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轩传树 来庆立 束赟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M0003,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关于党的宣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关于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新时代十余年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经过“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接续努力,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这一思想正是对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尤其是新时代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从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经验及其背后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印证,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也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体系 文化主体性 文化使命
下载PDF
双重赋权的平衡:社区设计内涵的解析
2
作者 王瑞 徐雷 +1 位作者 张子琪 孟静亭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0,共11页
在社区治理政策下,社区设计逐渐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社区设计起步晚,其概念及内涵不清晰,且多局限在物理空间设计层面,公众参与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赋权是实现有效公众参与的核心问题,因此从赋权视角认识社区设计是实现有... 在社区治理政策下,社区设计逐渐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社区设计起步晚,其概念及内涵不清晰,且多局限在物理空间设计层面,公众参与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赋权是实现有效公众参与的核心问题,因此从赋权视角认识社区设计是实现有效公众参与的重要前提。社区设计概念于1960年代起源于英美两国,于1980年代被引入我国学界。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6个外文数据库中512篇社区设计相关英文文献进行研究。以“赋权-赋能”为视角,梳理了英美社区设计实践及概念中赋权的缘起与演进过程,从社区设计的行动方式、行动内容和行动机制三方面分别揭示了赋权目标、赋权导向和赋权层次的阶段特征和演进动力。结合国内社区设计的困境,建构了国内语境下社区设计赋权的认知框架,提出了双重赋权平衡的社区设计内涵,以期对我国社区设计实现有效公众参与的赋权路径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设计 主体赋权 技术赋能 认知框架 内涵演进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回流农民工的主体性表达及重构理路
3
作者 张剑宇 廖小琴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8,共10页
回流农民工主体性表达是回流农民工在自我发展、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表现和发挥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从多案例实证分析来看,多数回流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的多样化深度参与不足,其主体性表达缺失,尚存重构空间... 回流农民工主体性表达是回流农民工在自我发展、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表现和发挥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从多案例实证分析来看,多数回流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的多样化深度参与不足,其主体性表达缺失,尚存重构空间,应然样态与实然状况存在很大差距。回流农民工主体性表达缺失主要表现为主体地位遮蔽、主体意愿式微、主体能力逊色、主体价值欠缺,直接反映其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缺场。遵循“外部激发—内部重塑”的逻辑,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策机制保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完善个体发展条件,可以系统性地激发和促进回流农民工主体性的有效表达,进而对乡村振兴产生更大的助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回流农民工 主体性 主体性表达 双重激发框架
下载PDF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以思维品质为例
4
作者 张文星 李雨晨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以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为背景,围绕思维品质构建的评价体系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语言与思维的紧密联系、发挥评价的正向反拨作用,进而体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思维品质为例,尝试构建核心素养评价方案:首先,教师应突出评价任... 以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为背景,围绕思维品质构建的评价体系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语言与思维的紧密联系、发挥评价的正向反拨作用,进而体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思维品质为例,尝试构建核心素养评价方案:首先,教师应突出评价任务真实性;其次,应构建多元主体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自评中提升评价能力;最后,终结性评价也应考查学生思维水平,为教学提供正向反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思维品质 评价体系 英语学科
下载PDF
直观想象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裴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核心素养评价研究是新课改稳步推进的关键议题,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是核心素养评价的学科化实践。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关直观想象素养的表现维度界定和水平划分构建“表现-水平”二维测评框架,并建... 核心素养评价研究是新课改稳步推进的关键议题,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是核心素养评价的学科化实践。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关直观想象素养的表现维度界定和水平划分构建“表现-水平”二维测评框架,并建立对应的测评公式,编制相应的测评工具。基于以上测评体系抽样调查甘肃省五个市区高中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水平,发现: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学生素养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直观想象素养的四种表现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却存在共性的问题;学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与其平时表现呈现显著正相关。启示在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中要基于素养水平推进教学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直观想象 素养测评 测评框架
下载PDF
学科知识图谱:内涵、技术架构、应用与发展趋势
6
作者 马富龙 张泽琳 闫燕 《软件导刊》 2024年第3期212-220,共9页
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是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必将推动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从知识图谱技术发展历程、学科发展历程透视学科知识图谱的技术本质与知识本质,明确学科知识图谱的价值定... 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是由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必将推动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从知识图谱技术发展历程、学科发展历程透视学科知识图谱的技术本质与知识本质,明确学科知识图谱的价值定位。其次,在梳理学科知识图谱构建技术与模式演变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学科知识图谱的基本功能架构与技术体系,分析其在智能教育中的典型应用场景。最后,从应用场景与技术本体发展两个角度对学科知识图谱的发展趋势进行前景展望,以期为学科知识图谱助力智能教育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知识图谱 技术架构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网约车“一元”立法体例构建——基于司法实践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韩秀艳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推进,我国数字经济成绩斐然。其中,以移动网络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共享经济异军突起,网约车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目前针对出租汽车的“二元”立法体例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推进,我国数字经济成绩斐然。其中,以移动网络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基础,整合社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共享经济异军突起,网约车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目前针对出租汽车的“二元”立法体例在规制网约车过程中尚存有不足。其具体表现为:不能适应网约车、巡游车趋同发展现实,法律适用受到“二元”规制阻隔等问题。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网约车法律规制的静态文本现状、动态的规则适用,从“二元”规制的区分标准、法律规制主体设计方面探究了“二元”立法体例的局限,进而提出了从框架设计、增加营运管理责任条款、弱化地方区域性约束条款等方面构建“一元”立法体例,以期实现良法善治,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网约车的市场环境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立法体例 法律规制主体 营运管理责任
下载PDF
消费者幸福感:理论框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范秀成 陈晓 阮艳雯 《营销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8-97,共20页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消费是现代人获得幸福的主要方式。尽管消费者幸福感研究热度持续提升,但该研究领域里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该领域里的研究呈现“多而散”的状态。为了促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消费是现代人获得幸福的主要方式。尽管消费者幸福感研究热度持续提升,但该研究领域里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该领域里的研究呈现“多而散”的状态。为了促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研究范式、研究立场、研究主题的三维度理论框架,并结合消费者幸福感领域的具体研究,对该理论框架进行了阐释。最后,基于该框架,本文提出了未来该领域中值得关注的八个研究主题,包括研究范式维度下的消费者实现性幸福感、消费者不幸福感,研究立场维度下的幸福营销战略、消费者幸福感的宏观研究,以及研究主题维度下的时间花费与消费者幸福感、中国消费者及亚文化消费者幸福感、数字技术与老年消费者幸福感、消费者幸福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幸福感 主观福祉 理论框架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回归主体”:媒体融合研究的框架重构与议题创新
9
作者 夏雨禾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8-116,共9页
近年来涌现的编辑部社会学、“新新闻生态”、融合文化等理论视角,分别从“生产者”“消费者”等角度关注媒体融合进程中人的主体性问题。不过,由于各研究视角对“人”的理解均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角色化框架,因而无法真正确立人在媒体融... 近年来涌现的编辑部社会学、“新新闻生态”、融合文化等理论视角,分别从“生产者”“消费者”等角度关注媒体融合进程中人的主体性问题。不过,由于各研究视角对“人”的理解均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角色化框架,因而无法真正确立人在媒体融合中的主体性地位。技术赋能使人获得了“融合性媒介”的素质,这为媒体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具有“数字化身”的社会主体在自我激励机制和规范性机制的作用下,以自组织和他组织的方式参与到更大规模的社会融合浪潮之中,融合始终与人的“自我迷失”、社会解组等裂变性风险相伴而随,可见,当下风险防范和秩序重构已然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社会融合 主体性视角 研究框架
下载PDF
基于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命题与教学改进
10
作者 杨志明 朱绍英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3年第3期3-12,共10页
高考评价体系在指导考试命题和引导中学教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人们对它的一些误解或误用损害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并误导了中学教学。以某市2022年高三历史联考为例,其试卷克隆巴赫α系数仅为0.71,部分试题的区分度太低甚至为负数... 高考评价体系在指导考试命题和引导中学教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人们对它的一些误解或误用损害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并误导了中学教学。以某市2022年高三历史联考为例,其试卷克隆巴赫α系数仅为0.71,部分试题的区分度太低甚至为负数,未能较好体现高考评价体系所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要求;同时本次考试虽然考查了历史科的全部5种学科素养和3项关键能力,但各素养和能力维度的分布不均衡。要改进命题工作,就要细化历史科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内涵,明确各种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考试中的应有地位。反馈在教学领域,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在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等方面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评价体系 学科素养 关键能力 历史科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教育主体失范的分析框架与类型演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逯行 王良辉 周跃良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7,共8页
智能时代的教育主体行为存在失范风险,亟需明确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类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规范策略。研究采用了多案例研究方法,对26个案例信息进行编码,最终形成智能技术环境下教育主体行为失范的分析框架与模型。研究发现,... 智能时代的教育主体行为存在失范风险,亟需明确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类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规范策略。研究采用了多案例研究方法,对26个案例信息进行编码,最终形成智能技术环境下教育主体行为失范的分析框架与模型。研究发现,智能时代教育实践主体的行为失范主要呈现出四种类型,即背离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失范、违反行业与技术标准的行为失范、脱离教育制度约束的行为失范以及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失范,且失范行为在“原生性失范”“转型期失范”“过程性失范”“本质性失范”及“周期性失范”等五种层次之间进行演化。研究旨在为国家部门和相关组织制定政策和开展治理提供依据,以促进智能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教育实践主体 行为失范 分析框架 类型演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参与下的建筑设计框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苇 孙澄宇 张冬冬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50-56,共7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有效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议题。传统研究多默认将建筑师作为设计行为的唯一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对建筑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有效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议题。传统研究多默认将建筑师作为设计行为的唯一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对建筑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了超越人类的能力,所以具备作为设计主体之一协助建筑师完成设计的潜力,而非只是工具。目前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多局限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研究针对此提出了适应人机协作设计的“一核心三要素”建筑设计框架,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展望了人机协作发展的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人工智能 设计主体 建筑设计框架 信息表征 人机协作
下载PDF
基于数据起源提升高校数据质量的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杨莉 袁旭琦 李景奇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3年第4期53-61,共9页
如何让数据使用者参与到数据治理的环节中,从而切实提高数据质量,是当前高校数据治理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起源不仅能追溯治理过程,还能实现数据的质量评价。因此,基于数据起源,从两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数据质量的方法:一是设计了一种... 如何让数据使用者参与到数据治理的环节中,从而切实提高数据质量,是当前高校数据治理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数据起源不仅能追溯治理过程,还能实现数据的质量评价。因此,基于数据起源,从两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数据质量的方法:一是设计了一种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数据治理构架,将治理主体对数据质量的治理过程通过数据起源予以记录、查询、展示,使得所有治理主体,特别是数据使用者都能明晰数据治理的过程,从而参与到提升数据质量的过程中,进而提高数据质量的治理效率;二是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将用户的定性反馈评价转化为可定量评估的质量值,然后结合已有的基于规则的定量评估方法,实现数据质量的综合评价,进而辅助治理主体实施具体的治理行为,最后通过原型系统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实现和效用评估,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起源 数据质量提升 数据治理构架 数据质量评估 多元治理主体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锋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存在教师教学评价主体不重视、评价标准反科学以及评价效能难以发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利益主体构筑的权力格局、科技时代所塑造的组织行为偏好和大学追求的效... 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存在教师教学评价主体不重视、评价标准反科学以及评价效能难以发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利益主体构筑的权力格局、科技时代所塑造的组织行为偏好和大学追求的效率最大化路径及其固化密切相关。为适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需要,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需要从理念到制度进行深度变革,实现基于“主体-目的”框架的发展性评价与基于“教学-学术”框架的系统性评价的制度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教师教学评价 发展性评价 高质量发展 “主体-目的”框架 “教学-学术”框架
下载PDF
全周期视角下的健康信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燕 赵頔 毕崇武 《现代情报》 2023年第7期122-132,177,共12页
[目的/意义]为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避免“政策工具不确切”与“政策结果不确定”产生的弊端,提出一种全周期视角下的健康信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Governance Based on Multiple Synergies-Healthcare Information in a ... [目的/意义]为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避免“政策工具不确切”与“政策结果不确定”产生的弊端,提出一种全周期视角下的健康信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Governance Based on Multiple Synergies-Healthcare Information in a Full-Cycle Perspective,GMSF)。[方法/过程]首先,借助多中心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多主体参与的健康信息治理框架;其次,在全周期视角下,针对治理活动的不同阶段设计改进与完善措施,使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导转化为系统化、流程化的治理行动;最后,从框架流程与环节出发,对福建等8个省市的健康信息治理实践进行映射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在健康信息领域的治理有着较为明显的“政策引领”特征,治理效益的差异化反映出各主体对政策理解与落地程度的不同。GMSF治理框架提出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理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治理过程,提升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息 治理框架 全周期 多元主体 协同
下载PDF
计算社会科学发展演变及学科框架与学科结构
16
作者 俞立平 冉嘉睿 +1 位作者 罗宇舟 买买提依明·祖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9,共16页
数据驱动为计算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极大施展空间,提升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契合科学研究的复杂性需求。探究计算社会科学发展演变、学科框架与学科结构的界定对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 数据驱动为计算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极大施展空间,提升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契合科学研究的复杂性需求。探究计算社会科学发展演变、学科框架与学科结构的界定对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计算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外文献,厘清计算社会科学的概念,进而梳理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演进趋势、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及研究应用;并从数字人文的学科结构入手,分析教育部学科门类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界定、学科结构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其与方法、技术类学科的关系,进而从学科角度思考计算社会科学的学科框架与学科结构。研究结论:第一,计算社会科学国外论文数量领先于国内论文数量,我国计算社会科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二,计算社会科学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内计算社会科学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复杂系统、传播理论等新兴主题,更加重视数据驱动过程中数据质量的分析,强调通过建模仿真、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论的使用。而国外计算社会科学以数据科学为核心,聚焦于社交媒体、社会网络与复杂系统,强调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基于Agent建模、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使用。第三,计算社会科学是传统社会科学学科下二级学科的集合,不能将其设为一级学科,要严格区分数字人文与计算社会科学。第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一定限制,高度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五,方法与技术类学科是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撑,但作为社会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不宜设立计算社会科学二级学科,如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社会科学 学科框架 学科体系 学科结构 大数据 社会科学 数据驱动
下载PDF
记录性演述的定性及演述的区隔框架与叙述主体——与赵毅衡先生商榷
17
作者 伏飞雄 陈玲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4期39-53,共15页
西方电影叙述学有把影视等记录演示叙述定性为如戏剧表演那样的演示叙述、而不是记录演示叙述或兼具这两者某些特征的传统。这样理解的根源,在于未能注意到胡塞尔的感知理论无法有效区分幻觉和感知的局限。事实上,戏剧舞台表演等现场演... 西方电影叙述学有把影视等记录演示叙述定性为如戏剧表演那样的演示叙述、而不是记录演示叙述或兼具这两者某些特征的传统。这样理解的根源,在于未能注意到胡塞尔的感知理论无法有效区分幻觉和感知的局限。事实上,戏剧舞台表演等现场演示叙述类型的许多基本特征,影视等记录演示叙述并不具有,不能无视后者经过了媒介录制这个环节的事实,忽视这种媒介性,会面临无法精细有效区分诸多叙述类型的麻烦。无疑,记录性演示叙述具有双重性,即兼具现场演示叙述类型与记录叙述类型的一些特征。另外,学界对演示叙述的区隔框架与叙述主体的讨论,多沿用受限于语言文字中心主义视野的经典叙述学的概念与理论框架,而未完全回到这种体裁本身。演示叙述的创作机制、发生场域、符号-媒介与存在形态等远比小说复杂,其叙述框架发生在两个场域,其框架并非一个,其中一个区隔了故事文本内外,另一个区隔了处于故事文本外却参与了其建构的各种叙述主体的创作与其日常生活状态——此类区隔本身具有抽象性。同时,源头叙述者与表演者等次叙述者的作用是相对的、变动的,甚至某些源头叙述者与表演者合一,其表演者属于一种用身体、姿态、行为动作等符号直接演述故事的叙述者,而一些画外音等则属于小说叙述意义上的叙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性演示叙述 定性 演示叙述 叙述框架 叙述主体
下载PDF
心理时间框架下的旅游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耀奇 江秋敏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2,共10页
旅游学科是一个建立在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旅游行为是游客闲暇时间在非惯常环境下的休憩和游玩行为。然而,目前关于旅游时间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客观时间,旅游学术界对主观心理时间的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基于时间主客观性及时间属性(时距、... 旅游学科是一个建立在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旅游行为是游客闲暇时间在非惯常环境下的休憩和游玩行为。然而,目前关于旅游时间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客观时间,旅游学术界对主观心理时间的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基于时间主客观性及时间属性(时距、时序、时点)构建了旅游心理时间研究框架,并在系统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4个基于心理时间框架下的旅游研究方向:旅游者时序知觉与时点知觉对旅游决策及旅游体验的影响、旅游心理时间与时间记忆的相互关系、跨文化差异对时间框架下旅游心理及旅游决策的影响、旅游者时间稀缺感与时间压力的影响。文章提出的旅游心理时间研究框架勾画了旅游时间研究的逻辑框架,为后续旅游心理时间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心理时间 时间观 时间知觉 时间框架 旅游时间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学科人才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尚敬文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6期9-12,共4页
数字素养与技能已经成为基础学科人才开展创新研究的基本素质。文章梳理全球主要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发布的数字素养评估框架,结合学科特征与人才选拔培养的实际需求,研究提出一套包括3大维度、35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并对基础学科人才... 数字素养与技能已经成为基础学科人才开展创新研究的基本素质。文章梳理全球主要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发布的数字素养评估框架,结合学科特征与人才选拔培养的实际需求,研究提出一套包括3大维度、35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并对基础学科人才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与技能 学科特征 基础学科人才 评价指标体系 评估框架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问题的结构功能调适
20
作者 焦立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2-120,共9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存在的“以量代性”“以面带点”“以偏概全”“以静遮动”问题,运用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框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问题是因大学生思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存在的“以量代性”“以面带点”“以偏概全”“以静遮动”问题,运用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框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问题是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构功能的失调而造成的:评价适应功能失调导致评价方法的“以量代性”,评价目标达成功能失调导致评价过程的“以面带点”,评价整合功能失调导致评价内容的“以偏概全”,评价模式维持功能失调导致评价功能的“以静遮动”。因此,为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机体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进行结构功能调适。研究认为可通过推进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精准评价、探索人机交互的评价方式、优化全员全程全域的评价组织、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终身评价制度等手段,调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和模式维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框架 结构功能 多元评价主体 智能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