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gle-allergen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versus Multi-allergen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Allergic Rhinitis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忠喜 石涵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It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whether a single allergen performs better than multiple allergens in polysensitized patients during the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ica... It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whether a single allergen performs better than multiple allergens in polysensitized patients during the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ingle-allergen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 versus multi-allergen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 and to discover the change of the biomarker IL-4 after 1-year immunotherapy in polysensitized children aged 6–13 years with allergic rhinitis(AR) induced by house dust mites(HDMs). The AR polysensitized children(n=7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LIT group and SCIT group. Patients in the SLIT group sublingually received a single HDM extract and those in the SCIT group were subcutaneously given multiple-allergen extracts(HDM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linically relevant allergen extracts). Before and 1 year after the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SIT), the 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s(TNSS), total medication scores(TMS) and IL-4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NSS wer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TMS and IL-4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1-year ASIT in both groups(SLIT group: P<0.001; SCIT group: P<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y outcome meas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for TNSS: P>0.05; for TMS: P>0.05; for IL-4 levels: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ingle-allergen SLIT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multi-allergen SCIT in 6–13-year-old children with HDM-induced 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allergen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multi-allergen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children allergic rhinitis
下载PDF
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王青 李丽莎 +8 位作者 尹佳 王良录 支玉香 孙劲旅 关凯 刘君 郑杰 李宇 支凡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中重度全身过敏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202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发生S... 目的回顾性分析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中重度全身过敏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202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发生SCIT相关速发型全身过敏反应的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诊断、SCIT所用变应原种类与浓度、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等信息,探索可能影响全身过敏反应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2012—2022年间,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共59例患者发生了72次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其中11例患者发生了多次全身过敏反应;患者诊断分别为变应性鼻炎者14例,哮喘者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者39例;根据世界过敏组织严重度分级,发生1级反应18次,2级反应46次,3级反应2次,4级反应6次,无致死事件;出现皮肤症状者占比72.2%,出现上下呼吸道症状者占比70.8%,循环系统受累者占比16.7%。轻症组(1级反应)患者皮下注射时的年龄显著低于中重症组(2~4级反应)[11(8,20)岁比24(9,35)岁,P=0.032]。结论在本研究所观察人群中,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主要为轻中度,皮肤和呼吸道过敏症状是主要临床表现,年龄可能为影响全身反应严重程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变应原 皮下注射免疫治疗 全身过敏反应 严重程度
下载PDF
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芳丽 华清泉 +5 位作者 许昱 章薇 陈霄 刘蒙 陈瑾 雷薇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观察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的1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治... 目的观察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的1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治疗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依托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移动管理平台进行免疫治疗管理。应用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脱落率、注射完成率等指标,分别于干预实施后6个月和1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脱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注射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年,两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鼻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注射完成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提升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移动管理平台 有效性 依从性
下载PDF
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4
作者 王玲 高亚东 +1 位作者 王永博 董翔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目的良好的患者依从率是保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关键,本研究系统评价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脱敏治疗)患者的依从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目的良好的患者依从率是保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关键,本研究系统评价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脱敏治疗)患者的依从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VIP)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研究真实性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评价。采用Revman5.3版软件对皮下脱敏治疗依从率进行Meta分析,对影响依从率的因素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28篇,结果显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率在23.00%~91.46%之间,合并依从率为67.00%(95%CI:57.00%~77.00%);影响依从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1.40%~29.00%)、治疗效果未达预期(2.60%~44.00%)、症状改善(4.00%~60.60%)、经济原因(1.00%~47.90%)等;儿童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成人(OR=0.53,95%CI:0.47~0.61,P<0.000)。结论皮下脱敏治疗的总体依从率偏低,且影响依从率的因素较多,采取个性化措施增加患者依从率是提高皮下脱敏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免疫治疗 皮下注射 依从率 影响因素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应用于儿童过敏性哮喘疗效与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5
作者 王雅妮 鲁思琪 +4 位作者 陈海 李玉勤 卢红艳 朱慧 常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6,共8页
目的 探讨尘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应用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98例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CIT组,每组49例。对照组吸入激素治疗;SCIT组除吸... 目的 探讨尘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应用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98例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SCIT组,每组49例。对照组吸入激素治疗;SCIT组除吸入激素治疗外,加用3年标准化SCIT。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治疗后3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视觉模拟评分、总用药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的差异。记录注射后不良反应,评估SCIT的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SCIT组3年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视觉模拟评分、总用药评分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显著下降,肺功能显著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更佳(P<0.05);与对照组相比,SCIT组3年后各评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共完成2744次注射,发生局部不良反应157次(5.72%),全身不良反应4次(0.15%),无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CIT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儿童过敏性哮喘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疗效 安全性 儿童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的咽鼓管功能变化分析
6
作者 肖芝 吴美娟 +1 位作者 时晨 于亚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特点及其与鼻部症状的相关性,并观察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ETD)的AR患者行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前后咽鼓管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50例接受SCIT治疗的AR患者(观察组)进行咽鼓管测压(TMM)、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ETDQ-7)调查和鼻部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VAS评分。其中24例合并ETD的AR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测试。结果观察组TMM评分低于对照组,ETDQ-7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R患者鼻塞症状与TMM呈负相关(r=-0.283,P=0.004),与ETDQ-7评分呈正相关(r=0.395,P=0.005)。合并ETD的AR患者,在SCIT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TM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或P<0.01);ETDQ-7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AR患者常伴有ETD,鼻塞症状与ETD存在相关性。SCIT治疗随时间的增加,改善鼻部症状的同时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咽鼓管功能 咽鼓管测压 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下载PDF
尘螨过敏哮喘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吴瑶 吕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分析以尘螨过敏为主的哮喘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呼吸专科门诊接受标准化SCIT≥1年、以尘螨过敏为主的42例过敏性哮... 目的分析以尘螨过敏为主的哮喘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呼吸专科门诊接受标准化SCIT≥1年、以尘螨过敏为主的42例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12个月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的每日使用剂量分为ICS停用组[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FP)=0µg]与ICS维持组(FP>0µg)。ICS停用组中男14例,女1例,年龄(8.7±2.9)岁;ICS维持组中男20例,女7例,年龄(9.7±2.2)岁。于治疗初始、治疗6个月以及12个月时比较两组标准化SCIT前后ICS每日使用剂量的变化、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SCIT疗效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Z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12个月后,42例患儿中共15例(35.7%)患儿可退出ICS的使用(ICS停用组),剩余27例(64.3%)患儿仅需低剂量的FP来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ICS维持组)。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ICS停用组、ICS维持组的FP每日使用剂量均较治疗初始下降(均P<0.05),同治疗时间点ICS停用组与ICS维持组比较[50(0,100)µg比100(75,100)µg,0(0,0)µg比50(50,100)µ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4、-5.51,均P<0.001)。ICS维持组的超重、合并变应性鼻炎、同居室有吸烟成员及多重过敏患儿比例均高于ICS停用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居室有吸烟成员(OR=6.179,95%CI 1.029~37.118,P=0.047)、多重过敏(OR=7.772,95%CI 1.077~56.085,P=0.042)均是治疗12个月后ICS无法完全退出使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CIT在保证哮喘症状控制的同时,可显著减少过敏性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的每日使用剂量,同居室有吸烟成员、多重过敏患儿的糖皮质激素维持使用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尘螨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原免疫治疗机制及疗效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学泉 林吉娇 +2 位作者 赵雅婷 姜雅琴 夏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595-1599,共5页
过敏性结膜炎是过敏性眼病最常见的类型,尤其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药物治疗仅能对部分过敏性结膜炎有效,且只能短期内缓解症状,而过敏原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过敏的症状以及疾病的发病病程。该方法在... 过敏性结膜炎是过敏性眼病最常见的类型,尤其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药物治疗仅能对部分过敏性结膜炎有效,且只能短期内缓解症状,而过敏原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过敏的症状以及疾病的发病病程。该方法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但在我国尚未见报道。文章将对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机制及几种免疫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为其下一步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舌下免疫治疗 淋巴结内免疫治疗
下载PDF
关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9
作者 李继育 李南 宋红梅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1期48-50,54,共4页
过敏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时可以起到脱敏效果,改变过敏体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皮下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认识进行综述,为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更深刻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皮下特异性免疫疗法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下载PDF
屋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全身不良反应分析
10
作者 王贤诚 王龙飞 +3 位作者 郑晓顺 肖晓雄 李立浩 莫丽华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34-540,共7页
目的观察屋尘螨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的全身不良反应(SRs),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230例接受屋尘螨变应原SCIT的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SRs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230例患儿共接受5422次注射,... 目的观察屋尘螨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的全身不良反应(SRs),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230例接受屋尘螨变应原SCIT的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SRs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230例患儿共接受5422次注射,SRs发生率占总注射次数2.4%,占治疗例数20.0%。SRs以Ⅰ级(51.9%)为主,无致死的SRs发生,症状主要累及呼吸系统111次(84.7%)。外周血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95%CI)=6.02(1.76,20.60),P=0.004]和屋尘螨特异性IgE水平[OR(95%CI)=1.01(1.00,1.01),P=0.016]为发生SRs的危险因素。结论尘螨过敏的AR患儿应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行SCIT过程可能发生SRs,SCIT总体安全性良好。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屋尘螨特异性IgE水平是SCIT过程出现SR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尘螨 皮下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儿童
下载PDF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张红颖 邵磊 唐燕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观察标准化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对变应性鼻炎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CVA患儿76例。其中38例患儿采用标准化变应原SCIT,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标准化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对变应性鼻炎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CVA患儿76例。其中38例患儿采用标准化变应原SCIT,为观察组;另38例患儿采用常规单纯药物对症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包括口舌瘙痒、胃肠道不适、荨麻疹、眼结膜出血、喘憋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74%比76.32%,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9%比18.42%,P>0.05)。结论标准化变应原SCIT能够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合并CVA患儿的鼻炎及哮喘症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咳嗽变异性哮喘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刘晓东 柳双双 牛永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特布他...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oll样受体4(TLR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改善炎症、免疫等相关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特布他林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Role of immu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asthma 被引量:8
13
作者 Ayfer Yukselen Seval Guneser Kendir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4年第12期859-865,共7页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 induces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as defined by persistence of clinical benefit and associated long-term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after cessation of treatment. Although ...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 induces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as defined by persistence of clinical benefit and associated long-term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after cessation of treatment. Although the efficacy of SIT has been shown in terms of reducing symptoms, medication consumption and ameliorating quality of life in both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there has long been some controversies about effectiveness of SIT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asthma. The type of allergen, the dose and protocol of immunotherapy, patient selection criteria, the severity and control of asthma, all are significant contributors to the power of efficacy in allergic asthma. The initiation of SIT in allergic asthma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ase of coexisting of other allergic diseases such as allergic rhinitis, unacceptable adverse effects of medications, patient's preference to avoid long-term pharmacotherapy. Steroid sparing effect of SIT in allergic asthma is also an important benefit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ho have to use these drugs in high doses for a long-time. Symptomatic asthma is a risk factor for systemic reactions and asthma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the time of administration of SIT. Both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 and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 have been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asthma. Although the safety profile of SLIT seems to be better than SCIT, the results of some studies and meta-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efficacy of SCIT may appear better and earlier than SLIT in children with allergic asth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HMA EFFICACY Safety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下载PDF
Current Practices in Prescribing Auto-Injectable Epinephrine during Immunotherapy amongst Otolaryngic Allergists
14
作者 Kareem B. Haroun Duncan C. Watley Farrah N. Siddiq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21年第4期258-267,共10页
<strong>Purpose:</strong> Allergen immunotherapy (AIT) while usually safe, is not without risk. Both sublingual (SLIT) and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SCIT) have the potential for systemic reactions includ... <strong>Purpose:</strong> Allergen immunotherapy (AIT) while usually safe, is not without risk. Both sublingual (SLIT) and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SCIT) have the potential for systemic reactions including anaphylaxis. <strong>Materials and Methods:</strong> A short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fellow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ic Allergy (AAOA) (n = 553) in July of 2019 to determine current prescribing practices. <strong>Results:</strong> A total of 103/553 surveys were completed, giving a response rate of 18.6%. Prescribing patterns for SCIT showed 79.6% prescribed auto-injectable epinephrine (AIE) to all patients, 11.7% prescribed only to high risk patients, while 1.9% did not prescribe AIE at all. SLIT showed similar patterns with 71.8% prescribing AIE to all, 11.7% to high risk or letting patient choose, and 6.8% did not prescribe to anyone. Just under half of the physicians responded affirmatively to giving a written anaphylaxis plan to patients on immunotherapy. 48.5% physicians reported treating in-office anaphylaxis due to SCIT or skin testing in the past year, while 6% reported anaphylaxis due to SLIT. <strong>Conclusions:</strong> A majority of otolaryngic allergists are still prescribing AIE for both SCIT and SLIT. With the recent higher costs attributed to AIE as well as drug shortages, some physicians are risk-stratifying patients. While SCIT has a higher risk for treatment related systemic reactions, anaphylaxis does occur with SLIT, thus making it imperative to counsel patients on a clear anaphylaxis protocol in all forms of A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rgy immunotherapy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ANAPHYLAXIS EPINEPHRINE Auto-Injectable Epinephrine
下载PDF
SCIT和SLIT疗法用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袁海灵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9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用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70例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SCIT组35例给予SCIT,SLIT组35例给予SLIT,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用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70例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SCIT组35例给予SCIT,SLIT组35例给予SLI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免疫学指标、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SCIT组总有效率为74.29%,SLIT组为7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SIgE水平均降低,SIgG_(4)水平均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IL-12均升高,IL-4和IL-13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LI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SCIT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T和SLIT疗法用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可获得相近效果,均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调节免疫学功能,但SLIT疗法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尘螨过敏 哮喘 炎症水平
下载PDF
基于线上到线下模式的健康管理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6
作者 秦玲 王志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5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探讨线上到线下(O2O)模式的健康管理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SCI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年在我院鼻炎专科门诊接受SCIT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接受常规门诊SCIT... 目的探讨线上到线下(O2O)模式的健康管理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SCI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年在我院鼻炎专科门诊接受SCIT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接受常规门诊SCIT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O2O模式的健康管理。观察2组患者SCIT在脱落率、到达维持期所需时间、脱落原因、鼻炎症状(VAS)、生活质量(RQLQ)、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脱落率、到达维持剂量所需时间、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2组鼻炎症状VAS评价、RQLQ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原因分析发现2组患者在疗程时间长和症状好转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2O模式的健康管理可以增加患者SCIT治疗依从性,减少脱落率,改善鼻炎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融洽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到线下模式 O2O模式 变应性鼻炎 皮下免疫治疗 脱落 护理
下载PDF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单一与多重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瑾禹 丁圣刚 +4 位作者 张素丽 朱玉林 丁俊丽 霍绍虎 邹延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单一尘螨变应原与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哮喘儿童的疗效,评估SCIT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过敏性哮喘且接受标准化变应原SCIT患儿,根据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将患儿分为单一组(仅尘螨... 目的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对单一尘螨变应原与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哮喘儿童的疗效,评估SCIT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确诊过敏性哮喘且接受标准化变应原SCIT患儿,根据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将患儿分为单一组(仅尘螨结果≥+++)和多重组(尘螨结果≥+++合并其他阳性过敏原),经过标准化变应原SCIT 3年,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用药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的变化,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记录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SCIT安全性。结果标准化变应原SCIT治疗能够改善单一组和多重组肺功能指标、用药评分及VAS评分、C-ACT评分、ACQ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后单一组肺功能指标[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药评分及C-ACT评分、ACQ评分与多重组相比改善明显(P<0.001)。62例患者SCIT治疗注射期间总计接受注射2606次,6例患儿出现共10针次局部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8%;3例患儿出现3针次轻、中度全身不良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2%。结论单一组和多重组哮喘患儿在标准化变应原SCIT下均能获得显著且安全的临床疗效;标准化变应原SCIT下单一组疗效优于多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尘螨 儿童哮喘 单一过敏 多重过敏
下载PDF
皮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CD14、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文俊 高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伴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疗效。方法选择于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AR伴CVA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伴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疗效。方法选择于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AR伴CVA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SCIT,共治疗3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新增致敏原例数和发展为典型哮喘例数;比较两组症状评分、肺功能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新增致敏原例数和发展为典型哮喘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炎症状评分、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血清CD14、白细胞介素3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CIT可改善症状积分和肺功能,调节Th1/Th2免疫失衡,改善血清CD14、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水平,治疗儿童AR伴CAV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鼻炎 过敏 哮喘症 皮下免疫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 CD14 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
下载PDF
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应用
19
作者 苏芳 刘赛珠 林燕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5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遴选厦门市海沧医院儿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经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45例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2)与研究组(n=73)两组。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讨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遴选厦门市海沧医院儿科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经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45例患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2)与研究组(n=73)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研究组则给予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有效率、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量表(PRQLQ)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PRQLQ相关维度及总评分等比较,无差异(均P>0.05);而护理干预后,两组PRQLQ相关维度及总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护理期间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流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儿童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可明显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 变应性鼻炎 儿童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舌下免疫和皮下免疫治疗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的长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燕 刘业海 +2 位作者 里晓红 邱建新 方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AR)应用单一过敏原舌下免疫治疗和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多重致敏AR纳入开放性对照研究,皮内试验或体外实验显示粉尘螨合并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分为两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AR)应用单一过敏原舌下免疫治疗和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多重致敏AR纳入开放性对照研究,皮内试验或体外实验显示粉尘螨合并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应用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另一组应用单一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连续治疗3年,于治疗前、治疗第1、2、3年运用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进行鼻部症状评分。结果多种过敏原SCIT和单一过敏原SLIT免疫治疗第1、2、3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症状评分以及鼻部症状总评分(包括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T和SLIT免疫治疗2年、3年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年与第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IT治疗第1、2、3年总有效率(60.0%~66.7%)均高于SLIT(40.0%~56.7%),SCIT显效率(10.0%~33.3%)均高于SLIT(3.3%~23.3%),但两组鼻部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致敏AR运用多重致敏原SCIT和单一粉尘螨SLIT,在免疫治疗第1、2、3年均有效,在免疫治疗第2年时治疗效果趋于稳定,多重致敏原皮下免疫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一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多重致敏原皮下免疫治疗可能优于单一致敏原舌下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多重致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