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
1
作者 高雨佳 刘振 +3 位作者 马骏 霍英松 武新英 陈国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auryr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潜在关系。方...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auryr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潜在关系。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收集经CTA(CT Angiography)诊断并经DSA(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phy)或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和术前、术后的头颅CTA数据。基于患者的CTA原始图像构建个体化颅内血管模型,基于CFD技术模拟计算术前、术后的压力和壁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PR(pressure ratio)、WSSR(WSS ratio)。通过随访影像学或临床体格检查判断是否发生DCI,并分为DCI组和无DCI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及其与DCI相关性。结果共入组51例患者,其中DCI组共15例患者(29.4%)DCI组较无DCI组,入院时收缩压(170.87±20.28 vs.1.58.19±28.06,P=0.037)、Pressure术后(19735.10±860.18vs.14606.06±11260.28,P=0.010)和PR(1.58±0.01vs.1.37±2.12,P=0.012)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多因素分析显示Pressure术前(OR=1,95%CI:0.999~1,P=0.017)、Prassure术后(QR=1.00.1,95%CI:1~1.001,P=0.007)、WSS术前(OR=1.096,95%CI:1.002~1.198,P=0.045)和WSS术后(OR=0.888,95%CI:0.806~0.979,P=0.017)对DC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基于Pressure术前、Pressure术后、WSS术前及WSS术后模型对DCI的识别效能AUC为0.794,敏感度为73.33%,特异度为86.1%。结论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改变与DCI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计算流体动力学 壁剪切应力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新 祝斐 +2 位作者 张鑫 杭春华 史继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738-741,共4页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小量注血组(0.4ml/kg);③大量注血组(1.0ml/kg)。采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建立兔SAH...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小量注血组(0.4ml/kg);③大量注血组(1.0ml/kg)。采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分别收集注血后1、2、3、5、7天脑脊液和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中S-100B的含量。另将1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按上述方法分组,于注血后2d采用灌注固定法处死动物,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颞叶皮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无明显变化。小量注血组注血后第1天脑脊液中S-100B蛋白含量增高,第3天后下降至正常,而血清中无明显变化。大量注血组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明显升高,但两者变化不平行。大剂量注血组颞叶皮层细胞凋亡率高于小剂量注血组(P<0.05),两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AH后早期动态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变化能反映脑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s-100B蛋白 脑损伤 血脑屏障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病人脑脊液中NO和GSH-Px及锌离子的水平研究
3
作者 徐辉 徐国祥 +5 位作者 李介华 余炳坚 潘桂常 冯建容 林学壬 陶熙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锌离子在不同脑血管疾病病人脑脊液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分别检测不同程度及不同渗透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脊液(CSF)中NO、GSH-Px和锌离子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锌离子在不同脑血管疾病病人脑脊液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分别检测不同程度及不同渗透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脊液(CSF)中NO、GSH-Px和锌离子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各种脑血管疾病病人中的重症组NO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而轻症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SH-Px、锌离子明显低于轻症组,而轻症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CSF中NO和GSH-Px呈负相关(r=-0.57,P<0.05),锌离子与GSH-Px呈正相关(r=0.68,P<0.05)。CSF渗透压高组的NO含量显著高于渗透压低组(P<0.05),而CSF渗透压高组的GSH-Px含量显著低于渗透压低组。结论检测CSF中NO、GSH-Px及锌离子含量可推断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被自由基损伤的程度和清除自由基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氧化氮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脑脊液
下载PDF
NO和GSH-PX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徐辉 李介华 +4 位作者 徐国祥 朱奕 余炳坚 关永东 刘琴湘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667-668,共2页
目的 研究脑出血 (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的脑脊液中一氧化氮 (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变化与脑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 测定并比较 NO和 GSH- PX在 8例对照组的 CSF与 15例 ACH和 15例SAH患者的 CSF的含量变化。... 目的 研究脑出血 (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的脑脊液中一氧化氮 (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的变化与脑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 测定并比较 NO和 GSH- PX在 8例对照组的 CSF与 15例 ACH和 15例SAH患者的 CSF的含量变化。结果  ACH组和 SAH组的 CSF中的 NO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而 GSH- PX浓度均低于对照组 ;脑出血组的 NO高于 SAH组 ,NO与 GSH- PX呈负相关。结论  NO、G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 sAH NO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损伤 一氧化氮 脑脊髓液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下载PDF
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脑脊液IL-1β、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生 陈然 +3 位作者 吴章松 刘勇 张均 金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观察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脑脊液白介素-1β(IL-1β)、S-100蛋白(S-10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 目的观察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脑脊液白介素-1β(IL-1β)、S-100蛋白(S-10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西医组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次,12 h/次。连续治疗2周。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龙琥醒脑颗粒,l包/次,2次/d,连续服用2周。比较2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患者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脑脊液IL-1β、S-100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整体疗效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显著高于西医组81.82%(45/55)(P<0.05)。2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后患者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分别为(12.45±2.95) mL与(21.01±4.77) mL,低于西医组[(14.40±2.86) mL与(24.02±4.8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脑脊液IL-1β、S-10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脑脊液IL-1β、S-100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后患者脑脊液IL-1β、S-100水平分别为(2.11±0.10) pg/mL与(1.04±0.10) pg/mL,低于西医组[(2.18±0.11) pg/mL与(1.18±0.1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6/55),西医组为7.27%(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可有效促进血肿及脑水肿的消退,减轻脑水肿对脑组织的损害,促使脑脊液中IL-1β、S-100水平降低,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琥醒脑颗粒 脑出血 脑水肿 脑脊液 白细胞介素-1Β s-100蛋白
下载PDF
Silencing the gene encoding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lessens acute brain injury following ischemia/reperfusion 被引量:2
6
作者 Fengzhang Wang Yuan Zhang +3 位作者 Chunke He Tingting Wang Qiyan Piao Qun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1期2432-2438,共7页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an important transcription factor dur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participates in cell apoptosis mediated by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EBP homologo...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an important transcription factor dur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participates in cell apoptosis mediated by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mediates nerve injury during Alzheimer's diseas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spinal cord trauma. In this study, we introduced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short hairpin RNA into the brains of ischemia/reperfusion rat models via injection of lentiviral vector through the left lateral ventricle. Silencing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ce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decreased water content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nd interleukin-1β mRNA expression in brain tissues following infarction, diminished the number of TUNEL-positive cells in the infarct region, decreased caspase-3 protein content and increased Bcl-2 protein cont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ilencing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lessens cell apoptosi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s, thereby protecting ne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BP homologous prote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lzheimer's diseas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schemia/reperfusion interleukin-1β cerebral infarc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D-二聚体水平与迟发性脑缺血的关系
7
作者 冯三江 王鹏 +2 位作者 张秀卿 孙瑞迅 高飞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脊液D-二聚体水平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经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脊液D-二聚体水平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经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取静脉血和脑脊液进行D-二聚体(D-D)水平检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DCI分为DCI组和NDCI组,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液D-D和脑脊液D-D水平变化特点,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DCI发生的因素,并建立DCI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图观察其临床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CI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液D-D、脑脊液D-D水平均高于NDCI组。以DCI发生为阳性时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①术后即刻-24 h、术后即刻-72 h血液D-D水平平均差是影响术后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对预测DCI发生有效(AUC=0.913,95%CI:0.847~0.979,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69.50%。②术后48 h脑脊液D-D水平是影响DC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对预测DCI发生有效(AUC=0.990,95%CI:0.974~1.000,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91.50%。以96 h内DCI发生为阳性事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时间点血液D-D水平改变均不是该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仅术后即刻-72 h脑脊液D-D平均水平差是影响术后96 h 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术后96 h DCI发生有效(AUC=0.901,95%CI:0.804~0.998,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78.60%、88.90%。结论脑脊液D-D和血液D-D水平变化均可有效预测SAH患者术后DCI的发生,然而通过监测术后脑脊液D-D水平改变有助于预测患者术后96 h内DCI的发生,相比血液D-D监测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脑脊液 D-二聚体
下载PDF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脑脊液中miRNA-3177-3p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关系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翁传波 江涛 +3 位作者 张洋 刘师林 江录伟 王绪扣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 测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患者与脑血管未痉挛患者脑脊液中miRNA-3177-3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CV的发病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9例aSAH患者分成脑血管痉挛组(CV组)与脑血管未痉挛组(nonCV组)。比较两组... 目的 测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患者与脑血管未痉挛患者脑脊液中miRNA-3177-3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CV的发病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9例aSAH患者分成脑血管痉挛组(CV组)与脑血管未痉挛组(nonCV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确定miRNA-3177-3p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中miRNA-3177-3p实际表达情况并比较差异;预测miRNA-3177-3p下游靶基因ATP1B3,构建ATP1B3质粒,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NA-3177-3p与ATP1B3靶向关系;最后,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中ATP1B3转录产物ATP1β3含量并比较差异。结果 CV组患者Hunt评级高于non-CV组(P<0.05);CV组脑脊液中miRNA-3177-3p表达丰度为(0.873±0.044),与non-CV组(0.908±0.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P=0.040);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与miRNA-3177-3p作用后,ATP1B3-3’UTR区相较对照组活性降低15%(P<0.05);将ATP1B3-3’UTR区进行突变,ATP1B3-3’UTR区相较突变前活性上升14%(P<0.05);ELISA法证实表达产物ATP1β3在CV组脑脊液中(1.776±0.013)ng/mL高于non-CV组(1.722±0.016)ng/mL(t=7.778,P=0.000)。结论 CV患者脑脊液中miRNA-3177-3p表达下调,ATP1B3高表达可能参与了CV的发病过程,该机制可能在预测与治疗CV上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出血 脑血管痉挛 微小核糖核苷酸 脑脊液
下载PDF
软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腰大池置管对非脑疝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9
作者 姚国防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3期40-42,共3页
目的:探究软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腰大池置管对非脑疝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脑疝HICH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软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腰大池置管对非脑疝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非脑疝HICH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软通道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2、3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钻孔引流术联合腰大池置管对非脑疝HICH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GOS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通道钻孔引流术 腰大池置管 非脑疝高血压性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检查的意义 被引量:33
10
作者 宋东林 石进 +3 位作者 吕强 白丽 胡蓉 包礼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23,共2页
525例SAH患者687次腰穿所得CSF理化检查表明:SAH后早期CSF呈浓血性者死亡率达20.9%压力高于1.96kPa者死亡率达28.4%;血性CSF维持最长者到病后18天,CSF黄变的高峰是在病后2~3周。黄变... 525例SAH患者687次腰穿所得CSF理化检查表明:SAH后早期CSF呈浓血性者死亡率达20.9%压力高于1.96kPa者死亡率达28.4%;血性CSF维持最长者到病后18天,CSF黄变的高峰是在病后2~3周。黄变延续时间最长可到病后57天;CSF中含噬铁颗粒的白细胞可存子病后的第十周。因此。SAH急性期治疗以到病后3~4周为宜。CSF检查对SAH诊断、预后判断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检验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彤 顾征 +3 位作者 孙永全 赵奇煌 杨云娜 马向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02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的332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53例脑室内残余血患者经初次置管引流全部清除积血(以CT影像为准)141例,其余12例经再次置管积血全部...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02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的332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53例脑室内残余血患者经初次置管引流全部清除积血(以CT影像为准)141例,其余12例经再次置管积血全部清除;1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134例;22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20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9例。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内残余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难治性脑脊液漏及严重颅内感染疗效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尼莫地平灌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向林 胡扬真 毛振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33-34,45,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aSAH后CVS 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aSAH后CVS 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aSAH后CVS患者疗效确切,可迅速改善症状,且其对脑血管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不影响患者的系统血压,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 脑脊液置换术 尼莫地平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静 吴海滨 +2 位作者 赵冬青 周圣军 蔺志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9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教育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5,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有效率为91.7%,对照组健康教育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6,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减少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持续引流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军 毛广运 +3 位作者 湛彦强 许杰 张金平 张苏明 《中国康复》 2009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SAH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每3 d给予1次脑脊液置换,共计5次。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VS发...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SAH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每3 d给予1次脑脊液置换,共计5次。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VS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发生CVS的患者症状较轻,预后相对较好(均P<0.05)。结论:配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可降低原发性SAH并发CVS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兴华 刘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4期1447-1448,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10月经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的11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10例患者中,难治性脑脊液漏12例,颅内感染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脑室内出...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10月经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的11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10例患者中,难治性脑脊液漏12例,颅内感染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脑室内出血45例。结果 12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13例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2例,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38例,45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积血全部清除。引流期间无再出血、脑疝及继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是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漏 引流术 腰骶部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乃崇 赖廷海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12月我院神经外科2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采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综合性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腰穿脑脊液置换...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12月我院神经外科2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采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综合性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腰穿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后阵发性剧痛立即缓解,缓解率100%。但仍有可忍受之持续性钝痛。8例在治疗后12h需使用止痛药方能入睡。3-5d后阵发性剧痛逐渐减弱,一般需作腰穿脊液置换5-7d后阵发性剧痛逐渐消失,而持续性钝痛则在3-4周后方可基本完全消除。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早期采取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尤其是对其阵发性剧痛的缓解应以综合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脊液置换 鞘内注射
下载PDF
腰穿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附46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远臣 于战涛 +1 位作者 李振光 王道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评价腰穿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并发脑血管痉挛 (CVS)及正常压力脑积水 (N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 (4 6 1例 )和对照组 (388例 ) ,实验组给予反复腰穿、椎管内分次注入... 目的 评价腰穿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并发脑血管痉挛 (CVS)及正常压力脑积水 (N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 (4 6 1例 )和对照组 (388例 ) ,实验组给予反复腰穿、椎管内分次注入生理盐水 30~ 6 0 m l进行脑脊液置换 ,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头颅 CT变化 ,评价其疗效。结果  CVS和 NPH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 6 .9% (32例 )、4 .3% (2 0例 ) ,对照组17.2 % (6 7例 )、9.5 % (36例 ) ,总有效率实验组 94 .8% ,对照组 82 .5 %。结论 该方法在防治 SAH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穿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沈育 徐春林 +3 位作者 程小志 何星河 张帅 陈鑫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脑血管痉挛(CV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脑血管痉挛(CV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酌情进行腰椎穿刺,观察组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比较2组治疗后CV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6个月时的预后。结果 2组术后1、3、7、14 d脑脊液红细胞计数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3、7、14 d时脑脊液红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血管内皮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脑血容量、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对比剂达峰时间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积水和CV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GOS评分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用于aSAH术后治疗,可促进脑脊液中红细胞清除和脑脊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和脑组织灌注,减少CVS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腰大池引流 尼莫地平 脑血管痉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预后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脑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海滨 赵冬青 王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脑内代谢物质的变化,评估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创伤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 目的探讨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脑内代谢物质的变化,评估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创伤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方法外,入院第3 d行经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3、8、14 d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流变化和比较其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第14 d行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额叶、基底节、枕叶NAA、Cho、Cr及NAA/Cr,Cho/Cr值的变化,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额叶、基底节区域、枕叶NAA/Cr较对照组明显上升,Cho/Cr数值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缓解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H-MRS对评估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代谢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持续引流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代允义 代全德 +3 位作者 路文革 贺显君 徐忠海 张建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头痛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96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脑脊液置换组(置换组)及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脑脊液置换...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头痛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96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脑脊液置换组(置换组)及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比较3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和头痛缓解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置换组及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较置换组明显降低(P<O.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预防SAH患者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有效,可明显缩短患者头痛缓解时间,但为降低再出血发生率,脑脊液置换术应在动脉瘤填塞术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头痛 再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