注药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将32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连续蛛网膜下隙镇痛,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测定镇痛前、镇痛后1、4周的T细... 目的探讨连续蛛网膜下隙注药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将32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连续蛛网膜下隙镇痛,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测定镇痛前、镇痛后1、4周的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分别观察镇痛前、镇痛后24 h、72 h、1周的VAS评分,吗啡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CD+3水平分别为58.37±4.16、54.51±2.55,CD+4水平分别为35.76±2.97、30.03±2.33,CD+4/CD+8分别为1.47±0.15、1.35±0.13,两组比较,P<0.05;VAS评分分别为(2.00±0.89)、(2.12±0.96)分,两组比较,P<0.05;吗啡用量分别为(9.38±2.44)、(64.79±13.47)mg,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5%、62.5%,呼吸抑制发生率为0、12.5%,皮肤瘙痒发生率为18.75%、5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连续蛛网膜下隙注药用于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 吗啡 癌痛 镇痛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翟利平 徐公元 巫朝霞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效应。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舒芬太尼3μg组、舒芬太尼5μg组、舒芬太尼7μg组。于L2-3行腰硬联合阻滞,鞘内注射相应剂量舒芬太尼以及2mg罗哌卡因,...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分娩镇痛的效应。方法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舒芬太尼3μg组、舒芬太尼5μg组、舒芬太尼7μg组。于L2-3行腰硬联合阻滞,鞘内注射相应剂量舒芬太尼以及2mg罗哌卡因,硬膜外腔置管,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泵。记录起效时间、首次用药持续时间、鞘内给药后VAS评分、局麻药总量;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与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舒芬太尼5μg、7μg组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与3μ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μg组罗哌卡因总量、运动阻滞例数比5μg、7μg组明显增加(P<0.05)。但上述指标5μg、7μg组之间无差异。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3μg、5μg、7μg联合罗哌卡因2mg鞘内注射分娩镇痛均安全、有效,但综合评估鞘内注射分娩镇痛联合用药以舒芬太尼5μg联合罗哌卡因2mg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
下载PDF
脊髓腔电针镇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锡民 李家群 +5 位作者 李倩华 丁曼华 汪春莲 梁勋厂 张静 关新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电针治疗50例腰腿痛病人,有效率为96.0%,显效以上占74.0%。35例肢体血流图显示治疗后病肢血流量增加率比健肢明显(P<0.01)。用大白鼠作试验,比较椎管内,外电针的镇痛效果。发现椎管内电针有更明显的镇痛效果(P<0.001),而且以低... 电针治疗50例腰腿痛病人,有效率为96.0%,显效以上占74.0%。35例肢体血流图显示治疗后病肢血流量增加率比健肢明显(P<0.01)。用大白鼠作试验,比较椎管内,外电针的镇痛效果。发现椎管内电针有更明显的镇痛效果(P<0.001),而且以低频(4~16Hz)为优。此外,作者还对电针的安全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止痛 坐骨神经痛
下载PDF
两种输注方式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美英 陆佩华 肖辉 《广州医药》 2003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观察两种注药方式对分娩镇痛效果及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每组 30例 ,均采用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CSEA)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实行分娩镇痛 ,Ⅰ组在宫口扩张至 9cm时暂停输... 目的 :观察两种注药方式对分娩镇痛效果及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每组 30例 ,均采用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CSEA)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实行分娩镇痛 ,Ⅰ组在宫口扩张至 9cm时暂停输药 ,胎儿娩出后重新输注药物至伤口缝合完毕 (间断法 ) ;Ⅱ组则全产程持续给药 (连续法 )。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满意 ;两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组间比较 ,Ⅰ组较Ⅱ组明显缩短 (P <0 0 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Ⅱ组产妇行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分别较Ⅰ组上升 7% (P <0 0 5 )。结论 :间断法给药方式加速了第二产程进展 ,从而缩短了总产程 ,降低了手术助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 给药方式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全伟斌 周朝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8期1475-1478,共4页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因其用药量小、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及母婴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及新药物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应用于产程早...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因其用药量小、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及母婴影响小等优点,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及新药物的临床应用,许多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应用于产程早期,可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已成为目前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并于近几年来在国内临床趋于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阻滞 硬膜外腔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鹏 张小铭 姚尚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02-204,共3页
通过对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和病人自控分娩镇痛(CSEA+PCEA)的可行性探讨,结论表明:在CSEA+PCEA分娩镇痛中,局麻药复合应用阿片类药物是一种较理想的配方,罗哌卡因3mg+芬太尼7.5μg用于蛛网膜下隙 硬膜外联... 通过对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和病人自控分娩镇痛(CSEA+PCEA)的可行性探讨,结论表明:在CSEA+PCEA分娩镇痛中,局麻药复合应用阿片类药物是一种较理想的配方,罗哌卡因3mg+芬太尼7.5μg用于蛛网膜下隙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效果最佳,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产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阻滞 分娩 镇痛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多模式镇痛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菁菁 杨中华 赵性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应用影像、超声检查和临床特征分析等方法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i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头痛的原因,并观察氨酚羟考酮多模式镇痛治疗中-重度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7名aSAH患者分别在出血... 目的应用影像、超声检查和临床特征分析等方法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i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头痛的原因,并观察氨酚羟考酮多模式镇痛治疗中-重度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7名aSAH患者分别在出血后1、2、3、5、7、10、14 d行头痛10 cm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中-重度头痛患者行头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经颅三维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明确其发生原因。对无明确病因学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氨酚羟考酮片剂,每次1片,每日3次,疗程3 d;对照组给予罗痛定,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 d。结果86.9%(93/107)的aSAH患者病程中存在中-重度头痛,其中9.7%(9/93)源自动脉瘤再出血,16.1%(15/93)的头痛患者经CT发现继发性脑积水,12.9%(12/93)经TCD发现存在颅内血管痉挛,其余61.3%(57/93)无阳性发现,考虑为出血后对脑膜和神经根刺激所致疼痛。对此类患者,氨酚羟考酮的总体显效率和疼痛强度差(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PI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大多数aSAH患者存在中-重度头痛,氨酚羟考酮多模式镇痛对其中无病理学改变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模式镇痛 病因学
下载PDF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振宇 杨小霖 +4 位作者 宋仕钦 袁占永 武长君 任江 李淑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552-555,共4页
目的:比较盐酸氢吗啡酮与枸橼酸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ASAⅠ级~Ⅱ级择期行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氢吗啡酮组(H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评估镇痛和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 目的:比较盐酸氢吗啡酮与枸橼酸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ASAⅠ级~Ⅱ级择期行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氢吗啡酮组(H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评估镇痛和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记录头晕、恶心、呕吐、瘙痒、寒颤,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H组患者注药后6 h、8 h、10 h、12 h、16 h、20 h VAS评分≥4分所占比例明显较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双下肢运动达Bromage1级时间S组(18.03±11.01 min)与H组(16.63±6.87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到双下肢恢复至Bromage0级的时间H组(266.13±96.15 min)比S组(202.17±102.46 min)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100μg复合布比卡因可安全的用于蛛网膜下腔镇痛,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舒芬太尼10μg复合布比卡因多,但镇痛时间较舒芬太尼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舒芬太尼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镇痛
下载PDF
连续蛛网膜下腔注药分娩镇痛术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全伟斌 劳诚毅 +3 位作者 周朝明 幸吉娟 彭丽 黄瑞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术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将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产妇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内径27G、外径22G Spinocath导管)29例,分娩结束后拔除导管;B组(内径29G、外径2... 目的探讨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术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将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产妇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内径27G、外径22G Spinocath导管)29例,分娩结束后拔除导管;B组(内径29G、外径24G Spinocath导管)29例,分娩结束后从Spinocath导管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无保存液的0.9%氯化钠溶液3~4 mL再拔管。观察两组孕妇分娩镇痛后头痛的发生率。产后头痛的产妇除常规处理外,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A组出现产后头痛17例(58.6%);B组出现产后头痛1例(3.4%)。A、B两组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的产妇经治疗1~3 d均痊愈,随访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外径较小的Spinocath导管实施分娩镇痛及蛛网膜下腔充填无保存液的0.9%氯化钠溶液再拔管能预防头痛的发生;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娩镇痛术后头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OCATH导管 蛛网膜下腔 分娩镇痛 头痛
下载PDF
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志华 熊威威 +1 位作者 蒋奕红 林高翔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0期4286-4288,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机制,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ASAⅠ~Ⅱ级12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组)和Ⅲ组(...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机制,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ASAⅠ~Ⅱ级12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组)和Ⅲ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镇痛组),Ⅰ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ml;Ⅱ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加枸橼酸舒芬太尼10μg;Ⅲ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加术后PCEA。用针对骨盆区域疼痛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镇痛效果,同时比较各组术后镇痛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产妇SF-MPQ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 h、4 h、8 h、12 h三种疼痛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三种疼痛评分与Ⅲ组在术后2 h、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皮肤瘙痒与Ⅰ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穿刺部疼痛与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与传统硬膜外镇痛方法相比,其镇痛作用强、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一种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舒芬太尼 剖宫产 术后镇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鞘内给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鞘内给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1~6月进行分娩的68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式进行分娩镇痛,A组产妇应用剂量... 目的对比观察鞘内给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1~6月进行分娩的68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式进行分娩镇痛,A组产妇应用剂量为5μg,B组产妇应用剂量为8μ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产妇给药后的镇痛效果,对比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镇痛起效后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产妇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出现运动阻滞1例,发生率2.9%,B组产妇出现运动阻滞5例,发生率14.7%,A组运动阻滞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发生皮肤瘙痒3例,发生率8.8%,B组产妇发生皮肤瘙痒10例,发生率29.4%,A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8μg可迅速达到镇痛高峰,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但5μg的安全性更好,产妇发生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建议临床斟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腔麻醉 舒芬太尼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