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宝华山宝华玉兰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乃伟 吴宝成 +3 位作者 庄维兵 袁帅 王奇 王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5,共8页
为了揭示极危(CR)植物宝华玉兰〔Yulania zenii(W.C.Cheng)D.L.Fu〕野生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对江苏省句容市宝华山宝华玉兰野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宝华玉兰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 为了揭示极危(CR)植物宝华玉兰〔Yulania zenii(W.C.Cheng)D.L.Fu〕野生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对江苏省句容市宝华山宝华玉兰野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宝华玉兰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宝华山全境现存宝华玉兰野生开花植株115株,主要分布于宝华山北坡中部。宝华玉兰种群以中树和大树〔10 cm≤胸径(DBH)<25 cm〕为主,占比达66.1%,属于衰退型种群。从静态生命表看,宝华玉兰种群的生命期望随着径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宝华玉兰种群趋势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宝华玉兰种群动态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极为缓慢。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采取人工播种、补植实生苗等方式加强对宝华玉兰种群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种群的更新和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华玉兰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下载PDF
‘海螺’望春花优良单株选择及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2
作者 程明伟 韩文妍 骆绪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选育并推广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以海螺山上的百年古树群为优株选择对象,对各株单株产量、百蕾干重、挥发油含量、内含物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连续3年测定,决选出5株优良单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决选优株的经济性状... 为选育并推广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以海螺山上的百年古树群为优株选择对象,对各株单株产量、百蕾干重、挥发油含量、内含物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连续3年测定,决选出5株优良单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决选优株的经济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株优株花蕾产量及内含物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8.20%~50.82%,其中,1,8-桉叶素含量和百蕾挥发油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性状综合评分模型,得出百蕾挥发油含量及整株蕾年产量是影响综合经济性状的主要指标,并筛选出综合评价分值最高的1号优株,可作为‘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进行推广。(3)评价结果与优树在实际生产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可作为海螺望春花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螺’望春花 品种选优 经济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遮荫对景宁玉兰幼苗生理生化季节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陈超 金则新 +3 位作者 袁梦 罗光宇 李月灵 单方权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以2年生景宁玉兰Yulania sinostel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阳网设置自然光强的100%(I_(100))、40%(I_(40))和10%(I_(10))3种遮荫处理,探讨不同遮荫处理下景宁玉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 以2年生景宁玉兰Yulania sinostel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阳网设置自然光强的100%(I_(100))、40%(I_(40))和10%(I_(10))3种遮荫处理,探讨不同遮荫处理下景宁玉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春季为I_(100)处理显著高于I_(40)、I_(10)处理(P<0.05),夏、秋季为I_(40)处理显著高于I_(100)、I_(10)处理(P<0.05)。I_(100)、I_(40)处理的P_(n)在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P<0.05),而I_(10)处理的P_(n)在夏季则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2)3个季节的叶绿素(Chl)含量均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3种遮荫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春季最高,叶绿素a/b(Chla/b)、Car/Chl值均以夏季最大。(3)春、秋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夏、秋季过氧化物酶(POD)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I_(100)处理较低。3种遮荫处理SOD活性以秋季最高,POD、CAT活性均以春季最高。(4)3个季节的抗坏血酸(As A)含量以I_(10)处理最低。谷胱甘肽(GSH)含量夏季以I_(100)处理最高,秋季以I_(40)处理最高。(5)I_(100)处理夏季的电导率显著高于I_(10)处理(P<0.05),秋季则显著高于I_(40)、I_(10)处理(P<0.05)。3种处理电导率均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总之,I_(100)处理的景宁玉兰幼苗在夏、秋季叶绿素含量较低,并且POD、CAT活性较弱,无法有效清除活性氧,致使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片受到光胁迫。而I_(10)处理由于光强过低使得光合能力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适当遮荫有利于景宁玉兰的生长,但光照强度不应低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 景宁玉兰 净光合速率 光合色素 抗氧化系统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滇藏玉兰适生区分布预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颖伦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8-102,共5页
滇藏玉兰(Yulania campbellii)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研究植物进化和地质科学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是我国乃至世界公认的观赏性珍稀树种。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ENM Tools和ArcGIS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滇藏玉兰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并确定其主... 滇藏玉兰(Yulania campbellii)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研究植物进化和地质科学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是我国乃至世界公认的观赏性珍稀树种。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ENM Tools和ArcGIS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滇藏玉兰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并确定其主导生态因子和阈值范围。结果表明:预测的滇藏玉兰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南部,中、低适生区的范围除围绕高适生区稍有延伸外,在贵州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北省、福建省和重庆市等区域亦有少量分布,高适生区、中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分别约为6.25万km2、6.84万km2和73.45万km2;最冷季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最干月降水量、海拔4个生态因子在适生区分布预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滇藏玉兰的保护规划制定、选种培育、遗传改良及引种驯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玉兰 MaxEnt模型 物种分布模型 适生区
下载PDF
10种国产玉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及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傅大立 赵东欣 +2 位作者 孙金花 徐京文 王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4,共7页
对1 0种国产木兰科玉兰属(原木兰属玉兰亚属)植物辛夷挥发油成分及其含率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腋花玉兰、河南玉兰、椭圆叶玉兰、舞钢玉兰、两型玉兰、罗田玉兰和鸡公玉兰7种植物为首次测定。结果表明,1 0种植物共检测出84种成分,每种植... 对1 0种国产木兰科玉兰属(原木兰属玉兰亚属)植物辛夷挥发油成分及其含率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腋花玉兰、河南玉兰、椭圆叶玉兰、舞钢玉兰、两型玉兰、罗田玉兰和鸡公玉兰7种植物为首次测定。结果表明,1 0种植物共检测出84种成分,每种植物为3 6~5 6种成分,鉴定出6 2种化合物,其含率占挥发油的98 4%。有1 7种成分为1 0种植物所共有,含率达72 9%,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占6 4 8%,其余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占8 1 %。主要共有成分为桉油醇、香桧烯、β-蒎烯、月桂烯、a -松油醇,其中桉油醇的含量最高,通常在2 0 %以上,最高达3 5 5 %。5种成分在玉兰属植物挥发油中为首次报道,其中1种共有成分:1羟基- 1 ,7-二甲基- 4 -异丙基-环癸二烯,其平均含率2 72 %;4种非共有成分:α-姜烯、大根香叶烯B、β-倍半水茴香烯和四甲基环癸二烯异丙醇。根据不同植物挥发油成分及其含率差异,提出河南玉兰与椭圆叶玉兰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为同一杂种起源。玉兰属挥发油成分月桂烯与四甲基环癸二烯异丙醇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据此可把1 0种玉兰属植物分为2类,一类为朱砂玉兰、玉兰、舞钢玉兰、两型玉兰、罗田玉兰和鸡公玉兰,其月桂烯含率在6 0 %以上,四甲基环癸二烯异丙醇含率在1 %以上;另一类为望春玉兰、腋花玉兰、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玉兰属 挥发油成分 化学分类
下载PDF
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萜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郑维发 谭仁祥 +2 位作者 刘志礼 杨际红 包燕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706-712,共7页
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了蒙古蒿、矮蒿、毛莲蒿(蒿亚属)以及牛尾蒿无毛变种、牛尾蒿原变种、猪毛蒿、南牡蒿及华北米蒿(龙蒿亚属)石油醚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共鉴定出123种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57种,倍半萜66种。... 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了蒙古蒿、矮蒿、毛莲蒿(蒿亚属)以及牛尾蒿无毛变种、牛尾蒿原变种、猪毛蒿、南牡蒿及华北米蒿(龙蒿亚属)石油醚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共鉴定出123种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57种,倍半萜66种。从萜类化合物结构来看,这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双环萜(单萜,倍半萜)结构类型比较相似。三种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多种链状单萜,而三环萜类(倍半萜)仅有5种类型;五种龙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链状单萜类型单调,而三环萜类(主要是倍半萜)达11种类型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亚属 龙蒿亚属 石油醚提取物 萜类
下载PDF
舞钢玉兰芽种类与成枝成花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天榜 高炳振 +2 位作者 傅大立 周惠茹 陈志秀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81-90,共10页
报道了舞钢玉兰芽的种类、分枝习性与成枝生长规律 ,拟花蕾、着生位置、解剖结构及其分化发育成花规律。从中发现 :(1)当年生枝上有休眠芽、叶芽 (侧叶芽和顶叶芽 )、拟花蕾 3种 ;(2 )拟花蕾有缩台枝、芽鳞状托叶、雏枝、雏芽及雏蕾组... 报道了舞钢玉兰芽的种类、分枝习性与成枝生长规律 ,拟花蕾、着生位置、解剖结构及其分化发育成花规律。从中发现 :(1)当年生枝上有休眠芽、叶芽 (侧叶芽和顶叶芽 )、拟花蕾 3种 ;(2 )拟花蕾有缩台枝、芽鳞状托叶、雏枝、雏芽及雏蕾组成 ,因其外形似“花蕾”,称为“拟花蕾” ;(3)缩台枝是枝与花着生的中间过渡枝变阶段 ,是由母枝顶端节间缩短、增粗的枝段和当年由雏枝生长的 1次极短新枝所组成 ;(4 ) 4~ 5月及 7~ 8月前后两批形成的拟花蕾 ,均经过未分化发育期、花被分化发育期、雄蕊群分化发育期及离心皮雌蕊群分化发育期 ,各期均依次递后交错进行 ,但不逆转 ,也不能截然分开 ,直到翌春花分化发育全部结束 ,开花后才能结实 ;(5 )芽鳞状托叶是托叶的变态 ,最外层薄革质 ,外面密被短柔毛 ,始落期 6月中下旬 ,其余纸质——膜质 ,外面密被或疏被长柔毛 ,翌春开花时脱落完毕 ;(6 )雏蕾有雏梗、雏花及包被雏花的佛焰苞状托叶组成 ;(7)分枝习性与成枝生长规律为预生分枝及预生一同生分枝呈单阶无歧、单阶 1歧生长规律 ,稀有单阶 2歧生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钢玉兰 芽种类 拟花蕾 缩台枝 生长习性 拟花蕾分化 玉兰属
下载PDF
几种玉兰亚属植物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亚玲 李勇 +1 位作者 张寿洲 崔铁成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9-302,共4页
以玉兰亚属的 2 0个材料 (含种和品种 )为研究对象 ,用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 5 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5个 ,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扩增 ,共获得 2 74条DNA谱带 ,其中 2 6 2条为多态性带。建立的基于RAPD结果的亲缘关系树形图... 以玉兰亚属的 2 0个材料 (含种和品种 )为研究对象 ,用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 5 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5个 ,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扩增 ,共获得 2 74条DNA谱带 ,其中 2 6 2条为多态性带。建立的基于RAPD结果的亲缘关系树形图显示玉兰亚属的基因背景非常复杂 ,类群划分较为困难 ,说明中国的玉兰亚属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兰 亚属植物 RAPD 亲缘关系 随机引物 多态性带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杜鹃花属马银花亚属一些种类染色体数目报道 被引量:9
9
作者 高连明 张长芹 +1 位作者 李德铢 吴丁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对杜鹃花属马银花亚属中的马银花组和长蕊杜鹃组7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其中6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仅薄叶马银花(RhododendronleptothriumBalf.f.&Forrest)的染色体数目以前有过报道。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马银... 对杜鹃花属马银花亚属中的马银花组和长蕊杜鹃组7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其中6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仅薄叶马银花(RhododendronleptothriumBalf.f.&Forrest)的染色体数目以前有过报道。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马银花亚属所观察种类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杜鹃花属 马银花亚属
下载PDF
云南4种常绿杜鹃亚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敬丽 吴雅文 +2 位作者 吴红芝 赵海洲 王云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5-881,共7页
云南省分布的杜鹃花属常绿杜鹃亚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研究了4种常绿杜鹃亚属种子萌发特性,通过解剖镜和显微镜观察种子形态大小,用电子天平进行种子千粒重的测定,并统计了在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基质下4种杜鹃花的萌发率。结... 云南省分布的杜鹃花属常绿杜鹃亚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研究了4种常绿杜鹃亚属种子萌发特性,通过解剖镜和显微镜观察种子形态大小,用电子天平进行种子千粒重的测定,并统计了在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基质下4种杜鹃花的萌发率。结果表明:4种杜鹃花种子细小扁平,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红褐色,种子表面具有明显纵条纹;千粒重比较:大白花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马缨花杜鹃;种子萌发具有需光性,所测试种子在全光照条件和半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都很高,全黑暗下萌发率低甚至不萌发。播种基质影响种子萌发率,4种杜鹃花种子在腐叶土上的萌发率均高于混合土(山土+腐叶土)与山土,山土基质上不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属 常绿杜鹃亚属 种子特性 萌发率 光照 基质
下载PDF
红花玉兰与玉兰亚属几个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贺随超 马履一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8-292,298,共6页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红花玉兰与玉兰亚属几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红花玉兰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分析。9对引物对7个玉兰种的36个代表样株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扩增谱带874条,其中多态性谱带635条。分析结果表明:各玉兰种间,红花玉兰... 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红花玉兰与玉兰亚属几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红花玉兰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分析。9对引物对7个玉兰种的36个代表样株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扩增谱带874条,其中多态性谱带635条。分析结果表明:各玉兰种间,红花玉兰与白玉兰、武当木兰的遗传相似度较高;玉兰亚属种间基于AFLP分析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对种的划分基本吻合。红花玉兰不仅形态上与其它玉兰种有明显区别,AFLP分子标记也支持红花玉兰为一个独立的新种,多瓣红花玉兰变种与红花玉兰原变种为一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玉兰 玉兰亚属 AFLP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中国玉兰属两新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傅大立 田国行 +1 位作者 赵天榜 陈志秀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描述了中国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 ,奇叶玉兰 (YulaniamirifoliaD .L .Fu ,TBZhaoetZ .X .Chen ,sp .nov .)和青皮玉兰 (YulaniaviridulaD .L .Fu ,TBZhaoetG .H .Tian ,sp .nov .)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 。
关键词 中国 玉兰属 木兰科 奇叶玉兰 青皮玉兰
下载PDF
16种玉兰亚属植物的AFLP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秀丽 胡陶 张启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94,共4页
对16种玉兰亚属植物进行了AFLP分析,共获得1 728个AFLP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为908条,多态率达52.5%。根据AFLP聚类结果对16种玉兰亚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及新种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支持将天目玉兰(Magnolia.amoena)和望春玉兰归... 对16种玉兰亚属植物进行了AFLP分析,共获得1 728个AFLP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为908条,多态率达52.5%。根据AFLP聚类结果对16种玉兰亚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及新种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支持将天目玉兰(Magnolia.amoena)和望春玉兰归为同一组;厚叶玉兰(M.crassifolius)和红花玉兰(M.wufengen-sis)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学特征,推测厚叶玉兰可能是红花玉兰的多瓣化变种之一;倾向于将景宁玉兰(M.si-nostellata)单独作为种的分类处理,并将景宁玉兰、天目玉兰与望春玉兰同归为望春玉兰组;研究中,伏牛山玉兰(M.funiushanensis)独特的聚类关系与已有的分类系统均不同,其确切的分类学地位还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出以萼片状花被片、花被片颜色作为玉兰亚属分组依据存在欠缺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兰亚属 亲缘关系 AFLP
下载PDF
玉兰属5树种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傅大立 李芳东 +2 位作者 赵天榜 靳三恒 高俊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9,共6页
对玉兰属 (Yulania) 5树种 ,即望春玉兰 [Y .biondii (Pamp .)D .L.Fu]、紫玉兰 [Y.liliiflora (Desr.)D .L .Fu]、玉兰 [Y.denudata (Desr.)D .L.Fu]、腋花玉兰 [Y .axilliflora (T .B .Zhaoetal.)D .L .Fu]和舞钢玉兰 [Y .wugangensis... 对玉兰属 (Yulania) 5树种 ,即望春玉兰 [Y .biondii (Pamp .)D .L.Fu]、紫玉兰 [Y.liliiflora (Desr.)D .L .Fu]、玉兰 [Y.denudata (Desr.)D .L.Fu]、腋花玉兰 [Y .axilliflora (T .B .Zhaoetal.)D .L .Fu]和舞钢玉兰 [Y .wugangensis (T .B .Zhaoetal.)D .L .Fu]的生理指标作了测定 ,结果表明 ,5树种光合曲线较为相似 ,其光补偿点约 1 0 .0 μmol·m- 2 s- 1 ,饱和光合有效辐射约 1 0 0 0 μmol·m- 2 s- 1 ,光呼吸平均为 2 .1 μmol·m- 2s- 1 。 5树种光合曲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大光合速率pmax这一指标上 ,分别为 :望春玉兰 8.2 μmol·m- 2 s- 1 、紫玉兰 8.0 μmol·m- 2 s- 1 、玉兰 1 4.4μmol·m- 2 s- 1 、腋花玉兰 1 1 μmol·m- 2 s- 1 、舞钢玉兰 1 5 .3 μmol·m- 2 s- 1 。 5树种的CO2 补偿点分别为 :望春玉兰 1 2 7μmol·mol- 1 、紫玉兰 62 μmol·mol- 1 、玉兰 5 2 μmol·mol- 1 、腋花玉兰 1 0 6μmol·mol- 1 、舞钢玉兰 5 1 μmol·mol- 1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 :望春玉兰 0 1 4%、紫玉兰 0 2 9%、玉兰 0 1 6%、腋花玉兰 0 2 0 %、舞钢玉兰 0 2 4% [molCO2 ·(molH2 O) - 1 ]。望春玉兰是辛夷的主要原植物 ,其水分利用效率较小、CO2 补偿点高 ,因此 ,丰产栽培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指标 玉兰属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最大光合速率 二氧化碳补偿点 木兰科植物 药用植物
下载PDF
不同干燥法与贮藏温度对玉兰花粉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子龙 赵昕 +2 位作者 牛红雷 任星星 王皓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
以5~7a生玉兰为试材,研究了日晒干燥法、阴干干燥法、灯照干燥法、恒温干燥法4种干燥方法和室温、4、0、-20、-40、-80℃6个贮藏温度对玉兰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玉兰花粉采用阴干干燥法干燥优于日晒、灯照和恒温干燥法。阴干后的... 以5~7a生玉兰为试材,研究了日晒干燥法、阴干干燥法、灯照干燥法、恒温干燥法4种干燥方法和室温、4、0、-20、-40、-80℃6个贮藏温度对玉兰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玉兰花粉采用阴干干燥法干燥优于日晒、灯照和恒温干燥法。阴干后的花粉分别在室温、4、0、-20、-40、-80℃贮藏10、20、30和40d,玉兰花粉的离体萌发率均降低。室温下,玉兰花粉的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降低得最快,贮藏前(0d)玉兰花粉的萌发率为73.3%,至40d萌发率已降为0%。4和0℃条件下,花粉萌发率的降低速度相近。-40和-80℃花粉的贮藏效果最好,保存至40d时,花粉萌发率仍然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兰 花粉萌发 干燥方法 贮藏温度
下载PDF
3种异株苋亚属杂草入侵风险及其在我国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徐晗 宋云 +2 位作者 范晓虹 杨赛军 武扬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长芒苋、糙果苋与西部苋原产北美,是美国大豆、玉米田间常见的危害性杂草,近年随粮谷贸易在我国口岸屡有截获。本文根据3种苋属植物在原产地的分布,采用Dymex 2.0与Arcgis 9.3软件对这3种杂草进行适生区分析,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传播... 长芒苋、糙果苋与西部苋原产北美,是美国大豆、玉米田间常见的危害性杂草,近年随粮谷贸易在我国口岸屡有截获。本文根据3种苋属植物在原产地的分布,采用Dymex 2.0与Arcgis 9.3软件对这3种杂草进行适生区分析,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经济危害,对这3种异株苋亚属杂草进行了入侵风险分析。结果显示,长芒苋、西部苋与糙果苋在我国均适生,长芒苋主要适生于我国中东部,华北平原等地,西部苋与糙果苋适生区域偏北,3种杂草适生区都覆盖了我国玉米等主要作物栽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株苋亚属 入侵风险 适生性分析
下载PDF
中国有鳞杜鹃叶背鳞片显微形态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熊子仙 王启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5-77,共13页
报道了国产有鳞杜鹃57个种的叶背鳞片显微形态特征;比较了髯花杜鹃组与杜鹃组中22个亚组叶背鳞片的显微形态特征;依据鳞片脐的直径与边缘宽度比,边缘形态及其他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圆鳞片、大脐鳞片、小脐鳞片、放射状鳞片、红色... 报道了国产有鳞杜鹃57个种的叶背鳞片显微形态特征;比较了髯花杜鹃组与杜鹃组中22个亚组叶背鳞片的显微形态特征;依据鳞片脐的直径与边缘宽度比,边缘形态及其他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圆鳞片、大脐鳞片、小脐鳞片、放射状鳞片、红色厚鳞片,其中前三个还可分为10个小型。讨论了鳞片演化的趋势:(1)小圆鳞片是最原始的,小脐深裂鳞片是最进步的;(2)脐演化方向是大脐→小脐;(3)边缘演化方向是无边缘→有边缘、全线→浅波→浅裂→深裂;(4)边缘细胞末端的演化方向是平→圆→尖;(5)类群鳞片组合:单一类型→多样化。还讨论了一些类群叶背鳞片形态所处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鳞杜鹃亚属 鳞片 形态 演化
下载PDF
栎属青冈亚属(壳斗科)的叶表皮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罗艳 周浙昆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9-501,T001-T003,共16页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栎属青冈亚属Quercussubgen .Cyclobalanopsis 48种植物的叶表皮 ,尤以对叶下表皮的毛被特征观察较为仔细。共观察到 8种不同类型的叶表皮毛 :单列毛、单毛、乳突、星状毛、溶和星状毛、具柄束毛、多出毛和水...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栎属青冈亚属Quercussubgen .Cyclobalanopsis 48种植物的叶表皮 ,尤以对叶下表皮的毛被特征观察较为仔细。共观察到 8种不同类型的叶表皮毛 :单列毛、单毛、乳突、星状毛、溶和星状毛、具柄束毛、多出毛和水母状毛。其中乳突在青冈亚属中较常见 ,而在壳斗科其他属中仅在石栎属Lithocarpus少数种类中有报道 ;水母状毛首次在壳斗科中发现。毛被可能遵循以下的演化规律 :乳突→单毛→星状毛 ;星状毛依照从简单→复杂的演化途径 ,分化出各种形态各异和结构复杂的毛系。初步讨论了毛被以及叶表皮其他特征 (如毛基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气孔的类型和密度等 )的分类和系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半科 青冈亚属 栎属 叶表皮 毛皮
下载PDF
玉兰新分类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国行 傅大立 +1 位作者 赵天榜 赵东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作者对多年来采集的玉兰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玉兰是个野生和栽培兼有、形态多样性的复合型种群,并首次提出玉兰种下新分类系统。该新系统是:种—亚种—变种,其中包括2亚种(1新组合亚种)、6变种(1新变种和3新改隶... 作者对多年来采集的玉兰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研究。结果表明,玉兰是个野生和栽培兼有、形态多样性的复合型种群,并首次提出玉兰种下新分类系统。该新系统是:种—亚种—变种,其中包括2亚种(1新组合亚种)、6变种(1新变种和3新改隶组合变种)。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玉兰形变理论、新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兰 新分类系统 新分类群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两种中国特有松属植物核型的研究兼论松属的系统位置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林初 钱吉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47-56,共10页
本文首次分析了我国特产的华南五针松和高山松的核型,均为K(2n)=24=24m。松属植物(93种、变种)的核型全由中部或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为1A类型。根据核型资料的比较,作者发现双维管束松亚属比单维管束松亚属进化;松属是松科中最原始... 本文首次分析了我国特产的华南五针松和高山松的核型,均为K(2n)=24=24m。松属植物(93种、变种)的核型全由中部或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为1A类型。根据核型资料的比较,作者发现双维管束松亚属比单维管束松亚属进化;松属是松科中最原始的;它与其他各属均较疏远,虽然和银杉属、云杉属稍为接近;因此由松属单独构成松亚科是合适的。这些结论也得到形态、解剖、孢粉、植化、生化及古植物学等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属 核型 植物分类学 松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