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知识观转型与教学变革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春梅 吴欣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学科知识、主体经验和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要素,不能因强调其一而取代另两者。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知识观,是从静态知识到动态运用、从知识点到概括性知识、从“知识—人”到“知识—世界—人”。学习任务群以实践活动内联知识... 学科知识、主体经验和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要素,不能因强调其一而取代另两者。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知识观,是从静态知识到动态运用、从知识点到概括性知识、从“知识—人”到“知识—世界—人”。学习任务群以实践活动内联知识类型、以学习单元建立知识结构、以真实情境促进知识—人—世界三者交融,探索出一条知识生成素养的有效路径。研究认为,依据学习任务群的特征,以初中语文为例,教学实践中宜采用概括性知识统领的单元教学,可分为提炼单元的概括性知识、提出引导性问题融入学科知识、设计知识理解与运用的学习过程三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习任务群 学科知识 知识结构 概括性知识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魏红梅 杨雪姣 李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5,共8页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协同推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发现,当前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存在价值目标分离、多元主体权责模糊、协同合作机制缺位、制度保障供给不足等问题。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应构建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目标导向,重构政府主导、学校主阵地、家庭主人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持续增加资源、制度供给创新,构建良好的课后服务治理生态,助推“双减”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协同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协同合作 行动网络 治理生态
下载PDF
重提一个命题:国家课程的实践命运——以“校长对国家课程的地位赋予”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康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研究国家课程,不仅要研究国家课程本身(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而且要研究国家课程的“实践命运”,审视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究竟得到怎样的实施、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倘若实施效果不佳乃至较差则究竟是何原因等。笔者近三十年前曾提... 研究国家课程,不仅要研究国家课程本身(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而且要研究国家课程的“实践命运”,审视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究竟得到怎样的实施、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倘若实施效果不佳乃至较差则究竟是何原因等。笔者近三十年前曾提出“课程的实践命运”这一命题(其确切表达即为“国家课程的实践命运”),并对影响国家课程实践命运的教师因素与学生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现在重提这一命题,认为影响国家课程实践命运的学校内部因素主要有三个,即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校长、作为课程施教主体的教师及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其影响分别体现为校长对国家课程的“地位赋予”、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内容重组”、学生对国家课程的“文化反应”。在三十年前探讨的基础上,本文聚焦于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校长,指出不论在“积极”的意义上,还是在“消极”的意义上,校长都对国家课程在本校课程系统中的实际地位进行着事实上的“赋予”。这是我们认识、审视及反思国家课程实施乃至国家课程本身时不可忽略的一个基本常识。这意味着,国家课程在学校中安身立命并非易事,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充满不确定性,对于国家课程本身需要边实施、边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课程 主体地位 实践命运 本校课程系统 地位赋予
下载PDF
心理韧性、父母情感支持与学生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市数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永存 龙越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的重大使命。学生身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市12058名中学生的调查数据,发现心理韧性、父母情感... 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的重大使命。学生身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市12058名中学生的调查数据,发现心理韧性、父母情感支持与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现正相关性;父母情感支持与心理韧性对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的线性影响,同时父母情感支持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由此,提出了在言语鼓励、创造积极性情境、增强亲子互动方面父母应当给予学生情感支持以及从学校、教师与学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主观幸福感 父母情感支持 心理韧性 P1SA2018
下载PDF
农林院校化学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探索
5
作者 刘尊奇 胡宏志 刘洋 《高教学刊》 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
复合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林院校中化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交叉特色学科交流,搭建实践、实验交流平台,建设相应特色课程。将科学研... 复合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林院校中化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交叉特色学科交流,搭建实践、实验交流平台,建设相应特色课程。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学科交叉 校企合作
下载PDF
“校企联培制”模式下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路径探究——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邢宏根 李静 蔡力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需求为己任,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技术应用能力,高校与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的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介绍机械类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卓越人...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需求为己任,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技术应用能力,高校与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的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介绍机械类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卓越人才为目标,基于“校企联培制”的总体思路,实施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与企业工程师培养计划“双计划”,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校企资源整合、就业平台搭建和师资力量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实施产教融合,提升就业能力,最终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和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联培制 双主体 双计划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论中国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建构:价值、内涵与进路
7
作者 朱旭东 罗仁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中小学科目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与大学学术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是学科教师教育的双重学科内涵,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构成了中国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本质特征。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有助于更好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价值,补齐旧有学科课程与... 中小学科目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与大学学术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是学科教师教育的双重学科内涵,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构成了中国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本质特征。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有助于更好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价值,补齐旧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短板,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科研与培训体系。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是学科以及学科教育二元性的概念进阶与逻辑递进,中小学科目学科与大学学术学科的教师教育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未来应基于学术学科教师教育促进大学教师教育的诸要素耦合,以科目学科教师教育为内核为我国区县教师教育体系底座建基,促进学术学科与科目学科教师教育体系的融合与一体化,对不同学科教师教育二元性分别开展持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师教育 科目学科 学术学科 二元性
下载PD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8
作者 蔡金华 王银锋 +3 位作者 张定娃 钟凡 匡仁云 易绣光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13-115,118,共4页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化学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局限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核心素养便是对此进行的进一步凝练与提升。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和社会迫切需要创新型...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化学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培养不仅局限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核心素养便是对此进行的进一步凝练与提升。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和社会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建立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推动教师教育向卓越教师教育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对中学化学卓越教师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这些策略不仅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也对解决某些现实问题有帮助,能让我国教师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更快地达到卓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卓越教师 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体系 中学化学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逻辑转换与实践机制
9
作者 杨霞 范蔚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变革的价值日益凸显。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价值理念、问题结构、演进动力等方面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支撑条件和行动理据。基于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问题和发展机遇的研判,在...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变革的价值日益凸显。教育数字化转型在价值理念、问题结构、演进动力等方面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支撑条件和行动理据。基于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问题和发展机遇的研判,在其逻辑转换的基础上,探索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机制,即从主体联动机制、融合共育机制以及需求驱动机制三个方面,把协同育人实践各个结构部分链接起来,使它们协调运作而发挥作用,实现协同育人工作的切实落实和实践深化,从而以高效能协同育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与现实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家-校-社”协同 学生全面发展 育人价值 主体联动
下载PDF
基于元分析的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黄斌 黄慧琴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总体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中小学生具备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促进其快乐学习,提高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30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主观...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总体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中小学生具备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有利于促进其快乐学习,提高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30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整体状况较好.个体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高,且呈正向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作为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具体来说,个体因素中的心理韧性的正向影响程度最高,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的负向影响程度最高.不同研究对象对少数因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个体因素中的自尊、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和小初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不同调查地区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各因素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中小学生 影响因素 元分析
下载PDF
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
11
作者 吕翠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35,共3页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通过纵观科学史的发展历程,以科学家的科研精神与科研态度,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实验过程,让学生由产生科研兴趣到增强科研信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探...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通过纵观科学史的发展历程,以科学家的科研精神与科研态度,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实验过程,让学生由产生科研兴趣到增强科研信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素养,提升社会担当能力;进一步通过科技育人与故事育人等途径,促进学生积极践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生物学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社会责任 DNA 学科德育 高中生物学
下载PDF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2
作者 薛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0-66,共7页
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客观需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以西安市某中学八年级两个班共96名学生和他们的2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四个维... 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客观需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以西安市某中学八年级两个班共96名学生和他们的2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四个维度来分析现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现状。语言能力方面,词汇是他们理解阅读材料的最大困难;文化意识方面,89.58%的学生认为阅读英语可以体验出文化差异;学习策略方面,多半初中生不知道主动运用阅读策略;思维品质方面,只有18.75%的学生愿意经常在阅读理解中真正使用思维导图。基于此,提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采用文化策略、提问策略、形成性评价策略、拓展阅读策略等教学建议,旨在推进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从而实现所教入心、所学用心,实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培训课程的精准设计与实施——以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为例
13
作者 陈齐荣 徐永丽 肖茂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13,共9页
对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江西省原国贫县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并将“精准培训”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对参训教师(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信息、参训意愿和动机及其参... 对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江西省原国贫县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并将“精准培训”理念贯穿于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对参训教师(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信息、参训意愿和动机及其参训期待等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确立了“专题讲座”“优质课示范”和“研课议课”三种培训形式,实现了培训需求的精准匹配;通过研读和对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数学学科教学)》,并结合项目县参训教师“能力诊断”的调研结果,设计了“立德树人”“数学核心素养”“‘双减’提质增效”和“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四个培训主题(下设9个培训子主题和17个培训专题),实现了培训主题的精准设计;通过创新培训方法、拓宽培训路径、丰富培训内容,采用了“两阶段四模块”模式(两阶段是指“学”“用”两阶段,两模块是指“学”“用”两个阶段各有两个模块,“学”阶段有“专题讲座、更新理念”“观摩示范、专业引领”两模块,“用”阶段有“集体教研、研课议课”“活学活用、汇报展示”两模块)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实现了培训模式的精准实施。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结束后,通过参训教师对项目培训进行“评价”,谈“收获”,提“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参训教师对上饶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1)”小学数学学科送教下乡培训项目三种培训形式、四个培训主题和“两阶段四模块”培训模式的评价满意率高,培训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培训效果的精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国培计划(2021) 精准培训 小学数学学科
下载PDF
从中考“提分”到高考“必考”:体育中高考改革基本学理的辨正
14
作者 熊文 吴绍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13,共11页
当下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存在较为严重的学理误区和伦理缺失,其中的学理议题涉及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的内在动因和效度,通常作为该项改革的逻辑起点。对相关学理误区予以审视和澄清,可为体育中高考改革的决策、调适,以及学校体育合理定位... 当下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存在较为严重的学理误区和伦理缺失,其中的学理议题涉及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的内在动因和效度,通常作为该项改革的逻辑起点。对相关学理误区予以审视和澄清,可为体育中高考改革的决策、调适,以及学校体育合理定位、体教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分析认为:(1)相关改革取向与“体育”难以兼容。基于体育的“考”与“教”具有不同的规定,升学区分性考试内容和要求难以评价、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并对学校“体教融合”造成消解。(2)相关改革取向与“健康”难以切合。基于体适能不同类型及发展的参照,“体质健康”主导的考试与“健康”存在偏离;考试相关要求或导向对部分学生造成健康隐患,且对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缺乏针对性。(3)体育中高考改革决策需厘清体育中高考评价的实质、“体育与健康”的定位及改革的利弊,也即明确体育中高考所评价的主要是一种非基本或特定的运动能力。研究提出:体育中高考相关改革取向具有某些结构性的局限,不宜强行推行;作为权宜性举措,应将体育中考明确为“水平考”或“达标考”;对体育中高考相关问题的审视及改革决策,需置于学校体育内在规定、体育“人文-教育”价值与健康追求3要素构成的分析框架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中考 体育高考 必考科目 体质健康 体教融合
下载PDF
清末粤东地区师范教育的改革实践
15
作者 李坚 吴榕青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始建于清末新政时期。粤东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清末粤东地区的师范教育发展并非简单依循国家政策的规定,也并非单一的以师范学堂为主体。地方官绅群体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探索,推行师范简易科和附设师范...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始建于清末新政时期。粤东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清末粤东地区的师范教育发展并非简单依循国家政策的规定,也并非单一的以师范学堂为主体。地方官绅群体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探索,推行师范简易科和附设师范学堂改革,形成以师范学堂、师范传习所、中学堂和小学堂为核心的师范培养系统。清末粤东的师范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点,粤东地区是全国最早推及初级师范教育的地区之一;师范学堂和中、小学堂开设的师范简易科,成为当时师范教育的主体。在短时间内为粤东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师范人才,为新式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简易科 粤东地区 中学堂 韩山师范学堂 师范教育
下载PDF
“国优计划”实施中的组织跨界行动及其优化策略--基于活动理论的视角
16
作者 操太圣 翟晨琪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4期19-29,共11页
2023年7月,我国出台《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国优计划”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发挥参与实施“国优计划”的高校在师资、生源... 2023年7月,我国出台《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国优计划”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发挥参与实施“国优计划”的高校在师资、生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从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如何协调高校内部不同院系和学科的力量,推动不同组织开展跨界联合培养“国优计划”研究生,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的视角,建立“国优计划”研究生跨界培养系统模型,分析该计划的实施及其交互活动系统的复杂结构与动态发展,探寻“国优计划”实施中的组织跨界行动优化策略。不同院系跨界开展“国优计划”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的关键在于:一是要从活动理论的逻辑起点出发,以培养“学科教学素养”这一潜在的共享目标为切入点,促进不同主体对跨界联合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达成一致认识;二是要建设联合培养项目的配套制度,促进中介工具融合和创新、抓好规则与分工的落实;三是要在共同体稳定与拓展上持续发力,既要在已有共同体内建立更多通路以加深共同体的稳定联系,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灵活拓展共同体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计划” 组织跨界 联合培养研究生 活动理论 学科教学素养
下载PDF
中小学信息学科实验教学实践与创新水平研究——基于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精品课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海南 刘强 +2 位作者 郭晓萍 刘少轩 王煜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4,共6页
大国科技竞争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育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国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中小学信息学科实验教学发展现状,持续提升实... 大国科技竞争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育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国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中小学信息学科实验教学发展现状,持续提升实验教学实践与创新水平,该文基于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精品课案例开展研究,该研究以遴选自22个省份的81节中小学信息学科实验教学课为研究样本,从思路创新、技术与器材创新、方法创新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信息学科实验课现状与特点,总结归纳实验课主要问题,从深化学科理念认知、坚持核心素养引领、探索学科思政建设、提升场室装备条件、完善平台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有关研究建议,以期为新时代中小学信息学科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实验教学 信息学科 信息技术 实践与创新水平
下载PDF
我国体育课程能力目标审视——基于学科与学理的多维考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天逸 李启迪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基于辩证分析立场,从历程、价值、问题角度切入审视我国体育课程能力目标,旨在明晰其学科价值、澄清内在问题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1)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演进主要体现为能力目标的单一指向、能力目标的拓展与相对固化、能力目标的... 基于辩证分析立场,从历程、价值、问题角度切入审视我国体育课程能力目标,旨在明晰其学科价值、澄清内在问题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1)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演进主要体现为能力目标的单一指向、能力目标的拓展与相对固化、能力目标的调整与多元化3个阶段特质;(2)体育课程能力目标价值主要包括彰显体育课程特性、反映能力教育诉求以及与学科核心素养互为呼应;(3)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内在问题主要呈现为概念表述模糊、理论定位漂移以及实践方案缺失;(4)新时代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优化,应注重规范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概念表述、明晰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关联向度、完善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 能力目标 学科价值
下载PDF
我国体教融合进程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小圆 邵桂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基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领域”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第1个国家体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体教融合相关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我国体教融合政策工具选择的特征与问题:能力建设、系统变革等工具频繁使用,政... 基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领域”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第1个国家体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体教融合相关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我国体教融合政策工具选择的特征与问题:能力建设、系统变革等工具频繁使用,政策资源的部际流动不均衡;象征与劝诫工具指向缺乏全面性,对大众价值观念的引导亟需加强;政府、学校层面的政策工具丰富,社会政策重视社会组织与市场力量的协同;家庭政策工具较为匮乏,“政家校社联动”治理效能未能充分激活;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覆盖面有限,课余训练与竞赛、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工具不足;体育师资培养与保障政策的工具力度不强,较少关涉教师编制、职称评定等关键领域。据此提出我国体教融合政策工具的优化策略:注重政策资源部际流动的双向性与平衡性,增强象征与劝诫工具指向的全面性;提高家庭政策工具的使用频次,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家校社协同”治理机制;加强对特定政策领域使用工具的效力,提升政策工具与政策领域间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政策工具 政策主体 政策领域 内容分析法 学校体育
下载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变革际遇与实践空间——基于新课标的审思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聪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时代抉择。研究认为,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关注学生生活、锚定真实问题、超越学科边界并重构学习组织,充分彰显出跨学科学习的变革际...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时代抉择。研究认为,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关注学生生活、锚定真实问题、超越学科边界并重构学习组织,充分彰显出跨学科学习的变革际遇。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为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空间,需要切实在学科合作、学习支架、科学评价、学习生态等方面进行有效提升,并着力克服功利主义、反智主义等不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 学生生活 学科变革 学习生态 新课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